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琴
(南京市江宁中医院肛肠科,江苏南京 21110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道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反复腹部疼痛、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异常等。研究发现,该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患者情绪变化密切相关,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1]。现阶段,临床治疗IBS 多采用止泻、通便、解痉、改善肠道微生态等药物, 多数患者服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但病情易反复发作,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中医依据IBS 的发病特点,将其归为“泄泻”“腹痛”等范畴,为脾虚气滞、情志不畅、饮食失调、内感外邪之证,IBS 病位在肠道,但以脾胃等脏腑失和为主,脾虚湿盛为主要病机,亦是病情发展的关键,因此,治疗当以运脾化湿为重点[2-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1 月—2022 年10 月收治的80 例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对象,探究自拟健脾化湿方联合益生菌治疗的效果。 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肛肠科门诊收治的80 例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n=40):男13 例,女27 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36.42±7.61)岁;病程12~72 个月,平均病程(48.62±15.92)月。观察组(n=40):男11 例,女29例;年龄23~62 岁,平均年龄(38.14±7.76)岁;病程12~72 月,平均病程(49.19±15.69)月。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2020 年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4]中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标准,均伴有反复性腹痛、腹胀、腹部不适感。(2)中医诊断符合《2017 版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中脾虚湿盛证的相关标准,主症:大便性状异常,呈现稀溏状,腹部隐隐作痛;次症:体力活动或者受凉后,疼痛加剧,神色疲倦;舌脉象:舌质淡、边可有齿痕、舌苔白腻、脉象虚弱。(3)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 器质性疾病引起或存在胃肠道手术史者。 (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造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者。 (3)处于特殊时期女性(怀孕、哺乳)。(4)有药敏反应者。(5)同时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6)临床资料缺失者。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给予其匹维溴铵片(MYLAN LABORATORIES SAS,国药准字HJ 20160396,规格:50 mg/片)口服,1 片/次,3 次/d。
对照组采用益生菌治疗。给予患者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73008,规格:0.5 g)口服,1 袋/次,3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健脾化湿方治疗。组方:炙黄芪10 g、党参10 g、茯苓10 g、防风6 g、升麻9 g、芡实12 g、乌梅10 g、柯子肉12 g、陈皮6 g、蜜炙甘草6 g、焦六神曲10 g、麸炒白术15 g。 1 剂/d,水煎取汁300 mL,于早晚饭后各服用150 mL。
两组均治疗4 周。
(1)中医证候积分:参考《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22)》制定评分标准,依据无、轻、中、重,将主症计为0、2、4、6 分,次症计为0、1、2、3 分,记录患者的主、次症积分及总分。
(2)生活质量: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对患者进行评估,该量包括焦虑不安、影响生活、躯体意念、担心健康、挑食、社会功能、性功能、人际关系等8 个方面,共34 个条目,每一方面得分转换后均为0~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3)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5]制定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对本次研究临床疗效予以评估。 R=(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总积分×100%。 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R≥95%;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R<95%;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所改善,30%≤R<70%;无效:患者症状、体征均无改善,R<30%。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中医证候积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主症积分、 次症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主症总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次症总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6.42±2.13 6.58±2.09 0.339 0.735 2.53±0.62*1.17±0.45*11.228 0.000 4.59±1.12 4.61±1.21 0.077 0.939 2.15±0.63*1.81±0.51*2.653 0.010 11.01±3.25 11.19±3.30 0.246 0.806 4.68±1.25*3.08±0.96*6.420 0.000
治疗前,两组的IBS-QOL 中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BSQOL 中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焦虑不安、影响生活、躯体意念、担心健康、挑食、社会功能、性功能、人际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IBS-QOL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IBS-QOL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焦虑不安治疗前 治疗后影响生活治疗前 治疗后躯体意念治疗前 治疗后担心健康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61.58±6.42 60.69±7.17 0.585 0.560 70.15±5.26#74.26±8.92#2.510 0.014 56.36±7.51 56.49±6.29 0.084 0.933 60.18±7.33#64.69±7.69#3.268 0.002 71.59±6.24 72.46±5.69 0.652 0.517 77.42±5.52#81.45±8.52#2.511 0.014 33.69±7.81 34.63±6.58 0.582 0.562 43.12±7.52#46.78±7.42#2.191 0.031组别挑食治疗前 治疗后社会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性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人际关系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42.78±9.11 44.12±7.25 0.728 0.469 52.35±2.87#55.11±4.63#3.204 0.002 53.45±6.25 55.15±7.26 1.122 0.265 61.06±5.64#64.23±6.59#2.311 0.023 70.45±5.19 70.46±5.69 0.008 0.993 74.45±5.13#79.16±6.42#3.625 0.001 62.35±6.45 62.69±8.45 0.202 0.840 67.45±6.44#71.45±9.56#2.194 0.031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IBS 是肠道疾病, 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高达10%~22%,且患者年龄分布广泛。 既往研究针对该病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其与胃肠道功能、内脏敏感度、脑肠轴调节异常、肠道内部微生态改变、精神紧张等因素密切相关[6]。 现阶段,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IBS,但迄今为止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肯定的治愈效果。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道内,有效改善宿主肠道微生态平衡,减轻肠道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还可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与成熟,提升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IBS 患者的肠道有较好的改善、平衡作用。 然而,单独采用益生菌治疗的效果有限,故临床应考虑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中医对IBS 病机的认识与西医不尽相同,多认为脾虚、湿盛是其发病重要病因。脾脏喜燥厌湿,湿气过盛则脾脏运化失调,正如《景岳全书》泄泻中记载:“泄泻直奔,无不由于脾胃......若饮食不洁、起居不慎、脾胃受损,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泻痢作矣”[7]。 因此,调节脾胃、化湿祛瘀是治疗泄泻型IBS 的重要方法。
本研究所用自拟健脾化湿方由麸炒白术、 芡实、柯子肉、炙黄芪、茯苓等多种药材构成,针对脾虚湿滞的病机,可提升脾胃运化能力,祛除湿气,标本兼顾。组方中,麸炒白术源于《脾胃论》,可治脾胃失和、运化失常之症;芡实可入心、肾、脾、胃四经,具有补脾止泻、开胃助气的功效;柯子肉可入肺经、大肠经,具有收敛止泻之效;炙黄芪归肺、脾经,对于虚乏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症状有效;茯苓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尿通便、宁心安神、健脾祛湿的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胜湿,解热、镇痛、抗菌的作用;升麻归肺、脾及大肠经,具有祛邪透疹的效果;乌梅顺畅下焦元气,可清热解烦、安心、涩肠;焦六神曲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止泻的功效[8]。 纵观全方,以健脾中和,消食导滞、镇痛止泻、渗利湿浊为主要功效,可标本兼治,祛邪扶正。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主症积分、 次症积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IBSQOL 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自拟健脾化湿方联合益生菌治疗泄泻型IBS 的疗效要优于单一益生菌治疗。 究其原因:自拟健脾化湿方中的药材均为燥脾、淡渗、清凉、疏利、酸收之品,在健脾利湿的同时,兼可止痛、祛邪、消食、止泻,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提升治疗效果。中医治疗以整体观念、辨证治疗为特点, 突出强调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个体,与外界的环境存在密切关系,自拟健脾化湿方可整体调节患者的生理功能,达到“阴平阳秘”状态,从宏观、整体上改善其生理机能与生活状态[9-10]。
综上所述,泄泻型IBS 患者采用自拟健脾化湿方联合益生菌治疗的效果显著, 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