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探伤车疑似1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分析

2023-10-18 06:45马运忠
铁道建筑 2023年9期
关键词:探伤仪螺孔伤损

马运忠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北京 10008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运营里程及速度大幅提升,轮轨关系日渐恶化,钢轨缺陷不容忽视。钢轨探伤车开展在役钢轨周期检测,对保障线路运营安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国内相关学者在钢轨探伤车自主化技术、探伤车数据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张玉华等[3]开展80 km/h 钢轨探伤车自主化超声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钢轨高速探伤的技术空白。李培等[4]研究了高速轮式钢轨探伤变距式超声波发射模式,缩小了高速探伤超声波扫查间距。钟艳春[5]研究了钢轨探伤车激光自动对中系统,解决了探伤车高速检测下探轮横向对中难题。马运忠等[6-7]研究了钢轨探伤车检测数据中接头处中心70°通道及2 孔侧上方偏斜70°通道的出波特点,为探伤车数据分析提供指导。王品等[8]对高速钢轨超声波探伤中螺孔70°幻象波进行了分析识别。

螺孔裂纹是运营线路钢轨的主要伤损类型[9],尤其1 孔裂纹危害大,容易导致轨端揭盖,造成严重后果。黎连修等[10]研究了钢轨螺孔裂纹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裂纹的反射规律。张勤等[11]统计分析了钢轨螺孔裂纹的伤损特点,总结了裂纹的发生规律,提出了裂纹的防治措施。李锦等[12]对1处钢轨螺孔裂纹的漏检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钢轨探伤车的探轮采用柔性外膜,相比滑靴式探头,通过有缝接头时超声耦合更好[13],在检测螺孔裂纹方面更有优势。接头1 孔是螺孔裂纹多发区域,且靠近轨缝轨面,状态一般较差,常伴随剥离掉块、接头低塌等病害[14-15]。探伤车数据中疑似1 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较多,但探伤仪复核确认无伤,给伤损判定带来了困扰。

目前尚未掌握探伤车在接头疑似1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的出波原因,且该接头区域容易存在1 孔轨身上裂,二者极易混淆,容易导致误判或漏判。因此,分析该疑似1 孔上裂伤损报警的形成原因,掌握其出波特点,对于提升探伤车伤损判定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基于钢轨探伤车探轮37°通道螺孔裂纹检测技术,分析探伤车检测60 kg/m 钢轨接头螺孔及裂纹出波情况;开展接头低塌状态下37°通道检测1孔声学几何解算,明确疑似1孔轨身上裂的出波原因,并结合典型案例和现场反馈进行进一步验证。

1 探伤车37°换能器

1.1 布置及功能

钢轨探伤车采用超声波探轮作为检测传感器,单侧钢轨布置了3 个探轮,见图1。前向、后向探轮的37°换能器主要用来检测螺孔裂纹、轨腰斜裂纹、轨底横向裂纹等。

图1 钢轨探伤车超声换能器布置

1.2 主要参数

37°换能器发射的超声波在探轮耦合液中为纵波,在踏面处折射进入钢轨中为折射横波。在耦合液中超声波指向角θ0= 70λ液/D,其中λ液为耦合液中超声波波长,D为换能器长度。钢轨中横波折射角(β)满足折射定律:v液/sinα=v钢/sinβ,其中v液为耦合液中纵波声速,α为耦合液中入射角,v钢为钢轨中横波声速。

37°换能器发射的超声波在耦合液和钢轨中均存在扩散,见图2。在耦合液中纵波入射角在(α1,α2),在钢轨中的横波折射角在(β1,β2)。入射角上边界α1=α+θ0,入射角下边界α2=α-θ0,推导得出折射角上边界β1= arcsin [(v钢/v液)sinα1],折射角下边界β2= arcsin [(v钢/v液)sinα2]。

图2 37°换能器声束扩散

37°换能器声场参数见表1。可知:37°换能器在钢轨中折射横波的主声束中心线角度为36.7°,其主声束角度在30.6°~ 43.2°。

表1 37°换能器声场参数

2 螺孔裂纹检测

钢轨探伤车检测60 kg/m 钢轨正常接头时,B 显数据出波形态如图3所示。

图3 正常接头处探伤车B显数据出波形态

2.1 接头2孔、3孔B显出波形态及出波过程

钢轨探伤车检测接头2孔、3孔的B显出波形态一般为:前向、后向37°通道反射点群显示在轨腰所对应的螺孔处,与0°通道螺孔的反射点群一起拼合成A字形。

以前向37°通道为例,分析接头2 孔、3 孔的出波过程,如图4 所示。钢轨探伤车检测时,前向37°通道发射超声波到达1#位置(对应扩散角上边界),经螺孔反射后被接收,在B显数据中对应①处呈现反射点;前向37°发射超声波依次到达2#位置(对应主声束中心)、3#位置(对应扩散角下边界)时,在B 显数据中对应②、③处呈现反射点。

2.2 接头2孔、3孔螺孔上裂出波特征

钢轨探伤车检测接头2孔、3孔螺孔上裂的B显数据,均在螺孔A 字形出波形态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应上裂区域处的37°通道出波,如图5所示。

图5 2孔、3孔螺孔上裂出波形态

2.3 接头1孔螺孔B显出波形态及出波过程

60 kg/m 钢轨接头处轨缝和1 孔间的距离使探伤车检测接头1孔时呈现不同于接头2孔、3孔的特点。

37°通道发射的超声波主声束入射点A0至轨缝的水平距离|OA0|=L-Htanβ≈ 3.7 mm,导致只有部分声束覆盖接头1 孔轨端侧螺孔上壁,见图6。其中,接头1 孔中心至轨缝的水平距离L= 76 mm,1 孔中心至轨面的竖直距离H= 97 mm。

图6 37°通道检测接头1孔

钢轨探伤车B 显数据中接头1 孔出波形态仍近似为A 字形,1 孔轨端侧的37°通道出波由两部分而成:上部分(Ⅰ区)为本侧1 孔轨端上壁侧出波;下部分(Ⅱ区)为对侧1孔轨端上壁处的倒打出波。受接头轨缝宽度的影响,Ⅰ区和Ⅱ区的孔壁出波可能不在同一条线上,见图7。

图7 接头1孔螺孔出波形态

以前向37°通道为例,分析接头1 孔螺孔出波过程,见图8。探伤车检测时,前向37°通道发射超声波到达1#位置(对应扩散角上边界),经接头左侧1 孔轨端侧孔壁反射后,被再次接收,在B显检测数据中接头右侧1孔①处呈现反射点(Ⅱ区);前向37°通道发射超声波依次到达2#位置(对应主声束中心)、3#位置(对应扩散角下边界)时,经接头右侧1 孔的轨端孔壁反射后,被再次接收,在B 显数据中对应②、③处呈现反射点(Ⅰ区)。

图8 接头1孔螺孔出波过程

2.4 接头1孔螺孔轨身上裂出波特征

接头轨面状态良好时,探伤车检测1 孔螺孔上裂与2 孔、3 孔螺孔上裂出波形态一致,均为在螺孔A 字形出波形态上增加对应37°通道在上裂区域出波,易于开展伤损判定。

以37°通道检测1 孔轨身上裂为例,如图9 所示,其折射主声束中心入射点A1至轨缝的水平距离|OA1|=L+Rcosβ-(H-Rsinβ)tanβ≈23 mm,其中螺孔半径R= 15.5 mm。

图9 37°通道检测接头1孔轨身上裂

3 疑似1孔轨身上裂分析

3.1 疑似1孔轨身上裂出波特征

钢轨探伤车B 显数据中疑似1 孔轨身上裂的出波形态见图10,易与1孔轨身上裂出波混淆,其出波特征主要包括:①前向、后向0°通道在1孔位置的轨腰处出波;②1 孔轨端侧出波异常,表现为存在Ⅱ区37°孔波但Ⅰ区37°孔波消失;③在1孔轨身上裂出波区域存在37°通道出波。

图10 接头疑似1孔轨身上裂的出波形态

推断疑似接头1孔轨身上裂出波是由接头低塌导致的。当钢轨接头处存在低塌时,踏面向轨缝端倾斜一定的角度,改变了超声耦合面法线角度,致使37°通道在耦合液中入射角和钢轨中折射角随之变化,进而影响探伤车B显中1孔出波形态。

3.2 接头低塌工况下37°通道检测1孔

用低塌角度(δ)和低塌高度(Δ)描述接头低塌。当接头低塌角度为δ时,37°通道在耦合液中的纵波入射角变为α'=α-δ,钢轨中横波折射角变为β'=arcsin[(v钢/v液) sinα']。

3.2.1 声学几何解算

如图11 所示,建立以接头1 孔中心O0为原点的坐标系。设耦合面线段与轨端交点为A(x1,y1),与轨顶交点为B(x2,y2),则低塌高度Δ =y2-y1。

图11 接头低塌工况下以1孔中心为原点的坐标系

低塌角度为δ,低塌高度为Δ 的超声耦合面AB的直线方程为

式中:k1为斜率,k1=-tanδ;c为截距,c=H- Δ +Ltanδ。

假设37°通道发射的超声波在耦合面AB上C(x3,y3)点入射至钢轨内部,37°通道发射的超声波经耦合面折射转换为超声横波,其入射至1 孔轨端侧孔壁且被反射接收,则线段O0C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式中:k2为斜率,k2= cot (δ+β')。

计算可得,x3=c/(k2-k1)。

为便于表述,将δ+β'写成θ。

3.2.2 疑似1孔轨身上裂出波条件

接头低塌工况下,探伤车37°通道检测接头1 孔时,检测系统仍按照轨面状态良好时接头设定的入射点和折射角度计算B显检测数据出波。

当x3满足x3≤x2,即Δ ≥tanδ(L-Htanθ)时,探伤车37°通道检测接头1 孔接收到螺孔回波,B 显数据中其出波位置向轨身方向平移。若x3进一步满足L-x3= 23 mm,即低塌高度Δ1=H+ 23tanδ- 53cotθ,探伤车B显呈现37°通道疑似1孔轨身上裂出波。

不同低塌角度下,当钢轨探伤车37°通道检测接头1孔时,满足出波条件的最小低塌高度(Δ0)、满足疑似1孔轨身上裂出波条件的低塌高度(Δ1)与低塌角度的关系曲线见图12。可知:①37°通道检测接头1孔出波时,低塌角度越小时,要求满足出波条件的最小低塌高度也越小。②37°通道检测1 孔满足疑似1 孔轨身上裂出波时,低塌角度越小,满足疑似1孔轨身上裂出波条件的低塌高度越大。③当δ> 7.5°时,出现Δ1<Δ0的情况,即随着低塌角度进一步增大,不会再出现疑似1孔轨身上裂出波。

图12 满足1孔出波条件的低塌高度与低塌角度关系曲线

3.2.3 疑似1孔轨身上裂出波过程

以δ= 6°为例,分析疑似1 孔上裂出波过程。计算可知,δ= 6°时,37°通道横波主声束折射角为24.07°,Δ0= 2.09 mm,Δ1= 7.88 mm。

37°通道入射点至轨缝距离l= 3.6 mm 时,发射的超声波经轨面折射后,折射横波入射至1 孔和轨端之间区域[图13(a)],无法被螺孔反射回来,B 显数据中无37°通道螺孔显示;当l= 23.0 mm 时,37°通道的折射横波入射至螺孔上壁被反射接收[图13(b)],B显数据中呈现疑似1孔轨身上裂出波形态。

图13 δ = 6°时37°通道检测接头1孔

3.3 接头低塌工况下探伤仪复核无出波的原因

目前对探伤车检测伤损报警结果采用探伤仪复核确认。与探伤车检测传感器采用探轮不同,探伤仪采用滑靴式探头。当钢轨接头处存在低塌角度为δ的倾斜时,滑靴式37°换能器表面与耦合面贴合,其滑靴内入射角不变,但耦合面法线变化,使得钢轨中横波折射角增大为β″ =β+δ。

同样,当x3满足x3≤x2,即Δ ≥tanδ(L-Htanθ)时,探伤仪37°通道检测1孔才能接收到螺孔回波。不同低塌角度下,探伤仪37°通道检测接头1 孔时,满足出波条件的最小低塌高度见表2。

表2 不同低塌角度下探伤仪37°通道检测接头1孔的Δ0

从表2 可知,满足探伤仪37°通道检测接头1 孔出波的最小低塌高度均为负值,即探伤仪采用滑靴式37°探头无法扫查到1孔轨端上壁(图14),因此探伤仪B显图形中无37°通道1孔出波显示。

图14 接头低塌工况下探伤仪检测接头1孔

4 伤损判定中的应用

探伤车检测某线路,在里程K13 + 121处发生接头1 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如图15(a)所示,接头1 孔轨身上裂位置后向37°出波7个点,已满足报告伤损报警的要求,但缺少1 孔Ⅰ区上壁出波。同时从B 显数据中可以看到,1 孔轨身上裂侧接头轨缝处存在接头不良导致的轨头70°出波及0°底波消失等。经现场复核确认无螺孔上裂,该处探伤车疑似1 孔上裂实为接头低塌导致,现场测量低塌角度约5°,如图15(b)所示。

图15 某处疑似1孔轨身上裂B显形态及现场情况

通过上述案例,结合本文对接头低塌工况下钢轨探伤车检测1 孔的情况分析,当探伤车检测数据中发现1 孔轨身上裂形态时,数据分析人员应加强甄别分析。如接头1 孔螺孔波出波良好,且存在1 孔轨身上裂区域37°出波,则应判定为1 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如接头1 孔处出波异常,表现为1 孔Ⅰ区孔壁波消失、且在1 孔轨身上裂区域处37°出波,则不将其报告为1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进而减少探伤车误报告,提高探伤车伤损报警的复核准确率。

5 结论及建议

1)探伤车报告疑似1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是接头低塌导致的。接头低塌造成探伤车37°通道在钢轨中折射角度变小,引发孔壁波出波位置偏移。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形成疑似1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

2)对于探伤车B 显数据中1 孔轨身上裂位置出现37°通道反射点群且伴随孔壁波消失的疑似1 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的情况,建议加强分析、甄别。

3)加强对接头状态的维护,避免接头低塌对探伤车检测接头B显出波的影响。

利用本文方法可减少探伤车1孔轨身上裂伤损报警误报,提高探伤车伤损报警的复核准确率,对于探伤车伤损判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探伤仪螺孔伤损
左右旋径向螺孔车削装置的设计应用
充电式交流磁粉探伤仪的应用研究
一种单机式涡流探伤仪电性能校准装置
普速铁路钢轨伤损的分布规律
装配式建筑钢结构
数字超声探伤仪在锻件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数字超声探伤仪在锻件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钢轨接头伤损成因及改进措施
SZT-8型探伤仪伤损图形判伤标准的研究与运用
Preparation of TiO2/Bi2O3Microf i ber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