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香
摘 要:在小学体育阶段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标的相关内涵,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体育课堂的细节内容,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本文先阐述了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新特点,以及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最后从合理规划活动场地、立足学生个体差异、开发体育游戏活动、丰富体育教学手段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标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给小学体育教师开展高质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高效课堂;体育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8-0100-03
在新课标全面推行以后,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求教师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也开始着力于推动教学创新,明确体育教学新特点,融入新型教学理念与方法。目前,不少教师已经结合新课标打造体育高效课堂,但最终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找不到教学创新的方向与路径。本文结合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谈一谈新课标下构建体育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1.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新特点
(1)落实“健康第一”,实现“五育并举”
在新课标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理念目标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要求教师全面落实“健康第一”,关注学生的健康水平,做到“五育并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能够以宏观眼光看待体育学科,积极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使体育课堂可以囊括更多元素,在提高学生体能的基础上,也能进行德育、智育、美育、劳育等多种层面的教学。通过“五育并举”的教学设计,小学体育教育就可以取得更加突出的教学效果。
(2)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很多小学生平时生活中更愿意玩电子产品,很少参与体育活动,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学着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通过一系列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专项提高学生的不同运动能力,促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运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参与各类体育运动,起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3)实施“教—学—评”一体化
新课标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构建全面完善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即教师不仅要结合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与任务,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案,还要关注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感知体验情况,保证最终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层次,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在教学结束以后,教师也要贯彻以生为本的相关理念,引导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评价,从多个角度展现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调整。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科学性。
2.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意义
(1)增强学生体质
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现阶段很多小学生的体质水平都不达标,跟健康中国、全面发展等多种战略出现了脱节,不利于新生代群体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通过搭建体育高效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在平时积极参与各类体育运动项目。这样,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增强他们的体质。
(2)增强心理素质
当代小学生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经受过多挫折,导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一般,在遭遇外界因素影响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抵抗外界挫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师搭建高效课堂,可以在课堂环境中通过体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并使用体育运动的方式排解心理问题,强化他们的心理抵抗能力。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实现能力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搭建高效课堂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这是因为小学体育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不同体育项目的路径,带领学生近距离感知各类体育项目,提高他们对体育项目的了解水平。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并通过不同体育項目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篮球项目需要学生具有基础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交发展。又如,乒乓球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等素质。
(4)推动学科改革
在新课标背景下,通过搭建高效课堂也能推进体育学科改革。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学科教学理念,并引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搭建高效课堂,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明确后续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并细化课堂教学内容,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加快体育学科改革进程,使小学体育课堂进入新局面。
3.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1)合理规划活动场地,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规划体育活动场地,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合作学习。事实上,体育教学本身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密切互动,通过学生合作的方式优化体育教学氛围,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可以真正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小学的体育活动场地比较有限,并且小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难以充分关注其他人的想法与感受,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运动冲突与损伤,要求教师能够做好体育活动场地的合理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小学生的身心层次以及学校体育场地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后续开展的体育运动内容,进行体育场地现场环境的规划,以及场地分区功能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合作教学方案,配合体育活动场地开展高质量的体育教学,保证体育教学的综合效果。
比如,在小学体育操场规划的时候,可以遵从空间竖向化、功能复合化的原则,合理规划体育运动场地。特别是目前很多小学的体育场地都为首层和户外,容积率非常低,跟当前城市集约化目标有所割裂。因此,小学体育场馆应该注意竖向空间建设。与此同时,小学还要建设一些小型活动场地,比如慢跑道、地景公园、社团活动场地等,在场地方面实现“健康体育”的创新拓展。在场地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小学还要立足于合作学习的角度,进行场地功能复合性规划,建设一些合作体育场所,具体有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以及小型健身器材场地等。通过这些场地的合理规划建设,可以更好开展体育运动合作教学,提高体育課堂教学效果。
(2)立足学生个体差异,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着力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水平。当前小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已经出现了显著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那么体育课堂教学就会变得非常被动。因此,教师在平时应该做好班上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全面调研,掌握班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并基于此开展分层教学,使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能够得到差异化教学,提高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适配度。事实上,体育锻炼本身就需要量力而行。如果一个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被安排了强度较高的训练方案,不仅难以取得身体素质提升的效果,还会对他们的身体带来伤害。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在体育教学中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具体表现,发现学生难以承担体育训练强度的时候应该及时介入其中,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比如,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化的锻炼计划。在田径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促使学生的身体尽快适应高强度运动,避免后续出现抽筋等身体损伤事件。在安排田径教学方案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那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跟他们一起跑步,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通过相对轻缓的慢跑等运动,激发小学生的身体活力。而对那些运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给他们安排更加激烈的田径运动,并减少对他们的管控,提高运动的自由性,使他们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又如,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核心力量训练模式,实现学生的分层教学。对篮球技能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核心力量专项训练,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教师通过核心力量与篮球技能的专项训练活动,分项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传球能力、投篮能力等技能,实现篮球技能水平的逐步提升。在篮球课上,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给不同组别安排差异化的篮球训练活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适配度。
(3)开发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小学生还处于爱玩的年纪,游戏教学法往往能够取得显著效果。特别是不少小学生本身就对体育运动充满了负面感知,不愿意参与体育教学,在体育课堂中呈现显著的被动态势。而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在具体设计体育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也要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并贴合他们的身心发展层次进行综合设计,保证最终展现的体育游戏成果能够对小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环境中已经存在较多现成的小学体育游戏方案。教师在引用这些体育游戏方案的时候,也要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避免出现盲目套用等情况。通过这些方式,体育游戏活动就可以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发挥预期的效果,提高学科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开展“陆地赛龙舟”活动,通过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准备一个圆柱气桩,并将学生分为八到十人一个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开展游戏。游戏开始时,组内所有学生将圆柱气桩放在双腿之间充当龙舟,接着双腿开始有节奏一起走动,看哪个小组最快到达终点。通过这个游戏活动,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和运动能力,并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身体素质的综合提升。
(4)丰富体育教学手段,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丰富体育教学手段,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结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来看,适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在平时应该积极进行教研互动与交流,分享不同的教学手段使用经验,综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这也要求体育教师可以深入研读教学内容,并结合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手段。在使用不同教学手段的时候,教师需要关注效率与趣味的平衡,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体育课堂环境,并将体育教学内容融入其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也要总结体育教学经验,明确不同教学手段的优劣势,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效果。比如,在枯燥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法,播放一些相关的动漫视频,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健康生活习惯教学中,这类教学方法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又如,教师在健美操等技能教学中,可以使用平板电脑记录学生的健美操动作,接着通过慢放对比标准动作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明确后续提升方向。
4.结语
综合来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是新课标下体育学科创新的重要方向,可以改变体育学科的整体格局,提高学科教学的综合效果。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要深挖新课标的具体内涵,积极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在课下时间里跟其他教师进行教研交流,互相分享体育教学经验。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感知体验情况,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高效体育课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推动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生.构建小学高效体育课堂的意义及策略[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11).
[2]刘昌亭,张厚学.“六定法”规范小学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管理[J].体育师友,2022(05).
[3]孙维伟.体验课堂快乐,感悟体育魅力——探讨小学体育课堂高效教学策略[J].田径,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