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乘方”课例教学设计与实践反思

2023-10-24 18:22曾万强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3年8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曾万强

摘  要:“积的乘方”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第一节内容,学生在此前已有“整式的加减”作为知识支撑。该课时作为第一节的一个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上,习惯将该课时与“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幂的乘方”作为整式乘法的三大基础运算进行依次处理。作为“整式乘法”的最后一个运算法则,该课时在章节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结合了“积的乘方”教学设计和实际的课堂反馈,以及相关文献,思考更适合发展学生素养的教学方案,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积的乘方”;公式逆用;数学核心素养

一、“积的乘方”教学方法分析

数学课堂教学十分强调“过程”二字,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又要重视知识的再现过程。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既要强调公式法则,还要关心学生对公式法则探究过程的理解。从长远来看,学生的探究过程可能比公式法则本身更重要。

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而言,课时教学是组成教学实施的基本单位,每一节课都应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可能的贡献。

“积的乘方”作为整式乘法基础运算的三个课时之一,对学生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节教学既要考虑整体的统一,又要注意与其他课时的差异。从素养发展来看,需要学生在课堂和课后体验到获得感,以提升在后续运算时的信心和决心。

二、“积的乘方”学习目标

第一,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活动过程,理解“积的乘方”的意义,并能推导“积的乘方”公式,感受数学知识与数学逻辑的紧密结合。

第二,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能够准确选择法则的正用和逆用,能够利用法则,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积的乘方”学习重难点

重点:“积的乘方”法则生成过程及其应用和逆用。

难点:“积的乘方”法则的逆用和灵活运用。

四、“积的乘方”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展示PPT,课件上会显示一个较大的an,教师提出问题:

情境一: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屏幕,你们能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本课时作为与幂相关的三大基础运算之一,需要学生对幂相当熟悉,包含幂的底数、指数和幂本身的意义等。通过此问题与PPT,教师依次呈现并引导学生说出幂的概念、幂的意义、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然后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运算题。

情境二:试计算以下式子,并说明做法及依据:

(1)a5·a3=________    (2)(a5)3=________

(3)(5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发现矛盾的方法,设计了三个小题,前两个题,可以直接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算出;第三个题,既不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又不是“幂的乘方”,即题型由易到难,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认知冲突,会进一步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避免学生答得不规范,教师在第三小题上设计了三个空,意在让学生运用乘方的定义、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方概念分步完成。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下列问题:

“请问(5a)3与(a5)3的底数有何不同?可以叫作什么运算?”

(1)(a5)3的底数a5是幂,叫作_____。

(2)(5a)3的底数是因式5a和的积,可以叫作_____。

设计意图:前两个运算是让学生复习前两课时学过的“同底数幂乘法”和“幂的乘方运算”,后面是“积的乘方”运算,由此可见无论是名字还是形式,都显示出“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运算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为避免混淆,限定在(5a)3与(a5)3这两个运算中进行对比,旨在促进学生进行类比分析,得到“积的乘方”这个课题,并尽快进入本节概念和公式的推导。在学生回答出“积的乘方”时,教师同步将板书课题写在黑板上,以提醒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知探究

情境三:计算并说明做法、依据:

(1)(ab)3=________    (2)(mn)5=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相似性极强的例子,引导学生用乘方的定义和乘法定律分别计算,设计时,教师有意将两个问题并排放在一起,PPT课件呈现时,将结果着重化,旨在学生在算出答案的同时,能依据上述两个答案联想并猜测到“积的乘方”的公式。为后面更直接地引出运算法则,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你能猜想、总结出一般结论吗?请尝试将其推导出来。”

一般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处理完情境三的例子后,学生会得出一般性结论:(ab)n=anbn(n是正整數)。关于法则的文字叙述,更大程度上是为了部分学生在无法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提供的帮助其理解和记忆的方式。在选择文字定义时,教师有意识地选择了更简洁、学生更易接受的北师大教材的文字定义: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式乘方的积。同时PPT上有意地突出了每个因式,用以强调这是本课时的易错点之一。然后教师引导提出以下问题:

“该公式对三个因式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这时,由学生推广并证明三个,以及三个以上式子的“积的乘方”法则:(abc…)n=anbncn…(n是正整数)。这表明学生已经考虑了证明方法,提出了整体思想。

情境四:口算下列各题

(1)(2x)2=________ (2)(-5b)3=________

(3)(2xyz)4=________ (4)(-xy2)2=________

(5)(x3y)n=________ (6)(-2x3)5=________

设计意图:教师共设计了六个口算题,分别包括含正负两个字母的偶数次方、含正负两个字母的奇数次方、含正负号多个字母的奇数和偶数次方等不同类型,题型由易到难,教师现场抽问,学生直接进行口算。学生可能存在问题的是含负号的第(2)(4)(6)小题,如果有学生算错,教师需要直接点明易错点;如果无学生出错,则进入后续的例题解析。在做题时,教师需要观察做错题目学生的情况,适时投屏展示并提醒,引导学生自主对易错点进行分析。

(三)例题探究(公式运用)

例1计算:

(1)(-2x2y3)4 (2)-(-3ma3bn)3

练习1计算:

(1)(2a2b3c4)3 (2)(-2xmyn)3

(3)[3(m+n)5]2 (4)

-x2nyn+1

设计意图:例1设计的两个小题均为含负号次数不全为1,且项数多于两项的“积的乘方”问题,学生相对易错。作为例题,教师需要重点进行板书书写和步骤示范。练习1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邀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展示是为了呈现学生自主学习、与课本对话、合作学习的成果和困惑点,更重要的是,在对话、探究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追问,将学生的“困惑点”转化为数学的“探究点”,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易错点、能够进一步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第一,负号一开始,就要确定好处理方式;第二,括号内每一个因式都要乘方(尤其是系数);第三,计算“积的乘方”后,还要计算“幂的乘方”,结果化到最简。

例2计算:2(a2b2)3-(3a3b3)2

练习2计算:(2a5)2·a2-(-3a3)4+(4a6)2

设计意图:与例1本质相同,教师引入了整式的加减运算,该题综合性较强,这是为了避免学生在计算中忘记合并同类项、没有把整式化到最简。该过程注重在教师讲完知识点后,学生马上进行巩固。待这个例题和练习完成时,学生已经基本熟悉了公式法则,并能够相对熟练地应用。

(四)拓展探究(间接用公式和公式逆用)

例3已知xn=2,yn=3,求(x2y)n的值。

练习3已知x2n=2,求(3x3n)2的值。

设计意图:此例和对应练习,从所求结论来看,均是在考查“积的乘方”。然而,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单纯地利用公式,将无法直接计算出结果,还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调整化简的结果,属于间接求解问题。本题需用到“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逆运算,也就是常说的公式逆用。教师设计此例的另一个用意,是希望引入下一个重要拓展——“积的乘方”公式逆用,以此进行衔接,具体如下:

例4计算:

(1)24×54    (2)(-2)6061×(0.125)2020

练习4计算:

(1)

-

×

(2)[8×(-0.5)]2021×41010×(-0.125)2020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例题设计中,教师已经提出公式逆用这个基本思路,学生也进行了运用。作为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公式逆用[an·bn=(ab)n]的应用,其涉及了幂的运算的简便算法。在學习例题之后,学生能够知道,幂的运算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底数、指数相同,或者能够将底数、指数简化成一样,即学生能够对幂的运算问题有较系统的理解。在回答第一问时,学生都会认为较容易,但也存在个别学生直接硬算的现象。如果后续抽问中,还有学生直接硬算,教师无须点出,可以引导其计算第二问,这会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样公式逆用会引入得更加自然且记忆深刻。如果一开始学生就回答得较好,教师只需要引导该生说出具体过程采用的思路即可。在这两问中,第一问较简单,第二问需要学生先用“幂的乘方”法则的公式逆用,将指数化为相同,在这里,教师可以适当发散学生的思维,着眼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第二问,教师让学生自主解决,可以由两个学生同时在黑板上书写,其他学生观察异同。

(五)课堂小结

1. 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每个因数乘方的积。

其公式:(ab)n(n是正整数),推广:(abc)n=anbncn。

2. “积的乘方”法则公式逆用:anbn=(ab)n(n是正整数)。

推广:(abc…)n=anbncn…(n是正整数)。

3. 核心素养: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学生自行回顾总结,这样做,一是有利于学生自主梳理出本节的知识——“积的乘方”法则对应公式及推广的正用和逆用;二是促进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分析出题目中的指数和底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的过程中,可以顺带引导、回顾本课时主要涉及的核心素养——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并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些要点。

五、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设计的初衷,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思考、获得知识,并学会应用。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本堂课的脉络比较清晰,每个问题的后面,都设计了衔接练习。在几个不同的班级进行了实践后,上课效果与预期基本一致,整体很流畅,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得较好,整体掌握情况不错。由此可见,流畅的课堂设计、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是一个很适合初中生的方式。

本节课的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只是将几个基础的点让学生梳理清晰,并进一步强化,设计问题的高度可能不够;学生的基础有差异,在本节课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完成相应练习和知识掌握上,可能感觉有点吃力,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又可能会认为课堂问题的难度不够。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要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心理和认知特点等,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找到不同的研究坡度、设计不同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在后续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更多的尝试,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提升知识深度,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黎栋材,王尚志.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J]. 数学通报,2015,54(01):29-31+37.

[2]渠东剑. 核心素养:教学的第三条主线[J]. 数学通报,2020,59(03):20-24.

[3]何继刚. 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四步循环”教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四步循环”教学与反思[J]. 中学数学月刊,2013(09):5-7+30.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系下的运算能力
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结构化学习:数学教育的自然样态
从一道数学试题的命制过程分析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方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