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喆 万 顺
(湖南警察学院,长沙 410138)
2017年至2019年,我国检察机关批捕、决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案件数分别为764 878件、714 896件和750 262件,其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占比分别为5.11%、6.4%和7.64%[1],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其中涉众型、涉互联网经济犯罪案件尤为突出,对传统经济犯罪侦查手段形成巨大挑战,倒逼公安经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将“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指示后,各地公安机关大力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公安大数据发展战略,着力建设数据警务、智慧公安,通过科技强警提高战斗力。当前,已基本形成经侦工作新格局,打击经济犯罪走上情报导侦的轨道,通过信息化建设、数据化实战逐步走向智慧经侦发展模式。
2016年8月18日,在第四次全国经济犯罪侦查工作会议上,公安部提出“要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夯实基础,健全机制,更加适应大数据时代打击经济犯罪斗争的需要”。传统的数据分析主要是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数据流呈线性特点。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保障公安机关实现“从数据到案”的新侦查方向。
智慧经侦就是以互联网、物联网、公安信息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情报资源共享、数字信息流动、数据资料分析创设智慧环境,对海量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智能化处理的智慧型经济犯罪侦查。其核心是以大数据时代知识图谱、机器学习、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为支撑,按照经侦业务逻辑思维,推演风险脉路,做实非法经济形态宏观战略研判,线上追踪行为轨迹,锁定犯罪证据。通过构建经侦大数据侦查思维、大研判技术支撑、大情报一体作战,创新打击经济犯罪的智慧模式和工作机制,提升经侦部门核心战斗力,推动经侦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9年,湖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在湖南公安大数据战略框架下,打造“神鹰”实战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情报导侦联勤中心,着力构建以“一平台两中心”为核心的“智慧新经侦”体系,形成湖南经侦新型警务机制。
智慧经侦的本质特征是依托大数据中心,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构建多领域类罪模型,实现对经济犯罪的科学预警与准确研判,强化对数据武器的研发应用。“神鹰”实战平台目前已搭载公安部列装的4个数据模型和省公安厅自行研发的9个数据模型,设置了9大类罪模型、523个数据标签,根据爬虫自动抓取、文本自动识别和数据碰撞比对技术,自动从互联网平台和接报警、信访记录等海量信息中搜集并分析、筛选、研判有关数据,通过类罪模型发现案件线索,实现“从数据到案件,从案件到人员”的侦查模式。相关数据显示,“神鹰”实战平台运行不到一年时间便已监测到各类违法犯罪线索3 650余条[2],其中智慧型类罪模型的构建则是实现智慧经侦的主要抓手。
智慧经侦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对海量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和智能化处理,一方面要求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另一方面意味着要有较强的智能化能力。因此,经济犯罪中智慧侦查与传统大数据分析的运用主要区别在于:在构建多维度风险要素的标签化、指标化模型后,需通过机器学习指引案件分析,逐步形成智慧中枢,发现预警线索,自动触发要素指标,智能提醒各环节需开展的工作。下面以地下钱庄犯罪侦查为例,分析类罪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一是剖析特征,选择技战法。当前地下钱庄已成为犯罪分子清洗赃款的重要通道,成为非法集资、走私、贩毒、网络赌博、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转移赃款的工具,公安部已连续几年强力推进打击洗钱和地下钱庄犯罪的专项行动。
通过对湖南省近六年已判决、正在侦办的跨境汇兑型地下钱庄案件进行搜集和研判,总结了目前该类犯罪的趋势和特点。此类资金交易呈现新形式,由传统的线上网银转账交易向新型的第三方、第四方、“跑分平台”刷单等方式转型,空壳公司及其账户成为资金流转通道。地下钱庄通过注册设立空壳公司、商户,开设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账户,利用网络进行资金流转,实现高效便捷、非接触、不易监测的目的,呈现出离散式经营、互融式运作、智能化通联的特点。犯罪团伙通常将账户开设地、钱庄实际经营点、团伙成员常住地分离;各类地下钱庄互相拆借资金;使用境外或专门的通信软件实现通信隔离。
二是提炼指标,构建研判模型。搭建模型架构,首先,确定需要实现的功能并据此设计相应处理、分析和挖掘模块。其次,根据类罪特点提炼可量化指标并赋予指标阈值,构建研判模型。地下钱庄案件中各参与方包括需要将资金转出的个人和企业,即客户;客户将资金转入地下钱庄团伙指定的工具账户,即过渡户;过渡户归集资金之后会较为集中地转入地下钱庄开立的公司,即钱庄,这些公司多呈现空壳性,且多个公司由相同代理人负责管理。过渡户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特点比较明显并且较易量化分析,因此以过渡户为突破口构建模型。通过对过渡户特点的归纳,提炼指标,并参考借鉴已侦破案件相关情况,选定指标阈值,构建研判模型。
三是机器学习,完善模型预测性能。在类罪模型构建之后,导入大量已办结案件的数据和不成案数据进行学习,可以采用混淆矩阵测算不同阈值下模型的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据此确定指标阈值,提升模型预测性能。在此阶段,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至机器学习算法中,通过上述案件数据进行样本集训练,在多源异构的数据中总结规律、探索关联,挖掘海量数据中的有效信息并自动校正模型参数。
校正后将类罪模型装载于大数据中心,对中心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一旦相关数据触发报警阈值,则输出可疑结果,由情报导侦联勤中心对可疑结果进行分析研判后,将较为成熟的案件线索下发至相关办案单位落地核查,实现从数据到案、从无到有的新型案件侦办模式。
案件办结之后,将案件数据(包括不成案数据)再次导入学习库,类罪模型在学习库中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模型和优化指标。通过上述反复、循环、递归的流程,让类罪模型从使用者和输入数据等处获得知识,不断升级,从而减少错误,为提高办案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成省市两级经侦情报导侦联勤中心,积极探索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经侦上下联动、警种横向协同、部门多元共治”的经侦工作一体化作战新格局。通过“神鹰”平台建立“案件线索统一入口,研判应用全员参与、情报侦查无缝衔接”的运行机制,由经侦总队负责数据归集和提供,重大案件研判,案件协调和实战指挥,市县经侦部门按照规范流程、统一标准的原则进行落地打击。实现动态调配警力,统一指挥调度,跨警种、跨区域、跨部门整合警务资源,遇有任务联动协同作战。
在湖南“12·21”专案中,湖南经侦部门依托“神鹰”平台,通过大数据中心对案件线索进行研判,分析资金流向和人员关系,精准描绘犯罪组织画像,通过情报导侦联勤中心统一发布指令,在湖南、辽宁、福建等7地同时收网,仅20余天就侦破了一起涉案犯罪骨干成员50余人、扣冻资产10亿余元的网络传销案,较传统侦办模式节省了数倍警力、精力,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2]。
湖南经侦依托“神鹰”平台中类罪模型和大数据中心丰富的内外网数据,不仅能够对区域经济和社会运行情况进行宏观分析,生成犯罪形势分析报告;同时可以对区域内行业情况进行中观分析,生成行业风险评估报告;还可以对具体犯罪线索进行微观研判,生成个案总结报告,实现对区域内经济风险全维度监测,为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打击经济犯罪提供参考。
例如,湖南经侦部门通过对工商、税务和外汇等领域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深度研判邵阳市某行业,发现存在骗取出口退税等行业性犯罪风险,随后将生成的行业分析报告和具体案件线索报告下发至相关部门。邵阳市公安局迅速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全力侦办,共捣毁骗税犯罪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对3个团伙所关联的117家嫌疑企业依法展开调查取证,涉及骗税金额7亿余元[3],由数据到案件的风险预警监测功能发挥明显。
从智慧经侦的发展趋势来看,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实用的数据武器(模型工具)是核心,下一步应紧紧围绕这个核心加快发展。
一是拓宽数据来源。目前“神鹰”实战平台以湖南省公安厅大数据中心为基座,搭建经侦特色数据专题库,融合公安经侦信息库、公安内部信息库、社会行业信息库、互联网信息库等资源库,涵盖涉众、涉税、金融、商贸、110接警、重点企业等领域相关信息,汇集公安内网数据1 008类1 104亿条、公安外网数据37类5亿余条,建设了与税务、市场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等部门的数据专线[2]。但归集的外部数据涉及多个单位,线上实时共享推进缓慢,定期线下拷贝数据的时效、质量受限,加之一线情报信息采集报送滞后或不到位,导致监测预警缺乏鲜活的基础信息数据,制约平台功能全面发挥。下一步将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涉众型经济犯罪预警研判”的目标,从“线上、线下、内部、外部”四个维度加强数据归集,重点推进与重点单位的数据通道建设,实现数据共享、监测预警与侦查协作的智能化。同时,加强历史案件数据、情报信息尤其是涉众型经济犯罪情报信息的采集录入,推动经侦情报信息等基础数据采集触角的延伸。
二是推进模型工具的研发列装和更新升级。目前“神鹰”实战平台已装载9大类罪模型,实现了系统智能研判和自动化、半自动化监测预警。下一步应研发更多经济犯罪风险监测预警技术,适时学习、借鉴外省市、本省市州已成熟应用的模型工具,并改进、列装融入平台。一方面,广泛推广和应用可以极大提高互联网数据获取、研判后精准数据的利用率,实现一次抓取、全国使用的效果。另一方面,深度应用也是训练模型学习化的过程,通过全国数据共享等方式使得多维度智能研判和多元化数据对比更加精准,提高对经济犯罪及其他警种犯罪领域特征识别的时效性、准确性,有助于及时对相关嫌疑对象进行反制打击。同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更加全面、更加详实的犯罪产业族群库,数据全国共享,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发现时效和打击力度。
在目前的智慧化经侦研判阶段,主要是综合税务、外汇、海关、市场监管等行业部门数据,对银行流水进行资金流分析,但现代经济犯罪案件涉及地域广、人员多,犯罪手段呈现专业化、智能化、隐蔽化特点。因此在侦查实践中,一方面,经侦部门需要与其他警种部门加强合作,对案情进行全面、综合、多维度的情报核查,从而验证、补充资金数据的分析结果,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形成完整的研判结论;另一方面,如果违法犯罪资金的转移支付涉及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等新兴互联网技术,经侦部门还要与第三方技术力量合作,对电子数据进行远程勘验和调查取证。
智慧经侦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展,智慧经侦的人才培养应当做好分类分层培训。首先是关注经济犯罪侦查学生的培养。加强警校合作,将智慧经侦的实战需求和实战思路融入课堂之中,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在常规侦查模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大数据分析思维和能力。其次,对经侦民警全体开展模型应用普及培训;对业务骨干开展大数据情报导侦专业性遴选培训;组织专业培训,培养攻坚克难专家型精英人才。最后,通过以战代训、实战实训的方法,打造数据化实战核心战力。建立智慧经侦专家人才库,掌握数据武器和法律武器,既有丰富的经侦案件侦办知识,又能从案件中分析特点和提炼指标,从而为实战模型构建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的智力支撑。
智慧经侦的深入发展与数据息息相关,这些支撑智能分析的海量数据势必会涉及公民的个人隐私,例如身份信息、账户信息等。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在使用数据时应当依法、规范、适度、合理,严格地区分公私界限。因此,要明确侦查工作人员数据分析分析的行使领域和规范流程,并明确相关的法律责任。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备案和登记制度,明确使用的人员、范围和相应的权限;另一方面要完善责任追查机制,明确违法使用侦查权力的后果及应当承担的责任,从法律层面对侦查行为进行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