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用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等主观性问题组织学生学习(以下简称“探究性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形成。但长久以来,由于教师“教—学—评”一体化意识薄弱、教学评价不到位、评价方法不够科学等原因,学生探究性学习仍然存在评价不及时、反馈不到位、思考不深入、结果不理想等现象。笔者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1]精神,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用“量表评价”推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深度发生,以及该种评价方式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本文所谈的“评价量表”,特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达学习要求,用于评价学生某项具体探究性学习任务或问题,以二维矩形表格形式呈现的评价工具。依据这样的特定需求,探讨评价量表的分类和设计方法。
从不同的需求角度看,评价探究性学习的量表有不同的分类。
一是整体性评价量表与分析性评价量表。整体性评价量表是把学生的学习表现或成果的重要因素综合起来,给出一个整体的评价[2]123,强调的是总体水平,缺乏具体分析,难以起到诊断和反馈的作用。分析性评价量表是将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和成果等分解成若干要素或维度,从不同维度出发分别做出评价,此种评价能够提供更有效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做出更精准的教学诊断。本文所探讨的量表,主要是分析性评价量表。
二是过程性评价量表与结果性评价量表。过程性评价量表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和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注度、参与度、协作性、表现力等。此种评价量表的设计,只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行为过程等非智力因素,不将其学习的结果纳入评价范围。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表现,教师的评价更适合采用“妥善的语言评价”方式,因此,本文讨论的内容不包含过程性评价量表。
三是等级型评价量表和数值型评价量表。这两种量表的不同在于量化的方式、精准度的要求。等级型评价模糊了分数,运用等级型评价量表时不追求精确。数值是细化了的等级,运用数值型评价量表时追求细化、具体,寻求更精准的评价。本文所谈的评价量表应针对具体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或问题,更适合用数值型评价量表。
四是学生版评价量表和教师版评价量表。这是从评价主体的角度对量表进行的分类。通常情况下,学生或教师、个人或团体可以运用同一量表进行评价。在特定情况下,或者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评价感受,我们需要设计学生版评价量表和教师版评价量表。表1 是学生版评价量表,“第一人称”的评价视角能够有效将学生代入评价情境,学生运用此表评价探究性学习时会有更好的评价感受。
按照基本要素分析法评价理论,量表设计需要考虑“构成学生学习某些知识、技能或行为表现的基本单元”,[3]即基本要素。
一是评价主题与任务。从形式上看,就是评价量表的标题。从内容上看,需要指向具体的探究性学习任务。如表1 的标题“分析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应有的态度”,体现了具体的评价主题与任务。二是评价维度。即评价一个问题,需要从哪几个角度出发,涉及对学习行为或结果表现向度的揭示。如下页表2,“概括特征”“分析特征”“作答句式”“作答顺序”“书写表达”是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任务“王会悟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你的评价并简述理由(改编自安徽省2022 年中考试题)”的五个评价维度。三是评价细则。评价细则是对评价维度的具体描述和展开,通常会给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比如加分或减分办法。如下页表2,针对具体的评价维度,给出了具体的赋分或扣分办法,评价细则清晰,操作性强。四是赋分方式。设计评价量表时,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评价量表的赋分方式。五是评价记录。评价记录包括分项记录和总计记录。
表2 “人物形象优秀品质分析”评价量表
针对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评价量表的设计,需要明确几个具体的问题,从而让量表的设计更符合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需求。
一是要明确评价的具体场景和应用对象。本文主张的针对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评价量表,它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评价量表,它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情境,不同的评价量表评价不同的教学问题或学习任务。
二是要思考量表设计的基本程序。评价量表设计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程序。自上而下的设计,是运用演绎思维方式,从评价的主题任务或问题出发,进行推演式设计。自下而上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作答表现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式设计[2]124,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量表的设计中来。无论哪一种方式,设计出的量表都要在评价实践中进行检验,经历反复实践、修正、再实践、再修正的过程。
三是要符合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实际需求。针对具体情境、具体探究性学习任务的评价量表,是微观具体的、易于操作的、对学生学习具有指导作用的量表。在描述上要具体、明确、通俗,不使用抽象模糊、空泛笼统的语句。例如表2 中的“能用形容词、形容词短语等准确简洁地概括人物品质、形象特征”,指向学生作答的具体能力,内容和方法表述明确,既具有评价作用,也具有方法指引作用。
设计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场景的评价量表,是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深度发生的前提。基于此,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评价程序、多元选择评价主体、合理采用评价方法,以运用评价量表促进探究性学习的深度发生。
从程序上看,评价量表在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有两种运用方式。
一种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前,给学生提供量表。程序可以设计为:教师解释或学生自主阅读量表,了解量表的评价维度和评价细则;学生阅读探究性学习材料,根据探究性学习问题的设问要求,在量表的指引下完成探究性学习;依据量表细则,进行探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此种形式的量表更像是学生学习的支架,用于规范、指引、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评价功能有所弱化。
另一种是在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后,为学生提供量表用于评价。程序可以设计为:学生根据探究性学习材料和任务完成探究性学习;教师解释或学生自学评价量表的运用方法;师生根据评价量表评价探究性学习结果。此种形式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结果,起到评价和诊断作用。以上两种运用程序设计,各有优缺点,教师在实际运用量表评价过程中可以交叉采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课堂教学中运用量表评价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有四种方式。
一是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研读评价维度和评价细则,对照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学生自评,实际是学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有利于学生评价意识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是学生互评。这是一种学生之间采取“相互交换”或“多人轮换”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看到他人的优点和问题,从而产生借鉴和反思式学习;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帮助学生找到本人难以发现的问题。
三是小组评价。小组评价的关键在于组建“异质主体”小组,小组内成员需要有性别差异、背景知识差异、性格差异等,以促使在评价过程中催生更丰富的观点,为学习者带来更多的启发,促成成员间的思维碰撞和相互学习。
四是教师评价。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运用评价量表直接评价学生学习,给学生学习以指导分析和结论评价。此种评价效率高,但不利于学生评价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二是教师依据评价量表,对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小组评价再评价。虽然此种评价放慢了教学节奏,但有利于促使学生评价能力和学习反思能力的形成。
运用量表评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操作方法的运用上,教师需要重视三个要点。
一是指导分析与评价要同步进行。例如某教师制定了针对探究性学习问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窗子的认识‘已经进入审美的态度和境界,而不是实际的和实用的’”的评价量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带领学生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对窗子的态度如何不是实际和实用的,而是审美的态度和境界”,然后再引导学生简单运用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这里,将“指导分析”与“量表评价”先后割裂开来,未能发挥“评价量表”推动学习的作用。科学的做法是,针对量表设定的“维度”和“细则”,联系设问和文本进行同步分析。
二是运用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时要有具体的案例,需将评价量表与评价案例结合起来对照评价。例如,笔者在教学“王会悟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你的评价并简述理由”这一问题时,针对学生作答案例“从王会悟为会议站岗放哨,发现险情,灵活处理,提出在嘉兴南湖租一艘画舫复会的建议,可以看出她遇事机警”,结合量表引导学生做出了如下分析评价:“遇事机警”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准确,赋1 分;“会议站岗放哨,发现险情,灵活处理”分析特征表现简明扼要,赋1 分;作答先写事例,再概括特征,表述顺序不符合任务要求,作答与设问要求不一致,不赋分;“提出在嘉兴南湖租一艘画舫复会的建议”这一分析不能证明“遇事机警”特点,不赋分。这样针对具体案例进行逐一分析,有利于学生形成“有理有据”“理据一致”的分析能力。
三是依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改进作答。运用评价量表评价学生作答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以上提出的评价问题,学生将作答修改为:“王会悟遇事机警,她为会议站岗放哨,高度警惕,发现险情,灵活处理;王会悟周到细致,她提出在嘉兴南湖租一艘画舫复会的建议,并周密策划,巧妙掩护,保障会议顺利进行。”学生这样的修改,遵循了评价量表五个维度的指引要求,是基于分析评价的升格结果。
运用评价量表,对于推动探究性学习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有利于改变评价不及时、反馈不到位、思考不深入、结果不理想的探究性学习局面。
量表评价的一个优势是有利于及时反馈、常态运用、提高评价的客观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趣味,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意识的形成。
一是即时评价,激发探究趣味。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在《心流》一书中提出“明确而即时的反馈则是引导用户注意力,使之能进入忘我境界的重要因素”,按照这一逻辑,教师利用量表评价的即时性特性,同样可以增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趣味。首先,“评价量表”所建立起来的即时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找到学习方向,改善学习状态,建立学习自信,让学习渐入佳境。其次,“评价量表”的及时反馈,能带给学生结构化的、深刻的、有价值的信息,能让学生享受到高阶思维的乐趣,从而乐于探究。
二是经常运用,养成评价意识。运用量表评价学生学习,既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指南针”,也为学生学习定制了“测量仪”,还为学生管理学习设计了“管理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评价量表管理和监督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帮助自己形成评价意识,养成评价习惯,在习惯性自评、互评中走向深度学习。
三是结果客观,保证评价公平。运用评价量表,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更有保证。首先,评价量表是事先制定的,细则是具体的、公开的,能够避免评价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其次,从时间维度看,能够保证评价前后一致,不会因时间变化、场景变化失去准绳。再次,从空间维度看,在评价不同学生作答时不会“因人而异”,这遵循了同一评价量表的标准,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客观、公平的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在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深度学习的发生。
评价量表,作为一种结构化的评价工具,从多维度描述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评价量表不仅具有测评作用,还发挥着优化、整理、联结学习内容的重要作用”[4]35,具有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价值。
一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南,促成深度学习。依据“评价即学习”理论的观点,“评价量表本质上是学习和思维的工具,一个规范的量表就是一个严谨的学习指南”[4]40,评价量表实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目标导向”的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基本路线图和思维方法。以表2 为例,在学生学习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熟悉评价量表,从而帮助学生深入认知“分析人物形象优秀品质”需要在五个评价维度上达成五项要求,从而为学生深入探究提供“思维地图”,找到深度学习的基本方向。
二是为学生提供思维牵引,促成深度学习。评价量表作为学习指南,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以表2 为例,“每从一个角度概括出一个特征赋1 分”的评价细则和“4 分的赋分数值”,牵引学生从四个不同角度去分析人物的优秀品质,促使学生挖掘文本、深入思考。而当学生学习遭遇困惑或思维障碍的时候,评价量表也同样能够给予积极启发,促成深度学习。例如表1,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思考路径,有利于学生深度挖掘文本,形成对观点的多角度分析。
三是为学生提供反思工具,促成深度学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的自评或他评过程中,可以借助量表寻找问题所在,找到思维漏洞,从而将学习进一步推向深入。如表2,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概括品质的词语表意是否准确、多维度”“用于分析的事例与概括特征的词语是否具有一致性”等,这些都能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
用量表评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结果,另一项优势就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更到位的反馈,从而帮助学生优化和改进学习,更有效地提升探究性学习的深度与高度。
一是评价结构化,明确问题所在。“结构化”的量表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具体的问题分析和方向指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问题归因。仍以表2 为例,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用此表评价探究结果,可以明确学习结果的具体问题所在,或是概括人物品质的词语不准确,或是几个词语之间的表意重复、层次不清,或是结合事例的分析不能证明观点等,从而找到正确归因,有效改进提升。二是评价精细化,突破思维障碍。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思维障碍,这个时候,借助评价量表的精细化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思考问题的方法,顺利解决问题。三是评价个性化,促成人人发展。运用量表评价,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实施个性化评价,从而促使每个评价对象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和进步。学生完成第一次探究性学习之后,教师给学生发放评价量表,组织学生运用量表进行自我评价,从而找到问题所在,教师再选择典型作答,进行精细化评价,每个学生也都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量表评价,作为众多评价方式中的一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具体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或问题,设计针对性评价量表,助力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现,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