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杜鹃 李雪琴
【摘要】 目的 探究三联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妇出院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于高安市骨伤医院分娩的68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采用三联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产妇出院1个月后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及产妇对健康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SF-36生活质量(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ne,SF-36)评分、产妇对健康技能掌握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联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可对产妇产后的进行护理方法指导,提升产妇对健康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产妇产后机体康复,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产妇; 三联模式;延续性护理;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3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7-0144-04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7.047
女性怀孕后, 身体各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待分娩后,产妇身体的恢复程度和快慢取决于产后的调养护理,若护理不当,产妇可能会出现抵抗力下降、腰疼等后遗症,降低产妇生活质量[1]。常规的延续性护理无法直接对产妇出院后进行护理干预。三联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是指医院、社区、家庭联合对产妇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确保产妇在不同的场所均可受到连续性的照护,有利于产妇产后机体的恢复[2]。本研究选择于高安市骨伤医院分娩的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就三联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对产妇出院后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2月于高安市骨伤医院分娩的68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年龄为22~31岁,平均年龄为(27.14±2.58)岁;剖宫产19例,自然分娩15例;生产后体质量48~60 kg,平均体质量(54.01±4.21)kg。观察组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7.16±2.59)岁;剖宫产20例,自然分娩14例;生产后体质量为48~59 kg,平均体质量为(53.99±4.20)kg。2组产妇的年龄、生产方式、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已获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字同意。纳入标准:均为首次妊娠者;孕周≥37周,单胎妊娠;无异位妊娠、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者。排除标准:严重产后抑郁者;存在认知障碍者;不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为产妇办理出院手续,告知产后注意事项;定期电话回访,了解产妇出院后的自我护理和生活情况。
观察组采用三联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1)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联合了医院妇产科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宣贯人员,共10人,分别为社区护理人员4名、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1名、护师4名、家庭成员1名。医院、社区小组成员入选要求为工作经验≥3年、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为方便小组成员之间沟通,建立微信群、QQ群,交换电话号码,保障全天24 h至少有1名小组成员手机处于畅通状态,以便产妇和家属能及时到小组护理人员,解答疑惑或处理紧急状况。家庭成员入选要求:属于产妇直系亲属,在产妇产褥期与产妇共同居住;具有耐心、责任心,能认真、细心对待护理工作;与产妇的关系和谐,2人之间较少有矛盾;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接受新鲜护理服务理念;自愿参与护理服务,医院、社区、家庭三方签署护理服务志愿书。(2)小组成员合理分工。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负责咨询、追踪、记录和反馈产妇的各项情况,同时还负责给予产妇家庭成员系统化培训。社区相关人员负责定期以家访的形式了解产妇的康复情况,针对产妇出现的疑难问题,向医院反馈,并由医院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安排其复诊。家庭成员需接受关于延续性护理理念教育,理解該护理理念,了解自身的护理职责。家庭成员护理职责包括:负责产妇的日常各项护理,监督其康复训练,与社区人员、医院护理人员联系,向产妇及其他家庭成员介绍护理培训中的所有护理知识技能等;接受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的培训,系统学习产妇出院后的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如饮食护理、日常护理注意事项、护理安全、心理护理等;护理考核,包括护理态度考核、护理理论知识考核、护理操作能力考核,待考核通过后,正式负责相关的护理工作。(3)明确社区管理职能。为了方便出院后对产妇的管理,医院与所在辖区社区长期合作,将产妇产褥期的随访护理归属于其具体所在社区。管理产妇的社区人员与产妇家属建立长期联系,负责直接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沟通。社区人员定期对产妇进行家访,家访时间分别为产妇出院后第3、7、14、28、35天,了解产妇的生理及心理状况,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配合度和主观能动性,建立的有效家庭、社区支持系统。(4)建立延续性护理档案。建立产妇个人档案,收集产妇姓名、孕产次、年龄、手术、住院期间、分娩等资料,以及对产妇身心健康状况的评估结果,重点观察各项生理、心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记录产妇住院期间的主管医生,主要负责延续性护理的小组成员。(5)建立多渠道延续性护理服务。利用网络工具,建立产妇延续性护理QQ群或微信群,邀请产妇加入医院和社区的QQ群或微信群,以便产妇出院后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入各社区进行产后问题解答,帮助社区护理人员学习产后护理知识;定期组织妇产科专家进社区坐诊,向社区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社区护理人员定期上门服务,指导产妇行正确的产后护理;医院护理人员定期通过电话等形式对产妇产后的情况进行回访,并做好记录;建立医院、社区、家庭为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便于产妇查看产后护理的相关资料、问诊记录,收集产妇在产后所出现的问题,根据大数据做出相关疾病问答手册,发放给产妇。
1.3 观察指标 (1)对比2组产妇出院1个月后的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3]进行评估,该量表内容包括自我概念(8个条目)、自我责任感(6个条目)、自我护理技能(12个条目)、健康知识水平(17个条目)4个项目,共有43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分值为0~4分,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表示产妇自我护理的能力越强。(2)对比2组产妇出院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以SF-36生活质量表调查表[4]作为评估标准,该量表涵盖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精力8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产妇的生活质量越好。(3)对比2组产妇出院1个月后对健康技能掌握情况。由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主管护师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项目,包括乳房护理、用药知识、个人卫生保健、注意事项、盆底功能康复锻炼,根据产妇掌握健康技能的程度评为0分(低)、1分(中)、2分(高),分数越高提示产妇掌握健康技能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出院1个月后ESCA评分对比 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产妇出院1个月后生活质量对比 出院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为(80.59±6.66)分,观察组患者为(85.60±6.69)分,观察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2.65,P<0.05)。
2.3 2组产妇出院1个月后对健康技能掌握情况对比 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产妇对健康技能掌握情况评分明显比对照組高(P<0.05),见表2。
3 讨论
产妇在孕晚期,身体为适应分娩,盆底韧带会变松弛,骨盆缝隙增大,故产妇在分娩后需静心休养,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但初产妇产后由于缺少自我护理知识,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不利于机体恢复[5]。常规的延续性护理仅限于医院延伸至患者家庭的护理,对患者实际出现的问题指导性较弱,大多只能通过电话、网络的方式进行沟通。三联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指的是医院、社区、家庭3个不同照顾场所对产妇产后进行的连续性护理,该护理与常规延续性护理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社区性护理和家庭护理。其中,社区性护理既可保证护理的协作性,又可对产妇生产后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面对面指导,从而提高产妇自我护理技能[6]。家庭护理则可以提高家庭成员对产妇的护理能力,包括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水平,避免产妇或家庭成员因缺乏对护理知识的了解而造成护理错误,影响护理效果。接受培训的家庭成员可以纠正产妇或家庭中其他成员作出不利于产妇健康的行为。家庭护理可以使产妇对护理工作更加信任,继而提高自身自我护理主观能动性[7]。通过对产妇家庭成员的护理培训,可以让产妇家庭成员充分了解到产妇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不护理或错误护理对产妇的不良影响。在家庭成员的监督下,提高了产妇护理行为的正确性,同时提升了护理工作的完成度。相较于传统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的护理模式下,家庭、医院、社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频繁,对促进三者之间相互了解十分有效,提升了产妇、家庭成员对医院、社区的满意度。而产妇及家庭成员对医院、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可以促进产妇积极主动按要求完成相关的自我护理工作[8]。三联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旨在通过不同护理场所的系列行为,为出院后的产妇提供持续性护理,但主要侧重于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以便产妇产后能在家里自行解决护理需求。医院在产妇出院前邀请其加入医和相应社区的QQ群或微信群,有利于产妇出院后与护理人员交流。产妇也可与其他产妇交流产后相关护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责任感。除此之外,医院还会组织院内的护理人员和妇产科专家定期进入各社区,为产妇解答产后的相关问题,指导社区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能力,为社区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保证护理的整体性[9]。产妇在产后接受社区护理人员的护理后,可学习到正确的产后护理方法,又通过医院、社区、家庭为一体化的信息交流平台了解到产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可显著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产后的生活质量。
观察组产妇出院1个月后对健康技能掌握情况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产妇接受为期1个月的三联护理后,对自身健康护理技能掌握更充分。在对照组的护理中,产妇了解相关健康技能,只能通过医院发放的产后注意事项、电话回访咨询以及利用网络平台自行查阅资料,其中医院发放的产后注意事项内容较为基础,不利于产妇充分了解相关知识。若产妇自身对护理知识毫无了解,可能难以充分了解注意事项中的内容,或出现理解偏差,不仅影响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正确掌握情况,甚至严重影响护理效果。对于主动性较强的产妇而言,可以在电话回访时对医院护理人员进行咨询,解答疑惑,但对于主动性较弱的产妇,极少会主动咨询医院护理人员[10]。在该方式下,产妇难以发现自身护理中出现的错误,存在护理不当行为,影响预后效果。对于通过网络渠道了解的护理知识,其正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可能会让产妇产生错误认知,对产妇的健康护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观察组的护理模式下,产妇不仅可以通过上述渠道了解产后相关护理知识,而且与产妇较为亲近的家庭成员也可以接受护理培训,系统了解与产妇相关的护理工作及护理知识,继而在日常的护理中向产妇传播,以语言文字以及具体行动2种方式结合,提高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助于产妇充分掌握相关知识[11]。社区人员在对产妇进行家访的过程中,可以纠正产妇错误的护理行为,对产妇讲解护理各项相关内容。在该护理模式下,产妇具有多种渠道可以联系医院护士及社区人员,如QQ群、微信群、社区坐诊、社区家庭随访、病友交流分享等,对提高产妇健康技能的掌握程度有促进作用[12]。
综上所述,三联模式下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产妇产后的护理技能,及时与护理人员进行相关问题沟通,有利于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张晓霞.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初产妇产褥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0):1762-1764.
[2] 张春容,梁曼.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疲乏程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8):1388-1390.
[3] 徐琴静. 医院-家庭一体化延续性护理对二胎产褥期高龄产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4):2489-2491.
[4] 王阳,刘彩霞.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适龄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109-111.
[5] 黄尚专,黄林红,谷学荣.强化自我护理能力对初产妇产褥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5):704-706,713.
[6] 赵梅,李丽微,张跃.上门访视对初产妇自护能力的提升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11):1840-1841.
[7] 李藝烨.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产后出血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23(9):115-118.
[8] 杨晓莉,刘琳,李洁,等.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初次剖宫产产妇手术切口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6):161-164.
[9] 吴玲.早期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延续性护理对产后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电及产后抑郁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22):3504-3506,3510.
[10] 金晶. 产后延续性护理对产褥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3):2307-2309.
[11] 叶丽静,陆艳,潘圆圆,等.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7):1192-1193
[12] 范静.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褥期身体与心理恢复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350-352.
(收稿日期: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