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菲菲 张建伟 闫秀红 相 阳
(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运城 044000)
在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处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和学生的接触机会最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谈心谈话是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状态及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谈心谈话存在诸多问题,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育人功效。将个案工作融入到辅导员谈心谈话过程中,能有效弥补和改进谈心谈话工作中的漏洞,提高谈心谈话的成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强调,辅导员要经常性地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1]。辅导员应以谈心谈话工作为抓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努力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
目前高校中,每位辅导员要负责200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他们的任务量很大,事务繁杂,实际工作中的大多数时间沉浸在繁琐的日常性事物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充当“学生矛盾的调解员”“学生情绪疏导员”“学生安全的管理员”“学生的办事员”等。在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时多采用统一的谈话提纲,所谈的内容千篇一律,多是围绕学生最近生活学习怎样等情况展开,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不利于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难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辅导员经常在学生遇到具体问题后才开展针对性的谈心谈话工作,此时更多的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原事情的经过,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诉求,辅导员帮助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谈心谈话的意义在于提前预判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尽量规避不良后果,防范于未然。“事本主义”的谈心谈话前并没有提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续也缺乏持续性跟进,未形成谈心谈话的长效机制,不能发挥育人功效。同时,我们教育的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事本主义”。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对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当得知辅导员要与其谈心谈话时,下意识地会认为自己做错了事,要被批评教育。他们认为所谓的谈心谈话就是讲大道理,说教,对谈心谈话产生排斥抗拒心理,导致在谈心谈话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基本上是被动接受,辅导员负责谈,学生负责听。加之部分辅导员对谈心谈话的原则、方法和技巧等掌握不足,同时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谈话技巧,导致谈心谈话工作达不到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目的,难以发挥育人功能[2]。
个案工作指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3]。个案工作和辅导员谈心谈话的工作对象都是处在困境中需要帮助的人,其目的都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二者在价值理念、工作目标、工作者的素质要求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相互借鉴。由于主客观原因,在辅导员谈心谈话过程中出现谈心谈话内容单一化、以事为本、未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诸多问题,将个案工作融入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能有效提升谈心谈话工作的实效性。
二者的价值理念相似。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是以助人自助为根本宗旨,以利他主义为中心,秉持助人和服务的理念,相信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有改变困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服务对象产生无助感是因为遇到暂时性的困难导致认知、心理、情绪等状态方面出现障碍,在经过专业帮助后,服务对象有改变现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以学生为中心,秉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立足于教育引导在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帮助其走出困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者的工作目标相近。个案工作的工作目标是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导向,除了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具体问题,更侧重服务对象的长远发展,主张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力,培养其自助的能力,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自己面对处理。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工作目标是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协助其进行分析处理,间接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会经过会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基本想法,教育引导学生,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个案工作与辅导员谈心谈话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者对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一致。从事个案工作的人员应掌握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等基础理论,了解国家制度、政策等相关知识,熟悉沟通技术、调查方法及语言逻辑知识,同时要求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严格遵循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守则。高校辅导员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知识储备,同时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尤其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遵循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二者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素质均有明确的要求,且内容相似。
个案工作的会谈主要有影响性技巧、引领性技巧和支持性技巧,结合辅导员谈心谈话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将个案工作的会谈技巧融入其中,能有效地提升谈心谈话的实效性。
1.引入影响性技巧,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影响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结合服务对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引导和影响,促进他们从新的角度解决问题。影响性技巧主要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和对质。辅导员基于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经验,向处在困境中的学生提供其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同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认知。此技巧的使用侧重引导学生参考别人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使用过程中,提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对信息的接纳程度,并采用适当的方式提供信息。当学生感觉困惑迷茫时,辅导员采用自我披露的技巧向学生讲述自己面对类似问题的一些相关亲身经历、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为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提供参考。辅导员对学生的问题和情况有基本了解后,为学生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和意见。辅导员对学生一些错误的行为进行忠告,指出该行为的危害性或者学生必须采取的行动,同时耐心讲清道理,特别是要提供学生不知晓的知识和视角,使其有所感悟。在谈话过程中,辅导员如发现学生的行为、想法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对其提出疑义或直接发问的技术,协助学生察觉自己知行不一致的地方。
2.引入支持性技巧,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支持性技巧以受助者为中心,是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受助者的尊重、接纳和理解,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支持性技巧倡导鼓励受助者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有专注、倾听、同理心和鼓励。人在面对困境时是非常脆弱的,此时的陪伴非常重要。谈心谈话教育要求尊重对方的人格,强调以理服人,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教育目标,以全面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为价值追求,蕴涵着浓厚的人学意蕴[4]。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向学生表达专注,陪伴学生并与其一起面对。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辅导员要积极倾听,让学生感觉自己被重视,适时地使用同理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问题及其相关行为。通过恰当的身体语言和口头语言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及创造彼此信任的谈心谈话氛围。
3.引入引领性技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领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通过专业方法引导服务对象有组织性地探讨和表达自己的问题、处境和想法等。引领性技巧包括澄清、对焦、摘要和面质(1)面质又称质疑,是指咨询者指出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矛盾,目的不在于向来访者说明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反射矛盾,协助来访者认识自己,鼓励他们消除过度的心理防御机制,正视自己的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中对于学生含糊不清的表达可以采用澄清技巧,帮助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说,促进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当学生陈述过程中偏离话题,或同时谈论多个事情时,辅导员采用对焦技巧,帮助学生确定谈话的重点,并集中在某一问题上集中讨论,引导学生尽量地表达自己想法。谈心谈话的信息量比较大,辅导员可以通过摘要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有清晰的认识,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表述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摘述重点。
辅导员只有在谈心谈话过程中深入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才能形成良好的双向沟通。此处就应遵循比斯泰克提出的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是社会工作者在与被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时的基本行为准则。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可以适当借鉴,有可能使谈心谈话事半功倍。
1.个别化原则
社会工作者将每一个服务对象都看作是独立独特的个体,并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每位学生也都是独特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面对的问题各不相同,辅导员在谈心谈话过程中也应该坚持个别化的原则,努力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学生对待问题的感受,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并“对症下药”,同时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开展谈心谈话工作,这样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状况,切实为学生服务。
2.接纳的原则
接纳是社会工作者不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评判服务对象的行为及想法,要求承认服务对象有充分自由表达的权利,社会工作者要对其无条件接受。接纳并不是赞同,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融入接纳技巧,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倾听,帮助其营造一种畅所欲言的氛围。同时,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使学生愿意轻松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便于辅导员对学生的情况有更精准地了解。
3.承认的原则
承认是肯定一个人的价值、潜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谈话中,将承认的原则融入其中,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勇敢面对自我,并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多数学生思想、心理尚不成熟,且当代大学生多是00后,他们从小就比较依赖父母,独立性不强,在面对问题时会习惯性地退缩,并且不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亲近和信任的人,如果辅导员对学生适时地鼓励和支持,特别是在学生无助的时候会给学生安全感,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并且相信自身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决的原则
自决是每个人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拥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关键。在传统的谈心谈话过程中,学生多是被动接受辅导员给予的建议,甚至让辅导员直接介入帮助其解决问题,而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他们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还是会手足无措,自决原则主张发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面对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其真正成长成才。同时,辅导员还可以通过前期对学生的了解,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向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上迈进[5]。
5.保密性原则
学生在谈心谈话过程中,愿意把自己的问题与想法告知辅导员,本身就是出于信任,想寻求帮助,其中还有可能包括一些涉及学生隐私的部分,辅导员理应为学生保密,自觉维护学生的隐私和尊严。辅导员如果能主动向学生承诺保密,会让学生打消顾虑,甚至对辅导员无话不说。在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使用保密原则,无疑会让学生对辅导员多一份信任和敬重,有利于维系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关系,便于辅导员开展后续的学生管理工作。
个案工作融入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中,是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体现,也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个案工作的会谈技巧和基本原则融入辅导员谈心谈话过程中,可以有效规避辅导员谈心谈话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更加突出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切实解决学生的困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