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盛
摘 要:本文围绕初中教学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新课改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最后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路径,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强化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8-0066-03
进入信息化时代,教育领域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推动了新课改工作有序进行,加快了新课改进程,进一步提升了对教师、学校的综合要求。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新课改的落实,革新了对教学的要求,需要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参考初中生课程安排,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并融入现代化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故本文围绕初中教学展开深入研究,重点阐述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法,并简单论述了学科特点等内容,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提升初中生的信息素养。
1.信息技术学科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信息技术属于一门时代性、实践性的学科,是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顺利推进学科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学科以强化学生信息素养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显著提高信息素养,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另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并且可以促使学生信息处理、传输能力得到提高。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此学科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科教学质量一般,仍然需要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2.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生的学生而言,随着年纪的增长,其对知识的渴望与日俱增,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其渴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快速获取知识,但受限于自身有限的知识储备,难以保证学习成效。基于此,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是必要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学习资源。设立信息技术学科,可为学生提供种类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提供多样化的浏览工具,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当代学生喜欢通过网络学习新鲜事物,而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比较符合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使其掌握信息技术的多种运用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可以打造开放的、友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充足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只需要展开正确引导即可。
3.新课改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要求
(1)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设置难度适中的学习问题,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学生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法,并能巩固所学知识点。
(2)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来说,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新课改中明确指出环境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流程,着重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另外,教师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及时指出学生学习阶段存在的问题。
(3)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要求教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契合学生当前兴趣爱好,充分借助现有资源,适当更新教学内容和流程。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教学内容呈现单一化的特点,以理论教学为主,导致课堂鼓噪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需要教师采用趣味教学法,设置一系列趣味性的小游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4.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学校普遍加强了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并要求相关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手段,优化课程教学流程,向学生传授更多知识点。但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整体教学质量相对较差,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例如,多数学生没能发现学科的魅力,学习积极性较低。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课程教学成果,忽略了课堂学习期间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没能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同时,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不符合学生当前认知能力。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较高,忽略了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创新,课后任务难度较高,没能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
5.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法
(1)新颖形式导入
采取有效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导入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其他初中学科不同的是,信息技术学科以操作为主,应用性较强,故此教师应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不断调整课前导入方式,并不再受到應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例如,学习“动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应结合以往教学经验,采用新颖的导入方式,创设学生感兴趣的导入情境,以此引起学生注意力。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当下受学生欢迎的游戏动画,吸引学生目光,再阐述动画的制作和添加方法,让学生形成较高的积极性。之后讲解本节课重点内容,通过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关于“动画”的知识点,不断充实自身知识体系。另外,处于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严格把控导入时间,避免时间过长,而影响后期教学,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工作。正常情况下,课堂导入时间应不超过5分钟,教师可以借助新颖的导入方式,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凸显信息技术项目实践性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关键期,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探索欲望较强,并且喜欢向他人展示自己,常常通过多种方法寻求他人的关注度。鉴于这一特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初中生学习情况,采取项目教学法,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实验,满足新时期学生学习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普遍采用阶段性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但忽略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学生难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而影响初中生信息素养。
例如,学习“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这一内容时,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为:学生具备初步设计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能力,并认识到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阶段存在的问题。当课程教学内容讲解后,教师应以小组为单位,设置“多媒体演示文稿制作活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合作,确定演示文稿的主题,之后利用课下时间查询资料。同时,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点,不断充实文稿内容。当所有小组完成文稿制作工作后,在班级内部进行评价,设置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环节,并构建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提高评价结构的真实性。
(3)创设多元化的课堂学习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围绕教材内容,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化教学。同时,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点更新速度较快,教师需掌握初中生当前认知能力,适当渗透关于无人机、人工智能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整个学习阶段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拉近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从而发现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意义。
例如,学习“认识Flash MX”这一内容时,教学重难点为:有关帧的操作与工具使用方法。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本节课学习重点,教师可以播放《明月几时有》的短片,再提出动画制作的人们被称之为什么,此时学生回答“闪客”,之后教师讲解怎样成为闪客,逐步引入Flash相关内容,并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另外,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讲解Flash启动方法,邀请不同同学到讲台逐一演示。再提出“帧可以分为几类、怎样插入不同类型的帧”等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系统性的讨论。
(4)强化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师应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设置完善的教学方案,推动教学工作有序进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鉴于此,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强化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目标,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重点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加快学习效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设计课堂问题期间,教师需要从课堂内容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适当延伸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另外,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设置内容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参与信息处理、讨论、合作、问题解决等环节,制作高质量的学习成品。
(5)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学会站在学生角度上思考问题,避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将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鉴于此,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融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教学法,促进各个层次学生共同进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降低学习压力和学习难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仔细调查和分析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之后分析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知情况,制订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
例如,学习“制作基本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了解Flash MX的操作要点,掌握图形绘制技巧,具备单独绘制图形的能力。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将任务驱动法与分层教学法相融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A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认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学习成绩良好。对此,教师应设计难度较高的任务,围绕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延伸知识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满足A层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画,并保障动画之间相互联系。B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处于中等,可以吸收每节课的多数知识点,但未能做到融会贯通,不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对此,教师应布置基础性的任务,并设置课外探究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回答。C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此,教师应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任务,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为核心。
(6)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要求教师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三个层面入手,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鉴于此,教师应根据学科课堂教学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从多个维度入手创新课堂评价方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确保评价结果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选用诊断性评价方法、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方式,其中诊断性评价方式指: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评价对象的基本情况,之后展开科学化评价。而形成性评价指:对目标对象进行具体内容评价,精准指出现存问题,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终结性评价指:完成某一教学活动时,科學评价最终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时代快速发展过程中,新课改工作快速推进,改变了对各个学科教学的综合要求,需要教师仔细分析新课改相关内容,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以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促使学生成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鉴于此,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新课改带来的改变,掌握现阶段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晴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J].新课程,2021(33).
[2]陈锋.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思考[J].学周刊,2023(06).
[3]段新梅.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策略的探讨[J].传奇故事,20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