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六西格玛管理在放射影像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3-10-18 09:26:20韩竟莲姜丽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六西格玛科室护理人员

韩竟莲,姜丽燕

1.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放射科,山东烟台 264000;2.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影像科,山东烟台 264000

放射影像科是医学影像分析的重要科室,患者的病情诊断需要放射辅助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手段包括计算机X 线摄影系统与计算机X 线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等,通常分为诊断组与技术组、医辅组,各项工作与患者的放射检查结果密切相关[1]。放射影像科采用的影像技术与护理工作关系着患者的检查速度、影像学检查质量与就医体验等,常因为护理工作欠佳,对患者的检查造成影响,所以应重视护理与影像技术的一体化管理,全面管理放射检查工作,提高放射影像科护理 质量[2]。选 择2019 年9 月—2021 年10 月烟 台市烟台山医院放射影像科36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六西格玛管理的效果及对放射影像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放射影像科36 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六西格玛管理实施前(2019 年9 月—2020年9月)、实施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分组,均为女性;年龄45~53岁,平均(41.32±9.53)岁。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管理 ①责任划分。按照科室内的人员情况,进行职责划分。②护理考核。每季度开展护理技能考核,结合分值发放绩效。③护理监督。护士长定期、不定期抽查。

1.2.2 六西格玛管理 (1)确定六西格玛项目。选择六西格玛项目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是否有意义、是否可实施,选择的项目要能够切实解决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及问题,保护患者的治疗安全,同时也需要项目具有可行性,能够在医院实施并可在后期形成制度。(2)组建六西格玛项目团队。根据开展项目的工作量及内容,确定管理团队的人数,一般以5~10 名工作人员为宜,并确定1 名团队负责人,在选择成员时需要考虑其工作能力,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专业基础,具有高度责任心及合作精神、具有开展项目的能力,由团队负责人指导成员共同开展项目,并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实施目标,确定各自的工作任务及承担的职责。(3)六西格玛管理培训。由护理部主任及质管处处长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六西格玛的概念、内容、应用背景、实施现状及成效等,在开展项目前,帮助团队成员掌握六西格玛相关知识,能够熟练应用六西格玛工具及方法,为后期开展项目奠定坚实基础。科室主任与护士长负责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主要是影像学技术专业技能和影像学检查流程、护理专业技能等。对每位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指导工作人员认识自身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培训。分组培训放射影像科的工作人员,包括护理组、护理和影像技术组与影像技术组等,护理组的培训要点是理论、操作,影像技术组的培训要点是设备理论、成像理论和影像学检查方法等。(4)六西格玛实施步骤。①界定阶段:此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明确项目问题、界定项目范围、组成项目团队。可根据项目涉及范围收集与整理资料,在明确项目关键点的基础上,采用高端流程图,通过分析SIPOC 工作表中信息,明确项目的宏观流程,从而界定项目范围。②测量阶段:由项目团队成员负责收集及整理资料,并全面评估资料、描述过程,进一步量化问题,分析能够实现项目目标的改进措施。③分析阶段:项目团队成员需要通力合作,发挥自身积极主动性,采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对收集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导致护理缺陷或问题出现的原因,采用鱼骨图对原因进行分类,确定可能性高、影响力大,同时可以解决的问题。④改进阶段:根据分析阶段提出的各项目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原因,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订改进措施并实施。⑤控制阶段:在实施改进措施3 个月后,再次收集相关数据,对实施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及应用成效,若未达到项目目标,则需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再次提出改进措施并加以实施,若达到项目目标,可将改进措施作为今后开展工作的要求及考核标志,从而持续发挥改进效应。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不良事件。指标包括:纠纷、用药错误、标本错误、沟通不畅。

科室护士长结合医院护理部设计的核心能力评价量表开展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护理责任心、护患交流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操作熟悉程度、处理医疗险情能力等方面评价两个时间段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单项指标分值为0~100 分。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及率表示,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对比

实施后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对比

2.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对比

实施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对比[(±s),分]

表2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对比[(±s),分]

时间实施前(n=36)实施后(n=36)t 值P 值护理责任心81.56±2.63 95.70±2.93 21.548<0.001护患沟通能力82.01±3.10 96.72±3.11 20.099<0.001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80.90±2.36 95.89±1.70 30.923<0.001操作熟悉程度79.90±2.56 92.67±1.45 26.042<0.001处理医疗险情能力78.87±2.33 91.99±1.55 28.129<0.001

3 讨论

放射影像科的护理工作涉及诸多内容,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较多,部分工作人员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比如从其他科室调入或者直接分配的工作人员,放射影像科工作经验少,综合能力欠佳,加上大都未接受专业的培训,导致影像学知识与专业护理知识较少,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工作脱节的问题,各项工作的执行力度不足[3-4]。放射影像科并无专门的护理质量考核制度,实际工作中放射影像科医生和护理人员不能有效沟通,所属的管理体系不同,护理工作的问题解决有一定的阻碍,这也是护理质量欠佳的一方面原因[5-6]。

六西格玛是比尔·史密斯于1986 年提出的一种业务改进管理方法,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进行实践并真正流行起来,20世纪90年代杰克韦尔奇对六西格玛管理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是指通过改进现有业务流程,减少存在的缺陷与问题,达到提高质量水平的目的[7-8]。现阶段国内外尚无关于六西格玛管理的统一定义,近年来广大管理者认为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是一种持续性、动态性的以追求卓越绩效为目的的管理方法,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零缺陷为模板,以数据和统计技术为手段,以质量水平为标尺,通过驱动管理实现持续改进质量效应[9-10]。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的内涵体现在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核心,对存在的隐患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危害进行分析,具有预知不良效应,预先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潜在的缺陷,早期控制负面因素,规避管理风险,适用于现代护理工作质量管理及改进[11-12]。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将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应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发现不仅能够处理各种护理问题,减少护理缺陷及隐患,还可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质量改进方法[13-15]。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责任心、护患交流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操作熟悉程度、处理医疗险情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可见,在放射影像科护理质量管理中,通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优化护理流程,能够解决大量的护理实际问题,医院不仅可在短期获益[16],其长期持续改进效应也较为显著,能够促进医院护理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六西格玛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在后期需要注意并提高管理效率[17]。

综上所述,放射影像科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具有显著价值,可推广。

猜你喜欢
六西格玛科室护理人员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六西格玛方法在研发管理平台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六西格玛在提高宣钢2号高炉喷煤比中的应用
四川冶金(2017年6期)2017-09-21 00:52:28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