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杰
融合教学设计是立足新课标改革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教材全新改版引发的新的教学问题背景下。文章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为例,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新建构,尝试透过“经济重心发展”的底色,构建以问题为驱动、必修教材为主线、选择性必修教材为枝干的融合设计来探究该时期经济及社会的新变化,在历史定位中感受宋元的盛世繁荣。做好融合教学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系统性、严谨性的历史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知识理解与迁移的水平,有助于教师精准对标教学重点。
自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使用以来,单节课程内容多、容量大、概括性强及历史课时相对有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难题。基于以上问题,开展高中历史必修与选必修教材融合教学可视为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在了解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理顺教材知识的前后逻辑的基础上,通过对核心问题、关键内容的探究,实现必修与选必修教材的融合教学,以期达到促进教学发展的效果。本文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为例进行选必修融合教学探讨,试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提供尝试。
1 融合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关于这一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教科书内容,可以看出本课的重点主要在辽宋夏金元经济发展,难点主要在辽宋夏金元社会新变化。经济方面则包括商业贸易的发达、货币的流通、城市的繁荣及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主要从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而选必修教材关于以上内容的涉及则分散在选必1和选必2各单元各课题中,如选必1中就提到了宋元户籍的知识和货币的变化,选必2也介绍了宋元货币、信贷及商业契约的内容和城市的形成。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未对选必知识有所讲解,则学生在学习重难点时就无法准确把握这一时期某些历史知识。因此,选必教材的有关内容应当有效地融合进必修教学中,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认知某一时期的历史现象和系统地梳理知识。宏观解构本课,可以发现经济重心南移是魏晋南北朝及至两宋时期特别突出的现象,经济产生的影响横向上影响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产业的发展,纵向上促进社会的流动,引发社会关系变化。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可以“经济重心南移”为核心统领,微观上融合必修与选必修教材以聚焦宋元时代面貌,宏观上探索在时代经济大背景下各方面的独特变迁。
2 教学设计
课程导入:教师呈现《夫妻对坐宴饮图》的画面及重点部分的特写,并与学生一起解读欣赏。《夫妻对坐宴饮图》是出土于宋代墓葬中的一幅壁画,表现的是墓主夫妻生前家居饮宴的生活场景。画中上方饰以精美砖雕,卷帘幔帐点缀,下方雕饰桌案上置以注壶和茶盏,夫妻二人对坐,观看乐舞表演,男女侍者手捧唾壶和果盘侍立两旁。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壁画内容及介绍,并结合本课引言北宋学者沈括叙述唐朝人的富贵生活乃是“贫眼所惊耳……‘不曾近富儿家”,分析得出宋朝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消费水准、物质条件明显超过前代发展水平。
设计意图:以教材所给图片作为课堂导入,并结合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详细解读图片信息和史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技能,培育论从史出、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过渡: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的总趋势始于唐末时期,而自唐朝中期以来,南方经济发展就已经渐渐超过于北方地区。至宋元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奠定所带来的影响,促进了包括人口分布、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及商业贸易等各方面的繁荣。
设问1: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对农业发展有何作用?
材料1:户口增长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万。……如以汉唐史料所载户口比例,即每户5口左右推算,北宋末年的实际人口数应当超过1亿。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2:大致秦淮以南户数已占到全国59.1%,以北仅有40.9%。以十万户以上州府论,北方二南方三;五万至十万户州,北方五南方十七。
——乐史《太平寰宇记》
通过教材信息的提取及材料的分析,教师引导宋元时期经济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从纲要中,学生已能够获取稻麦复种制和户口南多北少格局定型等信息,再与此时人口大规模增长的材料进行联系。据此思考,首先能得出:经济重心转移逐渐促进人口大量南迁,尤其在北宋之后,更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经济的强盛和农业精耕轮作制度直接推动了人口增加,這就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此外,选必2也对生产技术方面进行补充,脚踏或牛拉的龙骨翻车已相当普及,水力运转的高转筒车开始盛行,这些都利于耕作农业的发展。辽夏金元等王朝在人口繁盛之下也重视开发边疆地区,一方面大力垦田,另一方面也对边疆地区农业的良好发展有显著带动。通过纲要与选必2的教材融合,学生可完整概括此问题的答案,即经济对农业劳动力的增长和生产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帮助。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教科书获取基本信息及要点,教师再予以材料及选必修知识细节补充,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对此历史问题的认识,并由材料做出解释,理清宋元时期经济与农业发展及农业经济作物发展的关系,并自然地与下一步手工业、商业的繁荣相衔接。
过渡: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的渐趋独立是纺织、造纸等手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正由于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商品市场的活跃,进而使整个王朝表现出繁荣景象。
设问2:手工业出现什么样的新发展?农业与手工业的繁荣有何联系?为此出示以下材料。
材料1:“人间何地不耕桑”“村落家家煮茧忙”。
——陆游诗
材料2:至唐末宋初,钞录一变而为印摹,卷轴一变而为书册,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四善具焉。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材料3:定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等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陶瓷应用了新的制作工艺,质量好,种类多,一般人买得起。……宋代日益增长的消费经济推动了陶瓷大规模生产工艺的发展,而陶瓷作品的高度艺术成就也随之出现,社会对高质量陶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卜正民等著《剑桥中国史》
显然,单一的农业发展远无法体现盛世景象。纲要中提到经济作物的种植利于突破传统自然经济,如棉花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以大力推广,与材料1结合可知这一时期蚕桑业开始广泛发展。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出现了不养蚕种桑而专以纺织机户为主的农户,如婺州义乌市山谷之民,织罗为生。教师由此引申出“经济作物商品化”的概念。选必2也出现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的信息。教师讲述中将二者互相补充,以此得出如下原因:宋朝经济作物逐渐超出粮食生产的基本范围,而且其种植范围也在扩大。这才使得多余的农产品在满足自给后能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达成商品交换甚至贸易。
除了棉纺织业,其他行业也产生了新变化。纲要中提出印刷业在宋朝迅速发展,进一步带动造纸业的发展,材料2也能论证这一说法。其根源就在于经济作物商品化的出现,再结合选必2所给信息,不难发现丝、麻等多品种经济作物除满足纺织业本身需求之外,也为造纸、印刷行业提供了多样、丰富且优质的原料来源。如此,产业的兴盛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有关制瓷业的内容,由于学生对此涉及较少,教师可作主要讲解。纲要简单地对宋朝五大名窑有所涉及,选必2也出现了陶瓷的碎片信息,如唐宋已出现“支钉”这种制瓷工具及作坊遗址等图片。教师可善于融合材料信息,对瓷器的形成、烧制所用工具及不同分类进行简单说明,使学生了解到宋元时瓷器达到制作高峰。并可在此进行核心素养“家国情怀”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为何瓷器是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的新的象征,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之美。
经过以上的分析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总结,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把握程度。学生不能仅大概知道经济发展是宋元手工业繁盛的原因之一,还要能在选必修知识融合构筑的支架帮助下,清楚知道在当时的经济大环境中,手工业受农业发展出现哪些新变化及其原因。
设计意图:把选必2中的图片等形象化材料融入讲解,更利于文本解读。在此设问中,通过“元朝纺织机”“支钉”等选必知识的融合,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到经济作物商品化的出现背景及众多行业因此产生的蓬勃活力,加深对宋元王朝“盛世”的认识,并更加坚定及增强文化自信。
过渡:在农业受经济等因素影响变得兴旺发达的基础上,手工业有了突出进步,行业分工更细致,生产技术显著提高,产品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政策制度有所改革。如此,手工业高度发展模式下剩余产品需要市场进行贩售,商业经济被催生并渐趋扩大。
设问3:结合纲要及材料,试分析宋元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特征及原因。教师引入以下材料。
材料1:宋代的小城镇主要是从草市发展而来的。……宋代的草市多为定期性集市,两浙的不少地区,则已有发展到每日一集的经常性市场。……到南宋时期,大批草市已逐渐超越了它的早期阶段。
——包伟民 吴铮强《宋朝简史》
材料2:(鄂州城)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壮盛如此。
——范成大《吴船录》
材料3:此城(泉州)为世界最大良港之一,商人商货聚积之多,几难信有其事。
——《马可·波罗行记》
在分析此问题时,教师可以安排分小组进行交流,让学生结合已有认识,多角度地尝试归纳答案。对于表现特征,学生通过阅读纲要可以从纸币出现与流行、海外贸易发达、城市兴盛这几点进行回答。接下来教师可针对以上概括出的表现特征深入讲解。在纸币的出现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其出现缘由:其一,高度发展的手工业带来商品经济的新发展,商品流通规模日益扩大,货币需求剧增;其二,选必1“货币的使用”一课则提供了另一点线索。历代王朝大量铸造铜钱,且铜钱价低,民间也多有囤积或销毁,导致流通不足,无法满足商业发展。如果只单独地依据纲要,学生容易忽略货币自身发展缺陷的内容,融合教材才能较全面地让学生掌握该问题。在海外贸易方面,纲要提出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可分析出经济重心南移使宋元重视海外贸易。从材料3中,学生可联想起学过的有关知识包括泉州市舶司的设置等,这是政府在管理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而外在技术方面,纲要及学生已有认知中都未有涉及。教师可以在此结合选必2中的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船体性能显著提高,磁罗盘、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先进的航海技术也是海外貿易繁荣的又一重要原因。
城市的兴盛是商业繁荣的必然结果,而要讲清楚城市兴盛,材料1所提及的草市及小城镇的逐渐兴起可视为前期铺垫。选必2就指出,在两宋时期,诸多工商业者在某一区域经营和定居,集镇由此形成,加之某些集镇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常住人口的增长,其行政地位与人口集聚效应也日益突显。手工业者及商人被吸引至此,行商之转换,住贾之零售,贸易往来,促进市场繁荣。由此可见,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基层市场相继涌现,并显示出勃勃生机。市镇经济既是作为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必然要与城市等地区发生渐趋广泛的贸易交换。从生活必需品、手工业工具再到高档奢侈品。如此,市镇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域的生产生活联系也就日益紧密,而选必2提到的城市坊市分区制度在便利的交流贸易浪潮冲击下瓦解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也就不难理解纲要及材料2里北宋东京,南宋临安、鄂州等大城市当时所表现的人口激增、交易频繁、娱乐丰富的壮丽景象了。
设计意图:商业的繁荣表现作为本课的重点之一,学生阅读纲要教材后,能够较容易地找出其表现特征,而要想深入探究繁荣的原因,仅从纲要中难以找到完整的答案。要在保持纲要叙事脉络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以选必修诸多详细知识点作为补充,以合适的史料为桥梁将纲要与选必修教材相互融合,才能让学生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过渡:经济重心的南移发展趋势在推动区域经济发生巨大变革、提高人们发展水平的同时,也使当时的整体社会环境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包括思想观念、身份地位、依附关系等在内的多个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
设问4:商品经济给当时的社会环境带来哪些新变化?试探究其原因。
材料1:盖言事之人,但见每次科场,东南进士得多,而西北进士得少,故欲改法,使多取西北进士尔。……东南之俗好文,故进士多而经学少;西北之人尚质,故进士少而经学多……今以进士经学合而较之,则其数均,若必论进士,则多少不等。
——欧阳修《文忠集》卷一一三《奏议·论逐路取人》
材料2: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3: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宋朝政府要求地主与佃户必须订立契约。……家仆与主人的关系也不再是奴婢人身依附关系,而是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系。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基于《纲要》并结合材料,社会环境的新变化表现为三方面:门第观念淡化、科举南北分卷、人身控制松弛。高中生的概括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对于原因的探究仍需要教师继续引导帮助,尤其是纲要删减了知识细节,学生的认识、分析缺少必要的材料支撑。门第观念淡化上首先是政治制度的完善。自隋唐以来,士族阶层政治地位虽已衰落,但门第观念仍呈流行趋势。但到宋朝,形势陡然一变,正如选必1所说两宋科举制度更加完善,更强调公平竞争,所以纲要中大批平民出身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的现象才可能出现。其次,商品经济的影响。在经济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门第等级观念也必然被影响,人们更看重当前的经济、政治地位而非祖先名望。通过融合纲要与选必修知识,分别从经济、政治两方面探究,学生也才能更清楚宋朝门第观念转变缘由。
科举南北分卷制度,也是经济重心转移产生的结果。原本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的北方慢慢被快速发展的南方所超越。以科举而言,南方经济进步推动了文化进步,南方人科举份额占比日重。为平衡政局、保持王朝稳定,遂分别考试和录取。教师可让学生结合高考分卷深入思考其影响。
学生对人身束缚及社会控制松弛的认知难度较大,之前也未有过相关了解。因此,教师更要紧密联系纲要與选必1户籍制度和选必2经济知识启迪学生思考。前文已指出,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产业兴盛的沃土,教师应着重强调这个大前提条件。为适应经济变化,社会控制有所放松,土地买卖自由基本不受官府干预。唐“两税法”后,人身控制开始减弱,农民不再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宋朝时期,人口关系更是出现急剧变化。而要理解这种变化,就必须先引入选必1宋朝主客户及租佃制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纵深把握。主户是税户,顾名思义拥有土地,要缴纳赋税;客户是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如此便产生以下两种情况:一面是土地自由买卖的政策使大规模占有土地的地主必须雇佣农民完成耕种;另一面是少地的农民为满足温饱不得不租种地主土地,此二者之间必然会形成一个土地租佃市场。政府也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佃户缴纳田租之后,不再耕种地主土地,地主不得阻挠,一定程度上保障农民的自由,减轻束缚压力。借助选必1了解人身束缚关系的变化,学生才能明白纲要“农民住所迁移,职业更换也自然成为普遍现象”,原因就在于商品经济发展打破了传统农耕经济的藩篱,农民的非职业性流动显著增强,商品经济下的手工业更是需要大量劳动力满足生产,于是农民必然向雇工等职业转变。
综合以上回答,其实可以发现社会变化明显划分为两个方向:纵向上,科举使阶层流动性增强;横向上,束缚减轻使百姓自由迁移。但无论如何变动,都难以脱离商品经济这一时代底色。
设计意图:社会变化作为本课中的最后一个子目,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不仅是变化内容较多,更在于内容的理解程度较高,且学生未有相关基础知识。因此,内容概括上大胆整合为三个方面,讲解上以纲要为主线,选必修知识为铺垫。例如,在讲农民人身控制减轻,先以选必1的主客户及租佃制打底,二者融合,步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脉络。
本课总结:这段时期是繁华的盛世,是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可以说世所罕见,甚至放眼世界,这时的中国也是举世瞩目,政治的波折难掩盛世的光辉,多政权并立出现的微小逆转难改历史总体趋势。
3 反思
课标中提出“将教学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整合,也可以对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不同模块进行整合,设计出更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而本课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次必修与选必修的融合教学实践。经过此次教学设计,笔者得出以下几点思考:第一,历史教学,从历史事实的呈现到历史结论的得出,这简单的过程却需要严谨的思考、充足的材料来实现。而融合教学即为完成这一过程提供帮助,教师要善于选择选必修中翔实的史料、充分的证据,找出历史发展脉络的“线”,得出符合纲要中历史事实规律的结论。第二,进行融合教学时,应尽量按照教材编写逻辑结构进行,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核心概念为统筹,对课程知识合理重组,避免出现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问题。比如本节课设计在基本遵循课程子目的基础上,以“经济重心”串联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繁荣及社会变化这一系列的问题,环环相扣。第三,融合教学要注意深度思考引领。融合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要帮助学生沿着历史逻辑,把碎片化知识重组为一个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与运用。只有条分缕析、线索清楚,学生的思考才能向纵深拓展,锻炼高阶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