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 佳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1 级硕士研究生
当前教育界,核心素养、有效教学、高阶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深度学习等理念不断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这一理念与教育界曾提出的“为迁移而教”口号不谋而合。它们都认为,教学根本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实现最大程度正迁移,成为独立自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本文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基于学习迁移理论探究“如何实现学生的历史深度学习”,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
学科核心素养系以学科理解或思维为核心的学科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其本质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特点并掌握学科特性的理解或思维。[1]其培育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深度学习作为教师指导下、以学生高阶思维为主要认知活动的全身心投入性自学活动,它强调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对学习内容的批判性利用,追求有效的学习迁移和真实问题的解决,最终目的指向具体的、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2]可以说,深度学习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当前诸多学者都探讨了深度学习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认为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是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题中之义。
新高考评价体系强调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对素质教育进行评价。要想达到这些要求则需要学生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特征为:知识学习的批判理解;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学习过程的建构反思;学习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3]可以说,深度学习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内在要求。当前历史高考试题,不仅注重考查中外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等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多角度、多层次观察、思考历史事物,对史料进行创造性的解释和运用,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些无疑需要学生的深度学习来实现。
有效教学是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尽可能以较少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性建构、批判性理解、迁移应用。而这些恰恰与深度学习的三个特点“理解与批判、联系与构建、迁移与应用”[4]相吻合。可以说,深度学习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历史学科本身就是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迁移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升历史思维和能力,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根据关系转化说,“顿悟”是影响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而顿悟一般只有在思维处于积极状态的时刻才会发生,因此,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也十分重要。在界定深度学习概念时,研究者们无一不强调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个体情感与意志、全身心积极参与、高投入性学习等特征。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设计、问题情境的创设、民主教学氛围的营造、学习策略的传授、评价反馈的合理利用、正确的归因指导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者主动性,从而实现主动、有目的的高通路迁移。
根据经验类化说,学生对概括性原理掌握得越好,迁移的程度就越大。“训练迁移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5]根据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原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越高,越有利于迁移。历史知识本身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事件类型复杂等特点,要想让学生有限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经验,就需精选教学内容,科学进行教学设计,教授学生清晰明确的历史概念,在反映历史史实本质属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思维导图、问题链将大量信息以有意义的方式组成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现象到本质逐渐类化新知识,实现纵向迁移。
根据形式训练说,学习内容的主要价值在于训练提升学生的各种功能。教师要为能力而教,而不是为知识而教。元认知迁移理论也主张掌握必要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提高迁移发生可能性的有效途径,它所强调的就是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深度学习也十分重视高阶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教师更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广阔性、深刻性、创新性等品质的培养,提升其元认知能力、自我反思监控能力。这不仅可以保证深度学习的批判性、自主性与实践性,还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学科间的一般性迁移。
情境性迁移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对情境中所具有特征的一种适应,迁移是以一定的动作图示适应不同的情境。深度学习作为内容之知(know-what)与能力之知(know—how)的融合,仅从内容之知的角度学习还不足以形成核心素养,关键在于知识的应用[6],而知识的应用离不开教学情境。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主动探究,运用历史经验解释当前社会现象并出谋划策,增强学习意义,实现远迁移。此外,教师也可借助现代技术赋能,创设智慧学习环境,通过“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实现学习者和环境的交互,让深度学习更智能高效。[7]
可以说,在迁移理论指导下的学习就是深度学习。将迁移理论与深度学习的内涵和特征相对比,我们发现,前者为后者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迁移理论对深度学习的理论价值说明图
基于迁移理论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案例:
《中外历史纲要(上)》《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教师展示战国形势图和秦朝疆域图,结合长城图片、诗句,引出问题:长城变化的原因。利用历史地图和文学作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兴趣,定位历史事件,点明统一为大势所趋,培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
结合教材19 页的“问题探究”以及14 页“学思之窗”,提示学生回忆商鞅变法等知识,提供《过秦论》中秦朝一统天下的过程描述以及相关史料,带领学生直观感受秦国疆域扩张的过程。请学生思考:秦是凭借什么一统天下实施如此伟大工程的?主客观分析解释史料,训练历史解释、论从史出能力。跨学科教学实现学科间正迁移。
2.概念教学
当时,修建长城这件事情从产生到结束需要经历哪些过程?皇帝下令后,文武百官如何落实?
教师提供图片及《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相关描述引出核心概念:皇帝制、中央集权制度,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树状图呈现三公九卿制,直观展示秦朝官员组织架构及特点。从各地征收服役人员的地名引出郡县制。并展示李斯、王绾之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秦选择郡县制。
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链,深入理解秦巩固统一的政治制度,利用图片、思维导图深层次理解历史概念,训练逻辑思维。借助史料培养历史探究能力,培养论从史出思维。
3.结构化教学
秦始皇除了修建有形的长城抵御外敌,还需修建无形的长城巩固内政吗?若需要,会涉及到哪些?(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交通等方面思考)
有形的长城与无形的长城相结合,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展示相关史学家对于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评价。将商鞅变法等旧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理解秦统一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组内讨论,组间分享,总结秦统一的意义。
学生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形成结构化知识体系,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素养。
4.监控调节
如果你是秦朝的普通子民,生活在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你会幸福么?为什么?展示丰富的史料,以服役数字、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等材料多角度展现秦暴政的一面。(不会,可能会被迫迁徙、服役……)
当时的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反抗、顺从....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才是长城之魂。)教师展示大泽乡起义和楚汉之争相关地图,并提供后人对秦速亡的原因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事件间的因果关系。
创设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历史体验感。聚焦历史事件,以小见大,使学生对自身思维过程进行批判性审视,理解秦的统一也是秦的压制。
深层次阅读史料,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培养唯物史观。运用历史地图明晰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构建时空观念。
5.思维训练
教师从多角度呈现后世对秦始皇的评价,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历史背景下,有理有据阐述观点,结合史实全面客观评价。开展辩论赛评价秦始皇。(正方:明君;反方:暴君。)在评价中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
6.迁移应用
一个国家的长久发展,不仅需要有形的长城和无形长城,更应注入长城之魂。请结合当前实际,思考我国要想实现国家统一,可采取哪些措施?请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在新情境中探究,不断拓展历史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习意义。
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内部动机、知识的理解建构、学习活动的内部调节监控、高阶思维、所学知识的跨情境迁移应用。其中,迁移理论为历史深度学习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依据情境性迁移理论和关系转化说,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科学或虚拟智慧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学习迁移应用新知识;根据经验类化说和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教师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出发,通过概念教学、思维导图、问题链等教学方式将核心知识结构化,增强知识的深刻性、丰富性、逻辑性、系统性、直观性、趣味性;在元认知迁移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采取策略教学和元认知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拓宽其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可以说,依据“创设情境—激发动机—概念教学—结构化教学—监控调节—思维训练—迁移应用”这一教学过程,最终可以构建起“以掌握基本史事为基本点,发展核心素养为根本点,训练高级思维为关键点,培养未来人为终极点”的深度学习历史课堂。但我们需要知道,迁移理论指导下的深度学习,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更多是一种理念指引教学方向。只要适合学生、适合教材、适合教师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