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儿 赵霞 王茜亚 曹雨薇 王乐鹏
西晋时期王叔和所著《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基石。全书包括十卷共九十七篇,收录了《黄帝内经》《难经》、华佗和张仲景等历代医家关于脉法的论述,并整理归纳,对脉诊方法、理论和临床意义等做出了规范或阐述[1]。
目前国内关于中医药典籍外译研究多集中在《黄帝内经》及《伤寒论》,《脉经》英译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译本的概述层面。魏颖[2]总结了《脉经》的外译史,介绍《脉经》首部英文全译本及其译者情况,分析该译本的成书、突出特点和值得商榷的问题。基于《脉经》的英译实践,魏颖[3]另撰文总结出中医英译的现实意义。
《脉经》英译的其他相关研究多在综述性研究中涉及。梁杏梳理脉学著作的英译历程,概述了ThePulseClassic:ATranslationoftheMaiJing中使用大小括号等的注释特点[4]。王尔亮[5]评价蓝罂粟出版社的《脉经》等典籍译著扩展了中医经典译著的范围,打破了西方社会长期聚焦于《黄帝内经》和《伤寒论》译介的历史。然而,目前少有从深度翻译视角展开对《脉经》译本的研究。深度翻译是一种提供原文本历史文化语境的补偿性翻译策略,而副文本是实现深度翻译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在深度翻译视角下分析杨守忠《脉经》英译本的副文本策略,为中医药典籍英译提供参考。
《脉经》的首部英文全译本ThePulseClassic:ATranslationoftheMaiJing于1997年由美国三大中医书籍出版社之一的蓝罂粟出版社(Blue Poppy Press)出版,至2012年已再版7次,同时转译为葡萄牙文在巴西出版,译本在海外的关注度和接受度都较高。译者杨守忠(YangShou-zhong)是华北煤炭医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英语和古代汉语研究,同时也是蓝罂粟出版社“大师系列”的首席翻译[6]。杨守忠译本(下文简称“杨译本”)《脉经》在中医药脉诊典籍外译和扩大中医药典籍译本范围上有重要意义。
杨译本依据的底本为199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沈炎南主编的《脉经校注》。译者同时参考其他版本的《脉经》并纠正了《脉经校注》中的一些讹误。杨译本有三个主要特点:重视术语语境下的具体含义;副文本信息丰富;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考虑译文受众的实际需要,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较高。
美国哲学家阿皮亚(Kwame Anthony Appiah)将“深度描写”概念引入了翻译领域,提出了“深度翻译”,其核心是“深度化语境”(thick contextualization),即翻译过程中添加脚注、注释和评注等,使译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7]。
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Gérard Genette)于1982年提出“副文本”概念,并在Seuils(1987)中系统论述,1997年该书的英文版Paratexts:ThresholdsofInterpretation出版。热奈特在著作中论述了副文本的特点[8]。副文本可以分为内副文本和外副文本两类。内副文本包括封面、封底、标题、序言、注释、插图、附录、评述、后记、题词等。外副文本包括译者访谈、经历、撰写的评论或日记等。本文将重点讨论译本的内副文本。
《脉经》英译本封面与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年出版并于1982年重印的《脉经》影印中文版本封面相同,图片为武氏祠画像石的左石室第五石[9]。封面图片内容虽与中医脉诊无关,但是画像石图案古朴大气,体现了深厚的古典文化与艺术底蕴。见图1。
图1 杨氏《脉经》译本封面
译本标题ThePulseClassic:ATranslationoftheMaiJing,译者使用音译(MaiJing)与意译(ThePulseClassic)相结合的方法,在音译原文名称的同时,通过意译补偿译本属性,使读者理解MaiJing的内涵,达到理解的目的[10]。封面标注作者姓名(byWangShu-he)及译者姓名(translated byYangShou-zhong),补充译本相关信息。
序言共13页,包括高保衡等人校书时所写《校定脉经序》,原书作者王叔和的序言《脉经序》和《王氏脉经后序》三种译文,以及译者前言。
译者前言主要包括书籍概况、王叔和介绍和译本介绍三部分。译者首先肯定《脉经》在医学和文献学上的重要价值。王叔和所著《脉经》是现存最早的专业脉诊典籍,后世医家的脉诊理论与方法都是建立在其基础上,为溯源典籍之一。同时典籍具有较高的文献研究价值。关于译本,译者简要概述术语翻译方法和段落划分的处理,并列出术语翻译的参考书目。译者前言对译本背景做了补偿性介绍,体现了译者的专业性以及为使读者在随后的阅读中加深理解所做的准备。
译者同时翻译了原书作者序言、校书序言和后序。原书作者序言叙述了脉诊的难点和著书目的;校书序言介绍了原文作者及其成就,以及校书方法;后序为校书后记。这些都有助于读者了解原书底本的面貌。
张佩瑶先生[11]在《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中将深度化语境分为背景描述、解释和深层铺垫三类。蒋辰雪[12]在此基础上将脚注的深度化语境扩展为意义阐释、背景描述、分层递进和深层铺垫四类。本文以此为分类标准,分析杨译本《脉经》的注释特点。
3.3.1 脚注 经统计,杨氏《脉经》译本共有脚注620条,其中意义阐释类582条,所占比重最大;背景描述类23条,分层递进类12条,深层铺垫类3条。
(1)意义阐释:意义阐释是通过直译的方法阐述原文内涵,一般是典籍英译本中数目最多的一类副文本类型。杨译本主要是对中医术语、医理、疾病症状、人体生理病理特点、脉象特点以及方剂的药物组成等进行概念性的阐释。
除基本的医学术语外,译者还对现代人认为有迷信色彩的术语进行解释,如“魂魄”“鬼病”“祟”等。祟脉的脉象描述在《脉经》中原文为“脉来乍大乍小,乍长乍短者,为祟”(《卷四·平杂病脉第二》)。“祟”在《说文解字》中的含义为“祟,神祸也”。清段玉裁注“谓鬼神作灾祸也”。译者采用直译加音译的方法将“祟”译为a ghostly disaster(sui),并补充脚注“Suiis a disatrous event caused by an evil spirit. However, it is also sometimes used as an epithet for something which is clandestine, evil, erratic, or unpredictable. In this sentence, it means an unpredictable transmutable disease.”(1997:103)。祟脉的脉象名称有迷信鬼神色彩,易使读者产生误解,怀疑中医脉诊的科学性。译者直译加音译的处理方法既尊重源语文化,体现了对文本的忠实,也通过注释避免读者产生中医迷信或不科学的偏见和误解。译者以副文本的形式搭建起目的语读者和文本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
灵活运用比喻是《脉经》的一大语言特点,描述脉象或症状时使用比喻,可以在科技典籍平实严谨的叙述之余丰富语言的美感,同时又从医理上阐明脉象与症状的具体特点,使原文读者易于领会。但对不了解中医的目的语读者则会造成理解障碍,译者对于这一类原文也以意义阐释的形式进行解释。如原文中“如鸡足践地”(《卷三·脾胃部第三》),译者翻译为“feeling like a cock putting down its feet on the ground”,并附脚注“This describe a gentle and leisurely pulse beat.”(1997:75)。这样的阐释可以使读者真正理解原文的含义以及传统中医典籍的行文特色。译者直译原文,并在注释中进行意义阐释,使译文正文保留《脉经》原文生动运用比喻的语言特色,同时在副文本中还原脉象准确的医学描述,易于读者理解。
由于中医典籍的语言凝练与一词多义的特点,译者重视在注释中给出具体语境下原文的含义。原文“降者,头痛”(《卷四·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译为“If it descends23, there is headache.”脚注为“According to the ordinary definition, descent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extending up to thechi, but in this context, it means the reverse. Therefore, this phrase says that a bowstring image extends from theguanto thecun.”(1997:98)。语言中的词汇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由本义发展出引申义,翻译时同时参考原文语境进行意义阐释,能够使译文更加准确,达到准确传递原文信息且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的目的。
意义阐释也充分体现出译者主体性。译者将“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卷三·肾膀胱部第五》),译为“What is meant by absence of stomachqifrom the pulse is absence of a bowstring (quality) in terms of the liver (pulse), absence of stone-like (quality) in terms of the kidney (pulse, etc.).2”,并脚注“Translated freely, this sentence can be rendered as follows: Absence of stomachqifrom the pulse means, for example, that the liver pulse is devoid of the slight bowstring quality peculiar to it.”(1997:85-86)。注释充分体现了译者主体性,显示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脚注对原文进行更自由的阐释,主动参与翻译活动,从被动走向显形。
此外,原文中存疑、疑似有误或译者无法考证之处译者也在注释中标注,如“Therefore an error is suspected in the text.”(1997:12)等,针对原文中存在的疑点,译者并不回避。Churetang(Eliminate Heat Decoction)的注释“The translator has not been able to identity the ingredients in this formula.”(1997:43),显示译者对无法考据的地方并不勉强解释,以免导致错误或牵强附会,表现出译者严谨的学术态度。
(2)背景描述:背景描述补充传统典籍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帮助读者掌握相关信息。《脉经》译本中此类副文本对中医哲学观、古代官职设置、传统器物等文化信息进行了补充。
原文“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卷一·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译为“The left (pulse) rules and reflects the offices and the right rules and reflects mansions.3”,脚注“In Chinese culture, the left is believed to be superior to or more respectable than the right. ”(1997:11)。在中国传统文化方位的认知中,尊左卑右或者尊右卑左都是存在的,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同。从阴阳观念出发,古人尊左卑右[13]。译文脚注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位观,启发读者对寸口脉诊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医理内涵。
原文“问曰:官羽林妇病,医脉之,何以知妇人肠中有脓,为下之则愈”(《卷八·平痈肿肠痈金疮侵淫脉证第十六》)的“官羽林”一词译为“a Plumage Forest”,并附脚注“The Plumage Forest is the bodyguard of the emperor. In this context, refers to lords and nobles in general. ”(1997:315)。中医藏象学说运用取象比类思维将古代官职系统和脏腑功能相联系,原文则运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法。羽林军是守卫天子的禁卫军,这里泛指古代贵族。译者的翻译与阐释使原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和文化背景得以传递给读者。
“带钩”是古代腰间佩戴的一种钩形饰物,译文“a crook-shaped girdle”一词的脚注为“This refers to a belt decorated with a hook-shaped, ornamental buckle worn in ancient times.” (1997:69)。另外对于“斗”“五千钱”等词译者也都用脚注进行介绍。通过提供副文本信息帮助读者构建典籍背后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使读者对中医药典籍的历史文化语境有更丰富更立体的认识。
(3)分层递进:分层递进是对有争议的内容或因时代变迁有所改变的内容的整理和罗列。脚注“According to the annotation……However, the present translator has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is passage……”(1997:72)列出了其他译者关于文本的不同理解,如“Nigel Wiseman translatesbingrenas patient. However, this implies someone who suffers in English, while the Chinese says simple a diseased or sick person.” (1997:135),体现了良好的学术争鸣氛围。
在杨译本中,另有一种情况为译者在注释中将其与前后文注释相联系,如“See note 17 to the Perface byGaoBao-henget al.”(1997:4)将正文注释和高保衡序言中注释相联系,笔者将此种情况也归类为分层递进。注释之间的相互串联丰富了脚注的厚度,构建出一个副文本的信息网。
(4)深层铺垫:深层铺垫是罗列出和原文信息有关的文献资料等,供读者参考,也因此使译文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如底本原文“……大如豆”,正文译为“as large as a bean” (1997:5)。译者在脚注中提出可参考敦煌出土文献译为“like a soybean”,因敦煌遗书唐代流传至今,比其他版本更早,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且更符合逻辑。上述文献除提供相关信息外,同时增加了译本的历史文化厚度。经笔者查阅文献,发现译者参考的文献为敦煌遗书《玄感脉经》,其原文为“……如大豆厥厥动摇”[14],不同版本在传抄过程中可能出现了讹误,译者在考证文献之后进行参校式的翻译,并在脚注中说明,体现了译本的严谨与学术性。
脚注“In theQianJin(Thousand[Talesof]Gold), the handshaoyinis mentioned instead of the handjueyin, and, in fact, theQianJinmay be right on this point.” (1997:35)说明原文的手厥阴经在《千金方》一书中为手少阴经,注释参校考证多个版本,除给读者提供参考外,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文献研究价值。中医典籍在刊刻传抄中难免出现错误,译者运用文献学的相关知识,对原文讹误进行了校勘式的解释,参考多个版本指出原文可能存在的错误,给读者提供参考,同时阐扬译者的学术见解。这也是译者作为古代汉语和英语研究者同时又有中医背景所体现出的译本特色。
3.3.2 括号 译本另使用圆、方两种括号添加注释以及在译文中区分原文正文与注释。圆括号中为译者注释,方括号中是原文注释的译文。圆括号在逻辑或语义上进行补充说明。现代中文表达多省略,古代汉语更是如此。如不补充,意义不完整,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如“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卷一·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译文“Thus, taking off onecun, there is onechileft. Taking off onechi, there is onecunleft. (Practically, however,)yinoccupies onecunin thechi, whileyangtakes up ninefenin thecun.” (1997:8-9),译者在括号中补充了连接词使逻辑显化,译文的逻辑严密,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表达习惯。译文“(These two channels) meet in the upper burner at a point named Spirit Court (ShenTing, GV 24). ”(1997:12)中第一个圆括号补充原文省略的主语。汉语表达为意合,允许主语的省略;而英文则为形合,一般不允许主语的省略,译者的还原可以使读者更清楚准确地理解译文。第二个圆括号在直译穴位名称后,按照国际标准补充了音译和穴位位置,既忠实于原文又明晰了穴位的具体位置。
方括号的使用如“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卷一·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译为“The slippery pulse is a pulse coming and going fluently, running unobstructedly. It resembles the rapid pulse [floating yet forceful in another version; rolling like water in still another version].” (1997:3),译者在方括号中翻译原文编撰者的注释,还原原文校勘后的完整面貌,给读者提供参考同时提高了译本的学术研究价值。
目录页之后,篆体的“脉经”二字占据整页的篇幅,以及译者序言后附有一页竖排版繁体字的《脉经》卷五影印版的插图。目的语读者虽然可能不懂中文,但是可以通过插图窥见中医医理的深厚,以及《脉经》原文简洁精炼与名言警句式的句式特点。九候在手腕的分布图(1997:360)帮助读者清楚地认识脉诊的具体部位。见图2。
图2 杨氏《脉经》译本中底本影印版插图
书后附有11页的总索引(General Index)和2页的方剂索引(Formula Index)。总索引按英文字母顺序标注了重要术语和出现的页码;方剂索引按同样顺序标注方剂名和页码,方便读者进行查找。
18世纪《中华帝国全志》中《脉的奥秘》一节是中医脉学英译起步阶段的典型代表。译者赫苍壁同样采用深度翻译的方法,法文正文是对中文底本和原文部分注释的译介,“注释”(Commentaire)选译自中文底本的注释,而“批注”(Note)是译者本人的评论[15]。《脉的奥秘》对中医脉学的外译西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欧洲具有很大影响力。可见在中医脉学外译的不同时期,深度翻译都起到了在跨文化交流中阐释原文内涵,降低读者理解难度,传播中医学及文化内涵的作用。读者置身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能够深切体会到中医医理与文化内涵。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深度翻译是主动进行文化建构,塑造自我形象,向他者文化传播自身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深度翻译对翻译活动主要有以下启示。
深度翻译通过封面、标题、序言、注释、插图、附录等形式的副文本与正文本产生互动,使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呈现出典籍较为真实的面貌,同时兼顾医学信息求真务实和中医药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降低读者阅读的障碍,提高译本的准确性和接受度,保证译本的翻译质量。深度翻译可以凸显译者主体性,译者通过序言、注释等副文本材料重塑历史文化语境,英国翻译理论学家赫曼斯(Theo Hermans)认为在面对他者文化时普遍存在着复杂的理解问题,副文本可以为读者提供历史文化语境,是一个尽可能阐释文本内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16]。译者从幕后走到台前,在原作、译文和读者之间维持平衡,可以弱化读者面对译本的陌生感,使读者在译本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中理解译本。
深度翻译突出了中医药文化的特色,而且这种“显异”并不是“标奇立异”[11],而是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在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并理解他者文化,在准确传递医学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立体的中医药文化形象。通过深度翻译,纠正对中医的偏见和误读,强化中医药是在深厚的传统文化与深刻的中医哲学基础之上形成的医药体系这一文化形象。由于中医药典籍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文化背景,翻译时需要一定的异质性的体现,同时准确传播其医学内涵,才能使中医药典籍的译本辅助医疗实践,发挥其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在当代仍焕发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中医药走出去”。
中医药典籍成书年代久远,语言精微深奥,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杨氏《脉经》译本论证了深度翻译适合中医药典籍这种学术与文化信息兼备的文本。副文本是实现深度翻译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原文本价值;对医理和文化信息进行双重阐释;补偿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省,和正文本共同构成有机整体,多维度地搭建原作内容与历史文化的信息网,在原文本和读者之间建立沟通。
译者通过注释、序言等方式,为读者补充相关历史文化信息,提高译本的接受度。深度化语境策略,可以使译者主动进行文化建构,尽量消弭历史距离和语言文化差异给读者造成的理解障碍,做到“讲好中国故事”,更大程度地再现中医药典籍的历史文化语境,从而传递中医药广博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中国古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