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迪厄的“惯习”和“场域”理论看梁启超的翻译思想

2023-11-01 13:30
西部学刊 2023年19期
关键词:布迪厄梁启超场域

温 弘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新乡 453003)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翻译家。作为杰出的政治活动家,他致力于批判封建专制、宣传变法和介绍西学,从自己的政治斗争中体会到了翻译的重要性,在《论译书》中把欧洲各国的强盛、俄国和日本的强盛归功于翻译,并认为“译书为强国第一要义”[1];他译介的内容包括西方资产阶级学说、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文学作品,是国内第一次系统介绍孟德斯鸠学说和迄今所知最早译介马克思的第一个中国人[2],他的政治生涯和翻译活动息息相关。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以下简称布迪厄)认为“惯习”(habitus)是在历史经验中沉积下来和内在化成为心态结构的持久性系统,其不仅是行动者的行动的不可分离的部分,而且是行动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结晶。同时,他认为“场域”(field)是“惯习”运作的背景结构,“场域”中的斗争使处于统治地位的人与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相互对抗。从梁启超的教育背景和政治文化活动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惯习”和“场域”对他的翻译思想和策略的影响。本文尝试从布迪厄的文化社会学概念“惯习”和“场域”入手,探寻梁启超独特的翻译选材倾向和翻译方法的根源所在。

一、“惯习”和“场域”概念的由来及其在翻译领域的运用

“惯习”是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基本概念,该词起源于拉丁文语词,habitus的原意是“生存方式”,后来获得了衍生的意义“体格”“气质”“性格”“性情”“禀性”[3]。布迪厄还使用“文化无意识(cultural unconscious)”“塑造习惯的力量(habit-forming force)”“心理习性(mental habit)”等术语来表述“惯习”概念,以表示行为的身体基础与认识基础,强调创造性的、同时又是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其核心含义在于:一套深刻地内在化的、导致行为产生的主导倾向[4]116-117。

“场域”是布迪厄社会学中的一个关键的空间隐喻,可以被视为一个围绕特定的资本类型或资本组合而组织的结构化空间。当资源成为斗争的对象并发挥“社会权力关系”作用时,就变成了一种资本形式。场域的斗争围绕着对特定形式资本的争夺,如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科学资本或宗教资本。争夺场域中的地位的斗争,使那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实施资本分配与界定的有垄断性权力的人,与那些想要篡权的人相互对抗[4]142-145。

随着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翻译的社会学研究成为翻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在社会文化交流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西方翻译学术界用布迪厄的社会学概念研究翻译现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Michaela Wolf 和Alexandra Fukari编写了一本论文集《构建翻译社会学》(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5],收录了世界各地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来探讨翻译各个领域的文章。目前,国内学者较为关注这个领域,如香港理工大学的刑杰博士和中山大学的李红满博士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对翻译研究进行了新的尝试。

二、梁启超的“惯习”对其翻译策略的影响

“惯习”强调的是个体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客观性相互渗透的现实,它参与塑造个体行为。梁启超1890年进京参加会试,回来途经上海,开始接触新学、新思想。1894年维新运动开始,梁启超开始步入政坛,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他发现自己直接参与政治改革的愿望化为泡影后,将全部精力用于文化启蒙的宣传。梁启超一生充满着爱国热情,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认为西方各国强盛皆得益于翻译事业的发达,提出了翻译强国的思想,还专门写了关于翻译的论著《论译书》,对翻译何种书籍和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独到精辟的观点;他深有远见地提出了关于译名统一的问题,具体而又详尽地论述了他对翻译人名、地名、官制、纪年等的看法,其理论对目前的翻译实践仍然有积极的意义。他写了《西学书目表》一书,强调从西方各国译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后,梁启超认为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民众的觉悟不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6],最早提出小说的社会效果,首先提倡翻译外国小说,十分看重文学对社会的作用,强调翻译的重要意义,他认为小说同样可以传达政治主张,把小说的文学价值以及在世人眼里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当时的文学潮流及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7]。

对于翻译事业,他不但在理论上大造声势,在实践中也身体力行,自翻译了《佳人奇遇》《俄皇宫之人鬼》《世界末日记》等多部外国小说,他所翻译的拜伦《哀希腊》,风格清新流畅,大受人们推崇。他在翻译选材和翻译方法方面的独特性值得我们研究。他翻译了《十五小豪杰》的前九回,其原著为法国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一部科幻小说,原名《两年的假日》,写了十五个少年在暑假航海出游,结果夜间海潮起来,把船的缆绳冲开,船被大风吹入荒岛,他们在荒岛上过了两年的艰险生活,发现种种新奇事物,与大自然作斗争,最后终于平安返回的冒险故事。日本人森田思轩将它由英译本转译成日文版,改为《十五少年》,梁启超将其从日文译成中文。梁启超翻译此小说的目的是想激励青少年,培养他们冒险独立和自主自立的精神。

梁启超提出了“译意不译词”的翻译方法,用浅显的半文半白的文言翻译外文作品,他非常自信,认为“与原文无毫厘之误”,“纯以中国说部体段代之,然自信不负森田”[8]。《十五小豪杰》译本保留了原著的故事和情节,但改用了中国的人名,改变了小说体例,采用中国小说章回体的形式,文中出现了大量有中国特色的词语,比如第一回里题目为“茫茫大地上一叶孤舟,滚滚怒涛中几个童子”,中间出现了“同庚”“主公”等词语。这和梁启超一直所受的教育及他所形成的写作习惯是分不开的,他虽然提倡新小说,但还是采用了中国传统小说的体制和写作特点。梁启超的这种翻译方法被称为“豪杰译”,翻译加创作的方法虽然不忠实于原著,但在当时的社会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所倡导的拼搏、自立、团结的精神使处在民族危亡的中国人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这部小说译本问世后不断重印[9]121-122,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梁启超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环境以及他的内在心态结构,使作为政治活动家的他涉足于文学翻译和创作,提出独具特点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仔细分析都是受其“惯习”的影响。他对译文内容的选择、对翻译策略的应用都是为了启蒙民众,以达到其救国图强的目的[10]。

三、“场域”对梁启超翻译选材的影响

布迪厄实际上谈到了三种不同的场域策略类型:保守、继承、颠覆。保守的策略常常被那些在场域中占据支配地位、享受老资格的人所采用;继承的策略常常被那些新参加的成员采用,尝试获得进入场域中的支配地位的准入权;颠覆的策略则是被那些不那么企望从统治群体中获得什么的人采用。

梁启超一开始是改良主义者,维新变法时,他和康有为对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推崇备至,建议光绪皇帝走明治维新的道路。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后,他的文学活动及主张都是以政治活动为中心的,是功利的、实用的,因此他所提倡的“政治小说”“小说界革命”都有着强烈的政治意图——救国图强[11]。“政治小说”的名称最早见于1898年《清议报》上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小说界革命”源自1902年《新小说》刊登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有意将小说翻译的价值取向定位在社会政治秩序的重建上,其关注点不在文学本身。他为实现其救国图强的政治目的选择了用翻译作品,特别是翻译政治小说的方法来教化民众,向民众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他企望通过这种斗争能够在场域里获得胜利,达到启迪民众、激发民众爱国热情,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改变清政府的无能统治,这些可以从他对翻译作品的选材上清晰地看出来。

“政治小说”最早起源于英国,其代表性作家是曾出任过英国首相的迪斯累里(Benjanin Disraeli)和出任过英国国会议员的布维尔·李顿(Bulwer-Lytton)。日本明治维新时这两位作家的作品被大量译成译文,这种政治加爱情的小说深受日本读者的欢迎,这类小说被称为“政治小说”。除了翻译外国政治小说外,日本人还创作了许多政治小说[12]。《佳人奇遇》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该书从作者(东海散士)在美国留学时邂逅西班牙女郎幽兰、爱尔兰女郎红莲写起,通过他们开展政治斗争争取独立,中间穿插爱情和友谊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反对专制争取祖国独立富强的愿望。梁启超在流亡日本的船上开始阅读这本书,萌生了翻译此书的念头[9]222,小说的主题正符合梁启超当时启迪民智的政治要求,为了给政治小说造势,他在《译印政治小说序》中写道:

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经历,及胸中所怀政治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于是彼中缀学之子,黉塾之暇,手之口之,下而兵丁、而市侩、而农氓、而工匠、而车夫马卒、而妇女、而童孺,靡不手之口之,往往每一书出,而全国之议论为之一变。彼美英德法奥意日本各国政界之日进,则政治小说,为功最高焉。[13]

为了争夺场域斗争中的地位,梁启超利用文学场域的作用在文化上试图颠覆传统观点,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而后的事实证明他的这种尝试是成功的。他特别强调“以稗官之体,写爱国之思”[14],“稗官之体”就是指以小说的形式,“爱国之思”就是指的政治内容。梁启超译的这部小说情节结构简单,文中大段对话表达政治思想,没有特别的写作技巧,虽然在遣词用字方面尽量参照原作,用了比较忠实的翻译方法,但是文中对于政治立场方面却加了许多译者自己的观点,比如《佳人奇遇》后半部有不少地方抨击清政府对朝鲜和日本的政策,要对清政府采取强硬的立场,这种论调不能为梁启超所接受,他对此作了不少的删减[15]。

梁启超译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小说中使用的语言具有完全的汉文化倾向,并且使用大量中国典故,引用中国典籍中的话随处可见,作品中诗词完全被中国化了,五言古诗体也很多,虽然让中国读者读起来没有陌生感,但是和小说中的人物不相符,仔细深究不免觉得很不相称。这和梁启超深厚的国学功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翻译加创作的方式影响了许多人的翻译风格。在他的影响下,有不少日本政治小说被译介过来,政治小说的翻译成为二十世纪初的一种时尚。由于政治小说文体具有局限性,情节比较单一,文中大段对话或演讲叙述政治观点,为了叙述政治目的而降低了小说的可读性,这些局限性使政治小说如昙花一现般迅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它的存在给中国翻译小说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梁启超所提倡的小说翻译理论改变了社会各界对翻译小说的歧视,提高了小说的地位,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热衷于西洋文学的翻译家和许多翻译作品,有许多作家正是从翻译小说开始逐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四、结语

文化的传播程度不仅仅取决于译者和译文,还取决于受众的需要。作为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政治活动家,梁启超从事翻译活动,提倡“小说界革命”,提倡“新小说”,对晚清的小说翻译有着巨大的推动力,表明文人对政治和社会事务有着高涨的参与热情。梁启超的“惯习”影响和左右着他的翻译思想和活动,在晚清社会“场域”里,他希望通过对传统思想进行颠覆进而传达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在政治活动无望的情况下,想依靠翻译的力量改变民众的思想,实现其政治理想,他把对现实的失望、西学的渴望融入到译本之中。利用布迪厄的“惯习”和“场域”概念可以清楚地解释梁启超的翻译行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加深对梁启超翻译策略、思想的认识。

猜你喜欢
布迪厄梁启超场域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域下学生体育文化资本的作用及建构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女性运动员形象报道取向变迁及其成因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大学生安全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