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承担着精神启迪、文明启蒙的功能,尤其在文化价值的认同上,它能够丰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培植一个人的精神根基。对语言的亲近感是一个人在牙牙学语时就已经形成的,但在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了对语言文字的亲近,专注于答题解题,连作文都有可以套作的模板,没有了面对一丛野菊花怦然心动的激情,也很难理解父亲背影的深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是的,语文教学需要唤醒的是学生对语言的共鸣、喜爱和表达的热情,让语言文字不仅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更能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一、“生态语文”课堂的基本特征
“生态语文”课堂强调以人文为本,以儿童为中心,以开放为经,以个性发展为纬,回归自然,唤醒对话、体验、情感和智慧,让课堂充满暖暖的生命活力。
1.体验性,“生态语文”需要生活的体验
学生学习不只是面对书本上的静态文本、散点知识,不只是记忆一些文本内容、文体常识,还需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把语文引向生活,把生活带进语文,让学生体验和触摸到鲜活、可感的生活语文。所以,语文的课堂就不仅仅在教室,教学时间也不单单是40分钟,它应该包括学生校内外的所有空间、时间,形成无边界的课堂生态。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教材中所有的经典都来源于动人的生活,经典可以通过生活化、可触摸的形式重现。老舍的《猫》倔强、古怪,与猫相伴的过程透露着一家人生活的乐趣;《陀螺》是童年冬日的欢乐。由课文的学习到生活的体验,学完这两篇课文可以让学生去寻找家里的乐趣,去设计最喜爱的游戏。学完《慈母情深》,体验为妈妈梳头的感觉;学完《父爱之舟》,试着去拥抱自己的父亲。体验就是经历,经历是一种成长的财富。
2.多元性,“生态语文”是和谐共生的
其一,学习主体是多元的。“生态语文”课堂把学生看作不同个性的儿童,打造“多元共生”的学习合作关系。如小组合作,由小组长、计时员、记录员等多种角色组成,每一种角色处理学习的方式各不相同,在寻求认同中合作完成学习。
其二,学习活动是多元的。一个学习内容往往需要由不同的学习活动串联起来完成。组织者要设计智慧的、生态的学习活动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益。每一个学习活动都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获取、整合信息,表达、传递信息,在与生活的双向互动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教学法布尔的《蜜蜂》,设计任务为“法布尔先生准备召开记者招待会,你是参加本次招待会的记者,请你了解法布尔实验的全过程,学着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再想想法布尔会怎样回答”,让学生通过提問表达思维的过程。
其三,学习能力是多元的。每个学习主体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在语文生态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的现实学习能力,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比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时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辩一辩是否要过“洋节”,画一画思维导图,写一写节日起源,做一做传统美食,呈现学生个体多元的发展状态。
3.适应性,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特定的学习现场
生态环境和学习主体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惠关系。为此,“生态语文”的适应性还指向生命体与学习现场之间的和谐调适,它强调现场感,学习主体在现场与他人交往、互动。现场的学习环境应随着学习主体的需求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创设情境,将学生尽量带入真实的场景,适应不同的角色。比如,教学《赵州桥》时,就可以设计“赵州桥世界闻名,好多游客慕名而来,假如你是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介绍赵州桥”这样一个学习场景,引导学生转变身份进入导游角色,配合图片或视频,开展模拟现场的讲解。
二、“生态语文”课堂的实践建议
“生态语文”的课堂追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重视目标、过程、情感的生态,引领学生以现实生活事件中的寻觅、感悟和创新为学习方式,让整个语文学习成为和谐、开放、圆融的生态系统。
1.确立生态教学目标,让教学指向“亮”起来
“生态语文”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人的发展性、教的生活性、学的个性化。核心就是强调人的发展,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有生命力的语文课程应该是来源于生活的,故教学目标要尽量使教学还原生活,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有效对接。生态的语文学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生活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独立个体,课堂应该尊重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长需求,体现学的个性化。
例如,在一节低年级的拼音教学中,教师出示“d”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在区分“t”“d”的读音时,让学生把手放在嘴前感受区别,这些都是在生态教学目标之下的有益探索。
2.建立生态教学过程,让语言文字“活”起来
如何让枯燥、乏味的文本呈现出生活的画面,让文字“活”起来?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让学生自己去读一读、说一说,用手画一画、摸一摸,用眼睛看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脑想一想,让学生对语文的教学内容有体验、有联想。
例如,教学《爬山虎的脚》时,没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很难通过文字“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理解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里。这时候,教师就在黑板上画出茎和叶柄,让学生自己根据文字画出脚的位置和形状。有条件的还可以带一枝爬山虎,让学生摸一摸叶片,看一看前后,他们就会很快明白,原来爬山虎的脚是长在叶子的背面,所以需要注意看才能发现。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叶子的张势,还可以用“贴一贴”的方式去体会“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当满黑板的叶子随风舞动时,那种“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的感觉也自然而来。
3.培养良好的教学情感生态,让教学对话“暖”起来
教学情感生态,就是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情感生态。常说“披文入情”,就是要学生与教材对话,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进而建构自己的认知大厦。作为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中要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冲动,使他们亲近语言,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再以书面语、口语或其他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实现由认知到运用的良性循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参与角色体验,在具体情境中听、说、读、写、思,可以真正将他们“卷”入课堂探究和实践活动之中,在“物”“我”联系中深层次体验,多角度思维。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教师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之后,组织他们开展与同伴、与老师之间的交互对话,在交流、讨论中敞亮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思维,延伸思维能力空间,发出自我成长拔节的声音,享受积极思考带来的成功喜悦。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话题供学生探究:
话题一:田忌如实相告。如果你是田忌,会怎么跟齐威王说?课文多次提到孙膑的主意,你发现了吗?作者用一句话概括过去,比如“按照我的主意办”“把方法告诉了他”,在這里,如果是作者详细说的话,分别会怎么说?作者为什么不把孙膑的主意在一开始就说出来?
话题二:田忌的第一场输得惨不忍睹,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有没有引起齐威王的疑惑?第二场和第三场,田忌的马会不会遥遥领先于齐威王?你是从哪里推测到的?如果齐威王要求再赛,孙膑还有把握帮田忌赢得比赛吗?
两个话题的探究,不仅让学生在情境中提高复述、转述,以及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的能力,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发散、想象,在推测和预测新的故事情节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诗人华兹华斯说:“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借助文本例子,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让他们处于一种“丰富环境”中,这样的讨论是暖意融融的,是拔节生长的。
不难看出,在“生态语文”课堂中,学习的主人是学生,但是理念的设计和引入却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这对教师的要求是极高的,它要求教师要始终对课堂中的“人”保持真切关注,让生态教学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寻找共性,尊重差异,有效触动学生心灵,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与思考的习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并留给学生审美的课堂空间。同时,要带领学生从教室小课堂走到社会大课堂,营造思维自由开放、形态有序和谐的课堂教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