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深度参与者,由于自身具有社会认知水准较高、个性化特点突出、话题参与性意识强烈等特征,使得“知乎治校”等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复杂性、潜在性、突发性和传播速度快且难控制等风险特点,舆论一旦形成,很容易转化成“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从而激化矛盾,将极大加重高校的教育与管理工作难度。本文深度分析“知乎治校”等网络舆情事件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对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对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和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知乎治校”;网络舆情;校园治理
近年来,有关 “知乎治校”“微博治校”等网络舆情事件的高校负面新闻频频冲上热搜头条。各个高校的话题各不相同,然而舆论导向却出奇的一致,无论是提出的问题还是下面的回答都以负面评价为主。哪怕有人提出客观的见解,也会被众多回答者肆意诋毁,甚至引发网络暴力。“知乎治校”等网络舆情事件现象总体呈现出一种不理智的倾向。
一、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即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在知乎、微博等网络平台针对自己学校发生的现象、出台的政策等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从而试图通过舆论力量延续或者改变校园生活现状的做法。基于此,一旦出现与学校相关的热门话题,以学生为主体的网民反应迅速,加上网络平台对相似问题的关联推荐,使其他人群也加入舆论的传播,结果是网络舆论呈现 “病毒式”蔓延。极高的用户活跃度将会赋予舆论事件更多的讨论度和参与度,诱使与事件本身无关的其他人群加入事件讨论,扩大舆论的影响力。[1]
二、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集体兴奋点高度趋同
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深度参与者,他们个性化特征鲜明、猎奇心理强、话题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具有极高的社会参与热情。相似的教育背景和认知经历,也让他们的群体认同感不断加深,容易产生共鸣,形成 “团体思维”或 “群体思维”,对感兴趣的话题保持高度关注的同时且有较高参与度,这就使得类 “知乎治校”等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复杂性、潜在性、突发性和传播速度快且难控制等风险特点。
(二)学生习惯网络表达情绪路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主要阵地已逐渐确立起其社会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成为公共信息集散地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诉求意见的主要载体。[2]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这些社交平台发出声音、表达意见,且用户不需要公开自己的个人信息便可以在这类社交平台上发布各类言论信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导致网络言论自由更广泛。[3]
(三)学生缺乏理性判断盲目跟风
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相对比较单纯,认识与判断能力相对较差,观点相对片面,容易产生从众心理,盲目跟风。尤其在事件的前期发酵阶段,事件发展的过程还不明确,获取信息的渠道与途径比较闭塞,而类 “知乎治校”事件的推动主要依靠学生群体的号召与推动,加之缺乏正确的引导,个体往往把大多数的言行作为群体的道德准则和标准,会不知不觉地被他人的情绪和言行所影响。[4]
(四)学生不知如何表达合理诉求
我国高校学生参与内部治理的发展处于进一步探索完善阶段,各方面都不够成熟。部分学生安于现状,不愿去参与高校治理,还有很多学生不了解高校治理是什么、如何参与治理。学生缺乏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言权较弱,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导致知乎等网络平台逐渐成为他们表达利益诉求的主渠道,也是热点难点等社会矛盾的集散地,更成为青年学生群体倾倒负面情绪的宣泄口。[5]
(五)校内信息反馈渠道不够成熟
学生组织和校内诉求反馈渠道是大学生和学校交流的重要媒介,然而有些高校的学生组织重活动而轻服务,在涉及学生权益的问题上,不能真正做到向学校传递学生的声音。此外,部分学校的诉求反馈渠道单一,意见反馈体系不够成熟。一些提出诉求的同学,“被”通知辅导员、导师,“被”理解学校政策,“被”撤下诉求,使得学生被迫转到他们更熟悉的校外平台进行吐槽。
三、网络舆情事件帶来的风险
网络舆情事件以学生为参与主体,具有话题关注度高、互动频率高、波及范围广以及迷惑性强等特点,易引发高校群体性事件,会给学生和学校带来较为严重的风险。
(一)扰乱教育教学秩序
大学生思维比较敏感,但心理还未成熟,人生经历少,缺乏客观的分析甄别能力。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在 “知乎治校”相关负面舆论的影响下,学生更会产生 “老师在夸大唬人”的心理,老师的 “教育者”形象进一步受到冲击。一旦学生的不满情绪和抵触心理没有得到缓解,他们可能采取更强烈的行为,如抗议游行。高校学生密集,人流量大,一旦爆发学生游行,极易引起大规模围观,造成秩序混乱,甚至学生面临安全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二)更深层次制约学生全方面发展
由于网络发布信息的低门槛和缺乏管制的特性,一方面导致学生容易将未经深思熟虑或者不成熟的问题直接发表在平台上,缺乏思辨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影响学生主动利用校园资源,寻找渠道向校方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方面来说,缺少主动解决问题以及主动去理解、运用校园政策的过程,不利于学生个人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大学时期正是人生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长期接受不良舆论熏陶,极大地影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形成,导致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判断,而盲目跟风随大流。[6]
(三)影响学校社会形象
高校在处理负面舆论时,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给出符合网民心理预期的回应,就容易落入被动,若处理不慎,公众对其印象会大打折扣,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甚至会被当作反面教材。同时,为了应对网络平台的负面舆情传播,学校将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行政力量去调查相关事件,并且以平息学生情绪和维护自身形象为首要目的,从而难以付出更多精力去处理事件本身。正常的教学管理被打乱,学校拿不出时间去创新管理模式,同时也造成行政资源浪费,学生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
四、网络舆情事件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内部舆论监管体系
调查显示,舆论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及可能产生的成效被广泛认可。而高校 “知乎治校”事件的预警是对可能导致高校卷入舆论风波因素的提前消除,故高校有较高的网络预警能力和反馈处理信息的能力,会对高校处理舆论风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建立内部舆论监管体系,核心是及时、全面、高质量地收集信息,并作出反应。内部舆论监管体系要按照 “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为原则,快速调查事件背后的社会推手,恢复高校稳定。[7]
此外,预警队伍的建设同样重要。设立信息员岗位,负责收集信息,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要明确信息涉及的范围,如治安、食品安全等,要有确定的信息来源,从基层抓起,层层落实,把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倾向的同时,不断拓宽信息搜集渠道和手段。预警队伍还要不断学习以提高专业度,形成专业的预警制度。[8]
(二)政策发布前合理考虑学生诉求
部分学校政策不够公开透明,让学生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或者部分制度、规则因其局限性,无法体现公平性,导致学生误以为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抑或是有的政策发布未做好解释说明,让学生产生了误解。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校管理人员发布重要政策时,要经过多道审核评价,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政策严重不合理的可能性,以免影响学校治理和声誉。重大政策或者是制度发布前,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代表参与制定,也可以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和老师进行普调,之后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参与到政策的决策中来。结合意见和心声,考虑实际需求,让政策的发布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在校内形成民主、公开、公正的校园管理氛围。
(三)开拓“学生治校”新格局
学生个性化日益突出,学生越来越注重自身需求的表达,然而学生在校内的合理诉求渠道却整体偏少,因此,在学校的治理中,学校除了应将政策公开化、透明化,还需要让学生参与到事件的处理之中,尊重学生的意见,时时刻刻为大多數学生着想,勇于开拓 “学生治校”的新格局,提高学生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话语权。在校内,要建设民主、支持性沟通氛围,建设畅通的沟通渠道。完善现有的沟通渠道,加大正规的网络反馈途径,提高学生的认识度和了解度,及时汇集师生的利益诉求,了解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并由相关负责人定期给予官方回应和解答。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代会的作用,让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维护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利益诉求。此外,还应简化问题反馈的程序,逐步取代知乎在学生对于学校问题上的关注度。[9]
(四)加强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要将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不断强化学生网络思想教育,使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仍然保持对网络中信息的甄别能力,能够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文明、科学、健康、守法的上网风格,从根源上解决盲目跟风所导致的情绪激化和事态扩大;其次,集体荣誉感会驱使学生在面对知乎等平台上关于学校的不实言论时及时制止。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学生的情感倾向,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打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渠道,为学校的发展共同努力;最后,要针对学生、老师、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应对舆论危机的心理教育工作,舆论危机心理教育工作要保证在舆论事件发生时,全校人员可以各司其职,不慌乱,不动摇,更不因未证实的事件而大喜大悲,做到以平常心理性看待事件的发生,并及时化解危机。[10]
(五)提升学校对外公关能力
学校要重视网络舆论的传播重要性,面对网络上过分夸大的谣言,要学会利用网络,化 “知乎治校”为 “知乎赞校”,提升对外公关能力。高校在知乎平台很少有官方账号,高校管理者官方入驻知乎,对高校的政策进行权威解答,强势引导,以正视听,便于形成良好的理性探讨氛围;高校可以成立专家库,对内可供校内管理咨询,对外可以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专业解答,提高可信度;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学校组织辅导员团队入驻知乎,侧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会起到良好的效果;“知乎治校”舆论事件往往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在肆意传播谣言,学生主体才是当事人,更加具有说服力,学校组织学生群体入驻知乎,现身说法,传播正确信息,可以降低学校卷入负面舆情的可能性。
五、结束语
通过分析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存在的风险,提出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应对策略,对促进高校治理体系的完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空间和渠道、实现高校发展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文竹.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模型研究[J].信息通信,2018(4):2.
[2] 姚小波.基于案例的高校学生工作网络舆情引导探索[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2):4.
[3] 卜建华,潘云梦,张宗伟.青年群体网络民族主义极端行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1):4.
[4] 詹红燕.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5] 郭文艳.公共突发事件与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其引导[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6] 冯刚,黄渊林.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成因与表征[J].思想教育研究,2021(9):93-98.
[7] 倪建均.羊群效应: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网络“围观”集群行为社会心理分析和引导策略[J].北京青年研究,2017(4):6.
[8] 傅益南.基于“知乎治校”现象的网络舆论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6):38-39.
[9] 艾伊璠.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08):245-246.
[10] 李晓鹏.从“知乎治校”现象研判当前高校舆情监管的社会性风险与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01):15-16.
作者简介: 徐美波,女,汉族,辽宁铁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