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体会

2023-10-21 00:33王治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王治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不断深入发展,在素质教育逐渐推动的背景下,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于培养新时代人才,也难以满足社会对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需求。小学生年纪尚小,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尚未形成一定的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借助课文阅读,恰当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文章进行精读和细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8-0193-03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改革。语文学习是掌握語言、提高沟通技巧和学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前提条件。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窗口,是体会理解各类事物的基础,对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有着积极效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该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树新思路、讲新方法、用新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高效课堂,让学生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1.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

语言是搭建起知识传承桥梁的纽带,是衡量人文素质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接触新的事物、新的人时,所涉及的语言表达和理解事物的能力,都离不开语文教育。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带领学生从启蒙阶段迈向新阶段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人文素养的最好体现,其对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是其具重要的。在阅读中,学生能了解历史,悉知历史,铭记历史,跟进时代潮流的发展,清楚事实,懂是非,明事理。语文教学涉及古今诗词作品,在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经典佳句、诗词文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积极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从而更直面地体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异成果。例如,进行数学题的解答时,需先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再进行题目的解析和证明,再进行最终答题,这一系列的步骤和过程都是阅读能力重要性的体现。当进行英语题翻译时,需拥有足够大的汉语词汇量,才能精准地将英文翻译成汉文,若词汇量不够,便会造成理解含义的偏差,这便是阅读能力重要性的最好诠释。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

(1)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认知有待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认知程度不深,过于强调知识的获取,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尽管当前已实施新课改,但是仍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导致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学课堂氛围过于压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大大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2)不够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无论在任何教学课堂中,都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但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觉得语文是一门非常简单的基础课程,所以并不足够重视课堂教学方式,也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这部分教师的讲课方式一直以自我为中心,课堂通常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方式,把学生放在了一个被动的地位,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学生在效仿教师的逻辑思维,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缺乏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并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养成,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3)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虽然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设施都相对齐全,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很少会应用到,导致教学设施最终都成为摆设,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学生也没有接受到全面的知识教育,从而大大降低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就目前阶段而言,大部分教师在上课前并未预先准备周密的教学计划,通常都是想到哪里讲到哪里,导致课堂教学缺少系统性。还有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通常会依据考纲限制学生的阅读内容和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学生难以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对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造成了打击。

(4)学生阅读能力差异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同,所以在阅读能力上存在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有的学生擅长长篇阅读理解,有的学生擅长短篇阅读理解,而造成学生阅读能力差异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学生阅读习惯的不同,也可能是由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不同。就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言,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理解程度都不同,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据相关了解,在阅读中,当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时,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会翻阅字典或者练习上下文来判断语句意思,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忽略不计,以跳过或者猜测的方式判断语句意思,这种行为非常容易导致学生对文章产生误解。与此同时,虽然大部分学生都会仔细阅读文章,但是有部分学生没有记阅读笔记的习惯,这也使学生对阅读文章遗忘得相对较快。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提供更多自主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的魅力与价值,以此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新时代的阅读能力培养,不再仅仅拘泥于书本教育,在课堂上,教师应先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再结合相关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身临其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在。

例如,当老师教授《两只小狮子》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可以先让学生獨自阅读,让学生对本篇文章产生初步理解。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大致讲解本篇文章的故事梗概。本篇文章主要讲解了一只狮子妈妈生下了两只小狮子,而两只小狮子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其中,一只小狮子每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小狮子却每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勤快的小狮子认为要凭借自己的本领保护自己,生存下去,而懒惰的小狮子认为凭借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所以整天无所事事,只会晒太阳。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饰演,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角色代入情感的过程,对本篇文章产生新的理解。最后,由教师进行课堂总结,本篇文章通过一勤一懒两只小狮子的对比,是为了告诉大家,从小就应该勤奋学习、刻苦努力,自己学习生活的本领,不能只想着依靠父母,即使成长路上会经历许多苦难,也不要害怕,不要畏缩,而是要勇敢地面对。通过教师讲解与在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切身体验,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内涵,阅读理解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2)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小学生年纪尚小,且活泼好动,比较贪玩,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尚未形成一定的概念,所以,教学中教师更应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依据儿童的思维意识及发展水平制订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科学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借助多媒体幻灯片、视频等方式,创设多元化教学课堂,将生硬的文字赋予感情色彩,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此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例如,当教师教授《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通过制作幻灯片的方式,以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将文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并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和讲解,让学生对本篇文章产生初步理解。本篇文章主要讲解了老山羊在地里种白菜,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来帮忙,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白菜又去找老山羊要,小白兔则没有接受老山羊送的白菜,而是要了白菜种子,自己种白菜,收获了很多的白菜,还为老山羊送去了一担。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灰兔和白兔生活态度的看法,并讨论自己的生活态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最后,由教师统一为学生总结,“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白菜”,即只有自己动手才能够丰衣足食,所以要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多自主实践探索的机会,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活泛学生阅读思维,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素养。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品读,这也是培养小学生品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自主品读文章的过程,学生可以对文章产生多层次的理解,更有助于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教师教授《古诗两首》的时候,可以结合《春晓》《村居》两首古诗进行对比教学。首先,教师不用带着学生领读,而是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能对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情感产生初步理解。然后,可以引导学生仔细查找两首古诗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结合两首古诗的重点知识,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以此使学生抓住课堂重点。《村居》描述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放风筝的情景。《春晓》描述了诗人抓住春天早晨刚刚醒来的时候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早春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在讲解基础上,可以提问:“两首古诗虽然都是描绘春天,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大家认为两首古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将这种写法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吗?”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进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情感,从而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4)运用读写结合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关系紧密的教学模块,通过积累丰富的阅读理解经验,能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灵感和启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应积极运用读写结合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以语文课本知识为基础载体,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的理解和赏析,进而让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这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活泛学生的语文思维,最大限度发挥出读写结合的积极作用。

例如,教师教授《最大的“书”》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本篇文章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对本篇文章产生初步理解。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结合听音频产生的情感相互融合。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续写,围绕文章主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依据自己所想自由发挥,写下自己心目中最大的“书”。最后,由教师将学生的续写故事统一收集,并随机抽取续写文章念给学生听。在文章念完以后,由教师向学生发起提问,如大家从本篇故事中看到了什么?有哪个地方是大家觉得写得很好的地方呢?同时,教师也要指出文章中的不足,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进行课后拓展,组织学生讨论除了最大的“书”,还有什么可以形容的呢?大家还有阅读过其他类似的文章吗?延伸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通过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以多听、多读、多写的方式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加深刻地掌握词语的断句、运用及修辞手法,从而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等,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小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2(26).

[2]林阿松.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2(22).

[3]贾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J].新课程,2022(35).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