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 程永刚 蔡执中
pilon 骨折为涉及踝关节的胫骨下1/3 骨折,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是涉及患者胫骨干骺端和关节面出现的粉碎性骨折,是直接轴向压缩损伤的结果[1,2]。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探索和更新,针对闭合性pilon 骨折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在手术前后患者常伴随细菌感染、软组织坏死或骨不连等并发症。pilon 骨折是骨科中最具手术挑战性的骨折之一[3]。常见手术手段是彻底切开患者的筋膜进行减压处理,再利用无菌敷料行疏松式包扎操作,待患者患处消肿后、延期缝合。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项不受患者体位、创伤部位影响且引流充分的临床干预技术,在pilon骨折患者使用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并减少不良预后发生率[4]。鉴于此,本次研究探究筋膜切开减压联合VSD在闭合性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 月至2021年6 月期间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接受诊治的104 名pilon 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 例、女性44 例;年龄18~76 岁,平均(49.03±19.90)岁;骨折类型:Ⅱ型45 例、Ⅲ型59 例;纳入标准包括:①下肢闭合性外伤;②影像学检查、病理证实为闭合性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 骨折[5]。并剔除:①病理性骨折患者;②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或者心血管类型的疾病患者;③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④放弃手术治疗患者。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 例)和对照组(52 例)。观察组男性28 例、女性24 例;年龄20~76 岁,平均年龄(49.15±19.64)岁;骨折侧:左侧26 例、右侧26 例;骨折类型:Ⅱ型24 例、Ⅲ型28 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 例、扭伤2 例、高处坠落24 例;合并腓骨骨折15 例。对照组中男性32 例、女 性20 例;年龄18~75 岁,平均年龄(48.91±20.17)岁;骨折侧:左侧27 例、右侧25 例;骨折类型:Ⅱ型21 例、Ⅲ型31 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 例、扭伤1 例、高处坠落26 例;合并腓骨骨折17 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对照组pilon 骨折患者接受筋膜切开减压术。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术野消毒铺巾,给予患者全麻,大腿根部上充气型止血带(止血带压力为60 mmHg)。于小腿下段前外侧处切开骨筋膜室(后期可直接作为手术切口利用),在使各受累间室充分减压的同时使骨折断端暴露,注意避免损伤足背动静脉、腓浅神经及周围肌腱。选择胫骨远端外侧“L”型解剖锁定钢板+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若患者为粉碎性骨折,可另外加用交叉克氏针临时固定,逐层关闭切口,整个操作过程需注意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及伸肌支持带;合并腓骨骨折的患者,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支撑后行胫骨侧手术。在减压和处理完原发性创伤后,选用凡士林油纱、纱布和大量无菌棉垫进行覆盖,观察渗出量,安排换药,待肿胀消退后进行缝合操作。
观察组在行切开减压步骤后使用VSD,应用适宜的医用泡沫覆盖创面和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皮肤消毒后应用薄膜覆盖整个创面,覆盖范围超过创缘5 cm 以上。再插入引流管,连接至中心负压装置上,调整负压在-0.03~-0.05 kPa 范围,当引流管内存在液体流动,医用泡沫明显塌陷时提示其VSD 薄膜密闭良好,负压效果满意。VSD 敷料+薄膜更换频率为5~7 d 更换1 次。注意事项:①定期检查VSD薄膜的密闭性,由临床护士记录引出液的性质和状态;②若出现脓性渗液、明显异味时要及时去除敷料,根据皮肤张力情况、创面大小再次缝合或应用VSD;③VSD 薄膜泡沫材料大小应根据创面大小进行选择,缝合时要保持一定的拉力,避免过紧导致筋膜内部压力失衡;④定期生理盐水冲洗,保持引流通畅。
1.3 观察指标 ①围术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②术后疼痛改善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制定的踝与后足功能(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进行评估[6],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改善情况越好。③骨折愈合功能情况:应用Mazur 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7]进行评估,总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踝关节功能受限改善情况越好。④踝关节恢复优良率:从关节疼痛情况、屈伸角度、内外翻角度3 个方面评价患者的踝关节功能[8],将其分为优、良、可、差4 个等级。⑤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 个月,记录骨不愈、关节僵硬、软组织坏死现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由表1可见,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45、15.15、2.06,P均<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P>0.05)。
2.2 两组术前、术后3 个月AOFAS评分和Mazur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3 个月AOFAS评分和Mazur评分比较/分
由表2 可见,两组术前AOFAS 评分和Mazur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57、0.40,P均>0.05),术后随访3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AOFAS评分和Mazu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73、16.46,P均<0.05)。
2.3 两组踝关节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踝关节功能比较
由表3可见,术后随访3 个月,观察组的踝关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由表4 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P<0.05)。
闭合性pilon骨折主要依据关节面、干骺端移位和粉碎程度分型[9],本次研究纳入的患者中,Ⅱ型表现为关节面移位,粉碎程度较小;Ⅲ型表现为关节面出现粉碎性移位,粉碎程度较为严重。对于该分型患者目前临床上治疗以筋膜切开减压较为常见,虽效果较为明显,但由于减压创面的开放导致组织液大量渗出,有增加感染的风险[10]。而有研究指出,VSD 技术能明显弥补筋膜切开减压的不足,二者联合不仅可降低感染的风险,还有利于促进患处愈合[4,11]。本次研究二者联合在闭合性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 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3 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AOFAS 评分、Mazur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踝关节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相比于筋膜切开减压联合常规术后处理,筋膜切开减压联合VSD 治疗对Ⅱ~Ⅲ型pilon 骨折患者的效果更加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关节活动受限,促使患者早期离床进行活动,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进程,更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筋膜切开减压术联合VSD 治疗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吴旅等[12]、Cai 等[13]也在研究中证明了VSD技术的作用,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其原因在于常规术后处理需持续开放创面,导致组织液大量渗出,且频繁更换敷料,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发生的风险;而术后应用VSD 技术处理最大限度防治外来细菌入侵,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通过持续负压引流彻底清除创面渗液和坏死组织,减少机体对毒素的吸收,降低术后感染率,推进患者术后愈合进展;还有利于改善骨折端软组织血供,减轻组织水肿,促进患肢肿胀消退,减轻皮肤张力,发挥抗感染和促进胶原合成的作用,进而促进创面愈合,更是避免频繁更换敷料对患者带来的痛苦。
综上所述,筋膜切开减压联合VSD 在闭合性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明显,对于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受限,缩短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也存在观察时间过短、样本量过少等不足,且以常规术后处理方法为对照,缺乏与其它新型引流方式进行比较,长远期效果缺乏结论证明,后续研究仍有待采集多中心大量样本数据进行长时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