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俊姬
摘 要: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时代特色鲜明,体现了高考的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基础与思维、知识与能力等之间的密切关系.整套试题注重对数学基础本质的考查,综合中学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和能力的各项要求,有效贯彻了课标理念,积极平稳地推进了中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考;数学;基础知识;立德树人
2023年高考数学已经落下帷幕,乙卷数学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为华育人,突出数学学科智育属性,体现时代德育特征.该试卷是目前使用省份最多的一份试卷,主要包括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等12个省份,也是目前试卷考查与使用考生最多的数学试卷之一,影响力大.
2023年高考数学乙卷整套试卷的难度系数和数学思维量等方面,比起2022年高考数学乙卷有所变化,而且降低幅度很大,但依然突出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思想,体现出知识的基础性,思维的发散性,明确体现出分类讨论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等学生学科核心思想.
1 夯实基础能力,关注数学本质
2023年高考数学乙卷通篇难易安排分布合理,选择题前8题或者前9题,填空题前3道,解答题前2道,以及第19题,第20题,第21题的第一小问都是常规题目,难度上都进行了合理控制,体现了数学学科知识本质的基础性,其中高中数学知识的四条主线,特征鲜明,如解析几何模块知识的考查占32分,立体几何模块知识的考查占22分,函数与导数模块知识的考查占22分,数学建模+概率与统计模块知识的考查占17分等.而文、理科分别偏向于数列(文科)、解三角形(理科)等知识点的侧重考查与应用,体现文、理科之间的区别.
例1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文科·11) :已知实数x,y满足x2+y2-4x-2y-4=0,则x-y的最大值是( )
A. 1+ 3 2 2
B. 4
C. 1+3 2
D. 7
分析: 以熟知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场景,改变创设形式,通过代数式的最值来合理设置,熟悉中带有“陌生”感,形成一个全新的场景设置.
解析: 由x2+y2-4x-2y-4=0配方可得(x-2)2+(y-1)2=9,
则圆心C(2,1),半径r=3,
设x-y=k,则圆心C(2,1)到直线x-y=k的距离d= |2-1-k| 1+1 = |1-k| 2 ≤r=3,
即|k-1|≤3 2 ,解得1-3 2 ≤k≤1+3 2 ,
所以x-y的最大值是1+3 2 ,故选择答案: C .
点评: 结合所求代数式的整体思维与应用,引入参数,将问题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构建相应的不等式来分析与求解.问题比较基础,考查了基础能力及其应用.当然还可以通过整体思维,借助方程的转化,利用判别式法来分析与求解;也可以通过三角换元,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方面来处理,都可以很好实现目标.
2 试题命制创新,巧妙交汇融合
2023年高考数学乙卷整套试题虽说不是很难,但题目比较新颖创新,一部分题目的交汇融合性好,综合性很强,如第10题数列题是与函数相互综合,第12题可以是平面向量与平面几何或者平面解析几何的结合,体现跨章节整合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又如第22题中的导数及其应用第二小问,解答非常创新,需要观察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探路后,再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又如第16题,考查对于导数及其应用的本质理解,需要对函数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本质,有一定的思维量.
例2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10) :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 2 π 3 ,集合S={ cos a n |n∈ N *},若S={a,b},则ab=( )
A. -1
B. - 1 2
C. 0
D. 1 2
分析: 以集合为问题背景,通过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来求解两元素积的值.而此时巧妙渗透等差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三角函数的关系式与周期等相关的概念与基础知识,可以形成“不同知识点的交汇”.
解析: 依题知,a n=a 1+(n-1)· 2 π 3 ,則有 cos a n= cos 2 π 3 n+a 1- 2 π 3 ,
则数列{ cos a n}的周期为T= 2 π 2 π 3 =3,
而集合S={a,b}中仅含两个元素,则 cos a 1, cos a 2, cos a 3中必有两个相等,
不失一般性,不妨设 cos a 1= cos a 2,则有 cos a 1= cos a 1+ 2 π 3 ,
可得a 1+ 2 π 3 =-a 1+2k π ,k∈ Z ,即a 1=- π 3 +k π ,k∈ Z ,
取特殊值a 1=- π 3 ,可得 cos a 1= cos - π 3 = 1 2 , cos a 2= cos - π 3 + 2 π 3 = 1 2 , cos a 3= cos - π 3 + 2 π 3 ×2 =-1,此时S= 1 2 ,-1 ,
则知ab= 1 2 ×(-1)=- 1 2 ,故选择答案: B .
点评: 此题巧妙设置中等难度的题型,合理融合了集合、数列、三角函数等相关知识,设计非常创新新颖,通过创设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无缝”链接,实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交汇与融合,在同一个问题中实现不同基础知识点之间的碰撞,产生闪亮的火花,是创新应用与创新意识的一大体现.
3 注重核心思想,开拓数学思维
2023年高考数学乙卷对于核心思想考查依旧非常突出,如第8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第11题与第12题都侧重于考查数形结合能力等,第16题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与能力,第17题考查建模与实际应用能力,第20题突出考查计算能力,第21题突出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等.因此想要取得好成绩,不仅仅只是埋头刷题,更要勤于反思,善于总结,长于观察,强于数学计算,这样才能更好把握数学基础知识的本质,全面开拓数学思维与技巧方法.
例3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16) :设a∈(0,1),若函数f(x)=ax+(1+a)x在(0,+∞)上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分析: 通过设置含参的指数型函数,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来确定对应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破解问题的关键就是合理的化归与转化,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知的模型来分析与处理,实现问题的破解.
解析: 依题意,函数f(x)=ax+(1+a)x在(0,+∞)上单调递增,
可得f ′(x)=ax ln a+(1+a)x ln (1+a)>0(*)在(0,+∞)上恒成立,
令函数g(x)=ax ln a+(1+a)x ln (1+a),可得g′(x)=ax ln 2a+(1+a)x ln 2(1+a)>0,
故导函数f ′(x)在(0,+∞)上单调递增,此时以上不等式(*)恒成立,
则f ′(0)= ln a+ ln (1+a)≥0,即 ln [a(1+a)] ≥0,亦即a(1+a)≥1,
结合a∈(0,1),解得 5 -1 2 ≤a<1,即a的取值范圍是 5 -1 2 ,1 ,故填答案: 5 -1 2 ,1 .
点评: 此题以指数型函数为问题背景,借助函数在给定区间的单调性来确定对应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破解问题的关键就是借助导数及其应用,通过确定导函数在对应区间上不等式恒成立,引入构建新函数,结合新函数的单调性的化归与转化,并结合单调性与最值的确定来构建不等式,从而实现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求解.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应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4 加强教考衔接,增强导向作用
2023年高考数学乙卷试题按照高中课程标准命题,突出数学主干知识,层次上与课程标准一致,题目上追求新颖,稳中求变,反对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反套路,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本质和数学基础思想方法,启示教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全方位的动手动脑,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获得感和成就感,真正有效衔接起教学与改革的对接,增加教学与学习的导向作用.
例4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4;文科·5) :已知f(x)= xex eax-1 是偶函数,则a=( )
A. -2
B. -1
C. 1
D. 2
分析: 以基本的形式来设置函数的奇偶性,进而确定参数值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特殊值代入与验证,而定义法的应用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技巧与方法.无论应用哪种方法,都应给考生更多的切入点与创设更多的机会.
解析: 依题知,f(x)是偶函数,根据偶函数的定义,
可知对任意的x≠0,都满足f(-x)=f(x),
则有f(-x)= -xe-x e-ax-1 = - x ex 1 eax -1 = -xeax-x 1-eax = xeax-x eax-1 =f(x),对比系数可知,a-1=1,
解得a=2,故选择答案: D .
点评: 抓住含参函数是偶函数的性质,借助偶函数的定义f(-x)=f(x),综合幂运算来转化与应用.而在具体解题时,还可以通过取特殊值来验证达到目的,如f(-1)=f(1),注意对所求解的参数值进行合理的取舍;还可以利用导数法来尝试与应用,通过研究f ′(x)是奇函数来达到目的.
2023年高考数学乙卷命题整体布局,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为华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或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基础性学科培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2023年高考数学乙卷试题则有着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整套试卷稳中求新,难易安排有度,让扎扎实实学过来的孩子有回报感,让有天赋的孩子也能够获得与别人对比的自豪感,反套路,反刷题,重在“四基”与核心素养的考查与应用.这也将对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起到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发挥指挥棒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海涛,万胜.探析高考真题,明晰备考方向——对2023年全国乙卷数学试题的评析[J].高中数理化,2023(13):7 10.
[2]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深入考查基础知识和能力助力人才选拔和“双减”落地——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J].中国考试,2023(7):15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