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 孟晓东
一、整体把握,披文入情
1.直奔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是《慈母情深》。
(生齐读)
师:关注“深”字,请再认真读一遍。
(生齐读)
2.初读课文
师:打开课本,标小节、轻声读,读准新词,在不懂的词句旁边打上问号。
(师巡视)
(师出示第一组词语:失魂落魄、怂恿、竟然、攥着、鼻子一酸)
师:谁能来读准?
(生读)
师:刚才我看到有同学在“失魂落魄”上打了个问号,谁理解这个词?
生:“失魂落魄”指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样子。
师:在这篇文章中形容什么?
生:“我”因为极度渴望拥有一本书而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师:有同学还对“怂恿”这个词有疑问,那么谁知道“怂恿”是什么意思呢?你被人怂恿过吗?
生:“怂恿”就是从旁边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师:一般怂恿别人去做的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
生:坏事。
师:那么文中指的是什么事?
生:自己鼓动自己去问母亲要钱买书。
师: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笑)
(师出示第二组词语:脊背弯曲、疲惫、龟裂、塞钱、机械忙碌)
师:(出示图片)这就是龟裂的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皱纹。
生:干枯。
师:因寒冷、干燥而破裂,这就是母亲的手。读——“龟裂”。
(生齐读)
(师出示第三组词语:潮湿颓败、压抑、酷暑、噪声、震耳欲聋)
师:读了这三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第一组词都与“我”有关,第二组词与母亲有关,第三组词与母亲工作的环境有关。
3.整体感知
师:从以上词语中选出关键词,说说整篇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
(师在生思考后出示填空)
我一直想买一本小说,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在自己的(怂恿)下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亲眼目睹了她在(震耳欲聋)的车间艰辛地忙碌着,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疲惫)。当知道我想要一元五角钱买书的时候,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机械忙碌)。我(鼻子一酸)跑了出去,用这钱为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又为我凑钱,让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二、品读场景,领悟深情
1.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我”要钱买书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母亲也毫不犹豫地将钱给了“我”。按理说“我”如愿以偿后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可是“我”为什么鼻子一酸呢?你在什么时候会鼻子一酸呢?
生:伤心、难过时。
生:受到委屈而又得到别人的安慰时。
生:感动时也会酸鼻子。
师:是啊,按理说“我”的愿望达到了,为什么反而会伤心、难过、愧疚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觉得心里很难过,所以鼻子一酸。
师:为什么难过?
生:“我”看到母亲工作如此辛苦,还给“我”钱买书,心里不忍、难过。
师:母亲挣钱的辛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请大家找一找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2.聚焦环境
师:为了养活儿女,母亲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的呀?让我们首先聚焦母亲工作的地方。
生:我找到了第7自然段,这一段写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差。
师:是的,你说的很准确。(出示第7、9自然段)这就是母亲工作的地方,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除了“差”你还会想到哪个词?
生:糟糕。
生:恶劣。
师:在这一段中,作者又是抓住了哪些细节渲染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请你仔细读读,画出关键词语。
生:“低矮”“压抑”,让我感受到母亲工作的地方空间很小。
生:“四壁潮湿颓败”,空气一定不好。
师:是的,那是个半地下室,窗不能开,终年不见阳光。
生:“不足二百平米”“七八十个”可以感受到人多,拥挤不堪。
生:“酷暑炎夏”“热量”“蒸笼”,这些词充分写出了在这种环境中人一刻都不能待下去。
生:噪声震耳欲聋,人在这样的地方会焦躁不安。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这就是母亲工作的地方。这样的画面就像镜头一一扫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同学们,在这一段环境描写中,作者用了一系列数量词,你注意到了吗?作者反复说了一个数量词“七八十”,一连出现了五次,作者想要用这样一种方式强调什么,又表达什么?
生:强调环境的恶劣。
生:强调母亲的不易。
师:这种强调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下的震撼,“我”的母亲居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出示第7、9自然段)
“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今天的母亲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的——(生读句子)。明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都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生读句子)。我们在词语的反复强调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感情:母亲挣钱不容易,“我”被震撼到了。
三、写法探寻,感受真情
师:其实反复这样的写法在全文中多次出现,哪些词语也是像这样在文中反复出现的?
生:第10、13、20、31自然段反复出现“大声”这个词,可见环境的嘈杂、工作的辛苦。
生:第30自然段,旁边一个女人的话“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供他们看闲书”,这个反复强调女工对“我”的责备,衬托出母亲养育“我”的不易。
生:第19自然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反复强调“我的母亲”。
师:这里出现了三个“我的母亲”,如果去掉两个,这样写,比较一下,给你带来的感受有没有变化?(出示)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驚地望着我。
生:意思没有变化,但感觉不一样。
师:你的感觉方向很对,语言组合有时候多一个字或者少一个字都会味道不一样。
师:我们刚才知道,反复的价值就是强调。那么这里强调的是什么?
生:母亲的艰难、疲惫。
生:作者看到母亲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内心深深地被震撼了。
师:说得好!这样一种写法如果用在电影里就是我们熟悉的慢镜头,它放大了每一个细节,你能看到母亲的背——
生:直起来了。
师:弯曲着艰难直起。
师:母亲的脸——
生:疲惫的满是皱纹。
师:母亲的眼睛——
生:没有光彩,充满血丝。
师:母亲的每一个动作、神态都清晰地映入“我”的眼,刻在“我”的心上。作者清晰地刻画出母亲转过身的动作、神态,强调在恶劣环境下劳作的母亲十分疲惫与辛苦。
师:倒装手法的运用强调了后半句,那些细节深深刺痛着“我”的眼,震惊了“我”的心,让“我”情不自禁反复发出呼唤——“我的母亲”。
(师生合作读第19自然段)
师: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反复的手法?
生:第32自然段,连用了四个“立刻”。强调了母亲争分夺秒地赶活儿。
师:体会得很细致。“立刻”是什么意思?
生:马上、赶紧。
生:迅速。
师:我们不是经常说同一个意思要用不同的词语表达,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更生动吗?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换一些词是不是更好呢?第一,显得词汇丰富;第二,整句话显得不呆板,有变化了。你们觉得呢?(出示)
母亲说完,马上又坐了下去,赶紧又弯曲了背,迅速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生:感觉四个“立刻”连用更有气势。
师:找到感觉了!
生:我觉得四个“立刻”连用让人觉得是一种机械的忙碌,没有任何想法的,只要快速做完手里的事。
师:与作者想到一块了。连用四个“立刻”,形成一股很强的语流、一种很强的语势,突出母亲为了挣钱不辞辛苦、争分夺秒。同时,机械的重复呈现出一种单调乏味,连用的效果让人感受到的就是这种单调。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
师:母亲完全是在拼着命挣钱啊,难怪“我”会鼻子一酸。所以,“我”也有了以往不一样的发现。(出示)
生:(读)“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师:又是一个反复。“我”当时是和你们差不多大的五年级的孩子,为什么“应该”是个大人了?
生:“我”还不是大人,但“我”觉得经过这件事,“我”长大了。
生:看见母亲如此辛苦,“我”觉得自己理所应当像大人那样帮助母亲一起承担家庭重担了。
师:你们说的都很对。作者梁晓声的父亲常年在外,他们兄妹五人就靠着母亲微薄的每月27元的工资度日。母亲为了整个家庭的生计付出的辛苦深深地震撼了作者,让他感受到一个男孩子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他应该为家庭、为母亲分担。从那时起,他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师:这就是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她不仅给了孩子生命,养育他们长大,更重要的是滋养了他对亲人、对社会的一腔爱心、一种责任与担当。
四、拓展延伸,走向共情
师:母亲的爱是深沉的,也是深远的,对梁晓声的学习和创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所以才有了梁晓声今天的成就。(出示作者简介)
梁晓声,小说家,出生于1949年,1968年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雨》、长篇小说《雪城》和《年轮》等。
(生读)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选自他的小说《母亲》。梁晓声说:“我用文字为我们这一代的母亲画了一幅像……”课后大家读读《母亲》这本小说。下课!
【评析】
整堂课,教师、学生入境动情,在品词析句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真挚情感,品味语言质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一、以“情深”为旨,细品文字
课堂上,施老师围绕“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文中母亲工作的场景,在深情的语言表达下营造情绪场,用镜头捕捉的细节让学生感受如作者当时所见的强烈震撼,入情入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以“反复”为术,细悟语感
强调语感是这一类文章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感受语言魅力最好的途径。“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文明显的语言特色,用以强调无以复加的强烈情感。课堂上,施老师多次鼓励学生通过比较找“感觉”,去体会反复、重复用一个词看上去单调乏味,其实可以使情感更丰富,彰显了语文课的独特味道。
三、以“对话”为本,细揣作品
这节课,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仿佛就在共读一本书——梁晓声的《母亲》。课文尽管节选了部分,但是在品读文中细节、体会情感时,施老师不断补充整本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把阅读兴趣引向教材之外。特别是最后出示的作者简介以及创作这本书的用意,将阅读的深意向纵深延展,提升了文本的价值意蕴。
学一篇课文就是在读一本书,就是在与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就是要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热爱。每一节课,我们若是能让学生在此方面有所得,那就是一节优秀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