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小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思想品德教育,贯彻立德树人。而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当代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应该贯彻在传统的品德课堂、语文课堂上,而应该更加灵活创新地融入每一门课程。作为一名小学一线数学教师,在此我想就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一些交流、探讨。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民族的历史普及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中国的古代数学成就足以引发我们内心的骄傲。小学的数学课堂就是让学生们第一次接触到中国古典数学家们的光辉成就和天才设想的好时机。数学教师们应该有意识地将其融入自己的课堂讲解中去,在讲述圆周率时让学生们知道《九章算术》,刘徽首创割圆法的天才设想和祖冲之的精妙运算;在讲述分数运算时,要让学生们知道中国的分数运算法则最早也出现在《九章算术》中,早于印度500余年,早于欧洲1400余年。
除了古代数学成就,当今社会的时事新闻的提及,也有利于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加深对祖国现状的了解和爱国情怀的树立。近年来的抗疫抗洪,抢险救灾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中国人民的团结坚毅和公职人员的无私奉献,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国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运行、神舟号载人飞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夸父一號卫星的成功发射让学生们了解中国当代科技的发展和伟大力量,有利于树立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
具体应用可以分成数学课堂和家庭作业(不包含一二年级)两个部分。课堂上数学老师们不妨尝试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方式。与中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由于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多媒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印象和记忆,同时面对一些复杂知识点也更容易理解。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们不妨搜集一些古代数学家的画像、动画穿插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另外,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们课下搜集中国数学家的小故事,而后在课堂上发言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六年级上册学习了圆柱体积、扇形统计图,可以鼓励学生组成小组,首先调查学校或者社区公共区域的漏水水龙头数量,并且选择其中一个测量一定时间内的漏水量。各小组记录结果取平均值估计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再引导学生画出相应的统计图,对数据形成直观感受,并且计算一个漏水的水龙头一个月会浪费多少水资源、一年又会浪费多少水资源。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调查、统计、计算、分析的过程中,使其更深刻直观地让他们感受到一件小事如果日积月累会对资源产生多么巨大的浪费。再结合时政了解地球水资源分布及缺少情况,这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他们节约用水的习惯培养。
家庭作业方面,老师们可以尝试在编写创作学生的家庭作业题目时将爱国主义教育灵活巧妙地融入其中。例如,在数学应用题、填空题的题干编写中讲述中国故事,甚至可以将56个民族、10月1日等具有特殊含义的数字编写成为题目的答案,作为作业的“彩蛋”。举个例子,在教学百分数应用时,可以编写这样的题目:“据海关统计显示,我国进出口外贸总额逐年增长,2021年进出口总值23.97万亿元,2022年进出口总值是42.07万亿元,请问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几?”这样不仅达到了巩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知识点的目的,还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加爱国情怀。
都说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是立德树人,那么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在“厚植其根”,在今天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新时代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