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轩 黑龙江工商学院
新形势下,市场竞争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企业只有不断调整和优化工商管理模式,才能够在新时代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通过实施工商管理模式,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企业管理层应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工商管理的概念、分类、基本原则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提升企业工商管理的整体水平,为企业在日渐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做出更为积极的努力。
工商管理,主要是指依照管理学、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以保证正确经营方向的一种管理活动。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优化工商管理,是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作为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工商管理涵盖了企业内部管理和制定经营战略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工商管理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学科,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之后,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和外部经营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企业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工商管理模式加以改革和创新,不仅能够确保所制定的战略目标更为清晰、合理,同时也是切实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应积极、主动地优化和整个经济分布和投资结构,对工商管理的方式、方法加以持续的创新和优化,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做好目标市场定位,动态调整发展方向,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坚守相关原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动态管理原则。这两项基本原则是保证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所在。所谓的动态管理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对管理过程加以动态跟踪,及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保证朝着正确的方向经营;实事求是原则则强调,企业应根据经营的具体情况出发来制定管理策略和经营决策,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工商管理是企业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不断提升其经济效益。在当前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工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运行成本,从而使得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空间。当前新形势下,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始终是企业创新工商管理模式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商管理模式不仅能够切实强化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完成经营目标;同时也能够让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而切实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应通过对工商管理模式的积极创新来进一步降低各方面成本,借此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商管理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经营方向上所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保证企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经营。从企业经营的基本现状出发,制定个能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尤为重要。因此,企业应通过对工商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保持正确的经营方向,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在日渐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科学的工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发展的目标,借助工商管理来优化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从而切实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且借助工商管理来了解内部、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有利于企业更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目标。
工商管理是企业全方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方面,通过切实可行的工商管理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发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晋升机制,更是极大地提升了企业人员管理效率。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攻坚期,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而且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的传播和流通速度。这种情况之下,企业需要结合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发展方向,探索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发展路径。积极开展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保证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性。事实上,更新市场定位、调整发展方向正是工商管理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
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来源。因此,我们需要从明确岗位职能范围、打造科学的考核和奖惩机制、优化业务流程等问题出发,对现有的组织结构加以持续的优化和调整,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有效的工商管理模式创新,可以切实推动组织架构的持续优化,为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组织支持;同时也能够切实强化企业的软实力,帮助企业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时就工商管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客观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保证管理体系的严谨性和有效性,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夯实组织基础。
新星时代,企业想要在竞争日渐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就必须积极开展工商管理创新活动。工商管理能够有效优化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同时也可以推动其管理模式、技术、产品的全方位创新。同时,工商管理模式的创新也有利于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做出更为积极的努力,切实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客观上来说,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对于企业工商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力。只有企业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科学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从当前阶段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出发,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国内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无论是素养还是能力都有所不足,专业管理人才严重短缺。这种情况的客观存在,主要原因有:首先,我国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短缺,尤其是中高级工商管理人员相对短缺,而且在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培养、轻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等问题,尤其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没有开展深入的市场调研,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此外,高级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高的成本,这些成本是企业所不愿支付的,导致管理层中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所占比例极低。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不仅会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带来严重的削弱,甚至会导致企业走向破产的泥潭。
作为重要的市场经营主体,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经济效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部分企业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企业经营风险大幅度上升。同时,相当一部分企业尚未从本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和与之对应的奖惩制度,严重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性。除此之外,监督管理制度的缺失,也使得很多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离心离德,给贪腐问题、滥用职权问题留下了滋生的土壤。所以,我们必须从实际的业务情况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以此为基础来全面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根据现阶段企业工商管理的整体现状来看,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较为普遍。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主要和管理人员思想陈旧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仍然有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只要管理好企业的经营活动就可以提升企业的绩效,而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考虑企业发展的问题。因此,很多企业从曾经的烈火烹油迅速衰落。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工商管理活动,积极创新和优化管理理念,真正意义上地将工商管理的价值发挥出来。
无论是何种企业,想要获得持续的发展,都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尤其是在企业工商管理活动中,高素质人才始终是保证企业正确经营方向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之后,企业更要从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出发,积极主动地引进和储备高素质管理人才。很多企业由于管理思想陈旧、管理人员目光短浅等问题的困扰,企业的长期发展陷入停滞。而当下市场下行压力大增、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不能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能及时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必然逐渐为市场所淘汰。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尚未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在考核、培训、激励等方面乏善可陈,管理人员的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是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的。企业未能从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出发就是提升内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提升自身工商管理水平的重要问题,值得我们警惕。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拥有了高素质人才,才能够切实改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因此,企业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手段,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首先,要对管理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帮助他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起他们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发展。其次,要高度重视外部优秀人才的引进,借此更新企业的管理结构,营造内部良性竞争氛围,对管理层人员产生足够压力。具体来说,可以结合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引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并为其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和待遇,为其提供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最后,要积极推动校企联合办学,高校应对培养实用型人才给予足够的重视,从企业的用人需求出发,大力推动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运用书本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而企业也可以借此接触到更多优质人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新时代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因此,企业一方面要从现阶段业务、管理工作的客观需求出发,对现有的管理制度加以持续的优化和完善,打造更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并将其彻底的贯彻和落实下来;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风险防范机制体制,借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精准预测和评估风险的发生,提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根据当下经营方向的转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动,积极建设新的管理制度,如竞争制度、部门协作制度等,提升各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
只有积极主动地迎合市场、转变发展观念,才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够让企业在当前日渐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抢占更多的份额、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对战略目标的制定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等加以创新和优化,始终朝着正确的经营方向前进。同时,企业还要对现有的经营模式加以持续的优化。首先,管理层应真正意义上地认识到管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只有管理层人员认识到了工商管理创新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才能够更好地带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够让全体员工树立起工商管理意识,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其次,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是变革管理理念、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所在,企业有必要从实际业务开展的需求出发,定期开展创新意识培养方面的培训活动,帮助员工建立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将创新意识灌输给更多员工。
工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关系到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应积极开展面向工商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以科学的工商管理理论为指引,优化培训的方式、方法。一方面,企业可以定期邀请行业内专家、工商管理学者前来企业开展讲座,帮助企业管理层及时接触最为先进的工商管理理论,切实提升他们的工作素养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的建设,按照岗位特色、工作内容等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并将考核结果和管理层人员的晋升、福利、薪酬直接挂钩,给予适当的奖惩。除此之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引入高素质管理人才,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形式,吸引和储备储备优秀人才,为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此外,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也要积极引入高校、政府的力量,联合培养,从而切实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储备情况,为企业市场经营活动的开展和内部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人才支持。
总而言之,工商管理创新对于企业成本控制、优化组织框架、明确发展方向等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企业面临着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应积极发挥工商管理的作用,对现有管理实践活动加以持续的优化和改进,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高度重视企业的工商管理活动对于企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从优化管理制度、强化人才培养、转变管理理念、强化人员培训等多个维度,不断推动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发展,积极解决工商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种实际问题,切实提升企业在白热化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促使企业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