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物业管理是高校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保障,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增加,物业管理难度逐渐加大,加强物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物业管理效率。通过对物业管理方法的创新,将信息化技术用于物业管理工作中,以高校为服务对象,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物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物业规模;大数据中心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5.033
[中图分类号]F2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5-0109-04
0 引 言
面向高校的物业管理部门日常工作压力较大,服务对象众多,工作范围广泛,以往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用当前工作需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促进高校物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革,应用智能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发现学生生活规律,掌握高校物业管理工作的特点,经过针对性改进与调整,推动高校物业管理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1 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
(1)物业规模较大,服务对象众多。高校通常在经历扩招后形成不同的校区,不管是校区面积,还是建筑规模,都有所增长,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设施日益完备,因此与住宅小区或写字楼建筑相比,高校物业规模十分庞大。经过扩招后,学校师生规模已经过万,学生之间生活习惯、饮食文化不同,所以高校业务管理的服务对象广泛,管理难度较大。
(2)物业类型多,物业管理专业性较强。学校以教学科研为主要功能,相配套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设施众多,在功能划分方面,学校内商业区、休闲区、运动区域与餐饮区域等物业种类较多,场所之间相互协同,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和专业性。所以,高校物业体量庞大,对安保、消防、绿化等方面有着专业性要求。
(3)物业管理具有周期性特点。每年学校寒暑假期间学生离校,开学季与毕业季期间,物业管理的受众对象与人数不同,相应的管理要求也不一样,如何利用物业资源和安排管理人员,这是物业管理工作的重点[1]。
2 物业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物业管理工作中具有以下作用:
(1)提高物业管理效率。后勤部门在高校内有一定的特殊性,物业人员需要参与学校后勤生活保障工作,物业服务质量关系到师生身心健康。因此,物业管理部门需承担较大工作压力,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物业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对物业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革,依靠信息技术提高物业管理效率,通过办公自动化技术提高文件整理效率,减少人员工作负担。构建信息化平台有利于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促进资源共享,智能化设备的使用可以降低物业管理难度,为高校师生提供便捷化物业服务,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2)降低物业管理成本。物业管理需要覆盖整个学校,所支出的成本比较高,传统工作方式的落后影响物业管理效率。无纸化办公方式能够提升物业工作效率,节约纸张与办公耗材,降低成本支出。教室内使用声控与远程灯具,无人时可自动关闭灯具,物业管理人员可远程控制设备,避免对电能的浪费。学生用水时可以使用一卡通,降低對水资源的浪费,发挥智能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作用,全方位降低物业成本。
(3)促进物业管理专业化。以往的物业管理工作事务繁杂,有限的人员无法短时间内解决所有问题,且工作期间协调性不足,整体管理难度较大。信息化建设旨在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优化物业管理模式,扩大物业管理在学校内的覆盖范围,所以相应工作之间存在交叉的情况。信息化技术可以细分工作,依据责任归属进行责任单元的划分,归类不同环节的资源,实施物业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2]。
3 物业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完善物业管理制度,提高人员专业化水平
加强高校物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物业管理企业应面对高校物业管理问题,综合利用各项资源,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调动人员积极性,使物业服务工作得到优化。不断完善物业管理制度,及时掌握物业管理状态,依靠信息化平台了解业主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物业管理。实施奖惩制度,基于人性化的角度给予员工物质奖励与人文关怀,采用激励的方式提高人员积极性。借助信息化资源了解高校内部情况,经过数据核实与分析,优化物业管理方案,采用物联网实现信息互联,提高物业管理工作质量。为提高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水平,有必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加大对基层物业人员的培训,引导其逐渐端正态度,了解高校物业管理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优质化服务,解决物业工作中的常见问题[3]。
3.2 转变管理模式,打破固有思维
转变高校物业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理念实现物业管理的服务升级,在人性化服务基础上展开人文化物业管理。顺应教育改革,促进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引入行业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物业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管理,践行“管理服务育人”的发展理念,尽可能地为全校师生营造出人文关怀氛围,将“管家式服务”作为物业管理的服务标准,向学生传达物业管理的文化内涵,积极宣传物业管理理念,引导师生可以主动配合物业管理企业开展各项工作,最终形成闭环式反馈响应机制,根据师生所需调整物业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实际上,人文化的另一项标准就是以大数据为前提的智能化,高校物业管理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物业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大数据、物业以及服务各方面的融合,应用智能化设施综合管理资源,促进多校区集成化管理,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打破固有的物业管理思维,优化工作方式,允许社会化机制参与物业管理,引入专业化与智慧化管理团队参与学校后勤管理,这是未来物业管理企业为高校提供服务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双一流”建设为发展目标,促进物业管理市场化,依据市场化价格与标准提供服务,立足于“大物业”的发展理念,创建数据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实施多校区一体化物业管理,优化传统物业管理模式。
3.3 建立物业管理标准体系
高校校区内有较多配套建筑,每日在校人数众多,建筑设施占地面积大,因此物业管理难度通常偏大。为保障物业管理工作质量,需结合物业管理特点明确管理标准,比如从设备、安防、卫生等角度入手,实现管理工作的具体化。确立相对完善的考核标准,以此作为物业管理的关键。
规范物业服务内容。物业管理企业需要意识到作为独立的部门,在与学校签订合同后,必须按照合同要求对管辖范围内所有事务进行管理,保障校园干净整洁,统一管理配套设施。物业部门在治理公共区域的同时,也要为学校提供代买代办等服务,在学校的委托下根据相应标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3.4 端正服务理念,将市场化管理与自主管理模式相结合
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愈发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多的大学开始拥有多个校区,这对于大学物业管理资源也提出更多要求。面对资源统筹与整体联动的发展趋势,物业管理机构应找到有效的服务抓手,进而实现数据信息整合与资源优化配置。特别是对于大学来说,校园文化的构建是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关校园文化的概念也需要贯穿于物业管理当中,物业管理机构应端正服务理念,并树立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在此过程中,物业管理机构应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影响,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规范其价值取向与思维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深化高校物业体制改革,还可将市场化物业管理模式引入其中,实现市场化物业管理与自主物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市场化物业管理可以进一步实现社会化物业管理力量的利用,促进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物业管理也需要发展升级,可以借鉴先进的物业管理理念,但同时也要做好对比与区分,明确高校物业管理同小区、商场物业管理之间的差异。为实现市场化物业管理模式的广泛应用,高校内部可以先选取教学楼、图书馆等场所作为试点,率先实行社会化管理与运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与校区安保、交通、消防等系统的联动,可做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响应,真正意义上实现统一化的学校组织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专业实验楼、科研楼等具备保密与特殊管理需求的场所来说,应先由学校内部进行单独管理。除此以外,将市场化管理与自主管理结合起来还可以进一步形成相应的竞争机制,保证高校物业管理主体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促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3.5 推進高校物业信息化建设
3.5.1 搭建物业信息化管理平台
物业管理的数字化发展需从整体角度出发,基于信息化管理意识构建信息平台,细分高校物业管理内容,每项工作都有专业人员负责,基于宿管、楼管等项目提高服务质量,适当增加物业服务内容。物业管理平台应依靠网络化实现现代化管理,综合物业资产与收益情况,在平台内融合资金使用信息与人员绩效考核内容,快速检索数据,及时反馈物业服务信息,为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奠定基础。信息化平台能够帮助物业管理形成完整的信息链,将各部门物业管理数据高效汇总,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经过数据分析与整理,找出有待改进的环节,加强对物业资源的优化配置[4]。
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使数字校园建设可以覆盖学校,提高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学校后勤管理角度出发,实施智能化服务管理,统筹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综合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感知等技术,经过数据筛选与分析,发挥技术在物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智慧物业建设主要集中于建筑物维护管理、企业运行与业务管控、服务提供等方面,智慧物业管理平台兼容建筑暖通空调、给排水、门禁、火灾报警等环节,打造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万物互联与建筑智能控制;依靠物业管理企业的管控系统,加强对高校物业项目综合管控,提高管理水平;通过手机客户端集成所有线下服务项目,完成信息发布、缴费、公告等工作,提高物业管理与服务水平。
3.5.2 构建智能App与大数据中心
智能App与大数据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实现物业管理服务的专业化,这是未来物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终端App能够为物业管理提供实时服务,比如维修为物业服务的重要内容,当师生提出维修需求时,只需在App终端提交保修申请即可,物业人员可按照维修种类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维修工作任务,专业人员通过App展开跟踪调查,提高物业管理效率。应用大数据技术,为物业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利用智能设备与移动终端采集数据信息,管理人员经过数据分析后总结归纳学生的行为习惯,以便调整服务内容。比如在图书馆、自习室等区域设置人流监控,利用大数据技术向学生提供实时人流状态,学生根据个人需求调整学习活动。
3.5.3 引入智能设备
在物业管理中引入智能化设备,可实现机械化操作,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在学校宿舍、教学楼和图书馆等区域应用门禁系统,及时统计进出人数与出入时间,保障学生安全。师生在支付时应用人脸识别系统,提高支付效率。校园内使用智能清扫设备,比如清扫车可以减轻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校园绿化工作方面,采用智能传感设备,合理设置数据采集点,物业管理人员可通过信息平台查看绿植病虫害情况,检测土壤酸碱度,保障校园绿化效果。
3.6 拓宽服务领域,实现物业服务人性化
高校物业信息化管理旨在为师生提供舒适且便捷的学习环境,除了原有的物业服务项目,还应增加服务内容,拓宽物业服务领域,彰显高校物业服务的人性化特征。学生在寒暑假离开学校时需要携带较多物品,物业管理平台可以提供订票与行李托运服务,降低学生负担。网购可以为学生带来生活便利,物业管理企业和电商企业合作后,在校园内开设体验店,融合线上服务和线下体验两种模式,尽可能地满足学生日常购物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增加个人阅历。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物业管理的意义在于提升物业管理与维护水平,提高物业企业服务质量,最大程度满足业主的需求。针对学校环境加强物业管理,顺应学校物业规模逐渐扩大的发展趋势,有必要转变物业管理模式,加强物业信息化建设,发挥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应用优势,创建物业管理信息化平台,打造智慧化物业管理模式,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锦荣.当前高校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0):136-138.
[2]刘春燕,任广峰.高校多校区物业管理面临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2(9):95-96.
[3]张昊.高校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9):128-129.
[4]李萍,王晓东.委托代理模型与高校物业管理研究[J].商业文化,2021(18):117-119.
[收稿日期]2023-02-25
[作者简介]刁元凯(1984— ),男,江苏常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工作基建与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