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两降”问题及应对措施浅析

2023-10-27 23:13陈洪辉
财务管理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考核指标经济效益国有企业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有企业持续发展与业务扩张,其经营规模与效益规模也在不断壮大。经济运行质量面临资产负债率偏高、“两金”规模不断加大、成本费用居高不下、亏损面及亏损额偏高等问题。重点阐述国有企业“两金”压控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当前国有企业“两金”形成的原因和“两金”压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对策,以此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两降;经济效益;考核指标

0引言

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持续降低,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国有企业“两金”高、杠杆高已经逐渐成为影响其长期稳定发展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我国要加大力度培育和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增长点,切实提高“两金”效益及周转率,防范国有企业经营风险,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1国有企业“两降”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两降”主要是指降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资金占用。“两金”(应收账款资金和存货资金)占比高将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加大企业运营风险,也会致使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下降,资金周转压力大。所以,提高资金回笼效率,既能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又能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降“两金”,可将应收账款和存货转化成货币资金,在获得新增资金的情况下并不增加企业杠杆率。“高杠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严控投入资金、外部股权融资少、通过金融机构融资较容易及企业自身扩展意愿较强。这些因素使得国有企业在主观上具有扩展动力,进而使负债持续增加,形成了“高杠杆”的现实。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并未足够重视“两降”问题,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管理手段也没有跟上,尚未意识到资金流和资产结构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承担的责任加大,虽然规模有了一定的扩大,但是上下游资金链也出现紧张局面。部分国有企业举债规模增加,利润下滑,资金压力较大。所以,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两降”问题,不仅要追求利润增长,而且要最大化净现金流量。

2国资部门提高“两降”考核指标权重

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印发<2016年中央企业“两金”压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进一步压减应收账款,加快清理无效库存。2016年,國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明确了中央企业的考核指标。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到2020年末比2017年末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之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平均水平。

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指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通过上述要求,国资部门对国有企业的考核越来越全面,与应收账款管理相对应的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其在财务绩效指标中占比已高达34%。国有企业应在全方位考核机制下,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努力实现总体效益稳定增长,争取大幅提高资产质量和管理效益。通过降杠杆,高负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并对标本行业优秀企业,逐步向其看齐。例如,北京建工新型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举行的专项行动方案中,明确通过降杠杠、降“两金”,实现“两金”增速不高于营业收入增速,低效无效存货和长账龄应收账款显著下降,资产质量稳步提高;通过企业精益化管理,降低成本,实现内部挖潜增效和增收节支。国资部门希望通过“两降”手段,切实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3国有企业“两金”形成的原因

近年来,国有企业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经营情况愈加复杂。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少产业链企业出现资金压力,导致应收账款增加,回款困难增大,存货不断积压,而且对上下游企业经营状况变化更为敏感。最近几年,部分行业(如房地产行业)出现了大量违约情况,导致部分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国有企业“两金”问题凸显[1]。

3.1对应收账款管理重视不足

在考核、绩效、奖惩等机制下,部分国有企业一味扩张市场,未能将资金流考核与利润考核挂钩。领导层对应收账款管理重视不足,普遍更重视经营合同的签订数量和金额,但后期管理跟不上。很多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管理还停留在以往固有的思维中,认为催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财务部门会在年底财务决算工作中对应收账款进行梳理,然后给欠款单位发送询证函,回函后即完成任务。对于没有及时回函或未回函的情况,经营部门还尝试从对方角度解释原因。由于结算办法的前置,经营部门将更多精力用在对外经营合同签订上,缺乏对应收账款的催收。

3.2缺乏切实的执行机制及考核制度

国有企业大多具有严格的合同管理评审制度及客户评审体系,但缺乏切实的执行机制及考核制度。应收款项风险识别初期,考核与内控机制不匹配,缺乏对应收款项的全过程管控,客户信用体系的标准也不统一。部分国有企业只注重市场开发与业绩增长,没有预测对应风险的扩大,增加了后期催收工作的压力,同时加大了坏账风险。

3.3人员配备不到位

由于领导层不重视,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这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形成坏账损失情况时有发生。有些三级公司没有法律事务部门,缺少合规性审查环节,或者将合规性交由上级公司来审核;同时,清收主动性也不积极,认为清收工作最后会由上级单位清欠部门负责。这些都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清收困难,最终形成坏账。

3.4业财融合程度不够

部分国有企业未在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应收账款日常管理跟不上,缺少应对应收账款变化因素的措施;未建立及时催收制度,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部分国有企业虽然近年来提升了信息化管理水平,但是仅停留在核算和记录上,针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问题应对等工作尚不完善。这也容易造成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3.5未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受到体制和机制限制,尚未建立市场创收的激励管理制度,没有对应收款项回收进行考核,导致相关人员积极性不高。在实施内部考核时,为完成收入、利润、新签合同额等指标,一些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虚增了经营成果,甚至造成单方面挂账情况,同时还增加了自身“潜亏”风险。

3.6存货是降“两金”难点

存货的流动性相对应收账款较弱,且成因复杂。国有企业的存货根据其业务性质划分,主要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库存商品及委托物资等,所以应根据其用途来设计存货积压解决方案。导致存货积压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管理不到位,存货周转率低;另一方面是企业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一味地虚增经营绩效。部分企业会把产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导致存货大量产生、长期积压,没有考虑到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对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大量低效、无效、非正常存货等不良资产,不仅会增加存货管理成本,占用大量流动资金,而且会恶化企业财务状况,突出企业生产、管理、运营的各种矛盾,甚至有可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及发展[2]。

4国有企业“两降”的应对措施

国有企业应建立“两降”工作机制,成立“两降”工作组,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明确相关部门责任义务。主要负责人要对本企业的“两降”工作状况进行实时管理,如定期分析、定期研讨、制定策略、下达指标、控制总量等。

4.1降“两金”

结合行业特点和本企业实际情况,摸清“两金”底数,分析机构状态,进行科学分类,以规模管控为重点,从严制定“两金”压控目标。

(1)狠抓关键领域、关键客户和关键环节,创新清理处置方式和方法。灵活运用进场交易、集中划转至专业平台公司、司法诉讼等各种市场化、法制化方式,尽可能盘活资产,扩大清收处置效果;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多措施并举清收欠款,对欠款久拖不还的客户,及时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加大清收力度;加快处置在手存货,清理无效库存,减少挤压损失。

(2)“两金”形成的源头在业务端,要加强生产经营全过程管理。要强调全流程管控体系,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到事后履约,形成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清晰、齐抓共管的“两金”管理长效机制,严控“两金”增量;在清收欠款、处置存货过程中,涉及折让、折价、抵债资产处置等工作,应完善制度、规范操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构建销售业务控制体系,关注异常情况,加强日常交流,各部门合作分工、协同管理,形成一揽子管理控制链条,建立从签约、执行、反馈到履约和考核等全流程的闭环机制。

(3)对标国际、国内先进企业,查找“两金”管控不足,补齐管理“短板”。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优化营销模式,加大存货出清力度;严格信用管理,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增强法律合规意识,注重业务创新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督促内审部门开展“两金”专项审计,确保资产价值真实、完整。

(4)加强对重点企业“两金”管控。房地产企业应认真研判政策动向,根据不同区域市场变化,采取措施,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库存”,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和开发节奏;承担特殊儲备任务的企业应合理确定“两金”规模,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强化境外企业“两金”管控,谨慎研判境外客户支付及履约能力,防止境外“两金”损失。

(5)完善存货管理智能化系统,强化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从管理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将自动识别技术、监控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纳入存货管理体系,提高存货核算效率,及时动态了解存货信息;提高与供应商、经销商的沟通效率,及时、全面地掌握原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产品销售情况,实现各部门和外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加大存货监督管理力度,充分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行实物库存动态管理;建立动态电子台账,及时、准确地录入各类信息;明确存货积压责任主体,并将其严控指标纳入考核;统筹管理各级存货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合理调剂,降低存货占有率,提高存货的储备管理效率,降低企业存货贬值风险。

(6)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并强化其在考核中的作用。在企业内部设置财务、审计、风控、运营、商务等岗位,各岗位相互制约、互相协同;严格控制业务流程程序,建立部门事项清单;内审部门要根据公司压控“两金”整体规划,拟订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并跟踪监控合同履约情况,判断运行效率,及时发现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7)建立健全客户评级授信等级制度,规范新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既要采用特征分析法设定客户特征、优先特征、信用特征及弹性指标,又要根据其生产规模、履约情况、可持续经营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股权结构等方面的情况,确定客户信用等级,并掌握应收账款的额度和账期。风控部门要严格审查合同的签署情况,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宁可不要市场,也要控制风险[3]。

(8)用金融手段解决“两金”问题。积极利用金融供应链方式降低“两金”,可以通过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收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等手段降低“两金”占比。

4.2降杠杆

(1)合理用好各类债务融资工具,优化债务类型和期限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压减带息负债存量、严控增量;严控经营亏损、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负的企业新发债;提升偿债能力,针对即将到期的债务提前做好资金接续安排,避免短期债务风险。

(2)转变发展观念,严禁超越自身财务承受能力大规模举债发展;严格执行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对于特别监管类投资项目,要履行相应的审核程序;严控占用资金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回报率低于5年期国债收益率,且大幅增加企业债务负担或表外债务风险的市场化项目投资;高负债企业不得实施非主业投资;加强境外投资管理,严禁非主业、高风险、推高资产负债率的境外投资。

(3)大力开展股权融资,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混改”整体上市;现有上市公司要通过定向增发、优质资产注入等方式,加快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通过产权市场将符合处置条件的资产转化为运营资金;通过股权多元化渠道引入社会资本。

(4)积极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增量扩面提质,推动高杠杆优质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增强资本实力,降低债务风险。意向实施债转股或债转股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的企业,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实施机构的溝通,加快推进工作落实。

(5)严格债务刚性约束,细化管控措施,确保完成与上级单位签订的考核目标。加强对企业资产负债的考核约束,对完不成考核目标的企业领导人要扣减薪酬;对无正当理由带息负债规模大幅增长、资产负债率不降反升的企业,要约谈提醒;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存在违规经营投资行为并造成损失的企业,要严格开展违规责任追究工作;加强对下属企业债务风险动态监控,做到及时预警、及时处置,将风险降至最低。

5结语

国有企业要设定目标、确定目的,把“两降”当成首要任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强化“两降”的主体责任;建立规范、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精益化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等债权的管理及存货管理,将应收账款精细化管理作为长效机制,完善应收账款制度,及时盘活存量资产;建立健全考核、奖励、追责的管理制度,定期自查和不定期检查有效结合,内部督促和上级考核相互作用,促进“两金”压控工作深入化、细致化,有效改善资金质量及整体经营形势。基于此,国有企业能更好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及整体经营效率,为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奠定良好的基石;提高资产优质化率,为自身健康、稳定、有序、高质量发展构筑有力的“防火墙”,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1]周瑞卿.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2):109-112.

[2]汤志刚.制造业“两金”压控管理解析[J].财经界,2017(26):27-28.

[3]范英杰.应收账款全过程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9(15):88-90.

收稿日期:2023-03-30

作者简介:

陈洪辉,男,1976年生,硕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国有企业财务。

猜你喜欢
考核指标经济效益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对普通高校绩效考核的对策研究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探析
浅谈绩效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