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做法

2023-10-27 00:51姚琼琼
幸福家庭 2023年14期
关键词:图形生活化数学知识

姚琼琼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终极目的,也是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及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更是达到学以致用目的的关键,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促进作用。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有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识,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内容,组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将学与用结合起来,以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多样导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往往会采用讲故事、讲幽默笑话、设疑、回顾等方式导入。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将学以致用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凸显数学的运用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利用生活元素导入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将学以致用的目标贯穿教学的始终,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导入环节就引入生活元素,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知识,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前,笔者让学生拍一张自己房间的照片,并拍清楚房间里放置的物品。在导入环节,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几名学生拍的照片,并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引导。

教师:“同学们,请观察这几名同学房间的照片,看看他们房间里陈设的物品都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1:“乐乐的房间里有一个篮球,它是球体。”

学生2:“君君的房间里有一个书柜和一摞书,它们都是长方体。”

学生3:“俊然的桌边有一堆积木,我看到了几个圆柱体,他桌子上的笔筒也是圆柱体。”

教师:“看来同学们认真预习了,基本能认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老师很高兴。接下来,我们就翻开书本,了解这些图形的概念、特征吧。”

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不仅能达到导入的目的,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条件。

(二)利用动手实践导入

与其给小学生讲一堆理论知识,不如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心理,让他们动手实践。实践不仅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还能锻炼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巧妙运用动手实践的方法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时,在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具体引导如下。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你面前的正方形纸,把它对折成相等的两部分,看看折出的图形像什么?”

学生1:“老师,我把正方形纸沿着对角线折,折出了两个三角形。”

学生2:“老师,我用正方形纸折出了两个一样大小的长

方形。”

教师:“不错,你们用不同的方式将同一张纸折出了不同的图形。那么请你们再拿起面前的长方形纸,用同样的方法对折,看看能折出什么图形吧!”

学生3:“老师,我折出了两个三角形。”

学生4:“老师,我折出的两个图形还是长方形。”

教师:“同学们都很棒,当然,除了折一折,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得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图形与我们折出的图形是一样的呢?”

学生5:“老师,窗子与我折出的长方形一样,也是一个长方形。”

学生6:“老师,我们学习数学用的三角板像我刚折出的三角形。”

教师:“同学们都很棒,不仅能认出图形、折出图形,还能把它们与我们生活中相应的图形联系起来。”

教师运用这样的导入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获取知识,并体验学习的快乐,有助于达到教学目的。

二、学用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用结合,将知识融入生活,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考,让学生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一)创设情境与学生互动

活泼、好动、缺少耐心是小学生的特点,要想实现有效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主动思考和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从而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引导学生,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理解知识。

教师:“妈妈带你去超市买东西,她给你买了一个数学本1元5角、一支钢笔12元、一瓶矿泉水3元、一个修正带6元5角,妈妈一共花了多少元?”

学生1:“老师,计算前要先统一单位,把1元5角、6元5角统一成1.5元、6.5元。”

学生2:“对,老师您教过我们,遇到单位不统一的情况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计算。”

学生3:“我觉得把1元5角、

6元5角换算成元更好计算,也更符合生活中人们的计算习惯。”

学生4:“对,这样的话就是1.5+12+3+6.5=23(元)。”

教师:“同学们真棒,看来你们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都理解了,并且运用得很好。”

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与学生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

(二)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将数学生活化,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例如,在完成对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的教学后,笔者为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从小明家到学校乘坐8路公交车需要25分钟,小明想在8点10分之前到校,他几点出门最合适?”可可说:“老师,路上会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一些时间,所以至少要给路上多留出5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小明要比预计时间早5分钟出门。”乐乐说:“这样的话小明就需要在7点40分出门。”笔者问:“怎么得出的结果呢?”乐乐回答道:“用到校时间减去路上的时间,就能得出小明出门的时间。”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说:“不错,虽然具体算式你们还没有给出来,但是基本方向对了。老师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多计算时间,这不仅能帮助你们理解知识,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能让你们养成守时的习惯。”

三、结合生活开展练习,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要想实现让学生学以致用的目标,教师不仅要在課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还要在课后练习中融入生活元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设计练习时尽量与实际生活结合,让数学回归生活,以方便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例如,在完成对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实践练习,如让学生在周末跟父母去动物园、儿童乐园、公园时,向父母询问“动物园左边有什么建筑?”“儿童乐园右边有什么建筑?”“去公园坐几路公交车?”等问题,或者用父母的手机打开地图软件,学习看地图,并运用“位置”的相关知识找到目的地,最后把自己寻找目的地的过程画成图或者写成文字总结。

(二)家校合力促进学生运用知识

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想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教师还要大力推进家校合作,鼓励家长陪学生做练习,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理解和运用知识。例如,在条形统计图的练习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请同学们回家后在家长的配合下做两张统计图,一张是家里上一个季度的开销统计图,另一张是家里近一个月的水、电、燃气等费用的统计图。”这样的练习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不仅能让学生深度参与家庭生活,了解家庭的开支状况,发现家里不必要的开支,与家长协商减少开支,还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从单一的“学”走向了“学加用”,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就是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生活化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能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要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以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阳坝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图形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分图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