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11-02 16:04王浩楠郭绍青
中国远程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育数字化义务教育

王浩楠 郭绍青

摘 要: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部署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新视角。聚焦城乡义务教育在课程教学、教育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均衡发展的困境,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数字化服务的优势,从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为城乡义务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的发展提供平台应用导向,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与有效供给的同时,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数字化;数字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8x(2023)9-0048-08

一、引言

202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数字化”(习近平, 2022)。“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需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19)。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在数字中国和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部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支撑。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如何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有效融合、发挥实效,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在分析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困境和明晰平台功能与优势的基础上,厘清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构建平台赋能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路径,为促进平台资源在义务教育的深度应用和有效供给方面提供支撑和参考。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困境

结合我国新时代的教育均衡特征,为惠及全体学生的成长,追求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域涉及三大需求(如图1所示):消除薄弱需求,即对教育教学薄弱地区、学校、学生的精准扶助;优质资源需求,即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充足、有选择的资源;个性发展需求,即包括关注教育教学过程、适应个体差异的高位追求(魏非 等, 2020)。优质均衡是优质和均衡的结合,旨在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冯建军, 2013)。这使得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必然是涉及从基本均衡、优质均衡到高质量发展的连续和迭代。

城乡义务教育主要在学校办学条件、课程教学开展、优质资源供给、教師队伍建设、保障机制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正因上述差异影响了城乡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魏非 等, 2020)。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以扩大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机会,进而促进教育的包容性和公平性(Liang et al., 2023)。本研究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视角,聚焦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开展、城乡教育资源供给、城乡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课程教学:城乡学校在开齐课、开好课、高质量开课方面存在差异

国家规定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保障。乡村学校相较于城市学校,在开齐、开好、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乡村小规模学校大多能开出语文、数学等主干课程(杨卫安 & 岳丹丹, 2022),诸如音乐、美术等课程基本处于“停开”状态,即使少数小规模学校能开出“音体美”等小三门课程,也经常被主科课程挤占(赵丹 等, 2019)。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随着“三个课堂”的大力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小规模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的问题,而在“开好课”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乡村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是满足乡村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需求,随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和“三个课堂”的实施,其“边际效用递减”现象逐渐突出,对课程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乡村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欠佳,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较大,则成为影响优质均衡发展的困境之一。

(二)教育资源:城乡学校在优质资源获取、覆盖面、利用水平方面存在差异

教育资源是支撑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投入的质量与利用率越高,教育效果越好。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加大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这可能导致社会分层和不公正现象的加剧(Luo et al., 2022)。另外,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供给存在差异,城市和乡村在获取教育资源的途径、方式、机会、数量、质量等方面均有不同,从而造成了城乡资源配置上的不均衡(王广飞 & 符琳蓉, 2018)。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为保障乡村教育的顺利推进,在人、财、物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缩小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的差距,但乡村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尚需丰富,其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对其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是影响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又一困境。

(三)师资队伍:城乡学校在教师配置、结构性、能力水平方面存在差异

师资队伍是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其数量和质量关乎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发展水平的高低。一方面,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决定了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优质学校对教师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刘永泉 等, 2021),乡村教师普遍流向城市学校;另一方面,由于乡村发展平台、区位劣势、薪酬供给等因素的制约,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师资配置不合理和结构性缺员问题,专业能力水平也有待提高,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鸿沟。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强调,要重视教师的队伍建设(教育部, 2022a)。乡村师资薄弱,能力欠缺(任友群 & 杨晓哲, 2022),难以为满足“消除薄弱需求、优质资源需求、个性发展需求”提供核心支撑。如何解决乡村教师短缺和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成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第三大困境。

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

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

(一)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内涵与特色功能

1.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内涵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教育公共服务的综合集成平台,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赋能社会、教育创新等功能,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 2022b)。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一期项目分设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和国家 24365 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四个子平台,针对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与教育服务,包括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服务高质量人才培养与人才就业等方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应用,则是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2.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特色功能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教育需求为主,结合长远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资源服务以及对应的公共服务(雷朝滋, 2022)。本研究主要针对平台具有的优质资源汇聚、数字技术赋能、研修环境交互等功能,及其对支撑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效用。

(1)资源整合,支撑课程教学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具有丰富的资源形式,支持多种资源地汇聚,平台中的资源不再局限于普通的教学资源,更加体现教学资源整合、教育教学应用、课程资源育人。第一,平台资源建设以教育部为主导,联合国家其他相关部门、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和企业等多方的支持,整合了多样化的资源,城乡学校均可免费获得,促进教育公平(金玉 等, 2022)。第二,平台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资源,满足课程教学的不同需求,为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杨非, 2022)。第三,平台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精品化、个性化的优质资源,可以保障项目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人才培养和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技术赋能,丰富学习体验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通过多种数字技术创设体验式学习场景,提供了技术支撑下的虚实融合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真实性学习的发生。例如,平台中的虚拟科技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势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进行交互,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中沉浸式学习,激发学习者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持续性学习,发展素养教育背景下的科技技能。此外,平台可采集教师和学生使用平台的过程性数据,结合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为数据进行分析,為测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提供支撑,帮助总结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实现数据驱动的评价和反馈,支持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学习。

(3)空间联结,促进教师发展

平台中构建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之间的网络协同研修空间,特设“教师研修”板块为教师营造泛在化的交互环境,为城乡、区域、校际间教师的多方互动提供沟通条件。研修组织者可以利用平台研修活动赋予的交互功能组建研修共同体,协作完成研修任务,实现专业共同成长。此外,平台具有的教研群功能,为教师发布教研任务、分享专业所学、互通教研资源等提供了支持,促进教师高效率沟通交流,节省时间、减轻负担,为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三个方面。

1. 平台赋能课程教学的价值逻辑:体系化资源支撑课程实施需要,指向高质量教育教学

智慧教育平台具有体系化的课程教学资源,城乡学校利用平台资源支撑课程开设与实施。平台中的体系化教育资源,为城乡学校课程实施提供教师备课、教学、教研,以及学生学习方面的立体化支持。尤其为中西部许多乡村边远地区实施“双师课堂”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利于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重要作用。

利用平台助推教学质量提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承载课程教学的多项资源,除“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家庭教育、教材”等教育教学所需的资源外,还专门设立了“课程教学”模块,重点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备课授课,不仅可支持跨学校、跨年级、跨班级、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助力建立不同区域学校针对学生学情选用的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还可以支持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助力课堂主体地位归属于学生,促进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发生。

2. 平台赋能学生学习的价值逻辑:多元化学习服务支撑学生学习,驱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的资源为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实践提供了支撑。利用平台中多元化学习服务,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平台可采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并进行智能分析,依据学习者模型推送适合的学习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评价,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路径、学习工具与服务等,满足城乡地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可以利用平台创设体验式学习环境。平台中的数字技术不仅能够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师生之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更能通过创设学习体验场景辅助学生参与各种交互活动。例如,利用平台中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学习资源,能使知识表征多元化、可视化,使学生从360度的视角学习知识,让乡村学生足不出户参观、体验“漫游科技馆”中的国家各大科技馆。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虚拟场馆教学活动,有利于突破传统场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融入大量丰富的信息,使学习者可以感同身受,推动学习者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开展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式、合作式学习,进一步启发学习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 平台赋能教师发展的价值逻辑:立体化研修支持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平台为教师研修提供了新资源、新环境、新评价等立体化的支持服务。平台聚合优质课程与教学资源,集中优秀师资力量,最大程度还原了线下教学场景,解决了乡村地区师资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核心问题,为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平台通过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教师跨校合作,有助于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良好资源供给生态,也为区域教師整体发展带来了契机(杨宗凯, 2022)。另外,平台针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门设立了“教师研修”板块,其中涵盖的资源与功能形成了研修课程库,方便教师自主选修,包括技术支持的师资资源、虚实结合的课程教学资源和过程生成型自主研修资源,满足了城乡教师知识需要及时更新的现实需求,进一步促进城乡学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利用平台构建教师研修新环境,促进区域教师协同发展。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构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之间的网络协同研修空间,为城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平台建立专家工作室、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城乡教师借助平台获取与专家、名师互动交流的途径,借助平台获得名师答疑、专家引领服务。通过与一线教师、教学研究员的交流,带动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新兴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教学模式创新方面的深化,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稳步提升。利用平台支持教师研修评价,为评价提供证据反馈。平台在教师研修模块,同样具有教师研修过程数据的采集与智能分析,可将研修行为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给教师,为教师的研修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师研修,对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成效,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发挥积极作用(冯晓英 等, 2023)。

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义务教育优质

均衡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面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的实践路径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本质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将平台的优势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相融合,更好地帮助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困境。平台赋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即是满足“消除薄弱需求、优质资源需求、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解决均衡发展困境的过程。本研究认为满足以上三种需求和解决相应困境,智慧教育平台可在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发挥优势。因此,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路径可分为课程教学实践路径、学生学习实践路径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三种。三种实践路径既能满足特定的主体需求,实现其功能与应用价值,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融合促进,实现智慧教育平台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赋能、使能、增能。

为满足教育均衡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解决均衡发展面临的困境,面向教学、学习、教研三个关键要素,构建出多元化、层次性的智慧教育平台赋能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对应支撑不同的教学、学习、教研方式,实现均衡发展递进功能(如图2所示)。课程教学实践路径是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国家规定课程教学“开齐课、开好课”的普适性应用,进一步巩固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尽可能全面消除薄弱;学生学习实践路径是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宽资源覆盖面,通过对资源的高效利用赋能学生的有效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优质均衡发展阶段对资源配置与应用的需求;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是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教师的教研开展,以及教学能力的提升,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因材施教,实现高质量发展阶段师生共同的个性发展。

(二)智慧教育平台赋能教学、学习、教研的实践路径

面向优质均衡发展需求实践路径的核心主要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教研的发展。

1. 平台赋能城乡学校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课程教学实践路径是为满足城乡学校的普适性需求,将智慧教育平台与“双师”“专递课堂”和常态化课堂教学相融合,支持学校师生能够应用平台中的资源与对应功能,开展单元教学、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精准扶智的目标。课堂是课程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主要涉及资源、活动、时空等核心要素,智慧教育平台赋能课堂教学实践路径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资源的支持、活动的参照、时空的延伸三个方面。

一是平台为课堂教学提供体系化资源支持,教师根据不同内容的教学需要,利用平台中的“课程内容介绍”“习题讲解”“实验演示”“动作示范”等视频和“大屏拓展讲解”等资源支持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支撑。

二是支持学习活动实施,教师利用平台中“双师课堂”“作业活动”模块的功能,在组织学生开展练习类学习活动时,应用平台中“作业资源”“习题资源”,以及“学习任务单”“习题资源”“群聊功能上传结果”等资源和工具,支持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进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三是借助平台资源为教师课堂教学创设对应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境,教师利用平台中“自主学习”“答疑辅导”模块功能,创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场景,应用平台中“拓展资料”“知识讲座”“教学视频资源”等支撑课后学习活动的开展,延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师教学更具弹性、更加灵活。

2. 平台赋能城乡学生学习的实践路径

学生学习实践路径是在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智慧教育平台为城乡学校学生的学习提供多元化学习服务,赋能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是智慧教育平台为学生开展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等活动提供体系化资源和优质作业的支撑。智慧教育平台中多样化的“教学视频资源”“数字讲义”等为学生学习提供内容支撑。学习任务单可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其中包括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成果,48册基础性作业可以提供基于学习规律的高质量作业设计,为学生可选择性的学习提供支撑。

二是智慧教育平台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提供虚实融合学习环境。智慧教育平台链接了国家博物馆、数字科技馆、“数字敦煌”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的线上博物馆,利用其中的虚拟现实资源,学生感受交互式、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同时支持开展同伴交流、互动、协作,为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供可视化的支持服务。

三是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推送与分享功能,为学生提供数据支撑的资源个性化服务,助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平台为学生学习所提供的多元化学习服务,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学生学习的支撑作用,从支持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更加倾向于支持自主、合作、探究式的主动学习,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学习服务,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 平台赋能城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路径旨在促进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助力提升城乡学校师资水平。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资源、空间、评价的支撑,服务教师开展协同教研、网络研修等,促进教师教研、培训等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是智慧教育平台承载的资源为教师教研提供材料支撑。平台专门设立的“教师研修”板块,开设了师德师风、通识研修、学科研修、作业命题、幼教研修、特教研修、国培示范、院士讲堂、名师名校长等栏目,形成了研修“课程超市”方便教师自主选修。

二是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师研修提供网络化、泛在化的研修空间。教师借助智慧教育平臺组建跨学校、跨区域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开展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教研,打破空间的限制,灵活泛在地开展交流与讨论,保障教研的质量。平台通过教研群功能为教师营造便捷的交互环境,研修组织者可以利用教研群的群公告、信息统计、研修活动、群共享等工具发布研修任务,推送研修资源,评选研修成果。参训教师组成研修共同体,利用教研群的聊天、投票、接龙、文件上传等交互工具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共同切磋教学技能,协作完成研修任务,实现专业共同成长。

三是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师研修提供多主体、可视化的评价支持。平台能够利用投票统计功能实现教师自评、他评和专家评相结合的多元主体评价方式,多视角评价研修成果,使研修结果评价更加客观。平台也能够采集和分析教师参与研讨次数、发布的观点、课程观看时间、作业提交时间等研修过程数据,分析教师的研修行为和研修态度,使研修过程评价更加科学。平台还能够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研修结果直观地推送给教师,及时为教师提供研修反馈,发挥“以评促研”的作用,为教师研修的增值评价提供依据,使研修综合评价更加有效。

4. 符合实践路径的典型案例

(1)针对平台赋能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吉林省珲春市第一小学校作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校,借助智慧教育平台上的名师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双师课堂”,实现线上名师授课和线下教师辅导的统一,使学生在享受线上优质课程资源的同时,得到线下教师的个性化辅导,丰富课堂体验。

一是采用“主讲+助教”的方式,分别通过青年教师“直引式”双师课堂和骨干教师“示范式”双师课堂,分层次、分类别应用平台中的体系化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同时结合“作业活动”模块的功能,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相应教学任务。

二是采用“引领+辅助”的方式,应用平台中的资源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促进师生之间的交互,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教学环节中的重难点问题,达成教学目标。学校充分应用平台中的体系化课程教学资源,应用不同形式助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2)针对平台赋能学生学习的实践路径

盐城市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设计基于问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数学、科学、信息、美术等不同学科,以竞赛为抓手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在平台上学习科普知识,以身边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从平台的资源中找寻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尝试应用平台中的工具和支架分析并解决线下的问题,学生提交创作的作品或解决方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比时以线上问辩和线下技能测试相融合的方式开展,体现平台在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平台赋能的个性化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此外,山东省济宁市郭楼镇阳坝小学作为一所乡村学校,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支持学生“学”的活动。由平台提供“类师”的“辅学”支持,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所提供的任务单、作业习题以及微课资源的支持下开展学习;在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利用平台提供的自主探究“资源库”、关键知识点与重难点知识等作为学习辅助;在学生进行课堂汇报展示等表达型学习活动时,可通过平台中的相关案例优化自身的汇报展示设计等。城乡两所学校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助力学习的举措,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平台在促进城乡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作用。

(3)针对平台赋能教师教研的实践路径

青海省格尔木市盐湖小学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案例学校,依托平台助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一是依托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鼓励每位教师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充分学习平台中名师、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同时利用平台中的“教师研修”专栏,指导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和年级选择培训内容,在专栏里学习提升。二是依托平台开展“落实双减,减负、增质、提效”校内赛课教研活动。教师在备课时,利用平台资源中心的丰富内容,包括教案、学案、微课、课件、习题等,通过对各个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互相补充,再通过浏览、搜寻优质资源,汲取精华,对平台中的资源重构,生成适合自己的资源,更好地指导教师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立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同时,基于平台数据对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进行适时的调整,精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此外,盐湖小学还与帮扶的乡村学校教师以平台为依托,构建了网络研修共同体,固定周期开展基于平台的协同研修,推动城乡学校教师共同成长。

五、结语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融合先进教育理念、新兴信息技术、丰富数字资源、多元化支持服务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研究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城乡教育中课程教学、优质资源覆盖和利用、师资力量等不均衡问题,结合智慧教育平台的优势,明晰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逻辑,并构建智慧教育平台赋能的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助力智慧教育平台大范围、高效能利用,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冯建军. (2013).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论研究. 全球教育展望(01),84-94,61.

冯晓英,何春,郭璐文,林世员,& 孙洪涛. (2023). 教师研修五范畴评估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以2022年“全国暑期教师研修”为例. 中国远程教育(01),59-69.

教育部. (2022a).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教师〔2022〕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204/t20220413_616644.html

教育部. (2022b).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324/mtbd/202203/t20220330_612074.html

金玉,汤玲,王瑞喆,& 张一春. (2022).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省域推进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中国电化教育(09),30-37.

雷朝滋. (2022). 抓住数字转型机遇 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中国远程教育(11),1-5,74.

刘永泉,孟凡丽,& 魏炜. (2021). 在线教育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意蕴及作用机理. 中国电化教育(10),86-90,119.

任友群,& 杨晓哲. (2022). 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强师之路. 中国电化教育(07),1-6,15.

王广飞,& 符琳蓉. (2018). 城鄉教育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农村经济(03),112-117.

魏非,樊红岩,宋雪莲,& 沈聪. (2020). 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国际研究——基于美、日、印三国的政策和行动分析. 电化教育研究(07),114-121.

习近平. (2022-10-25).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杨非. (2022).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人民教育(Z3),33-35.

杨卫安,& 岳丹丹. (2022). 乡村小规模学校课程“开齐开足开好”的师资难题及其治理——基于共享发展的思路. 教育学报(03),82-92.

杨宗凯. (2022). 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化(04),3.

赵丹,范先佐,& 郭清扬. (2019).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基于集群发展视角. 教育研究(03),90-98.

中共中央 国务院. (2019-07-08).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zhengce/2019-07/08/content_5407361.htm

Liang, M., Lim, C. P., Park, J., & Mendoza, N. B. (2023). A review of ICT-enabled learning for schoolgirls in Asia and its impacts on education equ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71, 267-293.

Luo, H., Zuo, M., & Wang, J.(2022). Promise and reality: using ICTs to bridge China's rural-urban divide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70, 1125-1147.

The Value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 of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Empowering High 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Haonan Wang and Shaoqing Guo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educational equity and improving educational quality.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the deployment of the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dilemma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erm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eaching staff,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digital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larifies the value logic of the platform empowering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curriculum teaching, student learning,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and constructs a practical path that meets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paper provides platform application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 in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by promoting the deep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 supply of the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providing support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Keywords: national smart education platform; compulsory education;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education digitization;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责任编辑 郝 丹 韩世梅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教育均衡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QN00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浩楠,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讲师。

郭绍青,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猜你喜欢
教育数字化义务教育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郭绍青:教育数字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李晓明:以教育数字化推进“全民义务基本高等教育”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姜强:自适应学习本质是个性化
从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动向把握建设新方向
建设教育强国 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浅谈教育数字化对高校未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