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宇利
鹅肠菜为石竹科繁缕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称“牛繁缕”,原产我国,几乎遍布全域,南方地区较多,多生于河旁、水边、灌丛林缘以及草丛中。因茎蔓甚繁,中有一缕而得名。春天开如绿豆大白色小花,呈星状。鸡和其他鸟类爱吃它的种子,也被称为“鸡肠草”。唐代孙思邈称之为“滋草”,意即“容易滋生”,这植物确实一长就是一大片。
彼此彼此
鹅肠菜也叫“鹅肠草”,外层的茎皮一揪就断,内层的一根筋却很坚韧,要使点儿劲才能扯
断,好似鹅的肠子。南京人叫它“鹅儿肠”,在云南叫作“抽筋草”,湖北巴东称其为“鹅耳伸筋”,被称作“牛繁缕”却有特殊含义。
古 人 将 两 种 或 多 种 植 物 混 为 一 谈 是 常 有的事儿。以前人们认为鹅肠菜与繁缕是一回事儿,便将其归于繁缕属。后来发现鹅肠菜的某些生物学特征与其他繁缕属植物不完全相符,比如花柱的数目不同,因而将鹅肠菜分出来,单独成立了鹅肠菜属。
繁缕属队伍庞大,倒不在乎多一个少一个,可鹅肠菜属整个属就只有鹅肠菜一个独种,拉不出队伍来。因此有人又去找证据,将两者的区别归于种间变异现象,于是又主张重新回归繁缕属。
鹅肠菜与繁缕外表相似,但比繁缕更粗壮,因而叫“牛繁缕”。尽管它与蘩缕有点小区别,但大多数人都分辨不出,实际应用时仍将它们视为同一种植物,甚至将同科的卷耳也混为一谈。
尝尝而已
鹅肠菜古人年年吃。春季以鲜嫩枝芽入菜,肉质多汁且爽脆。其味似豌豆尖,但比豌豆尖更柔嫩鲜美。我曾在小区空地上采到一些,凉拌口感极佳,烧汤口感超过菠菜。
鹅肠菜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磷、胡萝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钙含量也很丰富。
鹅肠菜这么好,为何一直未能正式登上餐桌?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鹅肠菜嫩的时候好吃,老了口感差,而且它老得快,采收期短,很容易错过采摘时间。鹅肠菜老后,茎叶中的皂苷含量增加,对人畜健康有一定影响;
其次,鹅肠菜的种子只在春天发一次芽,不能随时种植出苗,因而不能像马兰头、菊花脑那样源源不断地供人们采剪,也不像面条菜(麦瓶草)可以一年四季播种,只能跟香椿头、枸杞头一样尝尝鲜。它的出菜率也不高,所以《诗经》说采它“不盈顷筐”,采了半天连一竹筐都装不满。
古人多将鹅肠菜做羹或粥食之,现在仍有人烧汤吃。不过,我觉得凉拌和清炒更能体现出它的美味。凉拌时与马齿苋、马兰头一样,要先焯水,过凉后挤去水分可调味;清炒可与干辣椒、大蒜同炒,也可配鸡蛋、豆干等同炒。
有好有坏
古人认为鹅肠菜(或繁缕)具有清热通淋、消积通乳等功效,可将其用于治療牙痛、痢疾、痔疮肿痛、小便不利、尿路感染、乳汁不通等病症。
因此,既然把它作为药用,大家一想到“是药三分毒”就不大想吃了。不过仍有少数人坚持食用,认为久食能乌须发,不过吃的不是嫩芽,而是用长老的全草熬水喝。
说了鹅肠菜(繁缕)那么多好处,庄稼人却并不喜欢它。由于鹅肠菜种子多、繁殖快,蔓生迅速,前期与农作物争水、争肥、抢空间、抢阳光,后期有碍作物收割,对于农作物来说,它们就是害草。
还有人说它有毒,对人体有危害。我估计是搞错了,可能与另一种野草——鸡肠草弄混了,鸡肠草为菊科石胡荽属植物。鹅肠菜味甘,茎空有缕,花白色,而鸡肠草味微苦,咀之涎滑,茎中无缕,微紫,花亦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