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晨 王盼
摘 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保障。本研究通过梳理教师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相关的概念,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新时代教育背景,构建出职业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结构模型,最后基于构建出的胜任力结构模型提出新时代英语教师思政胜任力的培育路径,以期能为职业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能力的评估和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师胜任力;胜任力模型;培育路径
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而一场前所未有的综合改革也正在教育界展开,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对职业院校教师而言,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到职业院校教师胜任力培养中,才能够凸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方向,才能够切实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建设者。基于此,将课程思政胜任力培育纳入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师资考核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胜任力、胜任力模型与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
(一)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
胜任力一词最早是一个与绩效相關的概念。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将“胜任力”定义为能区别绩优者与一般劳动者的能力特征。胜任力模型是指一定职业角色需要具备的综合特征,也是针对职业表现和任务要求而形成的一组特征,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的胜任力模型。Mc.Clelland和Spencer以冰山模型(IcebergModel)把胜任者的特征划分为五个层次,由冰山底层至最上层依次为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技能、知识。这五个方面的特征组成一个整体的胜任力模型,而浮于水面上的冰山部分是基准胜任力特征,主要包括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工作岗位最低要求的胜任力;隐藏在水面下的部分是鉴别性胜任力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人的行为和表现,也是区别是否为优秀胜任者的内隐特征。
(二)英语教师思政胜任力
教师胜任力也被学者译为教师能力素养或教师能力,Moore指出,优良教师是具有胜任力和反思能力的实践者。前者要具有教育学的基础,不仅能展现专业的教学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品质、强化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后者则强调教学实践中自我评估的职业精神,谨慎思考的工作表现,并仔细考量与个人专业的教学反思有关的任何教育行动的结果。Mc.Clelland及Spencer等人指出专业态度或价值观等特征是决定优秀胜任者的关键,一位具有胜任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与成效至关重要。英语教师胜任力是这一特定角色所需要具备的一组特征,能够有效地完成英语教学工作,英语教师胜任力模型是由这些特征组成的。课程思政是指所有课程都应具有立德树人的作用,是全课程育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用价值之“道”点亮知识之“学”、能力之“术”,需要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英语教师思政胜任力是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和专业思政教育两方面的教学能力总和。
二、职业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胜任力特征能够体现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所具备的特征,而各特征在构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突出学科知识:扎实的英语学科专业理论知识是作为优秀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也是优秀英语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需要不断精进的职业目标。提升职业技能:面对全国各地的学习者与其特殊成长背景,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关注个人特质:个人特质是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英语教师需要具备适合职业发展的特质,也需要具备受学生欢迎的特质。坚守政治信仰:教师应重视自身思想建设和政治理论素养学习,教学工作始终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强调职业态度:良好的职业态度将有利于个人职业的成长。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成效也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观念。发展跨文化素养:跨文化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多元文化思辨性思维、双语口头和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是英语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具体是指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知识,并具备辩证的跨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够以高度的适应力和灵活度了解不同文化在历史上或现实中的立场与处境。注重职业发展:能够根据个人的专业能力、外部环境和社会需求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以及具有操作性、发展性和适应性的计划,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在价值并使其持续增值。
三、英语教师思政胜任力模型的关键指标及其胜任特征
(一)专业知识
1.英语专业知识:如语音、词汇、句法、语义、语用等语言知识,以语言为基础的文化、文学、历史等知识,以及外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2.英语教学知识: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教育心理学知识,适合所教授学生的教学技巧和结合个人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风格等。
3.文化知识:包括英语母语及跨国的文化、国情、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4.教学经验:拥有正式或非正式(实习、试教)等教学经验。
(二)教学技能
1.纠错解答能力:能及时并适度纠错,讲解浅显易懂。
2.应变能力:针对学生的反应,应用不同的教育技巧,授课方式能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处理教材能力:独立地理解教材与处理教材的能力,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设计教学与管理教学的能力,评价教学与研究教学的能力,运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
4.互动技巧:活跃教学气氛,与学生保持良好互动关系。
5.课堂管理能力:能维持课堂秩序,能应付学生调皮、不合作等问题。
6.适性教学:了解不同教学策略与学生差异,其教法符合教学需求及学生的学习习惯。
7.激发兴趣的能力:能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科的吸引力,运用教学技巧和语言魅力使课堂更具感染力,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8.引导能力:鼓励学生总结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当补充课外知识,引導学生拓展了解与英语相关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知识。
9.特殊才艺:拥有能运用在教学中的兴趣或特长。
10.评估能力:评估学生学习成效,了解学习难点,并给予学生回馈。
(三)个人特征
1.随和:容易相处,具备亲和力。
2.明理:开明、民主并懂得体恤学生,不刻板、不顽固。
3.独立:生活能自理,具有基本生活技能,不依赖他人。
4.有耐心: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都能心平气和地给予解释和帮助。积极勇敢地面对现实与环境带来的不愉快。
(四)思政认知
1.正确的政治信仰:认同党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
2.专业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思维:掌握传授专业知识与思政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
3.积极、包容的课程思政态度:主动地更新与完善自身的思政素质,并与时俱进地将其嵌入专业课程教学。
(五)职业态度
1.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进步以及发展,关注教学成果,养成教学反思的好习惯。
2.关爱学生:为学生着想,尊重、爱护学生,关注其学习状况。
3.治学严谨:教学态度严谨、认真并有责任心。
4.热忱:有英语教学的理想并具有教学热忱,甚至有英语教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5.教师风范:了解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成为学生的榜样。
(六)跨文化素养
1.英语教学能力:能应对日常生活与教学中发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口语和书面的双语能力,具备与语言相关的环境、文化相适应的能力,具备跨文化融合能力和在多元文化中的自我调控能力。
3.环境适应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心理态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并能以饱满的热情接受和适应教学环境。
4.跨文化包容力:理解不同文化与价值观并具备包容能力。
5.合作能力: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能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共事。
(七)职业发展
1.反思能力:通过不断反思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职业水准。
2.研究能力:具备教育科研、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开展科研活动,具有教育科研的构思与设计能力、组织与实施能力、对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思政胜任力的构成要素不能仅局限于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层面,还应包括潜在的、隐性的积极职业态度和正确政治信仰。要想确保在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就必须提升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思政胜任力水平,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要明确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胜任力。课题组以胜任力研究的理论与模型为主要依据,并根据现有研究以及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要求、培养目标、教学性质与要求,试图从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出发,以英语教学和思政融合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为目标,来构建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思政工作胜任力模型,以期丰富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思政工作胜任力提升与评估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思想政治素质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培育路径
基于对当前国家发展需要、教育综合改革与新技术发展趋势的研判,在可预见的未来,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更强的核心能力,需要能够服务于我国的国际传播与对外沟通,并具备立足本职岗位、奉献教育的情怀。这些素质要求同时也对当下的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坚守思政阵地,打造创新课堂
1.教学团队的价值共识与能力建设。组织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团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思政建设培训,并定期在英语教研活动中进行课程思政的研讨和示范课程的观摩。以帮助英语教师深入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精神力量,提升他们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知识的执教能力,使其能够率先垂范,以行导人。
2.课程思政建设的平台搭建与资源整合。组织英语教师研习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课件,并对原有的教学案例进行改编,融入恰当的思政元素。在学校课程平台的资源库中发布融入思政元素的拓展资源,形成课程思政的阅读资源库和视频资源库。规范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将容易结合教学互动的思政元素放在线下,将视频和文本资源放到线上,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为补充,以此帮助学生加强学习交流、增强情感认同、提高学习效果。
3.思政元素的创新教学和有效嵌入。组织英语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热点、项目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思政研习活动,创建线上线下融合,课前、课中、课后融合的混合型学习氛围,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激发英语教师的内在学习动力、创新意识和潜力。通过案例剖析和结构化点评,培养科学思维、实证精神及国际视野;在小组讨论及发言中,彰显责任担当、协作、开放和理性怀疑精神;在项目设计和拓展学习中,激发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自主探究、创新拓展和专业认同;通过警示案例分享,筑牢学术诚信和专业伦理底线。
(二)秉持家国情怀,面向时代与国际
1.立足传统,服务中国。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培育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只关注英语世界知识而忽视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传统。除了强调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和英语世界知识学习,还要加强职业院校英语教师通识教育,以及中华文化、汉语知识、英汉语对比等文化类课程的学习,这样的改变将有助于培养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中外文化和语言修养,以及比较鉴别能力。
2.拓宽视野,深化认知。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培育不能仅介绍国外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而应该主动将中国的教育哲学、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与模式等传统精粹和当代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引导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在中外比较中拓展思想视野、深化教育认知,培养他们基于包括中国知识在内的人类知识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教育实践、创新与传播的能力。
3.夯实知识,联结现实。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培育还应避免只关注书本知识而忽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表达,应在教学内容中增加现实生活元素,尤其是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元素,有计划地将当代中国、当下现实生活及其与当今世界的关联融入到课程与知识体系中,将专业学习与现实需要连接起来,切实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师根据所学知识用英语阐释现实、宣介中国、沟通世界的能力。
推动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加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的提升,是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只有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激发英语教育人才的精神动力,才能塑造英语教师的高尚人格和职业素养。教师作为推动课程思政实践的“主力军”,应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思考和探索在課程思政视域下的外语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创新优化英语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要求、有担当的英语人才以及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多学科人才。
参考文献:
[1]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EB/OL].(2021-12-10),http://dangjian.people.com.cn/
GB/n1/2021/1210/c117092-32304253.html.
[2]高国希.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提升[J].教育研究,2020(9).
[3]张宏霞.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及教育现状调查[J].海外英语,2021(23).
[4]曾俊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原则与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0(1).
责编:应 图
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院系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胜任的结构模型与培育路径研究”(编号:JYZX202223)
作者简介:孙秋晨(1983— ),女,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王盼 (1990— ),女,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