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层级阅读教学理论,构建古诗词教学进阶路径

2023-10-28 15:22刘琴陈良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白居易首诗古诗

刘琴 陈良

《池上》是白居易一篇富有情趣的古诗,全诗细致逼真,活泼生动,有静有动,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本文采用南京大学黄伟教授的三层级阅读理论,分析课堂教学中凭借“释义”“解码”“评鉴”三个层次拾级而上,让学生从浅到深地理解古诗词,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基于释义层,读懂古诗,授之以鱼

阅读教学中的释义与普通阅读不同。阅读教学就是教学阅读,要注重理解的基础性,要关注释义的过程和方法。首先教师必须进行正确的解读、深度的解读,然后在课堂阅读实践中找到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方式、方法,科学生动地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全过程。

1.以字带句见诗意

通过对照注释,学生都能够明白《池上》这首诗的内容,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小娃”“白莲”的理解有歧义。当老师直接出示“小娃:美丽的少女”“白莲:白色的荷花”时,孩子们认为与他们的理解不一样,这时候老师利用这一矛盾冲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推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兴趣的生发。

2.知人论世见诗人

学生要能触及古诗的灵魂,对诗人的了解是必要的。就《池上》这首诗而言,需要对诗人白居易进行适当的介绍,帮助学生真正弄懂小娃指美丽的少女、白莲指白色的荷花。于是教者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在释义层,有些信息的获取学生可以通过主观上的阅读去提取概括,但有些信息是学生无法主观获得的,而告诉也是一种获取手段。只有让学生理解了这些概念性的内容,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3.图文对比见编者

在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模式了解了诗句的真正意思之后,教师展示2021年版和2023年版教材《池上》一课的插图,让学生对照插图说说不同。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人物、荷花颜色都发生了变化,就连原先的莲蓬也不见了,由此认识到编者意图。这一环节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对于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求真务实的精神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4.别样对白见内心

2022年版新课标对第一学段(1—2年级)诗词教学“阅读与鉴赏”能力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经典咏流传》中把《池上》和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许渊冲的《池上》英文版相融合,打开了《池上》情趣点的新视角。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情境磁场,进一步促使学生与荷花面对面,走进诗的意境里,并引导他们利用支架进行表达,大胆说出心里的赞美。学生在别样的独白中看到了欣赏美好事物的白居易,更看到了白居易对晚辈的无限包容。这样的教学策略既贴合一年级的学情,又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角引向诗句,走进文本。

二、基于解码层,读透古诗,授之以渔

三层级阅读对于教学要求不止于理解诗意。解码层的教学,尤其对于古诗词的教学,需要继续往纵深处走,去领悟文本的独特性和艺术性,去感受文本表达的秘妙,培养学生的语文感知力、語文辨识力、语文审美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池上》这篇文章充满情趣,我们需要把眼光落实到“白居易是怎样把一首采白莲的诗写得如此生动有情趣的”上,需要关注诗的写作技巧和艺术表达层面。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对学生授之以渔。

1.含英咀华见章法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池上》这首诗所有的情趣都有一个落脚点,那就是“偷”。把“偷”和“不解”的矛盾解释清楚,自然能体会到正是小娃的那份对花的喜爱、那份纯真打动了白居易,白居易发现了小娃内心的美好,所以不指责,不批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偷”为突破口,通过一组“偷”组成的词语,创造贴合学生的语言场景,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自主品味中领悟“偷”中蕴含的情趣———这不是真正地偷东西,而是小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喜欢,那种天真的率直的本性的外显。这里不仅理解“偷”的字面意思,还读懂了“偷”之前、之时、之后的心路历程,从“撑小艇”时的急切期待,到“偷采”时的紧张兴奋,再到“不解藏踪迹”时的得意忘形,层层变化,细致逼真,这样再来理解“不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2.轻吟慢诵见意韵

三层级教学理论指出,解码层主要赏析隐含在文章作品中的手法技巧与艺术奥妙等。教学《池上》时,引入了吟诵环节,依循其固有的音律,通过吟诵能直达其肌理,从而走进古诗内部,深层次理解文本,解开文本的“密码”。古诗词教学只有进入到这一层,学生才可以真正读懂古诗的音韵,在习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转化、创新。

三、基于评鉴层,读活古诗,领悟渔识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研读文本时既要读进去,也要读出来,寻找出可教可学、应教应学的语文要素,把课文中蕴藏的语文要素提取出来,通过教学设计将其搭建成合理的梯度,在教学中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古诗词的教学,教师还要教的是在“古”与“今”的连接、交织和比对中转化和创新,从而消除传统文化的时代隔膜,真正让传统文化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

1.主题阅读见一类

课堂如果就古诗教古诗明显单薄。“此一首”不仅是学生认知的对象,更是通过“此一首”的训练,达到对“此一类”的融通。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推荐白居易同主题的古诗,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更可以推荐有关专注而有趣味的故事让学生阅读……这种“连读”是诸多内容相结合,实际上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素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2.迁移内化见自己

三层级理论最终的落脚点是在课文与自我价值成长之间迁移内化,自我构建。那么学生学古诗的最终归依也应是读活古诗,让文本为我所用,运用作者的观察视角、思考方法、构文匠心、表达智慧,书写自己的作品。在《池上》这首诗中,教师抓住“趣”设计了两个有梯度的小练笔。

(1)写一写诗中的“趣”;

(2)写一写身边的“趣”。

通过三层级阅读教学,我们可以构建古诗词教学的进阶路径,它不是教学内容的平面铺展,而是多角度有梯度地逐层向学生语文能力综合素养递进的一个过程,它指向的目的也很明确——通过释义层、解码层和评鉴层,让教学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最后到“掌握渔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进程都很清楚和明确,也为教师的课堂反馈和课后反思提供了明确的坐标。

作者简介:刘琴,江苏省靖江滨江学校语文教师;陈良,江苏省靖江渡江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白居易首诗古诗
《上课没人抢》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我想写首诗给你
早春(节选)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