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志中
整本书阅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是与“单篇短章”阅读相对而言的概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二者各有功用、互为补充,为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实践活动。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过于重视“单篇短章”阅读,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备受诟病,现在,整本书阅读重新受到语文学界的关注。这一变化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也有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有“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这一类的表述,意在通过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丰富学生阅读体验、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延展学生阅读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是将整本书阅读作为18 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也体现在初中语文教材层面。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每学期安排有两个名著导读专题,要求学生每学期必读两部文学名著,并选读若干名著,旨在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助力学生建构阅读经验,丰富其精神世界,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获得精神的成长。
虽然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材也编排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可资参考的教学成果却是少之又少。如何将整本书阅读落实到实处?笔者试图分析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困境,并运用主题式教学法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每学期设置了两个名著导读专题,要求学生每学期读完两本必读名著、四本选读名著,也即每学期六本名著的阅读任务。从数量上来看似乎不多,但实际上,学生的阅读时间是很难得到保证的。笔者以当地城乡两校抽样调查为例,七、八、九年级每年级100 名学生,每天保证有1 小时阅读时间的仅8%,有0.5-1 小时阅读时间的为17%,学生的在校时间几乎被上课、作业填得满满当当。从城乡差别来看,城镇学生的阅读时间比乡村学生少,因为城镇学生课业负担往往比乡村学生的要重。从年级差别来看,九年级学生阅读时间明显少于七、八年级学生的阅读时间,因为九年级的考学压力更大,学生很容易放弃整本书阅读。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学生的阅读方式呈现“碎片化”趋势,大多只能在课业之余挤出零星的时间阅读,很难做到沉浸式的阅读,导致阅读随意性、浅表化,阅读明显缺乏梯度、深度。由于可见,整本书阅读面临的困境,首先是阅读时间上得不到保障。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动力不充足。学生在回答“为什么不能主动的阅读名著”这一问题时,21%的学生回答“不喜欢这本名著”,26%的学生回答“名著艰涩难懂”,还有38%的学生回答“读名著对提高语文成绩作用不大”。与规范的语言典范——文学名著——相比,学生们更喜欢那些图画式的、快餐式的、悬幻惊悚的文字。同时,手机这类媒体对学生来说,比名著更有吸引力。这表明,整本书阅读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深度体验、收获精神成长,才能让学生对经典名著产生阅读的动力。
没有教师指导的教学不能算是教学,缺乏专业指导的学习也是低层级的学习。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明显弱化。一是整本书的教学目标难以确定。与“单篇短章”的阅读教学相比,某整本书纳入课程体系中承担什么样的课程功能,教师很难确定该整本书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清晰,往往导致教学指导弱化。二是整本书的教学过程难以控制。读整本书需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间歇进行,教师均很难在合适的时机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而缺少教师的介入,学生的阅读广度、深度很难保障,“阅读学习”很容易成为“阅读文字”而已。三是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难以跟上。对于如何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这个问题,教师在教法、路径、策略等方面还需要在实践中形成、积累、应用。同时,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是教师事先储备不足的,这里既有文学阅读与评价的知识储备,也有阅读方法阅读经验的知识储备。这表明,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阅读评价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科学的阅读评价,既能科学地检测教学效果,更能科学地引导整本书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完整的阅读。而从学业测评中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检测形式来看,多为“说说某部作品中的人物、事迹及评价”“就节选的某段文字做概括分析”之类。这类机械识记的知识或是简单运用“单篇短章”习得的方法能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大可不必花很大力气读完整本书,完全能够通过短期强化训练就能解决阅读的问题。这表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应定位于学生的心智成长。
主题式教学(Thematic teaching),是指以学习内容为载体,以文本的内涵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在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主题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内容主题从信息获取、语言习得、情感体验三个维度与名著展开深度对话,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的活动。主题式教学旨在从“质”上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突出情境性、活动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强调把语言放到有意义的主题中去学习,把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结合起来。
1.主题式教学很好地解决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的繁、难、杂问题,采取“选点突破”的方法,追求一课一得、一书多得,能够较大程度确保阅读实效。
2.主题式教学以主题探究统摄整个教学过程,为教学实施提供持续不绝的学习动机、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测评,确保学习过程始终按主题规划持续进行。
3.主题式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师生、生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有学习体验、有思维碰撞、有素养提升,能够确保学习的深度。
在整本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主题式教学?对此,笔者尝试以问题为教学的突破口,从小切口入手,指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1.问题源自于学生的阅读发现
课堂教学的起点是学情,落点也是学情。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组织、实施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备课的首要环节就是学情调查,调查学生已知的、未知的、期待的、困难的、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找到合适的教学入口。
《朝花夕拾》是初中学生必读的第一部文学名著,教材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那么,如何消除学生与名著的隔膜,就要从学生阅读的难点、堵点入手。笔者开展了以通读全书、同伴交流、细思评价为活动的阶梯式自主阅读活动。在学生阅读初体验的基础上,概括出本书学习存在的困难,如背景难懂、结构难懂、语言难懂、主题难懂等,其中尤以主题难懂为甚。通过初读文本、交流阅读体验、完成学情调查等环节,《朝花夕拾》一书的主题式教学就在师生共同讨论中有了主问题——探寻鲁迅成长中的师者形象。
来自于学生阅读发现的问题,是基于学情、聚焦于学习的问题,这样的主题式教学才能让课堂变得有意义。
2.问题链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
简单的问题将导致粗浅的阅读,笼统的问题则会导致不确定的阅读。在师生交流讨论基础上形成的主问题,是主题式教学的核心。教学的具体实施需要围绕主问题这个核心,设计层级式的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分享、交流、质疑、解决,促进深度的阅读体验和学习参与。
在《朝花夕拾》的教学中,围绕着“探寻鲁迅成长中的师者形象”这一主问题,笔者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
(1)在人们眼里,鲁迅一直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形象,这样一位“智者”是怎样生长的呢?我们不妨以《鲁迅小传》为题,为作者立传。
(2)了解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两位师者各自的教学风格,探究两位师者对鲁迅的影响。
(3)在鲁迅的成长过程中,除了人们熟知的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两位师者外,还有哪些人物对他的成长有影响呢?鲁迅对他们持怎样的态度?
以上三个问题,以主问题为核心形成问题链。问题一,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形成对书册内容的梳理,关注作品中重点的人和关键的事,读懂文本。问题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思考,关注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典型场景,提升阅读品鉴能力。问题三是整个问题链的核心环节,也是学习由此及彼的过程。教师为学生提供寿镜吾先生和藤野先生两位师者的研习策略之后,以问题为驱动,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宽度和深度。在这一问题提契下,书中还有“蒙师”“经师”“严师”“亦师亦友”“动物老师”“阴间老师”等师者形象,书中“鲁迅之师”的形象在阅读、探究、交流中便生动起来。学生通过阅读也领悟到:鲁迅正是从这些师者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砥砺前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由此,在“探寻鲁迅成长中的师者形象”这一主题教学下,学生的阅读由点到面,再由面发散开去,点面结合,一线贯之、纵深发展,将人物故事、作品主题衔接勾连,引导学生的阅读向深处推进。
整本书阅读,学生不能仅满足于读懂全书,更要追求把握文本丰富的内涵和精髓,最终形成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
3.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活动
主题式教学凸显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活动。由问题引发学习,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又发现新的问题,在新问题“《朝花夕拾》除了这些给鲁迅积极影响的师者形象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师者形象呢?”面前,师生之间又得以展开新一轮的探究活动。
在这一新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重新对书册内容进行重组、融合,建立阅读体验与问题探究的链接。学生重新投入到书册阅读当中去,重新复原鲁迅的成长历程,依稀呈现如下一些形象:猫、庸医、清国留学生、衍太太等。他们无疑带给成长中的鲁迅沉重的打击,让他直面朝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书中的这些人和物也算得上是鲁迅的“人生之师”。在探寻众多的鲁迅成长中的师者形象的阅读活动中,鲁迅先生的精神世界和他所追寻的理想人生在学生心中逐渐清晰。正直、无私、热忱、不惧风浪勇敢搏击的“鲁迅精神”也就不再是一个符号,而是诸多有血有肉的人和事。
以问题为导向的主题式教学将学生阅读活动转化为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学习过程。在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培育,知识的迁移、运用、创新等高阶思维得到发展。
4.问题的延伸指向学生的“语文生活”
什么是“语文生活”,语文生活指的是语文学习由课内学习向课外生活的延伸与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即是学生的生活,这就要求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整本书阅读活动本身是个性化的、开放性的,学生的主题式学习理应跟学生的阅读实际接轨。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满足于对某一或几个特定问题进行探究性的阅读活动。要由这些少数问题的主题探究关联到书册内容和学生阅读实际,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系列主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探究。
在《朝花夕拾》中,除了围绕“探寻鲁迅成长中的师者形象”这一问题进行主题式教学外,课后,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组建如下主题式探究活动:鲁迅的童年、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鲁迅的批判思想,等。在教学活动中,我们以课堂的主探究为“风暴眼”,带动与之相关的其他作品的阅读,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搭建整本书阅读与语文生活的联系,让整本书阅读变得更加富有价值。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教学虽然面临诸多困境,一线实践也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以问题为驱动的主题式教学,无疑是当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