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结合策略分析

2023-11-01 07:06王维江
知识文库 2023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历史情境

王维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在高职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教学地位。高职历史教学是帮助学生正视历史和教学成就,帮助学生理解以史为鉴等相关精神内涵和实践的主要教学课程。在此教学内容中,传统文化是其中贯穿始终和无缝渗透的重要内容。高职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的结合是教学的必然,是传承的必然。基于此,本文对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结合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最后得出了多元、有效的结合策略,希望能够为高职历史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

1 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结合的作用

国家领导人曾在重要讲话中提出文化自信对培养中国复兴梦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自然而然也应该受到重视和渗透。结合这一背景,高职历史自然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学生了解、认识、喜爱和传承传统文化。但就目前而言,高职历史教学还存在着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脱离的状况。这样的问题和情况不仅很难实现以上目标,还会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因此,本文对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结合教学进行了研究。

1.1 能够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在高职历史教学的《中国历史(全一册)》这本书中包括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之前对传统文化的片面的认知和了解转变为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知与了解。高职历史教学中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和有效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涵盖面、含义、传承的精神、传承的物质载体等都会进行更加细致的了解和学习。

除此以外,在高职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教学中,学生能够逐渐理解和认识到自己结合日常生活了解的传统文化是不够完善的。在系统教学中,学生能够在了解不同时代下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了解文化传承的不易。如此,学生就能够从多角度出发认知和了解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

1.2 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的改善和发展

教师的教学是随着时代、社会和学生的需要而不断革新的。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的结合教学也是教师创新和革新教学的重要表现。首先,教学观念会得到与时俱进的革新和发展。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是教师新的教学挑战,需要教师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其次,教学内容会得到扩展。虽然,高职历史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内容,但是这些内容和知识是比较零散的,是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的。

在此过程中,教师会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利用线上和线下等方式拓展与此文化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如此,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会被教师有意识地拓展。除此以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得到革新和发展。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结合教学会改变教师之前单一讲历史知识的教学,而选择更加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会选择从教学准备、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出发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结合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会选择革新教学观念、设计,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教学,推动小组教学和给予学生合适教学评价等方式促进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方式的革新。结合以上几点可知,教师的教学就会得到具体的改善和发展。

1.3 能够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的结合教学不仅能够推动高职历史教学的有序开展,还能够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能够改变传统以往的高高在上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就现实而言,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难是很多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一直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的结合教学中,这一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帮助。

首先,传统文化传承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能够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背景。在高职历史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会对部分传统文化出现的背景了解得更加透彻和清晰。在这样的背景和认知的推动下,学生就会逐渐主动选择合适的方式去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

其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主要是因为传承者数量和质量的有限性。其中部分传统文化还是学生完全不曾听说过的。而高职历史教学能够将此部分传统文化展示在学生的视野,以此为文化的传承提供良好的传承候选人。除此以外,高职历史与传统文化结合能够推动学生对纵横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借鉴、创新。在此影响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得到培养。如此,传统文化的创新才能够获得发展。

2 高职历史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现状

2.1  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片面

高职历史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中还存在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片面的问题。结合研究调查,对于中秋和春节等传统文化的法定节日,学生支持的是放假的状态,而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传统节日文化中,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是比较片面的。他们大多数虽然知道传统文化的名字,但是对传统文化的习俗、背景和内涵的认知是不全面的。传统节日文化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比其他传统文化更加密切。学生对其的认知是如此不容樂观。可想而知,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没有什么关联的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多么欠缺。

2.2 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低

高职历史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还存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低等问题。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目前,大部分学生追求的是快消费、快理解和快学习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对国外的文化和认知变得热衷,而对自古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采取的是相反的态度,这就是造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低的主要原因。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低出现的另一个原因还包括传统文化自身的落后性。大部分传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没有结合文化内涵革新文化形式。这就导致了传统文化与时代的脱节,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低下。

2.3 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

学生的自我效能性的高低在推动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职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就會影响学生对历史和传统文化学习的认识和学习。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是缺乏兴趣的。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传统文化没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就容易导致传统文化逐渐失去重要性,从而逐渐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之中。第二,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对于现今能够通过网络走遍世界的学生而言,单一的形式和内容会让学生不能理解和认识文化的内涵与精神。部分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内涵不符合学生的认知,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高职学生身边缺乏传统文化氛围。传统文化的“高姿态”会打击学生探究欲望和认知。

3 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结合策略分析

3.1 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在设计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能够推动教师教学的有序开展,促进教师的学习。因此,想要推动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的有序开展就需要教师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观念是否符合结合教学的要求。第二,教学观念是否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第三,教学观念与时代要求是否相匹配。结合以上三点革新的教学观念就能够推动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教学的结合发展。在革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之后,设计教学是另一重任。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符合结合教学的要求。第二,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内容是否突出。第三,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完善。结合以上三点创设的教学设计是相对比较完善的教学设计,能够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例如,以人教版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的文学、艺术和史学为例,教师应该结合以上教学观念的相关要求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首先,结合教材内容可知,此节的教学内容为《诗经》《离骚》《尚书》、青铜雕塑、绘画和音乐等。结合此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思考这些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结合分析可知,这些教学内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树立结合以上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的观念。其次,教师还应该改变传统只知道重视学生成绩的教学,树立起增加学生认知、提高学生文化认同感和增强学生兴趣的教学观念。最后,将这些教学观念进行整合,教师应该注意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了解这些知识与时俱进的方法。在革新教学观念之后,结合以上三点教学设计要求,能够促进高职历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渗透。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可以如此设计。

(1)传统文化文学:增强学生《诗经》《离骚》《尚书》《春秋》《左传》等先秦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2)传统文化艺术:增强学生对青铜雕塑、绘画和音乐的理解与认知。

在设计传统文化和高职历史结合教学的重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如此设计。

重点:《诗经》《离骚》等传统文化文学的艺术特点。

难点: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西汉前期社会空前繁荣的原因;秦汉传统文化包括的具体内容。

在设计传统文化和历史结合教学的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内容:

(1)以《诗经》中的“重农桑、反剥削、反压迫、热爱劳动”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诗经》的含义、作用和内容。

(2)播放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相关来源视频,引出屈原。

(3)创设屈原创作情境,引出《楚辞》教学。

(4)分小组讨论和研究《尚书》《春秋》《左传》。

(5)教师总结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之间的联系。

结合以上教学设计和教学观念,教师就能够将此节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联系在一起,以此推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建立起对高职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2 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情节的创设是高中历史教学经常会使用的方式之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文化与高职历史结合教学期间可以选择创设对应的历史教学情境,以此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在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与高职历史教学的相关内容相符合。第二,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包括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第三,创设的教学情境应该重视情境内容的趣味性。第四,创设情境的方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的。结合以上四点创设的教学情境就是能够推动高职历史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能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概括和文化”中的“艺术与体育”为例,教师应该结合以上四点内容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首先,分析和了解高职历史教学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是情境教学的第一步。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此处可以选择对书法艺术进行分析。书法艺术包括了东汉的隶书书法艺术、魏碑的书法艺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等。结合这些书法艺术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可以在导入部分利用书法相关的纪录片等来帮助学生激发对书法艺术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在导入的视频情境中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书法从甲骨文到现代艺术字的变化包括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等相关内容。在此情境下,学生就能够激发对传统文化中书法文化的学习兴趣。

除了在导入阶段利用教学情境以外。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推动历史和传统文化结合教学的开展。例如,在教学此节的“国画”艺术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3D技术等在教室中创设对应的国画艺术情境。如此,学生就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传统文化中绘画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此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石窟绘画和敦煌壁画等艺术打造全息投影的情境,以此帮助学生增强对此时期绘画艺术的兴趣和认知。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也会得到提高。

3.3 开展历史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識和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开展历史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开展历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与结合教学内容相关。第二,实践教学活动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第三,实践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学生是否对传统文化进行自主的探究。结合以上三点创设和开展的历史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史》第五章“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的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结合以上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师可以选择开展历史教学实践,以此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首先,结合对高职历史教材和传统文化的分析可知,此节中的宋词、宋元话本、绘画和书法艺术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此内容之后,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教师可以选择参观宋元主题博物馆的实践教学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例如,选择让学生参观宋元的绘画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所说的宋元的绘画风格。学生能够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感受绘画作品的背景、含义与价值。除此以外,教师可以与当地博物馆协商开展“我是解说员”的实践活动。此实践活动能够推动学生自主探究和分析博物馆里的绘画作品等传统文化内容。在准备解说阶段,学生能够增强对宋元文学和艺术的认知与理解。在解说过程中,学生能够与其他参观的专业人员或者专家进行思维的碰撞。如此,学生就能够更加全面地认知和了解宋元时期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解说比赛之后,博物馆和教师应该选出最优解说员。如此,学生就能够在此过程中了解和认识到宋元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其文化的认同感。

3.4 创设历史小组教学,促进学生了解多样文化

小组教学能够推动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小组每个成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的范围是不同的。在小组教学中,学生能够感受彼此的差距,正视自己的不足。除此以外,在小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增强自己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在开展传统文化和高职历史教学的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对应的历史小组教学,以此促进学生了解多样的文化和革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在创设历史小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该注意小组成员数量和层次的科学性。第二,小组任务中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综合性。第三,小组探讨中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和综合发展性。第四,小组探讨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相衔接。结合以上四点创设的历史小组不仅能够推动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序结合,还能够促进学生了解多样的文化。

例如,以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六章“明确当前社会概况和文化”中的“文学和艺术的新成就”为例,结合以上四点要求,教师就可以创设合适的历史小组教学。首先,结合教材,教师应该分析教学的内容多少和重难点的难易程度,以此为小组成员数量的选择奠定基础。结合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思考,此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小说、戏曲和绘画等丰富的内容。此内容包含的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与信息较多。因此,历史小组成员应该在6~8人。在明确小组人数之后,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基础、巩固和优秀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生是指日常对传统文化和历史内容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的学生。巩固生是指能够基本掌握历史书本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和内容。优秀生是指既能掌握历史书本中的教学内容,还能够掌握由书本衍生出来的教学内容。在明确小组成员的数量和层次之后,设置对应的小学教学任务是促进学生了解多样文化的重要环节。结合历史教材,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任务:

(1)结合《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这四大名著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小组分享自己的读后感。

(2)在分享读后感后,小组分析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结合此节教学内容,小组分角色演绎《牡丹亭》的经典情境,以此推动对戏剧的认知和理解。

(4)对比雍正和乾隆时期艺术作品的不同,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

(5)小组结合分析,分享自己的认知与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领域,分享自己的看法。

(6)结合《中国古代史》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与内容,小组讨论如何看待文学、戏剧等传统文化的发展,积极思考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

结合以上六点任务,小组成员就能够层层递进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发展、传承和认知等丰富的内容。在设置任务之后,小组成员应该在组长的引导下每个人都思考和回答对应的问题。在个人思考之后,小组成员再相互分享。如此,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就能够得到拓展。在此影响下,学生的思维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拓展。例如,在分享《红楼梦》的时候,一个学生会提出“《红楼梦》真的是写的活人的故事吗”这样的疑问,结合此疑问,学生就能够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红楼梦》蕴含的文化的独特之处。以此可推,小组之间可以选择合适的角度重新创新性地思考和认知。如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够得到培养。在这样的小组教学影响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明清多元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创新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而选择合适的创新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历史教学结合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是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教学的影响下,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树立起文化自信。要实现以上目标,教师就应该从高职教学前、中和后三期出发进行思考,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历史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护患情境会话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新历史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