邹忌
-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逻辑梳理
戴晓妹《邹忌讽齐王纳谏》作为一篇经典课文,教材在“阅读提示”中给出这样的阐述: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讲真话有时是很困难的;对听者而言,要想不受蒙蔽,则需要开明的气度和明辨的睿智。课文讲述的这个故事中,面对家人的赞美和客人的奉承,邹忌没有沾沾自喜,没有自我陶醉,而是作了理性的思考,从“治家”中悟出“治国”的道理。为什么邹忌能保持如此的清醒?他又是如何成功说服齐威王纳谏的呢?在笔者看来,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提示,基于这一提示去梳理文章的逻辑,可以在更为宏
中学语文 2023年32期2023-12-19
-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谈史传类文本的教学
曹 琴《邹忌讽齐王纳谏》源自《战国策·齐策》,是一篇史传文本,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个谋士邹忌以缜密的逻辑和思辨的口才劝谏君主,从而使君主广开言路的一个历史故事。文中塑造了一个有思想、有见地又敢于劝谏的谋士形象,同时也凸显了齐威王的贤德与明智,进而展现了只有广开言路、积极接受建议,才能有所发展和提升的主题。在教学中,教师要脱离传统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关注史传类文本的思辨性、历史性和文学性等特征。为此,我们将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的角度放在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逻
中学语文 2023年30期2023-12-18
- 如果起来发现自己很帅
徐景峰《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选自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南辕北辙……这些非常经典、有趣的故事,都出自此书。这本书的特点,是善于叙事明理,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有大量的寓言、譬喻,文采飞扬。《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一篇人物形象生动、说理透彻的经典篇章。学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很欢乐,所以,我决定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视角(而不是专业的视角)来解读一下这篇文章。一读邹忌的心理变化有一天早上,邹忌穿好了衣服,戴好了帽子,看了一眼镜子里的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3年6期2023-07-11
- 唯唯谔谔的邹忌
其一,战国时期的邹忌却是个例外。《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了一则邹忌见齐威王的故事。邹忌因琴艺高超得见齐威王,在听到齐威王弹琴后邹忌大力夸赞,齐威王听了很不高兴,认为邹忌刚来没多久,并不知道自己的琴艺水平便阿谀奉承。邹忌随即以比喻的方式唯唯道出齐威王琴艺的高超之处。齐威王气消后,邹忌紧接着续上谔谔之言:“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5期2023-04-26
- 每个人心中都该立个“城北徐公”
叶春雷《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让我最感兴趣的,不是邹忌让齐王恍然大悟,而是邹忌自己先大悟,然后才有齐王的悟。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恍然大悟的时刻,用陶渊明的话说,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自然,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错误,让你幡然醒悟,那是最便利的。只是像邹忌这样敢为人师的人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在我们的生活里,多的是圆滑世故的人,他们大多不愿得罪人,所以他看到你的缺陷,却视而不见,一味在你面前说恭维的话。口是心非的人多了,你想听句真话,实在很难。这就要靠自己醒
杂文选刊 2022年12期2022-12-14
- 邹忌“窥镜”
此者何人?乃齐相邹忌。且看《邹忌諷齐王纳谏》,以往笔者数读之,感慨的多是邹忌善于劝谏、齐威王善于纳谏。今复读,仔细品鉴邹忌从妻妾及客人的溢美之词中保持清醒、举一反三谏威王的经过,感到邹忌“窥镜”,还可以给后世人以新的启示。一天早上,身长体健貌美的邹忌,穿好衣冠,顿觉飒爽,窥镜更见精神,遂问妻:“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再问其妾、其客人,皆然。邹忌却没有陶醉其中,次日见徐公来时,仔仔细细地打量,感叹“自以为不如”;再照镜自审,
学习与研究 2022年8期2022-08-23
- 邹忌『窥镜』
此者何人?乃齐相邹忌。且看《邹忌讽齐王纳谏》,以往笔者数读之,感慨的多是邹忌善于劝谏、齐威王善于纳谏。今复读,仔细品鉴邹忌从妻妾及客人的溢美之词中保持清醒、举一反三谏威王的经过,感到邹忌“窥镜”,还可以给后世人以新的启示。一天早上,身长体健貌美的邹忌,穿好衣冠,顿觉飒爽,窥镜更见精神,遂问妻:“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再问其妾、其客人,皆然。邹忌却没有陶醉其中,次日见徐公来时,仔仔细细地打量,感叹“自以为不如”;再照镜自审,
学习与研究 2022年8期2022-08-23
- 邹忌的另一面
读中学的时候,《邹忌讽齐王纳谏》已被纳入语文课本,这篇短文是从《战国策》中节选的。故从中学时代起,邹忌就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不但敢于进谏,而且善于进谏,邹忌之谏也因这篇短文,在当代广为传颂。这个邹忌,真诚、睿智,十分阳光。 在《战国策》中,同样也记载着邹忌设局陷害田忌之事。因为嫉恨田忌战功卓著,便与公孙闬合计派人“操十金”冒充田忌之人前去占卜,问“三战三胜”的田忌“欲行大事”即谋权篡位是否可行,能否成功。又密使人“执”此“卜者”为人证,坐实田忌企图谋反之
杂文选刊 2022年4期2022-05-22
- 自美与人美
老齐国,有个大臣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标准的帅哥一枚。也是应了前面那句“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的俗话,偏偏在同一城市的北部,有一位徐公,长相俊美,人们都夸奖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这话传到邹忌的耳朵里,心里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 这天早上,邹忌穿戴整齐,准备上班,在镜子前整理衣冠,忽然问妻子:“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邹忌半信半疑,又问伺候他的小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小妾说:“
杂文月刊 2022年5期2022-05-12
- 邹忌形象的全面再认识及教学建议
王峥 高莹 邹忌是战国时齐国的重要臣子,他历事齐桓公、齐威王、齐宣王三朝,官至国相。有关邹忌的故事最著名的当属“邹忌讽齐王纳谏”,此事见载于《战国策·齐策一》,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中学教材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邹忌讽谏的论说技巧,并由此了解他以小见大、憂国忧民的理性思考和忠贞品格。然而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即邹忌的真实形象如何?课文体现的邹忌形象是全面的吗? 课文中展示的邹忌形象完全是正面的。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因小悟大,将个人感悟推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3期2022-04-27
- 邹忌之忌在田忌
,与庞涓同时代的邹忌,也曾因忌贤妒能,害得田忌逃亡国外,有家难回。 邹忌与田忌,同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政要人。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们知道了邹忌不仅容貌出众,而且口才了得。他历仕桓公、威王和宣王三朝,能言善辩,婉转讽谏,主张革新,修订法律,使齐之国力逐渐增强,资历不谓不深,能力不谓不强,史书评价他秀外慧中,华而有德,颇有君子风范。可当你仔细读过《战国策·齐策》就会发现,历史上的邹忌远没有课本里描述得那么完美。他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是个典型的伪君子,为了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2期2022-03-03
- 在自省中不断进步
时期,齐国的相国邹忌长得一表人才,而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是相貌堂堂,是当时的美男子。一天早上,邹忌穿戴好之后站在镜子前面,觉得自己仪表堂堂,丝毫不比徐公逊色,就问妻子:你看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好看?妻子回答说:当然是您了,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邹忌虽然心里高兴,但并不十分相信,于是就问自己的小妾,得到了和妻子一样的答案。第二天,有客人来家拜访,聊了一会之后,邹忌问客人: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好看?客人笑着回答:徐公不如您好看。如此三次之后,邹忌认为自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1年8期2021-11-13
- 齐相邹忌“窥镜”看出了什么问题
□滴石水《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古文,说的是齐威王继位后不治朝事,委政卿大夫,致诸侯并伐,齐相邹忌劝谏威王,遂使威王振奋、齐国渐强的故事。过去读之,感叹的是重臣善于劝谏、威王善于纳谏;最近再读,仔细品鉴邹忌谏威王的经过,感到邹忌“窥镜”,还可以给人更多启发。照镜子是平日里再随常不过的动作,但邹忌照镜子,照出了生活中存在的大问题。邹忌本身是美男子,又是地位和名望很高的重臣,妻、妾、宾客都说他比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没有陶醉
小品文选刊 2021年13期2021-11-12
- 齐相邹忌“窥镜”看出了什么问题?
滴石水《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古文,说的是齐威王继位后不治朝事,委政卿大夫,致诸侯并伐,齐相邹忌劝谏威王,遂使威王振奋、齐国渐强的故事。过去读之,感叹的是重臣善于劝谏、威王善于纳谏;最近再读,仔细品鉴邹忌谏威王的经过,感到邹忌“窥镜”,还可以给人更多启发。照镜子是平日里再随常不过的动作,但邹忌照镜子,照出了生活中存在的大问题。邹忌本身是美男子,又是地位和名望很高的重臣,妻、妾、宾客都说他比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没有陶醉其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6期2021-08-10
- 齐相邹忌“窥镜”看出了什么问题
滴石水《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古文,说的是齐威王继位后不治朝事,委政卿大夫,致诸侯并伐,齐相邹忌劝谏威王,遂使威王振奋、齐国渐强的故事。过去读之,感叹的是重臣善于劝谏、威王善于纳谏;最近再读,仔细品鉴邹忌谏威王的经过,感到邹忌“窥镜”,还可以给人更多启发。照镜子是平日里再随常不过的动作,但邹忌照镜子,照出了生活中存在的大问题。邹忌本身是美男子,又是地位和名望很高的重臣,妻、妾、宾客都说他比城北徐公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没有陶醉其
小品文选刊 2021年7期2021-07-07
- 门庭若市
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身材高大容貌端庄。他为劝说齐威王放开言路,鼓励群臣进谏,就给齐威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俊。”“你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妻子说。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话,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11期2020-12-23
- 最靓丽的风景线
手势而争辩不休的邹忌与徐公,长叹了一口气。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到了,各班都在积极准备,我们班幸运地得到了参加全市课本剧表演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也“幸运”地被选入了表演队伍。等待我们的剧本正是《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傻眼了,“我就说嘛,像我这种一经大场面就紧张的人,怎么可能去演好邹忌这个角色!”我天生性格内向,让我在大庭广众下说着尴尬的台词并表演着故事情节,这怎么能挺得住!“你得克服你心中的紧张心理。”课代表站起身来拍了拍裤上的灰尘。“说得倒轻巧,怎么克服?”“每
润·文摘 2020年4期2020-04-26
- 邹忌说琴谏齐王
有一天,一位名叫邹忌的人自称琴技高明,希望能为齐威王抚琴。齐威王一听与弹琴有关,便高兴地召见了邹忌。邹忌走进宫殿时,齐威王正在抚琴。琴音一落,邹忌就拍着手连声赞叹道:“大王在弹琴时,音符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就像国家明智的政令一样。”听完邹忌的称赞,齐威王开心地笑了。邹忌趁势又说:“弹琴就如同治理国家,七根琴弦配舍得协调,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正如君臣各尽其责,才能国富民强、政通人和。”齐威王说:“先生,你的乐理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了,请先生来试试琴音吧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0年1期2020-03-30
- 人的正面与背面
魔鬼之间。比如,邹忌这个人。在《战国策》一书中,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亮相,便以阳光、正派和睿智的正面形象,定格在人们心中。可以说,凡上过中学的人,都因一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认识了那个善于通过类比,说明听取别人意见,对君主治国理政十分重要的智者。关键是,邹忌现身说法,让齐王心悦诚服。邹忌说,妻子、小妾和客人,都说我比城北徐公还美,实际“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跟大王您的情况一样,“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
杂文月刊 2019年21期2019-12-04
- 浅谈农村中学文言文阅读课堂提问艺术
艺术.下面就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谈几点做法.首先,用问题创设语境,落实文言字词.在文言文教学中,一直困扰教师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文章"和"字词"的关系.文言文的考试要点,即包含了对文章大意的解读,情感的把握,同时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文言字词的考查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上人文性和工具性要两手抓.而农村中学的学生对文言文本身就排斥,如果用逐字逐句疏通字词的提问方式,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导致他们更加厌烦文言文教学课堂.在上《邹忌讽齐王
新生代 2019年7期2019-11-13
- Zou Ji Remonstrates King of Qi
剧场为大家带来《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邹忌是齐国的贤士,他从与徐公比美的经历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劝诫齐王要善于听取批评意见,广开言路,从谏如流。齐王最后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常州市盛毓度小学的同学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吧!Narrator:It is the Warring States Time(战国时期). Seven big states have been warring for many years. During
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 2019年12期2019-09-10
- 人的正面与背面
魔鬼之间。比如,邹忌这个人。在《战国策》一书中,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亮相,便以阳光、正派和睿智的正面形象,定格在人們心中。可以说,凡上过中学的人,都因一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认识了那个善于通过类比,说明听取别人意见,对君主治国理政十分重要的智者。关键是,邹忌现身说法,让齐王心悦诚服。邹忌说,妻子、小妾和客人,都说我比城北徐公还关,实际“吾妻之关我者,私我也;妾之关我者,畏我也;客之关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跟大王您的情况一样,“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
杂文月刊 2019年11期2019-09-10
- 每个人心中都该立个城北徐公
文/ 叶春雷《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让我最感兴趣的,不是邹忌让齐王恍然大悟,而是邹忌自己先大悟,然后才有齐王的悟。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恍然大悟的时刻,用陶渊明的话说,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自然,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错误,让你幡然醒悟,那是最便利的。但问题是,像邹忌这样敢为人师的人是不多见的。特别在我们生活里,多的是圆滑世故的人,大多不愿得罪人,所以他看到你的缺陷,却视而不见,一味在你面前说恭维的话。口是心非的人多了,你想听句真话,实在很难。这就要靠自
北方人 2019年12期2019-06-28
- 课内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9年15期2019-05-04
- 每个人心中都该立个城北徐公
叶春雷《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让我最感兴趣的,不是邹忌让齐王恍然大悟,而是邹忌自己先大悟,然后才有齐王的悟。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恍然大悟的时刻,用陶渊明的话说,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自然,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错误,让你幡然醒悟,那是最便利的。但问题是,像邹忌这样敢为人师的人是不多见的。特别在我们生活里,多的是圆滑世故的人,大多不愿得罪人,所以他看到你的缺陷,却视而不见,一味在你面前说恭维的话。口是心非的人多了,你想听句真话,实在很难。这就要靠自己醒悟
做人与处世 2018年12期2018-07-21
- 门庭若市
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身材高大容貌端庄。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问妻子、爱妾,他和城北徐公谁美,他的妻子、爱妾都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回答也是这样。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和自己比较。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邹忌悟出了道理,于是进谏齐威王。“我本来不如徐公漂亮,但妻、妾、客人都说我比他漂亮,这是因为他们都恭维我
长寿 2018年5期2018-07-12
- 邹忌:我不演『将相和』
◎ 李元辉邹忌:我不演『将相和』◎ 李元辉齐国相国邹忌上任之初,劝说齐威王鼓励臣民进谏,革新政治,促使齐国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因此,邹忌以善于进谏、锐意改革而名闻天下,再加上他颇有君子风度,因此颇受时人尊敬。但鲜为人知的是,邹忌其实是一个嫉妒心很强的人,他嫉妒的对象是齐国名将田忌。刚开始田忌的地位是不能和邹忌相比的,直到军事家孙膑的到来。由于《田忌赛马》的故事,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从此,孙膑便成了田忌的门客,二人关系密切。公元前353年,中国历史上的经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0期2017-12-08
- 我遇到了邹忌
天早上,我读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到晚上睡觉时依旧念念不忘。躺在床上的我,感到眼前一黑,眨眼间,我已穿着古代女子的衣服,出现在邹忌家里。只见邹忌问他的妻子:“我美吗?”“您非常美!”妻子回答。他又问他的妾:“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妾小声道:“徐公算什么?他怎么能和您比?”邹忌十分得意,说:“哟!看来我才是最美的!”说完后,邹忌照了照镜子,想了想,还是怀疑自己比不过徐公。第二天,有个客人来求他办一些事情,邹忌又问客人:“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客
幽默大师(漫话国学) 2017年9期2017-11-06
- 《邹忌讽齐王纳谏》特色之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题材选取、说理技法、结构安排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富有特色,值得赏析、借鉴和应用。一、题材选取之美。如何让齐王接受广开言路的进谏,进而使齐国走向强盛,邹忌可谓用心良苦。他首先从自身生活体验选取题材,以家庭成员中妻、妾、客对自己的蒙蔽说起,进而由家及国,类比说明齐王也面临同样的窘境。以现实生活体验说理,易于引起齐王兴趣,便于展开;以家事类比国事,易于引起齐王深思,并自觉接受邹忌之讽谏。题材选取之美确为讽谏成功之首要因素。二、说理技法之美。文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7期2017-07-26
- 邹忌论美
来读一读原文吧。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shú)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阅读(高年级) 2017年6期2017-05-30
- 两面邹忌
《战国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不但敢于进谏,而且善于进谏。这个邹忌,真诚、睿智,十分阳光。同在《战国策》中,也记载着邹忌设局陷害田忌之事。因为嫉恨田忌战功卓著,便与公孙闬合计派人“操十金”冒充田忌之人前去占卜,问“三战三胜”的田忌“欲行大事”即谋王篡位是否可行,能否成功。又密使人“执”此“卜者”为人证,坐实田忌企图谋反,使田忌百口难辩,“不能自明”。这个邹忌,狭隘、下作,非常阴暗。两个邹忌很难融为一体,历史就这样无情地记载并
百姓生活 2017年4期2017-04-20
- 课堂提问“三要”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
青年老师执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这位老师运用问题教学法,组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呈现了他对教材、教法深人研究并巧妙施教的能力与水平,但该教师设计的问题过深、表述也不够准确,致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一、要循序渐进提问这堂课第一个大问题是“连环问”:课文是怎样介绍邹忌和徐公容貌的?你认为谁更美?开篇为什么要交代邹忌和徐公的美?教师试图通过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对课文作逐步深入的思考,但“连环问”本身应该是非常明确、恰当的,要问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2017-03-09
-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看干部监督
□ 徐 起从《邹忌讽齐王纳谏》看干部监督□ 徐 起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面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提问,邹忌的妻、妾与客均回答徐公不及邹忌。邹忌暮寝而思之,追根溯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一幕与组织部门对干部进行监督的“难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组织部门对干部为人品行、工作成绩进行谈话时,有“爱护”干部的,不愿阻人前程;有畏惧干部的,怕被打击报复;有欲求于干部的,想从中捞取好处,凡此种种,都对我们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9期2017-01-26
-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广东广州市试题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第1~3题。(10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关?”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6年10期2017-01-13
- 文本中的生活智慧
辞的典范之作,《邹忌讽齐土纳谏》之所以历久传诵,很大程度并非邹忌“说了什么”影响着后人的思想——建立制度性的言论通道,保障人民的话语权力,尽管这一民主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弥足珍贵,但是,真正让它流芳万世、惠施无穷的,恰恰是凭借其“怎么说”的劝谏智慧与言语技巧,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在解读这类作品时,需要我们回归生活的本原,从日常交际时的演说情境、交流礼仪、论说互动、辞令“善说”等等,进行全面、综合地考量与研究,或许会撷取别样的收获。其中,邹忌劝谏时选“准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6年12期2016-12-27
- 学学邹忌的自省
◎文/张亮学学邹忌的自省◎文/张亮《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的是邹忌以亲身经历讽谏齐王纳贤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所蒙骗,避免在别人的甜言蜜语中迷失自我。邹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确实称得上“高富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晒”美。当邹忌询问妻、妾、客“吾与徐公
共产党员(辽宁) 2016年22期2016-12-10
- 邹忌讽齐王纳谏
他的存在,男主角邹忌悟出一个让齐王接受谏言的道理。长话短说,请看——第一场时间:战国时期的某一天早上地点:邹忌家中天亮了,邹忌起床洗漱,其妻在整理被褥。他走到镜子前正正衣冠。邹忌:(打量着镜子中的自己)哎,老婆,你说我和徐公,谁更帅?邹妻:(笑容满面地走到邹忌面前,为他理了理衣服)徐公?拉倒吧!你帅得稀里哗啦的,他哪能跟你比啊!瞧瞧,你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多才多艺,文武双全,(深吸一口气)在我眼里,你简直是——邹、妻:(齐声)完美!邹忌:就知道又
作文大王·笑话大王 2016年11期2016-12-07
- 学学邹忌的自省
张亮《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的是邹忌以亲身经历讽谏齐王纳贤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这个故事还说明: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所蒙骗,避免在别人的甜言蜜语中迷失自我。邹忌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确实称得上“高富帅”,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晒”美。当邹忌询问妻、妾、客“吾与徐公孰美”时,回答都是邹忌“美”。
共产党员·下 2016年11期2016-12-05
- “善”在紧要处
册语文教材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文章一开头,作者用“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十个字把邹忌的形貌作了一个简括的介绍,接下去就写他三问谁美的事实经过。后面写了邹忌再一次“窥镜”而思其缘故,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并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威王听后,说了一个字:“善”。仔细揣摩,我们会发现“善”字里藏着大乾坤。透过“善”字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课文内容。首先,要清楚“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15期2016-11-15
-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艺术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着重写了邹忌以生活中的小事为喻,劝说齐王接纳民意,兴利除弊,利国图治的故事。全文仅三百多字,却取得了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一、虚实相生的构思美全文前半部分是“虚处实写”,后半部分是“实处虚写”。文章前面部分作者非常高明,他把邹忌“窥镜”、比美和他从妻、妾、客献媚的包围圈中钻出来,以及以家事引出国事规劝齐王等虚构的细节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然后煞有介事地接上“于是入朝见威王”那一段,从而把正面意思交待清楚。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完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8期2016-05-14
- 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亦可顺耳
——《邹忌讽齐王纳谏》劝谏艺术刍议
亦可顺耳 ——《邹忌讽齐王纳谏》劝谏艺术刍议王亚周(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中学 陕西咸阳 711300)作为劝谏艺术的经典之作,《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劝谏过程可谓入情入理,劝谏语言可谓文质兼美。表现出如下特点:劝谏方式上,由己推人,由小到大,层层深入;劝谏语言上,措词委婉,比喻巧妙,整齐精练。总之,很有特色的,很有说服力。劝谏 由己推人 委婉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忠言”往往“逆耳”。所以,要达到“利于行”的目的,对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13期2016-03-02
- 文本中的生活智慧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劝说艺术
生活智慧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劝说艺术徐向顺《战国策》是一部介乎子、史之间的典籍,主要记录了战国时代以纵横家为代表人物的思想言论、外交辞令和政治主张等,同时也记载一些历史事实。作为其中一篇记述纵横家游说言辞的典范之作,《邹忌讽齐土纳谏》之所以历久传诵,很大程度并非邹忌“说了什么”影响着后人的思想——建立制度性的言论通道,保障人民的话语权力,尽管这一民主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弥足珍贵,但是,真正让它流芳万世、惠施无穷的,恰恰是凭借其“怎么说”的劝谏智慧与言
中学语文 2016年34期2016-02-16
- 两面邹忌
读中学的时候,《邹忌讽齐王纳谏》已被纳入语文课本,故从中学时代起,邹忌其人就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不但敢于进谏,而且善于进谏。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说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从而指出“王之蔽甚矣”,让齐威王为之称“善”并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致使“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篇短文,是从《战国策》中节选的
小品文选刊 2016年8期2016-02-11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纳谏”之我见
定利于行,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很好的见证。我们都知道讽谏,又可以叫做“设喻说理”。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由于讽谏大多是用生动具体的事例说明抽象的道理,所以常常会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变生硬直率为和谐风趣,言辞委婉而富有远见。从而使谏言者与言语环境、说服对象之间产生巨大的亲和力,使谏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当然,人们都喜爱听顺耳之言。况且就封建社会而言,皇权赫赫,不可侵犯,历史上有多少谋臣良相在朝廷上因“批龙鳞”、“逆圣听”而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9期2014-09-22
- 浅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审美教育
苏煜东《邹忌讽齐王纳谏》载于《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一直被中学语文课本选用。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横生。特别是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虚处实写,实处虚写,无论是词句、结构,还是内容思想,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每一次教学此文都被文章中所蕴含的美所打动,为文章安排的独具匠心所折服。因而在教学中,我常常抓住一个“美”字,让学生理解词句,掌握内容,分析结构,把握人物,总结主题,指导背诵,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教育。首先,这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6期2014-08-25
- 巧设提问 启思激趣
的效果。在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我遵循设疑提问的“针对性、普遍性、层次性、发散性、灵活性、趣味性”等原则,在提问设计上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一、超前式设疑。在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学课文之前,我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1、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2、主要做了什么?3、怎么做的?(方法、方式)4、他做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确定了学习目标,集中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事件的注意力,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二、引导式设疑与点拨式设疑相结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4期2014-04-11
- 巧设提问 启思激趣
的效果。在执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我遵循设疑提问的“针对性、普遍性、层次性、发散性、灵活性、趣味性”等原则,在提问设计上做了以下有益的尝试:一、超前式设疑。在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学课文之前,我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1、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2、主要做了什么?3、怎么做的?(方法、方式) 4、他做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确定了学习目标,集中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事件的注意力,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二、引导式设疑与点拨式设疑相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1期2014-03-12
- 《邹忌讽齐王纳谏》三大亮点
局中学 王 翼《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选自《战国策》,多年来,一直作为优秀传统篇目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故事讲述了邹忌通过比美,发现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他就深思,为什么自己身边值得信赖的人如此呢?原来他们各怀心思,不愿说真话,他马上联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大臣都受到如此大的蒙骗,那么,作为一国之君的齐威王肯定也受到比自己更大的蒙骗。他立即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齐威王,劝他纳谏,齐威王听取建议,立即实行。结果齐国变得十分强大,其他各国都来朝拜称臣。读罢此文,掩卷沉
语文知识 2014年7期2014-03-11
- 邹忌比美
邹忌比美A市的邹忌身高一米八几,长得非常英俊。这天,邹忌听说城北有一男士名叫徐公,长得也是相当的帅气,但他没有见过徐公,就问单位的王平:“我和城北的徐公谁更帅一点?”王平毫不犹豫地说:“您浓眉大眼,皮肤白皙,身材修长,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邹忌还是不信。中午,某公司赵总请他吃饭,席间,邹忌问他:“赵总,我跟城北的徐公哪一个更帅?”赵总说:“徐公?他的相貌与您比起来,一个是天上的真龙,一个是河里的泥鳅!”邹忌又问了很多人,都说他比徐公帅气,他洋洋自得:看起来
预防职务犯罪专刊 2014年5期2014-03-08
- 邹忌形象的另一面
丁兆存我们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都会对邹忌产生这样一个印象:他是一个贤臣,能够以自身的经历,委婉劝谏,为齐王出谋划策,使齐国国威大振。但是,如果我们就此认为邹忌的品德很好,那就错了。事实上,如果把视野放大一些,就会发现邹忌丑陋的一面,他不仅贪图功名,而且不择手段,品德极其恶劣。我们来看下面的资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
新语文学习·教师 2011年5期2011-12-14
- 邹忌比美
候,齐威王的宰相邹忌长得美丽英俊。一天早上,他照着镜子问妻子:『我比城北徐公谁美?』妻子深情地说:『你长得很美,徐公怎能和你相比呢?』2 城北徐公,是当时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不大相信妻子的话,又去问侍妾:『我比城北徐公谁美?』侍妾便回答:『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3 邹忌仍然半信半疑。第二天,有位客人来拜见,他又问客人:『我与徐公相比,哪一个好看?』客人毫不迟疑地说:『当然是你长得漂亮。』4 又过了一天,刚巧徐公来访,邹忌仔细地端详了他,事后,又再照照镜子
连环画报 2011年12期2011-05-25
- 君清臣能铸霸业
屈指可数。就连《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清明的贤君齐威王也要靠邹忌这样的能臣讽喻。邹忌身材出众,相貌堂堂。他对自已的容貌很自负。一天早晨,穿衣戴帽后,看到镜子里自已的英姿,就想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城北徐公一较高低。于是就这个问题,分别请教妻、妾,妻、妾都说邹忌美,徐公哪能比得上。邹忌不相信,第二天又请教客人,客人也认为邹忌比徐公美。等到第三天徐公来访,邹忌觉得不如徐公美,对镜自照,相差十万八千里。晚上睡下,思量自己被忽悠、受蒙蔽的原因:妻子之所以认为自已美,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09年3期2009-04-21
- 解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问之客曰”中“之”字含义
李 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关于“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一句中的“之”字含义。历来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以下四种:观点(一),之:代词,指代“孰美”这件事。观点(二),之,指示代词,这,表示强调。观点(三),之:代词,他的。观点(四),之:衬字,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根据上述观点,我想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对观点(一)持认同态度的人多认为此句中的“问之客曰”为省略句,补充完整应为“问之于客曰”,如果抛开其他句子,独立分析“问之于客日”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2009-01-05
-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喻艺术赏析
使局面颇为难堪。邹忌身为丞相,对威王的昏庸、固执之惰性将对齐国造成的危害比别的大臣更清楚,因此他比别人更焦虑。但是,他比别的大臣头脑清醒,认识到对威王的劝谏是十分必要的,让威王反省自己的过失也是刻不容缓的。可是,威王好大喜功、爱听顺耳话的特性,又不允许他直言忠谏。因此,群臣纷纷谏言失败很久,邹忌也没有贸然向威王讽谏什么。等到他突然从自己对镜窥貌的事件中得到启发后,他才貌似悠闲地去讽谏威王。与其他人的讽谏方法不同,邹忌的讽谏首先跟威王讲了一个自己的私生活故事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3期2006-05-20
- 邹忌与齐威王
何增邹忌是战国时代齐国人,他是一个身材颀长的美男子。有一天早上,他穿戴好衣冠,在镜子面前端详着自己,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起来,到底谁更美?”他的妻子回答说:“自然你更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你!”城北徐公是齐国闻名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也不相信能比得上,所以,他就又问他的妾:“我与徐公谁更美?”妾也回答说:“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这一天,来了一位客人,坐谈时,邹忌又问这位客人道:“我与徐公比起来,究竟谁更美些?”那位客人也照样回答道:“徐公比不上您。”第
中国青年 1956年10期195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