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金玲
在高职学校中,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缺乏动力、生活缺乏热情,对很多事情都表现出兴趣缺乏的“空心病”现象。针对此类现象,本研究尝试从学生家庭、个人学习经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尝试通过行为激活法即鼓励学生自身参与生命实践活动,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学校优化教育评价体系、生命教育课程,社会加大政策支持,共同营造友好舆论环境等路径,帮助高职生积累成功经验,提升生命价值感,共同突破青年人的生命困境。
顾明远教授在《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一文中提出:“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回归生命教育,就是回到教育的根、教育的起点上来。对于生命教育的意义,朱永新教授做出生动比喻,生命是“1”,其他一切都是跟在生命后面的“0”。如若“1”不存在,后面的“0”再多也丧失其意義。所以保护“1”的生命教育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头等大事。生命教育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高职学生生命质量如何,他们面对生命的态度是否是热爱、积极去成就人生,最终以其生命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调查高职生的生命观,在面向高职生的实践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典型表现。
1 高职学生存在生命价值感低现象
1.1 专业付出不够,学业上得过且过
在高职学校中,几乎每班都存在这样一批学生。面对专业学习得过且过,只求考试及格拿到学分即可(因为不及格可能要面临补考、重修等事宜,会比较麻烦)。对学业评奖评优不抱任何期待,无欲无求。短期目标定位不高,中长期目标、未来就业以及整体职业生涯规划等较为长远的问题思考得更少。
1.2 课外活动参与度低,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部分同学缺乏动力不仅表现在专业学习上,也体现在非专业课外活动中。在学校内外组织的课外活动中很少看到这类同学的身影,五花八门的社团也吸引不到他们参与。这类同学对周围大多事物明显缺乏兴趣,甚至是大部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游戏等活动他们往往也很难体验到快乐。
1.3 人际交往疏离,集体融入度低
此类同学不仅仅对身边的事物不感兴趣,和周围人相处也较疏离。相对社交,他们更喜欢独来独往。在他们看来现实社交的发起和维系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有时甚至光发起交往都需要他们积蓄很久的勇气才能完成,“社恐”是这类同学给自己贴的标签,在这样的标签里,他们更倾向选择社交退缩。这类同学平时遵规守纪,从不惹是生非,不是辅导员最头痛的类型,但辅导员们却对此类学生的状态隐隐担忧,这类同学虽不惹是生非,但也很少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班集体中存在感很低,缺少点年轻人身上本该有的朝气和闯劲。少部分同学情绪持续低落,郁郁寡欢,学业、生活都是得过且过,对未来没有任何期待,甚至觉得死亡也并不可怕。
以上同学呈现出来的学习、生活无目标,缺乏动力的现象不是个例,在其他学制中也有出现,有教育工作者把这类缺乏内在动力的心理问题形象地称为现代学生的“空心病”现象。伴随近年来“佛系”“丧文化”“躺平文化”的传播,这类空心病现象表现更为常见和低龄化。严重者甚至出现抑郁倾向,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筛查出心理危机预警的同学名单重合,此类现象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惕和关注。
2 高职学生生命价值感低成因分析
高职学生成就动机不足,缺乏生命动力的“空心病”现象,首先直接威胁高职生生命长度;其次,部分同学生命价值感低在行为上表现出成就动机不足,对生活、对学业失去期待,缺少青年人本该拥有的活力和拼劲,那么必须经历奋斗和拼搏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就很难体验得到。高层次的幸福感体验不到,学生只能在原有的低层次需求满足中原地徘徊,更容易体验空虚无聊、人生无意义等消极情绪。如何突破此类学生发展困境,帮助高职生建立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找到该类学生动力缺失的原因很关键。经调查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学校因素
(1)以文化课成绩为主导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育评价是引导学生、管理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指挥棒”,影响着学生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评估,并进一步影响其自我效能感和自信。而教育评估系统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导向性将进一步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目前,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估体系中,仍旧存在以文化课成绩为主,以专业笔试为主的片面化倾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素养、信息素养、心理变化、身心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在这种评估制度下,高职学生难以获得良好的评价和成功感,容易自我否定,进而丧失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职业生涯规划等发展性课程存在短板,缺乏目标长效激励机制和合理衔接
高职学生职业认同感较低,欠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不是个例。职业认同在学业阶段表现在专业认同上,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获取专业信息不够丰富,高考后专业选择很大部分受家长选择的影响,专业选择自主性低。在具体学习时,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放弃或反抗情绪。对已选择的专业前景,如何将个人中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目标与行动如何具体结合可能存在困惑,这些问题也应该是职业教育生涯规划的课程应有之义,而这类问题不仅在高职,在高校也都客观存在。部分高校(如盐城师范学院)早在2007年已行动起来,建立职业生涯导师制,从新生入学之初,便分配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导师。而高职学校相比本科院校,学生往往更需要这样的教育,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机制和有效行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3)生命教育不足,学生心理韧性有待提高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大部分物质需求都能被即时满足,物质需求提供的延迟满足锻炼机会较少。同时,这一代年轻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自身情绪和心理需求。同时,社会竞争的压力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在教育的重视和内卷上,在国家双减政策的调控下部分地区教育高压有所缓解,部分地区学校仍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学生的心理韧性在持续高压下有待优化和调节。
社会开放性程度不断提升,文化思想也变得纷繁复杂,在该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受到社会多方面尤其是参差不齐网络文化的影响。线上时间的增加首先直接压缩了其线下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其次对于一些需要通过亲自操作和实践才能获得的体力耐力训练就较难获得,活动获得感也较难被直接体验;最后,专业的生命教育课程和指导对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年人心理韧性的培养至关重要,需要对此类课程进行深度研究及针对性补充。
2.2 家庭因素
(1)家庭收入经济高,就业压力随之减轻
伴随近年来经济社会高度发展,中东部地区如苏南地区人民群众物质需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相对富足的家庭经济条件如家族企业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和就业负担,就业压力小继而影响学生专业付出和努力。
(2)父母教育理念不当,间接影响孩子学业付出
除家庭经济因素以外,父母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紧随而来的竞争压力,很多家长自己深有体会。在面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部分家长出现非理性选择如过度“鸡娃”的内卷现象,或片面追求快乐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对子女的期待仅限于未来只要能找份稳定的工作、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即可。受父母非理性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同学或主动或被动选择待在舒适区,不愿付出专业努力。
2.3 社会因素
(1)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产教融合仍任重道远
近年来,国家政策虽在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但职业教育的出口仍有待市场和企业的检验。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一直被认为是促进高职教育,优化企业发展的双赢选择。不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在实践落地生根的过程中,却面临高校放不下身段,企业重经济效益轻过程管理,不愿承担过程管理风险的困境。这其中的困境可能仍需地区政府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2)舆论环境对职业教育不够友好,躺平等文化强化高职学生消极应对方式
虽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职业教育的地位逐步提升。不过受传统文化影响,社会舆论环境对职业教育仍不够友好,体现在学生自身方面就表现为高职生的职业和专业认同度低,对职业前景持不乐观态度,进一步影响其专业付出。
网络媒体多元导向,如“躺平”思潮、“佛系”文化、“丧文化”等网络热词因其标新立异、一反传统从而加速了其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学生群体间的广泛传播和效仿。但其中不乏过度渲染职场压力、社会不公等失之偏颇的负能量现象,尤其导致很多自我效能感低的高职学生面对学业困难及就业压力时产生过度畏难情绪,转而采取消极躲避行为。
2.4 高职生自身因素
(1)部分学生的学业成就低,缺乏自信
部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恰当或学习态度不端正,难以提高学习成绩获得学业成就感和自信心。而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往往会进一步影响高职生对完成后续学习任务的自信,容易发展成习得性无助。
(2)专业认同度不高,专业非自主选择
职业认同低,对专业前景持消极态度也是部分学院不愿在专业上付出努力的重要因素,如很多学生选择幼师专业的主要因素是家长处于就业前景考虑,而学生本人不够认同,从而产生抵触心理而拒绝进一步专业付出。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行动力不足,成就动机弱的主要原因除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文化等客观因素影响外,学生自身成功体验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从而导致不愿尝试再努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自我效能感不足,长此以往容易发展成习得性无助。
因此,探索如何帮助高职学生获得新的成功体验,帮助高职学生走出原有思维死角,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优化高职生生命价值成为本研究思考的方向。
3 多措并举,全力破解高职学生生命价值感低困境
3.1 多元化教育评价机制,点亮高职生多彩人生
高职学校树立“育全人”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全方位发展,并进一步打造多元化教育评价机制。打破唯分数论、唯成绩论等重智轻德的片面评价体系。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尽可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帮助高职生找准自己感兴趣、擅长的领域去树立自信,然后学有所专、学有所精并最终学有所成,挖掘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价值,让每一个生命散发独特光芒。
3.2 实施多样化实践活动方式,增加高职生获得成功体验机会
提升高职学生生命价值感的关键步骤是帮助其获得成功体验,看到自身价值。这种成功体验较理论说教具有更直观的强化效果,对于激发初學者的学习兴趣和维持其学习动力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具体来说,针对很多高职生理论学习力较弱、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学校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结合多维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打破其传统理论学习中成功体验少、习得性无助而不愿努力的恶性循环,帮助高职生在新的领域里首先重拾自信,重塑生命价值感。当然,从长远上看,建议结合学生专业,尽可能探索适合发挥专业优势的实践活动,这样可以在帮助高职生体验专业价值的同时,有利于高职学生毕业后的社会融入和终身发展。具体如幼师专业的学生,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参与当地儿童福利院或特殊学校志愿活动等方式,多维度感知体验专业价值。当然遭遇特殊情况,如本研究过程中,因疫情隔离,除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医院、结对留守儿童等)外,也可积极探索多种校内实践活动方式,如共植一棵树,照料小动物,共同完成一件有一定难度但有意义的艺术作品,以尽可能地促进更广泛同学的参与和融入。
以上关于拓展高职生社会生命、积极成就人生的初步探索和实践研究文献,与卢瑞霞提出的“积极融入”,以及陈幼梅关于高职生“社会融入”的理念不谋而合。共同探索更多样化、个性化的促进高职生积极融入社会的方法和举措。
3.3 优化职业生涯指导,建立导师制等加强指导针对性和衔接性
优化职业生涯指导系列课程建立生涯规划导师制,保障职业生涯指导贯穿高职学生学习全程。导师制确保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和针对性。具体措施如新生入学把好入门关,帮助每一位高职学生深入了解职业前景,打造直观可视化个人未来前景;学习过程有指导、有督促,导师根据每位同学个人实际情况,细化分解目标,建立具体分阶段、可实现的小目标,有助于学生将目标清晰化,更容易获得成功感和价值感,从而尽可能地从源头上避免空虚、无聊、无价值感等消极情绪趁机而入。
其次,加强高校与中学衔接,关注职业生涯教育全程性和针对性,整合社会多方资源,帮助学生面临专业或就业选择时,能够做出适合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及优势的专业或职业并长久坚持下去。
4 细化生命教育,增强高职学生心理韧性
任何学制、任何类型的教育,最终都是面向人的教育。学生生命价值感低,缺乏动力的“空心病”现象不是个例,也不是高职学生特有的心理问题,所以我们的教育和课程体系也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在面对疫情、意外伤害等特殊情况时,部分学生心理调适不当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高职学校应有未雨绸缪意识,提前制订应对方案,尤其要重点关注以往心理危机预警同学,加强干预,尽可能地将工作做在前面,将风险降到最低。
在做好心理危机工作的同时,高职学校生命教育更要化被动为主动,关注高职生生命常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的不同任务,细化生命教育,适度增加耐挫和抗压教育,必要时主动家校联合,共同为人生路口的高职生提供适应性指导和建议。面向更广泛的高职生群体,积极主动地开展适宜的主题教育,如“积极心理学融入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感恩生命,幸福人生”“我的生涯我规划”等不同主题的活动,切实帮助高职生更好解决个体发展可能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思政融合,加强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引领其积极规划好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工业复兴、人才强国战略贡献一己之力。
4.1 从家长方面入手
(1)更新教育理念,理性育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家长教育理念更新是第一步。因心疼孩子而选择过于佛系和溺爱的教育方式皆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适度放手,辅以锻炼是促进孩子独立成长的必要条件。每位孩子获得恰如其分的发展,才是尊重个体生命的真正体现。
(2)高质量陪伴,共同支持孩子心理成长
家长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和信任,往往是孩子终其一生的养分,是孩子安全感形成、安心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看到孩子的优势和成长,肯定孩子的每一步努力和付出,强化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就可以帮助孩子在面临困难和危机时往往能更有信心。在爱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更能实现自我认同并找到前行的动力。
4.2 从社会方面入手
(1)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保障,提升职业教育接纳度
在国家的重视和引导下,培养“大国工匠”的职业教育理念已在部分地区广泛宣传。但公民对职业教育及其从业者的看法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难以快速完全扭转。此时,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和资金政策的支持保障力度。同时,社会媒体加强宣传,共同营造友善的舆论氛围,有助于提升技能型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和获得感。
(2)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增加网络和现实的边界感
在电子产品陪伴下长大的90后和00后们,网络虚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不容小觑。而高职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很容易收到来自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双重影响。由此,营造积极向上的线上线下舆论氛围,适度增加网络虚拟和现实世界的边界感,鼓励学生增加和现实世界的链接,更有助于其在面临心理危機时,更有可能获得切实而有效的心理支持。
4.3 从高职生自身入手
青年人加强自身修养,修身治国平天下。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对高职生的客观因素影响之外,高职生自身主观能动性也大有可为。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高职学生建立理性清晰的自我定位和正确的三观,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明辨是非,屏蔽歪曲的思想和干扰,更加理性地应对无论学业还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向生命更高处前进。
5 结束语
教育是面向人的活动,是旨在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活动。部分高职生因学校、家庭或自身的特殊经历而导致生命力受挫,此类现象需要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高职学校应该将生命教育的思想融入课程体系,树立全民教育理念并优化相应教育评价体系,多措施并举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生命价值感,为社会输出高质量职业技能人才。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课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0SJA1951。
(作者单位: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