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语文教学

2023-10-28 15:22毕艳香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习俗民俗北京

毕艳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文化自信”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要求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冲击着国民的思想。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生,知识储备少,好奇心重,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语文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流光溢彩的河流中捧取一瓢,为语文课堂增添一份“文化味儿”,筑牢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本位意识,增添文化自信力。

传统节日民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经千百年洗练、碰撞、融合,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与凝聚力。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北京的春节》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民风民俗画卷,是我国传统春节文化的缩影。课文中的春节民俗既有普遍性也具有北京地域特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组织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传统春节民俗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聚焦教材的文化价值、育人价值,旨在立足语文课堂,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聚焦教什么——挖掘教材的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具有语言价值、文化价值、育人价值。《北京的春节》一课用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品味了老舍语言的俗白精致、雅俗共赏,分析了文章结构的详略得宜、疏落有致。第二课时着重挖掘教材的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

一是关注教材文本中的文化资源,发挥教材价值。教材文本中描写了多种春节民俗,如风筝、空竹、口琴,贴对联、挂年画、放爆竹、赏花灯,涵盖了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手工、表演等艺术形式,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进一步介绍春节的民俗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热情,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相关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增强他们接受、认同、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二是发掘教材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丰盈育人能量。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一到春节,各地人民都会返乡,归家,全家团聚,老少同堂。教材中提到老北京的春节吃团圆饭、祭祖、拜年,这些民俗活动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一贯以来的家庭观念和乡土意识,而这两者又是爱国主义的基础。教材中写腊八粥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教师可以通过补充甲骨文中“年”字是谷物丰收的形象,来引导学生领悟春节是享受一年劳动果实的时候,饮食上的丰盛不仅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更表达了希望来年的生活像现在一样“丰盛富足”的美好愿景。

二、聚焦怎么教——语文课堂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和融合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为依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活动和体验中积淀,内化,构建文化自信。

(一)学而亲之,综览老北京春节民俗

《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写起,到正月十五收笔,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老北京过春节各个时间节点的风俗习惯,其中详细描写了除夕之夜、正月初一、元宵节的热闹和隆重,绘制出了一条完整的春节民俗时间线。

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布置了如下预习作业。

制作北京民俗日历

请阅读《北京的春节》,勾画文中提到的重要的民俗时间点,依次标注在本年度日历的相应位置,请注意:民俗时间点都是用农历日期标明的,绘制日历时要注意农历日期和公历日期的对照。

通过日历这个直观的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完整掌握北京的春节民俗时间线,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关注到每个时间点的民俗活动,对于老北京的春节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通过了解老北京春节持续时间之长和民俗活动之丰富,感受到老北京人过节的热闹和隆重。

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开展本课的第一个学习活动。

制作春节民俗小贴士

整理腊月初八、初九、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正月十九等民俗时间点的民俗活动,制作成春节民俗小贴士,包含相应习俗节点的年份、月份、星期、日期的农历、公历以及相应的民俗活动及配图。

《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中包含了多种形式的民俗文化,教师应把握好这一切入点,为学生做好民俗文化的资料补充,帮助学生多角度亲近民俗文化。

在预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检索主动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节日民俗,制作“民俗资料卡”;在课堂上,教师将“民俗资料卡”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介绍民俗的由来、涉及地区、传说故事、民族情感及美好祝愿、流传度及影响力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节日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对春节民俗的认识,感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近距离领略民俗文化的魅力。在对老北京春节民俗充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制作“春节民俗小贴士”,让学生做小讲师,发挥学生在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二)学而辨之,建立文化之“我”本位

文化自信的建立仅仅凭借了解文化、认识文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不断强化学生在文化传承中的主体意识。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学生自身也拥有过春节的生活体验。在本课的第二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采访家中长辈,了解自己家乡过春节的习俗。通过生活体验与文本内容的连接,建立文化之“我”本位。

(三)学而有之,体验文化的包容性與相容性,建立文化自信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民俗有着非常强烈的地域特色,即使是春节这样全民族共同拥有的传统节日也不例外。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了老北京的春节民俗,也拥有自己家乡的春节民俗活动的相关经历,但这些认识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对于节日民俗背后所凝聚的民族情感和人文内涵知之甚少。针对这一现状,设计本课的第三个学习活动如下。

制作南北方春节民俗对照表

用平板电脑查阅资料,了解屏幕上出示的春节习俗属于南方还是北方,将词条粘贴在对照表中,标明相应习俗所蕴含的美好寓意的异同。整理完对照表后说说你对不同地域春节习俗有了哪些新认识,与同学分析你的感受。

“同一个传统节日,南北方的民俗活动不同,但相同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经抛出,学生纷纷陷入思考和讨论。学生讲道:“元宵节时,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也有咸甜之分,但是都表达了希望家人团圆的美好愿望。”“南北方过小年的时间不一样,但是都表达了要干干净净过个好年,新年要有新气象。”“北方过年要守岁,南方过年要围炉,但是全家人都从五湖四海回到家乡,亲人团聚,合家欢乐。”比较南北方春节习俗的异同,更重要的是领会不同习俗背后“同”的内核,即中国人借由春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表达团圆、和谐、顺遂的美好诉求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语文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有效渠道,语文教师要将“传承”的使命融入课堂,不断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的融合路径,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河北省唐山市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习俗民俗北京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民俗节
北京,北京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