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2023-10-28 15:22张茂侠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情感

张茂侠

情感教育是關注和强调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不断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从而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初中阶段的各科教学中,语文课程是最符合开展情感教育的学科,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借助于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课文,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不断提升。

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研究,从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渗透的重要意义着手,提出了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以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语文课程教学对于初中生情感的培养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知识所包含的人文性、故事性以及情感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其学习兴趣,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渗透不单单能够培养学生情感,还可以让他们提升语文学习的热情。

例如针对散文《春》的教学,不但要确保学生可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学习朱自清所使用到的不同写作技巧,还需要通过文章的语句来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爱,让学生了解到朱自清先生从盼春、绘春、颂春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写作,同时借助嗅觉、听觉来感受春天的轻柔和温馨,通过视觉欣赏春天的美丽。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来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也能够透过课文去感受春天的美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提升。

(二)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若仅仅局限于浅层知识,照本宣科地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不能融入自身情感,也无法挖掘和利用课本中的情感要素,长期下去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的情感认知正处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课堂中来,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认知与体验。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知识内容,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窃读记》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仅仅为学生讲解“窃读”的过程,不重视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并未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主人公对书的喜爱之情,大部分学生往往无法理解“窃读”二字的含义,也无法体会到“窃读”对课文主人公而言是如此珍贵。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同时抓住细节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让学生获得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也才能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新课引入阶段,实施情感教育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情感认知能力有待提升,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挖掘和运用情感要素,在新课引入阶段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知识内容中所蕴含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学习知识。

例如针对《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教学,很多学生刚刚看到文章标题后会觉得这仅仅是一篇单纯的写景文章,语文教师借助于信息技术实施微课教学,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学习视频或者和文章主题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苏州园林属于我国江南地区独有的建筑风格,已经传承了千年。通过视频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江南园林之美,就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漫步于苏州园林内。随后结合课文的描写学生能够再次通过文字和想象来体会到古时候能工巧匠技术之精妙,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苏州园林的喜爱之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也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有感情朗读时,渗透情感教育

朗读属于语文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之一。借助于正确有效的朗读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教师要为学生进行领读、示范朗诵等,随后要求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朗读,随着阅读次数的提升会让他们产生很多新的感想,尤其是教材中的诗歌等。

例如教学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由于本文属于诗歌,而诗歌这一体裁恰恰可以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其形式简单但蕴含感情。教师在教学时首先为学生介绍余光中创作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在讲明这首诗所表达的基本含义之后,让学生对诗中描绘的情境进行充分联想,最后再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有感情朗读。比如说可以将班内男女生分开来进行分段朗诵,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依靠各种朗读形式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身于学习中来,随后再逐字逐句体会作者在诗歌中融入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感悟。通过多次有感情朗读,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到余光中先生浓厚的思乡之情,此时教师再让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完成随堂小作文,在文中融入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作文的形式赞颂家乡,可以是风景、历史、人文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有效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三)灵活运用语言,调动学生情感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教学过程中对语言词汇的灵活应用与基调的把控是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自身所表现出的积极热情的状态、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激发其情感共鸣。由于语文课程的语言特性,教师能够把更多情感力量注入语言中来,依靠生动、准确、有趣的语言词汇,结合融入情感的丰富肢体语言,在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教师不单单可以采取品读、朗诵、赏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所蕴含的情感,还可以通过富有激情的语言来充分表达文本的情感力量。很多课文内容中都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师借助于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不单单可以将这些情感更好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也有助于学生深入体会并理解文本。

比如说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散文内容可以说具备语言美、情感美、画面美。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利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依托于情感传递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在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文字中,学生可以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春天万物的喜爱,准确把握和理解本文的思想内涵。

综上所述,对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要素予以深入挖掘利用,这是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语文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促进情感认知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确保语文课程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作者简介: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情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背课文的小偷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