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珈瑞 邱锦泉
摘 要:脱贫攻坚完成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探讨脱贫攻坚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新模式,完善和规范制度建设,注重资助育人多元化的工作方法,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德才兼备、有理想信念、有文化修养、有责任担当、体格强健的新时代人才,从根本上研究和总结出新的规律、新的特点,形成示范效应,为促进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资助育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5-0079-04
作者简介:饶珈瑞(1991—),女,硕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邱锦泉(1989 —),男,硕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学工办主任,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党和政府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家庭经濟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制度上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真正实现学有所教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无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追梦之旅提供强大后盾。陈希原指出:“不断深化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属性,培养造就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强烈责任担当,立志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的时代新人”[1]。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为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学生资助工作正处在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拓展的关键期,也是大有作为的机遇期,需要不断深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内涵,进一步优化资助项目和结构,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把“扶困”与“扶德”“扶智”“扶志”结合起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资助育人质量有待提升
(一)资助育人成效仍需继续提升
要坚持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作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您是否愿意参加志愿活动或公益活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一问题中,虽然有近94.65%的学生选择了“愿意”,但仍有0.41%的学生选择“不愿意”,以及4.94%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在“您认为资助对受助学生的育人效果怎么样?”中,约72.0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效果”,近26.34%的学生选择“效果很明显”,但仍有1.65%的学生认为“不清楚”。可以看出,资助育人的育人效果仍有提高的空间。例如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资助体系、资助政策概念模糊,甚至产生了理所当然的想法,存在“等、靠、要”“不劳而获”的惰性心理,内生动力不足,学生毕业后回馈社会、感恩反哺的情况有所减少,育人工作成绩提升不显著,资助育人的良性循环有待完善。
(二)经济帮扶和能力培养结合度不高
现有的高校学生“奖、助、贷、勤、减、补、绿色通道”资助体系已经基本实现了“应助尽助”,通过调研“您觉得现存的资助体系是否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发现,仅有2.88%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没有解决,约90.53%的学生认为已经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矛盾也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而改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既要精准资助缓解相对贫困,又要完善应急救助保障机制防止返贫;既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经济支持,保学业、保就业,又要结合心理和职业规划辅导以鼓励学生追求美好生活。在调查问卷中“您认为解决自身困难的途径是”,约72.43%学生认为应该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着手,而在“你认为下面较为合理的资助方式是”这一题目,有近80.66%的学生选择了“经济资助和能力培养两者兼顾,能够提高个人发展能力”,充分体现了高校学生资助需要从单一的“经济帮扶”向“经济帮扶和能力培养结合”转变,既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经济支持,还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
(三)个性化发展需求仍未满足
只有不断创新资助育人形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精准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资助需求,才能切实提高高校资助育人的质量。当下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奋斗目标不清晰,没有任何职业生涯规划,只是机械地完成学业课程,甚至在选课上存在哪门课“要求低”“给分高”就选哪门课的“佛系”心理,缺少勤学苦练、努力钻研、持续奋斗的精神;还有部分学生会受地区、家庭、民族、专业、爱好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且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学生面临的困难也有一定的区别。在对“您希望学院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调研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提出经济资助的需求之外,较多学生提出“提供勤工助学或就业机会”“就业、创业信息及指导讲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等)”“知识技能提升类活动(如师范技能大赛等)”等需求。这反映了目前个性化和多样化资助较为薄弱的问题,需要不断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构建以生为本的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把“扶困”与“扶智”“扶志”“扶德”结合起来,在日常培训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感恩励志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侧重知识本领提升、创新意识培养、动手实操锻炼、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创造条件让学生做事”到“在做事中教学生做人”的结合,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脱贫”,达到提升育人实效的目的。
二、资助育人工作新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是“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3]这意味着高校资助育人质量的“质”体现在资助育人需要“培养怎样的人”,要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高校资助育人质量的“量”体现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脱贫攻坚完成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从“输血式”的“给予型”向“造血式”的“励志型”转变,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资助育人质量。
(一)立德树人,追求资助育人新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这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德树人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与根本标准,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则是立德的归宿,树人是立德的途径,立德则是树人的追求。
健全政策落实机制。部分学生对目前资助体系和资助政策了解不全面、自主意识淡薄、缺乏内生动力等问题。因此,更要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制度,灵活运用互联网,做好政策宣讲,建全规范的申请、审核制度,完善广覆盖、无死角的资助政策宣传机制,强化政策传播力度。开通学院学生资助热线电话,做好政策解释说明。充分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注重品牌建设,设计属于学院的资助吉祥物,不断丰富宣传途径和方式。
强化资助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環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5]。要不断加强对资助工作人员政策理论、业务技能的培训,把握资助政策新动态、助学新方法,提高资助工作队伍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全方位掌握不同地区、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资助需求,把资助育人工作融入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加强对资助育人质量课题的研究,达到理论指导实践,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水平,促进资助育人工作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发展。
(二)以生为本,落实精准资助新要求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指出“精准扶贫就是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准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6]。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资助”,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延伸,也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质量提升的关键。
规范识别标准,精准认定资助对象。通过定性考察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初步评议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实现“一生一档案”,不定期更新资料,在档案中不仅要细分学生的困难程度、家庭情况、受资助情况,还要将学业成绩、荣誉奖项、志愿活动、心理健康、爱好特长等内容纳入其中,实现育人工作的精细化和全覆盖。此外,还要打通学校各部门的信息数据融合渠道,实现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
提升保障能力实现精准管理。建立“三全育人”学生信息管理平台,学院领导班子、班主任、辅导员全员参与,打造“招生录取—新生入学—教学培养—深造就业”全过程资助育人新模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资助需求、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和专业发展,通过对象精准、内容精准、资金精准、措施精准、成效精准五个维度,达到“精准资助、精细管理、精心服务”,实现品格塑造和专业技能提升的有机结合,从管理上丰富资助育人内涵,提升资助育人质量和水平。
(三)五育并举,助力学生筑梦新人生
教育部明确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7],“五育并举”是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融合“五育”,营造“崇德向善、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善作善成”的校园育人氛围,积极打造富有人文特色、符合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育人新体系。
第一,以德育为先,培育不负华年的“进取”青年。深入开展资助育人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小我”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我”之中,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浇灌人生理想。高校与校外社区社工服务站开展定点联系,组织开展公益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深化道德浸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奋斗精神和志愿奉献精神。定期开展助学育人系列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资助育人工作全过程,
第二,以智育为重,培育善作善成的“时代”青年。结合专业特色建设技能课程平台,开展“专业技能大赛”“演讲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活动,完善学业指导和专业技能培训,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带领学生定期参与交流访学、暑期义教、推普实践、乡村振兴等涵盖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公益成长等活动,鼓励学生在行走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积极搭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育人平台,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培育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实现学生学业有帮助,毕业有去向,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质量。
第三,以体育为基,培育意志坚强的“活力”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强调:“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通过开展校园跑、运动打卡、运动会、体育节以及各类体育比赛活动,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营造全校全员参与的全民运动氛围,强健体魄、磨炼意志,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自立自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健全人格,推动文化知识能力与身体体质健康协调发展。
第四,以美育为要,培育追求美好的“涵养”青年。通过“经典百书,诵读经典”“书法大赛”“微电影大赛”等活动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资助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规范,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的文化渗透、美学渗透,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结合专业特色把美育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学会欣赏“美”,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鼓励学生追求美好生活、实现人生理想。
第五,以劳育为本,培育锤炼意志的“坚忍”青年。融合“两个课堂”平台,充分发挥第一课堂显性的正面教育以及第二课堂尤其是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构建融合专业特色的资助育人课程思政,实现资助育人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确保育人核心目标落实。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升社会责任感,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助人”精神,通过勤工俭学、“三下乡”“灯塔工程”、推普调研、志愿服务等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着力培养学生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锐意创新的优良品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感受时代脉动、思考社会问题,提升立志报国、乐于奉献的思想水平,激励学生毕业后反哺社会,利用自身所长义无反顾地投身基层、发光发热,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三、结语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8]。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新要求、新机遇,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生为本,五育并举,以“育人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灵魂”,不断深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属性,建立一套规范体系架构和丰富内涵的资助育人新模式,帮助学生在点滴浸润中培根铸魂,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正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文化修养、有责任担当、不负时代、不负华年的新时代好青年。
参考文献:
[1] 陈希原. 学生资助要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出新贡献[N]. 中国教育报,2023-01-06(01).
[2] 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06):33.
[3]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2(05):3-7.
[4]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22-10-26(01).
[5]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6]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献研究院.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9-06-23(01).
[8] 陈宝生. 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 人民日报,2018-03-01(13).
(荐稿人:郑新成,河南工程学院会计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