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浅议

2023-10-31 05:28:38何吉良
关键词:会学学会解题

何吉良

一、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要重视技术培训

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现在的网络发达,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是一日千里。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电脑的操作技术了如指掌,甚至于有的学生堪称“电脑大师”,有时候教师弄不明白的电脑问题,到了他们那里一下子就迎刃而解。其中尤以男学生为熟练,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热衷,但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和了解只是一个皮毛,用于解决数学问题更为粗浅。我对此进行了调整。例如在进行“函数”的技术培训时,对于学生来说,在初中阶段就有所接触,教学可以“新旧结合、温故知新”,对“代数系统、数据表格、函数图像作法、数据拟合”的使用用一个半课时,“用几何画板作动态函数的图像”的培训则扩展了一倍,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自始至终自主完成,有些学生甚至能轻而易举地理解和应用了“数据拟合”。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

个性是生命的精华,是智慧的闪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与众不同,“春兰秋菊,各擅场地。”教师要经常赞赏学生,即使进入高中,他们仍然是大孩子,仍然会受到表扬的推动。鼓励他们独特和富有个性化地理解与表达,挖掘学生潜力,促使他们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如此,课下自习或是作业中概莫能外。对于同一道题,理解各异,学生思路或解题方法大相径庭,但是正确的结果必然是殊途同归,这里面奥妙颇多,包含着学生各自不同的能力,其中独创因素熠熠闪光,这是他们创新意识的萌芽,面对这种独辟蹊径的情况,要肯定他们的与众不同,甚至标新立异,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支持,引领。肯定、表扬的结果会让学生的数学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激发,当然错误在所难免,不成熟的看法也会令人感到忍俊不禁,但是这正是富有个性化的展示,要给予培植,不要轻易否定,忽视学生宝贵的独到思维。学会赞赏,让学生得到放松,让情感在这里充分交融,让知识的花朵在课堂上散馥流芬,让数学财富在这里增值。注重课后练习,随时适当增加拓展创新性的题目,鼓励学生不囿于常规,引导学生破臼除窠,勇于探索,勤于钻研,敢于创新,追求一题多解、难题妙解,以题简意深的题目引发好奇心,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特效果,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得全面、高超、新颖、独到、简易、变通的回答。如果学生的回答有顾此失彼的情况,要帮助学生耐心地分析,引导他们分清主次,迅速发现主要问题,是不成熟的还是错误的见解。给予肯定、表扬之后是带动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思考,找出失誤的地方,从不同侧面给予他们激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不让他们有不理解的知识。

三、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做题时关键在于懂得解题思路,懂得解题方法就可以一跃而过,就可以略之不做,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还谈什么提高呢?关键要跳出思维定式,看到解题的本质,教师也要开明,不囿于常规。大家心有灵犀,以诚相待,师生一起,有心灵的契合,相互理解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质的意识就会逐渐形成。天长日久,得心应手,趣味浓浓。这也是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弄清“学会”“会学”“想学”的关系

教师教授任何知识,都要研究一点心理学,让学生懂得“学会”“会学”“想学”的关系;“学会”“会学”“想学”三位一体,如影随形,相辅相成。“想学”是最基本的,“会学”紧跟其后,这两者桴鼓相应,“学会”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学会是必须的,责不可卸,“会学”是最好能够做到的,技巧是成功的先导,是先行官,“想学”是愉快的,发乎于心,动之于外。优秀的教师,要科学教学,“教为不教、不教而教”,为教学竭尽微忱,知机识变;鼓励学生“学为再学、终身而学”,不断提升能力,一步步让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想学才有动力,回答问题才会主动,这是最基础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切莫随意,以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经验,难以引发深层次的讨论。

五、带领学生温故知新

令教师最为头疼的是,教了一个阶段,一测试,发现有的学生把以前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教师心急如焚。数学课本内容涵盖面大,不得要领的学生往往是学前忘后,甚至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所以,教师一定要依据课标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给学生编制复习计划。复习过程中,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策略,结合以往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制定测试题的时候,务必将主要知识点渗透,可以独立完成、自我检测、小组商讨、课堂评定、测后总结几个步骤。对于难点重点、学生反馈学习比较吃力、容易混淆和遗忘的内容,要使之成为复习的重点。鼓励学生,认真复习,加深记忆,不断进取。测试形式避免单一、枯燥乏味,增加一点变化,要有系统性,以提起学生的兴趣。

猜你喜欢
会学学会解题
乐教 善教 教有特色 爱学 会学 学有方法
——长春市第一中学学校特色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甘肃教育(2018年17期)2018-10-26 11:30:20
学会分享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何利用“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会学
考试周刊(2016年55期)2016-07-18 23:09:59
解题勿忘我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