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那些易忽视的学习触发点

2023-10-28 16:11虞海燕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李大钊文体想象

虞海燕

教材中文本是教学范例,或者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或者引导学生遣词造句,正确表达;或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怎样借助这些教学例子达成教学的目标呢?教师要明确语文课堂的意义所在,立足教材,引导学生在感悟、赏析的过程中找到打开文本的正确方式,建构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学会语言的表达运用,真正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一、关注文本简单语言背后的深意

读懂文本语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读懂简单语言背后的深意。如写人记事的文章,关注文本简单语言背后的深意,领悟人物的所思所想,触摸人物的灵魂,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让心灵得到洗礼。

如六下教材《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回忆自己父亲的文章,感悟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点。

文章内容距现今时间远,背景陌生,怎样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李大钊的崇高品质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处理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凸显人物形象,不妨就从抓人物表现入手。文中有这样的话:“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是李大钊被捕后和家人见面时的表现,显然他已受过酷刑。这是在和他深爱的家人诀别,见人生最后一面时他有千般不舍;这是他临终的前夕,生命的尽头时,他心有不甘。纵内心翻江倒海,可脸上平静而慈祥。严刑拷打,生离死别,壮志未酬,可神情竟异常安定,脸上平静而慈祥,这是学生不解的;又是什么信念支撑他有如此异乎常人的表现,更是学生不明白的。只有弄懂了,搞清了,才能让学生对李大钊有真正的了解,也才能体会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和崇高境界。教学中就以李大钊“平静而慈祥”的表现为突破口,找人物的内驱力,由此及彼,走向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

课文写了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三个场景,看看三个场景,李大钊各有怎样的表现?面对严峻的局势,他拒绝离开北京,坚定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平静地继续着党的地下工作;面对实枪荷弹,粗暴吼叫的魔鬼,他临危不惧,从容平静,似乎早已料到,并且早做好了被捕的准备;面对死亡,他视死如归,一如既往地平静,处变不惊。可见其内心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心中的信念是多么坚定。

下面由此及彼,寻找平静背后的力量:如此平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看一看课文的描述,读一读人物的简介,便领悟了:因为伟大的事业,占据了他整个心灵;伟大的信念支撑他无所畏惧,坦然处之,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从抓人物表现入手,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平静而慈祥”背后的深意,人物的形象就更加鲜明了。教师从表象入手,整合文本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简单语言背后的深意,这样感悟人物的形象,就能实现心灵沟通,就能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建构出新的意义。

二、关注文本语言的准确表达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人文性特征,培养新时期所必要的高素质人才。现实中,教师常常因为语言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偏重体现语言的人文性,而忽略了语言的工具性,以至于难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如《火烧云》描写的是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色。全文以“变”统领全篇,文章段段有“变”,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表达富有特点。一是语言朴实,自然,流畅。尤其是文中的18個“了”字,用口语的形式娓娓道来,蕴含了惊喜、喜悦、欢快的感情,读着顺口和谐,充满生活气息。二是词汇丰富,笔调灵活。描写颜色的词,充满色彩美;表示时间短促的词,写出了形状变化之快;叙述事物消失尤其富有情趣,写马“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写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写狮子“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同是写马、狗、狮子的消失,一个是逐渐模糊,一个是不知去向,一个是倏忽不见,毫无单调重复之感,使文章更显活泼生动。三是语言凝练,文章锤字炼句。有时,一个字就含不尽之意。例如:“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个句子中的“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还和“着了火”相照应点题。文章还用了很多叠词,增加了语言的音乐感,而且形象地描绘出了火烧云的色彩、形状的变化,以及人物的情感。还用了比拟的手法,分别用人们熟悉,更为儿童喜爱的动物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

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是习得和反馈的过程,是从“输入”(理解与记忆)到“输出”(运用与表达)的过程,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品读感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欣赏积累内化文本语言,并及时创设情境,重视语言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关注文本的文体特点

阅读教学需要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关注和认识文本的文体特点,深入体会每一种文体的魅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基础。如教学小说,让学生在感悟合理的环境、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小说文体的特点;教学古诗,除了要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还要引导学生感悟不同诗的表现方式;教学童话,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和认识到童话故事想象的丰富、大胆、新奇、美妙和童趣的特点。

如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想象性文章,首先,让学生知道作者进行了哪些想象,提炼出六个方面的想象,文章想象丰富的特点便留在了学生的印象中。其次,让学生从中找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处想象,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再去品析。如“鸟窝的奇形怪状和在风中起舞”中能感受到作者思维的开阔,想象的大胆;“住在鸟窝里的竟然不是鸟,而是一些动物和自己的妈妈”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象非常奇特;“流出的口水”会让许多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他们能从中感受到想象充满情趣;“妈妈对我眨眼;和我说话”又写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想象中不失情感。人能变成植物,人也能住进鸟窝,人和动物能共享食物,所有的想象是那么美妙。

学生在品析后,便会形成关于想象的丰富、大胆、新奇、美妙和童趣等特点的认知,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想象的启迪和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有趣的“变身”,也可以另辟蹊径。学生通过想象,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并能合理规范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所以,关注文本的文体特点,领悟不同文体运用不同表达方式的精妙,是阅读教学“教语言”的有效策略,能为学生迁移运用、学会表达打下基础。

语文教学的价值在哪?教师用好文本这个例子,深入把握教材,确定好文本教学的核心任务,关注到具有教学价值的教学触发点,让学生主动去领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去表达交流,从走进文本到走出文本,达成文化的积淀与发展,审美能力与审美品位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的目的。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李大钊文体想象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快乐的想象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