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BIM技术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探索

2023-10-27 09:01李德心王娟玲孙新坡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9期
关键词:BIM技术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李德心 王娟玲 孙新坡

摘 要: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既要坚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又要确保融入过程自然、融入量和占用教学时间的适度。将课程思政融入BIM技术应用教学中,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将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BIM技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力军,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基本目标,将“做人第一、能力至上”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积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教材以及管理体系中。

BIM是近年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兴起的新技术,是一个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可以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建设与管理,在传统土木行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课题组所在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紧跟行业需求,及时开设了BIM应用技术课程,并采用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BIM建模软件Revit授课。由于BIM技术还处于大范围推广阶段,人才资源稀缺,而近年发布的新型职业岗位中就有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因此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一先进的成图技术,规划其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

课题组深挖土木交通类课程的特色元素,融合职业道德、岗位职责、大国工匠等思政内容,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道桥、城轨专业BIM技术应用课程为例,在教學设计、课程实施等环节,采用校企合作、以赛促学等多种方式,探讨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和途径,并通过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机制检验教学效果。

一、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时代的发展要求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新时代教育下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新要求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专业课程建设发展需要

从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背景来看,BIM技术是一种提高管理效率的技术,在设计、施工、运维等各个阶段对建筑物进行模拟,使其可视化,从而提高精准度,让建筑项目在建设周期内减少失误。比如,“BIM+装配式”助力了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顺利交付,两所医院以小时计算的建设速度在万众瞩目下演绎了新时代的中国速度。我国实现新阶段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课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大多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专业知识较为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够的问题。

(二)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功底不强

专业课教学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为主,而思政教育需要发挥引发共鸣、启迪思想、触动灵魂的动心动情作用。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有专业知识储备、思想政治素养和德育引领能力。然而,大部分专业课教师不善于挖掘专业课蕴含的思政元素,无法有效将思政育人元素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中。

(三)缺乏融合效果评价机制

虽然各类课程都在大力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以便更好发挥其育人功能,但思政教育的内容普遍较为宽泛,存在主观随意性。对于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育人效果,目前尚无统一有效的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三、BIM技术课程思政实施途径

(一)形成“思政”和“育人”协同机制

课题组依托土木交通类专业特点,以立德树人为着眼点,制定课程思政育人工作方案,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BIM技术课程基于思政体系和教育教学方案,按照自身特色全方位融入思政育人元素,优化专业课课程设置,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管理体系,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资源有机结合,形成“思政”和“育人”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机制。

(二)整合资源,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涵

做好BIM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结合课程的育人目标,挖掘育人元素、寻找思政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任课教师要善于挖掘育人元素并巧妙融入,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受到熏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培养学生按照建模标准规范构件命名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精神。

充分发挥应用型专业特色,在BIM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示范性及有代表性的实际工程案例,从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经济性、安全性等不同角度出发,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内涵,并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BIM技术课程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中,作为重点章节、课堂讲授内容和学生考核的知识点,使BIM技术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建立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四、BIM技术课程思政具体实施

BIM技术课程采用主题式思政育人的方式,不断丰富实践教学途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及岗位实践能力。实践教学途径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案例观摩学习实践,第二类为优质比赛实践,第三类为基于实验、实训基地的实践。

在案例观摩学习实践中,任课教师引入BIM技术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树立学以致用、报效祖国的理想;在技能实习环节,带领学生观摩学习校企合作单位生产一线的先进技术,如桥梁结构加工、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工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优质比赛实践中,任课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如成图大赛、建模大赛等,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同时,任课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集训时间表,充分利用中午、晚上及节假日等一切空闲时间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

在基于实验、实训基地的实践中,任课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室及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比如,设立BIM创新教学实训中心,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加强技能训练、丰富专业知识储备。

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人才培养质量是多方协同育人长期积累的结果,任何一种育人举措的落脚点都是学生。在BIM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施后,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活跃。课前能及时结合BIM技术课程资源预习,课中认真操作、积极交流,课后及时提交作业进行复习和巩固。课题组所在学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学院测评—毕业生顶岗实习跟踪—实习单位评价—反馈改进”评价机制,评价指标围绕专业技能水平、合作与协调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及抗压能力等指标进行,考查BIM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对立德树人效果的贡献度,以便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课题组对BIM技术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施途径,在专业课思政育人方面,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兴土木”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今后,课题组将进一步创新探索,积极落实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文娟.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融合策略研究:以运输管理实务课程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9(4).

[2]杨波,刚丹,张坛柳,等.课程思政视角下BIM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17).

[3]张泳,付君.BIM技術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步骤与方法[J].高等建筑教育,2019(6).

责编:初 心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土木工程卓越学术建设及学术成果促进实践的研究”(编号:JG2021-1070)

作者简介:李德心(1984— ),女,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郑州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王娟玲(1972— ),女,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道路桥梁专业的教学;孙新坡(1978— ),男,四川轻化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

猜你喜欢
BIM技术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