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轩
目前,信息网络异常发达,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而网络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危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因为自身经验有限,缺乏社会阅历,所以很容易被骗。近年来大学生因为求职导致的上当受骗以及人身安全事件不断增多,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于大学生求职安全问题的关注。对此,本文将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求职安全问题,结合大学生网络求职现状,对大学生出现网络求职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解析,并从辅导员角度研究大学生网络求职安全的教育和引导策略,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网络求职中的安全风险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安全问题备受关注。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要加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严密防范各类求职招聘陷阱、就业欺诈、“培训贷”等损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并积极配合公安等有关部门给予严厉打击。
2023年3月份,安徽合肥某职校4名学生偷渡前往緬甸后失联,针对大学生开展更具实效性的安全教育是急需探讨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在网络求职中,因为缺乏安全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导致的一些不安全事件在大众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而这类事件之所以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相关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求职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基于大学生自身认知特点,必须要在他们进入社会求职前做好求职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大学生在网络求职中做好自我保护措施,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1 大学生网络求职现状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突破1000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现在,随着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共性问题。在疫情在国内出现反复的背景下,2022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浮出水面。
在毕业季或毕业前夕,大量的大学生开始在网上发布简历,寻求面试机会,网络求职是新时期大学生求职的主要途径之一。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22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举办的24365专题网络招聘活动已累计提供岗位847万个,同时,与12家机构联合开展的“24365校园招聘服务”,为2022届高校毕业生发布岗位累计3140万个,毕业生投递简历1.67亿人次。可见,网络求职已经成为大学生求职渠道主流。在线投递简历已经逐步成为大学生求职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年轻人日常接触较多的网络环境中,暗藏着网络诈骗的风险。
而现阶段的网络求职平台比较多,这些也给大学生开展网络求职选择和信息甄别带来一定困扰。目前在大学生网络求职中应用比较多的招聘网站平台有智联招聘、新安人才网、51job、58同城、BOSS招聘、前程无忧等。此外,还包含很多拉勾网、百才招聘等名气不大的招聘网站,此外,还出现了一些以著名招聘网站为宣传点的山寨平台。多样化的招聘网站让大学生真假难辨,对相关网络招聘的平台监管工作开展有限,所以导致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借助网络招聘平台来开展违法犯罪活动,对于大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在网上投简历,受到邀请后去面试,但因缺乏辨识能力,误入骗子的陷阱,导致自身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这些问题都是十分严重的,甚至对大学生的一生和家庭都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很多悲伤的故事也在警醒我们,必须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求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落入圈套难以自救。
2 大学生网络求职安全问题频发的心理分析
2.1 求职心切
大学生临近毕业,一些大学生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一个个都找到了工作,自身难免有一些焦虑,希望自己也能快速就业,这就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病急乱投医。他们在网络上大量地投递简历,不管对方公司的资质如何,什么性质,甚至可能对面试公司完全不了解,就只身前去面试,最后被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导致大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利用一些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不法分子会以一些利益和好处为诱惑,让大学生相信自己,再通过种种手段骗取大学生信任,最后将他们带入非法组织,引导他们违法犯罪,导致大学生无法顺利进入职场,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发展非常不利。这里以某大学生为例,这位大学生急于工作,后在网上听说去往某地工作有不错的待遇,所以他即刻启程。但是到了目的地后,“领导”告诉他要进行岗前培训,这就是所谓的洗脑,传授他们轻松赚钱的方法,让他们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在这个团伙中,想要赚到更多的钱,就需要支付加盟费,不断发展下线。一些大学生被骗入传销组织后,被成功洗脑,他们想方设法地骗取家长、朋友、亲戚的钱财,投入这个无底洞中。一些大学生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但是因为时刻有人看守,所以他们也无法逃离。一些大学生借助合理时机逃离出来,但是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
这些违法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为他们提供一些诱惑,不明真相的大学生很容易被骗,最后损失惨重。
2.2 猎奇心理
一些大学生自身的个性化意识比较强,总喜欢和其他人不同,即使是在就业上,他们也希望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希望自己的工作有新鲜感,新奇有趣,所以在求职过程中,对于一般性的事务性工作他们完全不感兴趣,反而对于一些新奇的岗位十分推崇。这些大学生抱着不愿意给别人工作的心态,好高骛远,希望一步登天,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他们更希望能够直接进入企业的管理层、领导层岗位工作,这种猎奇的求职心理容易让他们看不清真实的自己,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做不好自我定位,这样容易陷入坏人的陷阱。
如,某大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快速成为老板,所以就业积极性不高,他对于创业更感兴趣,所以在求职过程中,只关注寻求创业合作伙伴。通过网络社交软件、平台等和陌生网友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求职意愿,而一旦遇到不法分子,他们就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来诱导大学生进入他们布置好的陷阱中。例如,表示愿意和大学生合作创作,给创业项目投资,以此来获得大学生的信任和好感,然后约定和大学生见面详谈,并提出一些看似有前景和高投资回报的项目创业意见,引导大学生相信自己,并愿意投入资金来参与项目建设。这样大学生就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将自己的金钱投放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项目中,最后损失惨重。这种猎奇心理是不现实的,完全忽视了自身能力,也没有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很容易在和陌生网友见面的过程中,被对方洗脑,不自觉地相信他们,并将自己的金钱交付出去,造成严重损失。
3 提高大学生网络求职安全策略——从辅导员角度
3.1 事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
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学生网络求职安全事件管理中主要以事后管理为主,一般都是临时抱佛脚,等到问题发生了才去做应对方案。这样很多原本可以阻止发生的安全事件发生了,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对此,新时期,高校在构建学生网络求职安全管理方案时,要建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一体化的学生网络求职安全事件管理机制。当前,高校应更加关注网络求职安全事件,开展全国性调查,掌握高校网络求职安全事件主要类型的相关数据,并根据数据情况制订自身的应急危机管理要素,引出险情。以应急预案的形式制订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应急预案演练,增强学生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和应急能力。学校在开展学生网络求职安全管理工作时,要有预防预警意识,把握学生网络求职安全预防的关键时间节点,确保学生网络求职安全管理合时宜。
辅导员可以组织召开一期主题班会,针对就业、求职的风险和安全问题展开教育宣传。辅导员要组织和搜集求职过程中遇到的诈骗事件和案例,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让同学们了解求职欺骗和求职陷阱,提高学生们的警惕心理;以典型案例为引导,告知学生如何分辨求职陷阱或存在的诈骗行为。不要轻信高薪就業的诱饵,让学生懂得脚踏实地,辅导员要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警惕,一定要对求职企业和求职单位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验证,确保入职单位是合法合规的。在求职时,还要警惕面试通知的时间、地点,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求职安全事件。最后,准备去求职单位时,可以将信息和定位分享给亲朋好友,预防自己掉入陷阱或危害事件中,保证亲朋好友能第一时间找到自己。
事前宣传和防范工作开展最好是在毕业生求职面试的高峰期进行,开展就业安全专题教育具有及时性和警示性,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通过围绕求职安全,对求职过程中安全问题进行讲解,包括如何审核招聘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社会常态化下面试如何确保人身安全,告诫同学们要处处留心,特别针对女大学生求职安全进行讲解。用鲜明的例子告知同学们如何安全求职,规避常见的就业陷阱,包括网络陷阱、中介陷阱、传销陷阱等。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警惕、安全求职,根据就业目标找到理想岗位,完成就业目标。这对于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3.2 事中——及时响应,心理关怀
(1)做好干预教育,引导树立正确求职观和就业观
在大学生进行网络求职的过程中,要完善事中指导工作机制,确保对大学生网络求职工作及时响应,强化学生心理关怀,让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求职,明确网络求职特点,把握网络求职风险所在,从而制订有效措施,来对网络求职工作进行改进,提升网络求职安全有效管理目标的实现。
在大学生毕业前夕,辅导员要重点针对网络求职安全开展干预教育工作,护航学生就业,保障就业安全。为增强应届毕业生就业安全认识,提高学生就业安全意识,开展就业安全教育系列活动,着重从学会甄别求职陷阱,采取正规渠道求职,不要因轻易相信企业给出的不合理条件而上当受骗;掌握安全应对策略,层层过滤招聘信息保证其真实、可靠、准确,面试时时刻保持安全警惕,谨慎行事用法律保护自己;明确签订劳动合同流程,把握每一个细节,保证自己合法权益。塔树强强调,各位同学毕业在即,一定要做到忌贪心、忌急心、忌糊涂心,一定要把握住现有机会,不可好高骛远导致毕业就失业。通过扎实的就业安全教育活动,学生尽可能避免陷入就业陷阱,促进毕业生就业安全。对此,各班辅导员可以重点强调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要求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就业信息保护、个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还要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站好大学最后一班岗。同时,提醒学生要及时关注就业平台发布的信息,加强与家校的联系,不断强化大学生就业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
此外,针对大学生就业恐慌、毕业前的不良心理状态和问题,辅导员也要提高重视度,把握主要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毕业和就业,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避免盲目就业,也避免就业心切而毫无头绪,帮助大学生梳理求职和就业思路,让他们从容面对人生的重要关卡,安全顺利求职,实现高质量就业。
(2)做好警示教育,提升求职安全防范意识
为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关于教育和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大中专学校师生、家长的求职就业安全意识,教育引导毕业生防范求职就业陷阱,助推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安全就业,安徽省教育厅联合芒果TV精心制作了《求职避“坑”指南——学生安全就业指导课》,高校辅导员可以组织毕业班学生及时观看这类纪录片、警示片等。在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重要时段,专题片能够发挥警示作用,各学院要第一时间组织师生认真观看,对于在外实习实践的学生,要充分利用集中辅导、返校参加教学活动等时机及时组织集中观看,切实提高学生就业安全鉴别力和判断力,防止上当受骗。
对于此类网络求职安全教育互动,辅导员要做好广泛深入宣传。要通过微信公众号、qq等多种渠道,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精准向学生推送收看渠道、播放时间等内容,确保专题片教育受益覆盖面。要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课、校园招聘会、就业宣讲活动等时机组织播放、观看,并围绕专题片内容开展研讨交流、案例分析等各类就业安全专题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处处重视就业安全、人人参与就业安全的浓厚氛围。此外,还要将组织观看专题片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就业工作、学生安全工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确保组织到位、落实到位,确保警示片教育入脑入心,真正能够引起大学生对于自身求职安全的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
3.3 事后——反思复盘,持续跟进
针对一些已经发生的大学生网络求职安全事件,相关高校要引以为戒,辅导员要将相关案例作为学生网络求职安全教育的重要素材,强化对事件案例的反思,让学生保持警惕,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意识。例如,结合近年来比较突出的大学生误入安全陷阱问题,辅导员可以带领大家学习《网上应聘工作指南》并强调。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密切关注学生就业、创业动态,广泛宣传网上求职安全防护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安全识别能力。通过共同学习,让大学生明确骗局终会因为骗局的根本性质和险恶用心而暴露出狰狞的真面目。告诫大学生必须提高思想觉悟,端正态度,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积极参与正当、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凭借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去赢得职业发展机会,创造美好生活。通过不断的反思教育和总结会议等形式,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网络求职的特征和主要的安全问题。而辅导员通过对大学生开展网上应聘安全的指导,联系大学校园里“套路贷”“校园贷”网络诈骗等常见的安全问题,教育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掉入陷阱。
此外,在大学生的网络求职安全教育中,还要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辅导员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重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就业理念、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和正确的理性财富观念,使学生能够立足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综合素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合法的就业岗位。同时,辅导员还要加强就业心理指导。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广大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克服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等心理障碍,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在求职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时不会自暴自弃,在求职和就业时能从容面对、正确处理。
4 总结
通过对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求职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肯定了目前网络求职下存在风险是必然的,这些风险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因此,本文提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安全保障对策,重点从辅导员角度进行探索,研究大学生网络求职工作开展的重点和内容。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