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一篇叙事抒情散文。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学习提示”中评价该篇:“所写不过一间小屋,所记无非一些身边琐事和日常话语,却饱含深情。围绕喜和悲展开,志物怀人,悼亡念存,很能打动人心。”[1]在该文中,作者深情回顾了自己当年在“项脊轩”发奋读书的生活和志趣,通过平淡朴实的语言,以变化的叙述视角把自身经历的家庭琐事抒写得感人至深。
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叙述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的转换即是将同样的人、事、物放置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加强叙事的效果显现。正如华莱士·马丁在《当代叙事学》中所言:“叙事视点不是作为一种传送情节给读者的附加物后加上去的,相反,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点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在很多情况下,如果视点被改变,一个故事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无影无踪了”。[2]这种叙述聚焦如果放在人物内心的刻画上面,往往起到强烈的艺术效果,比如对内心孤独的聚焦。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保护机制,要通过特殊的方式来表现,一般选择平淡的流露情感的方式才使得孤独者有安全感。而平淡的方式在行文方法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叙事视角的平淡和转换。申丹教授在《对叙事视角分类的再认识》一文中,综述了弗里德曼、查特曼、热奈特等人的观点后将叙事的视角或聚焦模式进行了四种形式的列举和区分:零视角(即传统的全知叙述)、内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第三人称外视角(同热奈特的“外聚焦”)。[3]借此理论指引来品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更容易理解该篇之所以用语平淡而情感浓厚,其中需要读者阅读时注意领会的妙处就在于叙事视角的多变。此篇虽篇幅简短,却能灵活运用内视角和外视角的转换及交叉结合来叙事,这样的行文更容易让读者对文中寄托的孤独之感产生高度的共鸣。
文章开篇写道:“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择下注;每移案,顾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这段文字的描述应该可以对应第一种视角即零视角,也可称之为全知视角,在平淡的叙述过程中,把项脊轩在修葺之前的破陋不堪的现状作了客观描述。接着,作者转换全知视角为内视角,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进行描述:“余稍微修葺,使不上漏”。如果说开篇的描写作者仿佛是置身事外,纯粹客观叙述,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话;那么随即一个“余”字便将自己代入,带有了主观情感,让读者读起来显得亲切可感。第二段寥寥数语:“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虽简单几句,却在平淡的描述中透出几分凄凉,这一视角又转换成为第一人称的回顾性视角。但无论视角怎样转换,读者见到的都是作者一个人在回忆、叙述,这恰是内心孤独的体现。后文在第二至五段既使用了全知视角,如“轩东,故尝为厨,人住,从轩前过”的事实陈述;也转换交替使用了内视角和交叉视角。如第二段先刻画了年轻的祖母的形象后转向回忆:“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等,作者采用两种视角交叉的形式来叙事,既有第一人称体验性视角又有第一人称的回顾性视角。无论是直接引用祖母的语言,还是间接引语,在叙述语态的转换之中把平常琐事的通过一个人的视角记录下来,引发读者共鸣,背后其实都蕴藏着一个人的深深孤独之感。
“留白”是中国古典绘画中一种常用的手法,画家在作画时特意在画纸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而不将画纸占满,这样的艺术技法,也广泛应用于书法、音乐、建筑以及文学创作等各个领域。[4]而在文学作品中,“留白”往往会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读者与作者可以通过留白建立起某种关联,二者构成合作的关系。作者通过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把读者纳入到的文本的解读中,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让读者有积极的阅读体验。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对作品中的意境、形象等进行有意识地再度创作,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也使用多处“留白”。作者内心有强烈的对轩中之景、轩中之物、轩中之人的怀念之情,但这种感受也是很难用语言表达完整的,适当使用“留白”的艺术手法,能使得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进行文本的再创造,感受到作品强烈的思维操控。
例如,在文本第一自然段的后半段对居于此的“多可喜”有一段描述:“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明月半墙……珊珊可爱。”这是一处典型的留白手法。作者的喜悦之情渗透在文本的缝隙之中,读者可以借助留白手法自己发挥想象感受出读书的乐趣:室内,归有光在读书学习的闲暇时刻,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将读书立业,光宗耀祖的事情暂抛脑后,全身心沉浸于悠然的轩景轩情之中,自得其乐;屋外,他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垣墙四周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真可谓君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仅增加了轩的光彩,更彰显出读书人的气质。亦动亦静、或明或暗。白天有鸟鸣,珊珊可爱;夜晚里虫儿叫,安静祥和,颇有些“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蕴。这是难得的读书之乐,也是作者埋藏在心底的惬意,经久不去。留白式的表达,欲言又止,点到即停,行文至此陡转入对“多可悲”的铺陈之上。透过字里行间,对项脊轩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进行留白,读者更能感受到的是作者对小屋倾注的诸多怀念。
再如,作者对轩中之人的怀念,也是通过笔墨留白实现的。文中仅是只言片语,言有尽而意无穷。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是借老妪之口表达出来的,文中写道:“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这句其实写的是母亲对姐姐的关心,并未直接写自己。相对于祖母和妻子的叙述,母亲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仿佛更远了一些。透过文本缝隙,读者的脑海中可以呈现出:“语未毕,余泣,妪亦泣”的感人画面。试想:作者八岁丧母,母亲对自己的爱是需要通过别人之口才能得知的,行文中唯一能够表述出的形象仅是“而母立于兹”的“立”字。一个字便将母亲的慈爱形象跃然纸上,将作者拳拳的怀念之情渗透纸背。而祖母的“以手阖门”的动作,更是深深定格在读者的脑海里,读者借助想象和联想可以补充几个关键词:轻轻的、慢慢的。这既是一种无声的关心,也是对孙儿读书的殷切期望。
艺术再现一般是艺术家对他所认识的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而感性的描绘,其中蕴含的个人理解因素比较明显。在创作手法上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再现现实。结合文学创造来理解艺术再现,一般再现论文学观认为文学的本质是真实的再现生活,真实地呈现生活的原型。[5]而生活的原型往往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得到还原的,尤其是空间的还原。读者要理解空间首先要理解空间的情感维度、空间的建构及其意义与人的情感密不可分,每个人所理解的空间都是其内心情感的反应。
《项脊轩志》艺术再现的行文形式之一是通过再现项脊轩这一空间中的人、事、物来让读者体认作者的“多可喜”与“多可悲”,尤其是悲。通过回忆家庭生活的琐事,整理记忆的过程中,再现的是三个重要人物:母亲、祖母和妻子。一句“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将缺失的母爱和厚重的祖母之爱与项脊轩这个生存的空间紧密勾连起来。二者融为一体,仿佛一个母性的温暖港湾,成为一个缺失的母爱后情感的补偿空间。而妻子在此篇中是作者一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文中有两件事情通过艺术再现来表达作者内心的伤痛:一是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看似写项脊轩,实则写夫妻恩爱,再现了妻子回娘家后与自家姐妹在谈论夫妻之间的情投意合的生活,此时的项脊轩不仅仅是一个爱情空间的象征,同时它也能帮助文学作品艺术地再现琴瑟和鸣,美好而又难忘的夫妻生活。既借用妻子省亲归来转述姊妹的话语表达美好的时光,又借助轩本身再现了“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等温馨的场景。当这个爱情的空间损坏后,可以从外在物质上进行重建,但内在的情感空间缺失终将无法再修复。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6]以物寄托情感,正是归有光内心伤痛的委婉表达。二是文尾的一句神来之笔:“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棵已经幻化为记忆的枇杷树,仿佛成为物是人非的印证。树已亭亭,可见历时已久。然而,树根越大、思念越深,伤痛不觉随之流露:“亭亭如盖”的树还在,“亭亭玉立”的人却无。作者把内在情感又幻化成为有形的载体,任由它在爱情的空间里生根发芽,再次补偿爱情空间缺失后的伤痛。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有一段极为相似的表达:“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7]同是艺术地再现了当年之物与当年之人,同是感慨物是而人非,对比阅读之后,读者很容易体会到归有光的丧妻之痛。
《项脊轩志》艺术再现的行文形式之二就是通过叠音词语的运用来表达伤痛。陈丹在《论〈项脊轩志〉的语言风格》一文中,对此篇的叠词运用有一个类比:“在叠音运用方面,用‘寂寂、珊珊、呱呱、亭亭、默默、昧昧、区区’七个叠音词写景写人,恰如李清照《声声慢》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节奏婉约缓慢,仿佛令人于‘声声慢’中搭到了归有光伤感的脉搏。”例如运用“呱呱”“默默”“亭亭”分别传神而精炼地传达出三代变迁之后的伤痛。“呱呱”一词透过姐姐的哭声再现出慈母的形象;“默默”则再现了足不出户的作者读书之苦,同时刻画了祖母对孙儿的殷切期望;“亭亭”更是时光流逝的见证和与妻子情感的纽带。这里作者对内心悲痛的表达不是宣泄和发散,而是借助叠词的音韵让悲痛复加,像是串起的珍珠,成为了情感空间拓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