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茜
后扶贫时代,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内涵随着由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转变也在发生变化,大学生家庭经济贫困叠加心理健康问题的双困生现象逐渐凸显。本文结合后扶贫时代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案例,通过具体案例描述和分析,探索构建“经济纾困—心理援助—能力提升”的资助育人模式,以提升双困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促进双困生成长成才。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全面脱贫后,我国全面进入了“后扶贫时代”历史时期。在后扶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赋有新的时代特征和育人内涵,需要在继续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防返贫”与“阻致贫”工作的同时,重新度量高校资助育人判断标准和成效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引领高校资助政策和资助模式的调整,从而不断提升困难学子的幸福感巩固我国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教育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于如何助力后扶贫时代贫困学生从精神上脱贫,巩固高校扶贫助困成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后扶贫时代高校贫困学生贫困程度由绝对贫困转换为相对贫困,学生经济贫困程度不断降低,同时,教育部于2021年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也已常态化开展,受经济和心理问题双重困扰的双困生帮扶目标在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和心理筛查工作全面落实的环境下日益清晰,双困生帮扶工作也逐渐成为高校资助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后扶贫时代高校辅导员资助育人工作重点转变的角度出发,着眼帮扶高校双困生的实际工作案例,立足扶困、扶志、扶智相结合原则,积极探索构建“经济纾困—心理援助—能力提升”的双困生资助育人模式,优化资助工作路径,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从而解决相对贫困和心理贫困问题的新贫困表现形式,为后扶贫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2022年江苏某高职院校全校大一新生共计在校生3012人,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共604人。学校在江苏省教育厅的带领下面向全校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活动,本次心理普查活动新生参与测试率为100%,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当中出现心理健康筛查异常的人数为241人,占比为40.2%。从最终统计的数据来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多有预警,受经济和心理双重困扰的双困生在学校资助中占较大比重。
该校资助辅导员分析针对双困生的实际案例,探索思考总结双困生的资助育人模式,从思想的根源上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心态、明确正确的人生目标,切实帮助双困生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不断降低双困学生所占比重。
双困生是当前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双困生主要是指在经济上和心理上都有困难的学生。双困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首先,具有更强的自卑或者自尊。每一位高校在职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和自尊心理,也正是这种自卑和自尊心理,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但是这种程度一旦加深,超过了一定的度,学生的各项活动可能會受到影响。其中双困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双困生最为典型的特点就是具有更强的自卑或者自尊,比如在日常生活小事中,双困生经常性地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自卑心理,抱有低人一等的想法,他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与他们强烈地渴望成功所导致的。其次,自我封闭或者逃避。通过对高校双困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有不少学生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不爱与他人交流,甚至遇到问题时候还会选择逃避。第三,依赖和低行为能力。一般情况下双困生往往更喜欢依赖他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独自完成各项活动,这也决定双困生在遇到困难时往往选择逃避,降低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关注双困生在依赖和低行为能力方面的问题,将不利于培养双困生的独立性。最后,焦虑和忌妒心理。双困生与正常学生相比较,他们不仅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同时还要面临学费、生活费等的压力,这就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更加焦虑,同时也会将这种焦虑带到生活与学习上,久而久之,将会不利于双困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2 案例分析
2.1 案例简介
A同学,女,20岁,大专院校一年级学生,来自江苏省淮安市,父母均是农民,均为小学文化程度,且父亲下肢残疾,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家庭条件困难,是当地的低保户,目前靠政府补助以及所在村镇助农项目的政策支持,解决了家庭生活和该生上学所需经济问题。A同学生活勤俭朴素,入校时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入校以来也一直认真学习、刻苦勤奋,但该生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习惯独来独往,在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活动中被列为“红线学生”。通过多次与该生交谈,了解到该生由于从小家境贫困,过早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家庭重担的艰辛,性格内向、克制隐忍,不喜与人交谈,她自认为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吐露心声,感到特别的孤独和自卑,精神压力无法释放,导致该生进入了除了独自学习,综合素质潜力无法释放的境况。
2.2 案例定性
案例中A同学是一名学习刻苦、文化成绩优秀的大学生,虽然在政府的政策帮助下暂时解决了家庭生活面临的经济问题,但因自小家庭贫苦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其沉重的精神负担,已经出现了人际交往障碍,阻碍了该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典型的经济相对困难和心理困难的双困学生,辅导员需要加强对该生的日常管理教育引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2.3 问题关键点
A同学虽不再面临生存所需的经济问题困扰,但仍然存在相对较大的经济压力,帮助其解决经济困难仍然是辅导员资助工作的当务之急;其次,要通过关注其心理问题,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因家庭贫困、特殊成长环境造成的长期心理困扰;最后,要辅以有针对性的支持和激励引导,优化其心理素质,提升其综合能力,帮助其逐步形成自信乐观的健康状态,从而促进A同学全面发展。
2.4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作为高校辅导员,需杜绝采取简单粗暴的“模版式”资助手段,要坚定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资助育人”理念,立足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通过采取“经济纾困—心理援助—能力提升”的资助育人模式,实施全方位、精准化的双困生帮扶工作。
(1)政策宣传,经济纾困
以精准资助为基础,成立“学院资助宣传大使团队”,面向新生开展资助政策进班宣传和普及活动,并建立资助政策咨询QQ群,对学生资助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开设自主专项网络平台,进行资助政策、资助榜样事迹、资助育人作品等推送。在后续的资助过程中,作为资助辅导员,联合班主任、学生干部进一步深入引导A同学了解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资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政策。针对A同学的家庭经济状况,从奖、助、贷、勤、补、免多方位进行精准资助,鼓励其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学业奖学金、国家勵志奖学金。在助学金评定中,综合考虑其家庭情况、在校表现等各方因素,获得国家助学金、学校专项助学金。推荐她申请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在充实自我的过程中减轻经济压力。这些结构性资助工作对A同学在校学习和生活上面临的经济问题做出了精准支持,极大减轻了其经济负担。
(2)人文关怀,心理援助
以人文关怀为突破口,在发现不易走进A同学内心、无法让其敞开心扉后,资助辅导员与心理健康辅导员联合开展工作,时刻掌握其心理健康状态,同时,借资助工作开展机会与其“套近乎”,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站在A同学的立场考虑问题,在此过程中,A同学感受到关心和尊重,不再抗拒和排斥,逐步吐露心声。在取得A同学信任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谈,肯定其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以及在专业学习上持续取得的进步,和她共同探讨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规划,持续渐进地灌输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引导其放下戒备,走入集体中。同时联动班级骨干、宿舍同学、学校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力量,构建有效的多层次关爱体系,关注和关爱A同学的生活、学习、思想和心理健康状态,温润她的内心,疏导其精神压力,帮助她学会爱护自己,促进她更好地成长,更好地回馈社会。
(3)实践养成,能力提升
以能力拓展为目标,鼓励她竞选学习委员,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示对她的信任,激发她的基本动力和自信。同时,在其获得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之后,推荐她申报担任学院的资助大使,积极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引导其树立感恩学校、感恩社会的意识,让她在资助工作中找到认同感。同时,借助学院资助育人平台,引导其积极参与平台所组织的各项发展性资助育人活动,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沙龙讲座等活动帮助其逐渐消除因贫困带来的错误自我认知。此外,邀请她参加辅导员指导的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在指导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动交流,有意锻炼其沟通能力,培养自立自强、创新创业的意识,不断提高其重视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多方面的引导,让A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增长知识,磨炼意志,培养奋斗精神,培育感恩情怀,进而提升其综合能力。
3 总结与启示
通过A同学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心理双困生是“后扶贫时代”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也是资助工作的重要帮扶对象。这一群体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出现的问题,都容易持续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因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形成的自卑、消极、人际关系障碍等负面心理问题,更会严重影响他们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高校资助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巩固和完善工作措施,采取有针对性、有推广意义的举措,帮助“双困生”真正走出困境,不断促进后扶贫时代高校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育人成效显著提升。
3.1 强化政策引领,具体落实,融通联动
要明晰资助工作各项政策,学习吸收最新的政策导向,不断提升资助育人的指导能力,落实贫困生的资助政策,此外,要积极搭建学院资助育人平台、建立资助育人工作队伍、挖掘受助学生榜样事迹,帮助贫困生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与此同时,要持续拓展资助渠道,放宽视野,将资助工作与教育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融通联动,整合吸纳多方资源,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强化校企合作,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挖掘贫困生的个人潜力,夯实贫困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质,让他们有勇气、有信心、有能力迎接人生各种挑战。
3.2 关注心理健康,久久为功,温润心灵
要关注心理健康,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从学生入学初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普查,联动心理健康辅导员,对于有心理预警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对于性格较为内向且不善言谈的学生,要先对其家庭情况做基本了解,再通过面谈、电话、三微一端等方式进行深入沟通,解答其内心的疑惑和对政策的不理解;对于有较明显心理问题特征的学生,要了解具体原因,联动多方力量,构建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关照、思想上关注、心理上关爱的多层次帮扶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阳光的个性品质,提高其克服困难、应对挫折、迎接挑战的能力。
3.3 贯彻育人使命,引领思想,鼓舞斗志
要贯彻“立德树人”使命,把资助与育人有机融合。在资助工作过程中,除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双困生心理素质以外,更要积极融入感恩励志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党爱国教育、珍爱生命教育等,从而有效引导贫困生在“受助”基础上,转向“自助”和“助人”,激发其内在成长动力,能够自觉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面貌,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在离开校园走上社会时能有勇气、有信心、有能力迎接各种挑战,能自觉为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民族复兴做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强化政策引领,关注心理健康,贯彻育人使命,深度协同辅导员、思政老师、专业老师、心理健康老师,有效融入资助手段(见表1),构建“经济纾困—心理援助—能力提升”的资助育人模式,全方位帮助经济、心理双困生解决经济上、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问题。
3.4 营造重视双困生的环境和氛围
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如果人们不能意识到双困生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双困生的重视程度,就会让双困生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同时也会促使双困生产生一系列的其他心理问题。基于此,我国应该营造重视双困生的环境和氛围,关注双困生的健康成长,让双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高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比如高校教师可以組织双困生与其他学生一起开展篮球赛活动。在活动中,双困生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更加频繁,打开了双困生的心扉,也让双困生参与到活动中,体会到校园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里有关心,有关爱,还有亲密的同学感情。其次,高校开展双困生走访活动。在走访活动中,带着教师的温暖,送去学校的问候,教师言传身教,用言行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关爱,切实将学校的温暖与关怀送到每位双困生的学生家庭中。比如教师为双困生带来自备的书籍、零食以及学习用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实际困难,并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帮助双困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3.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双困生的教育辅导工作难度大、任务重,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高,如果教师不具备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能力,没有关爱学生的教育热情,就会导致双困生在未来学习生涯中遇到更多的问题,也会阻碍双困生成长与发展。基于此,高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让双困生在科学的管理和教育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首先,高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比如高校可以开展双困生培训经验交流会,在会上就双困生的教育特点、培训方法等展开讲解与讨论,丰富了教师对双困生教育问题的认知,也锻炼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次,高校要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双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高校的教育难点,高校应该立足教师培训,不断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对教师进行全面性教育,保障教师培训的时间,促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加强对知识的学习。最后,高校要做好教师考核工作。在考核中重点关注教师是否具备双困生的教学能力,是否掌握双困生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对双困生开展全面教育等,通过做好教师评价工作,能够激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立足双困生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双困生教学水平。
4 研究展望
双困生是在“后扶贫时代”资助育人实践过程中逐渐明晰的育人重点对象,针对此类对象的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有助于解决高校资助工作的重难点问题,然而当前由于工作方法、环境、内容等的局限,要成功贯彻落实资助育人模式,仍需深刻把握关键变量,需从研究视角、方法、理论等方面寻找问题突破口,梳理现实问题与模式贯彻之间的运行机制,针对资助育人模式的机制障碍,通过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剖析资助育人模式设计和贯彻落实中的育人机理,开展资助育人模式机制优化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以此强化模式运行,提高资助育人成效。
本文系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名班主任关键能力生成方式的研究——以学院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为例”课题研究(编号JR2211);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项目”课题研究。
(作者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