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臻国
(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西关小学 甘肃 临夏 731200)
书法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将其作为课程开展教学,既能提升学生语文相关的写作能力,亦能通过发挥其育德、怡情、养性的价值,以实现对学生思维、行为与观念的教学。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书法课程应当承担起德育教育的重要责任,以德育融合的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在保证基本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达到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培养目标。
书法的历史相当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作为一类艺术形式至今仍在社会各环节发挥自身价值。而在德育的培育目标中,文化传承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主观愿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该部分本身即为语文学科课程德育融合的重要形式,作为语文学科特定模块具现化的书法课程,也应当承载着一责任,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以使学生能在书法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我国源远流长书法文化的优秀之处。因而综合考虑,书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德育的文化传承教育目标高度匹配,具备围绕该部分特征完成德育融合的教学改革的可能,同样也是后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1]。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急躁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问题,在教育层面中,学生对于学习会因急躁而急于求成,反而导致学习效率难以维持;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因为急躁而与其他人产生冲突,不利于整体的和谐发展。因而在基于学科与养成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时,应当同样注重对学生的态度与思考模式进行教育,以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保证在未来的学习与人生发展中能长期维持这一优势。而练习书法具有修身养性的重要作用,可以培养练习者的心态,使其养成处变不惊、戒骄戒躁的冷静态度,与目前养成教育的目标同样高度匹配,并且该部分内容均是书法课程应当进行的教学安排,因而具备应用养成教育理念的可行性,未来的课程改革也应当从该角度切入,重点关注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
在我国古代,书法常被认为是君子的高雅爱好,许多文学作品也将书法与高尚品格关联了起来。在学科德育融合的构建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通常是核心目的,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书法对于道德素养的提升价值较为全面,首先是进行书法练习的内容多与高尚道德相关,在对其进行鉴赏与模仿时,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领悟该部分内容以达到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目的;其次是书法所构建的高尚兴趣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多接触同等环节的人,对于其道德素养的提升价值同样显著;最后是练习书法给予了学生自我反思的空间与时间,在平静完成书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反思回顾自身行为,同样能达到提升道德素养的目的[2]。
在应用德育融合理念进行书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前,教师应当明确认识到,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课程教学内容也不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其本身应当是一个融合促进概念,学科固然承担了进行德育教育的责任,而德育教育内容客观上亦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中对于书法作品背后文化底蕴的理解,正视德育融合发挥价值的空间,在讲述到特定书法作品时,教师通常需要结合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若是学生无法理解书法作品背后的文化元素,则会难以对其书写技巧进行有效掌握。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德育融合内容,从学生已具备基础理解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基础方面进行延伸,引导其发挥自身基础认知优势,实现对课程中文化内容的深入理解。
与常规的文章诗词创作不同,在书法作品中文字内容更多是作为书法这一艺术的载体而存在的,与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关联相当紧密。在促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背景下,教师也应当重视起书法课程的美育价值。而该方面内容与养成教育同样关联较大,其理念要求学生能通过对传统文化作品进行审美鉴赏,掌握其内涵价值,从而实现诸如强化文化传承主动性,培育民族文化自信心等目的。同时对于书法作品的鉴赏通常也不仅是基于素材本身,同样也要从作品之外进行鉴赏以辅助强化对作品的理解,基于养成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时,则可以针对该目标进行强化,通过书法作品为学生构建起对于传统文化的综合认识,并利用该认识来回馈课程教学效果,以达到强化审美鉴赏教育价值的目的[3]。
以往的书法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的问题客观存在且较为严重,较多学生认为进行书法练习本身的趣味性较少,因而在安排其进行自主练习时,学生常会主观减少练习量、对练习过程应付了事。因而书法课程教师亟须通过教学改革,来提升书法教学的趣味性,以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完成后续学习与练习兴趣的目的。德育融合学科教学模式对于解决该问题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与学生日常生活是存在高度关联性的,而大部分书法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问题,则正是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关联较少,难以从该方面调动学生情绪。因而在基于德育进行书法课程教学改革时,为实现德育有机融合目的,教师需要将书法内容与日常生活内容进行充分关联,客观上为许多学生给予了进行书法练习的兴趣基础,而非因未能认识到书法的价值而缺乏主动性[4]。
在德育融合的理念指导下,书法课程应当在基本的书法练习环节外进行多元环节拓展,构建聆听书法家故事、鉴赏书法作品、学习书写技法的模式。我国的书法家流派众多,其中许多书法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结合这些故事不仅能对书法家的生平有所了解,深化对书法作品的认知,同时该部分故事也是进行引申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因而书法教师应当在书法鉴赏教学前,以书法家的故事作为引入,并基于德育理念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人格品质等角度对故事进行理解分析,实现对此环节教学价值的有效发挥。根据学生学段的不同,教师应当对书法家故事的内核进行规划,以传达不同的教育理念。
以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鉴赏为例,作为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在正式教学前许多学生已对王羲之的名字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书法作品的风格与价值了解尚不够深入。教师在正式展示王羲之作品时,可以讲述其“入木三分”的故事。首先教师应当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入木三分成语的来历,在简单提问完成大致内容的确定后,再由教师完成内容讲述,即王羲之在木板上进行书写后送由雕刻,刻工发现墨渍竟然渗透木板三分深。对于该故事的解析,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如小学生则应当围绕故事本身,应用德育教学深化学生理解,如教师应当将王羲之作品入木三分的原因归结于平常的刻苦练习,使学生认识到后天努力的重要性,能够在书法练习上视王羲之为榜样,强化对书法的兴趣;对于初高中生,则应当重点放在结合王羲之的实际作品上,分析其“入木三分”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重点鉴赏其作品的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以及线条的厚重感,并从德育融合的角度,分析王羲之的个人品格在作品中体现形式。在书法家故事的指导下,学生能在后续进行作品鉴赏时,从作品外的多方面进行感悟,以便为后续教学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亦能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书法家的宝贵品质,来实现德育融合的开展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同样是德育融合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考虑均是基于学科内容本身,而忽略了学生心理情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书法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其心理认知高度关联,若学生不能沉下心摒弃焦躁情绪,则其所写的书法作品通常也会不甚理想。不同学段的学生产生焦躁心理的原因不一,小学生多为年龄限制无法集中注意力平稳心情,初中生则多为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所带来的困扰,高中生的问题则主要集中于课业与考试压力上。因而书法教师应当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基于不同学段学生的问题特征,注重对学生书法情操的培养,使其能在书写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同步保证课堂常规教学和德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5]。
因而在正式进行书法练习前,教师应当留出一段时间,用于引导学生放松心情,整理思绪,从而正式进入书法状态。如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抛下焦急情绪,在教师播放的音乐下闭眼深呼吸调整心跳,进入轻松且平静的状态。在完成这一系列内容后,再安排学生拿起笔正式开始书法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监督学生的书写过程,当学生表现出焦急情绪,书写速度明显过快时,教师应当适时提醒。在完成教学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在放松下来之后,自己的书法水平明显比焦急时要好了,当学生对此能表示同意时,教师可以将此“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进行延伸,从书法课程延伸至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之中,使学生意识到保持良好平静心态,稳扎稳打地完成学习的效果通常是更好的,过于急迫并无实际价值,小学学段可以归纳为沉着冷静能提高各种事情的成功率,中学生则可以归纳到保持冷静思考是避免产生人际冲突的良方,高中生则重点展示冷静对于应对学习与考试难题的出色效果,以此发挥德育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
书法课程与语文课程的关联性较为紧密,在进行德育融合时也需要对其关联性进行有效应用,根据教学安排来将德育融合作为主线,将语文与书法的教学内容进行关联,在两个课程中均应用相同或相似的理念开展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将课程内容进行相互运用结合,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此特征在小学、初中与高中三个学段中均有所展现,需要书法与语文教师明确学科中的关联点,在教学时间接近时及时开展共同教学,以实现德育融合理念的贯彻。
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例,学生将在此时学习到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作为一篇描述红军艰苦奋斗最后长征成果的诗歌作品,其具备丰富的红色教育意义,适配基于此构建德育融合教学模式,引导小学生感受诗歌背后的历史底蕴,结合那段红色历史来理解毛主席当时的情绪。而从书法课程角度分析,《七律·长征》同样是一篇优秀的草书书法作品,是毛主席独特个人风格的体现,其书法笔势跌宕起伏,章法汪洋恣肆,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尽管草书超出大部分小学生的能力掌握范围,但教师亦可以将语文课程中的内容延伸至书法鉴赏课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在语文课堂中的感触,将其延伸至对毛主席书法作品的鉴赏上,基于德育融合的红色教育内容,进一步分析主席在创作这篇作品时的畅快与激情。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也有诸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文章,教师应当结合具体学段特征,应用相似模式完成教学构建。通过围绕共同的红色教育内核,将语文与书法课程进行关联,则学生既可以应用文学角度的理解来协助美学方面的书法鉴赏,亦可以将书法中获取到的感触回馈到语文教学当中,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且由于二者关联点为德育融合内容,学生通常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条件下,对于其中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个性化的鉴赏与接纳。
养成教育的理想形式,应当是突破课堂的教学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学生真正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因而养成教育的发挥空间也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加之书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时间相对有限,为保证教学效果安排学生在其余时间主动完成书法作业是高度必要的。因而在书法课程的构建中,教师应当创设完善的课后书法练习体系,使学生产生自主进行书法练习的兴趣,并能在此过程中践行养成教育的理念,实现自身道德素养的有效提升[6]。
如在相应的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应用该部分书法技巧的作品创作,并将主题设置为适配养成教育的模式,如小学生可以选择“诚实守信”相关的内容,中学生则可以将主题设定为“厚德载物”,以在提升深度的基础上达到类似效果。再由学生根据主题自行选择想要书写的作品,并利用课后时间完成练习,最后在课堂中开展书法比赛,评比能在规定时间写出最高质量书法作品的学生。在竞争意识的辅助下,学生通常参与积极性较高,为保证自己的作品完成效果,亦能把握课后时间勤加练习。同时由于所选定的主题影响,学生同样需要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搜集与其相关的书法作品作为练习素材,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对逐步加深这一印象直至比赛完成。通过将书法练习突破课堂限制,拓展到学生日常的方方面面,养成教育的实现范围也因而得到了扩展,以此实现了德育教育效果的显著提升。此外该教学模式亦支持学生构建了日常化的书法氛围,对于培育学生相应兴趣,构建环境的价值亦较为丰富,在高雅爱好的引导下,学生亦能自然而然地提高自身品味与鉴赏能力,受到外界偏激思想冲击的可能性也得到了有效降低,实现了养成教育开展的核心目标。
综上所述,书法课程具备基于德育融合和养成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教师应当对其在传统文化理解、情操修养培育等方面的价值进行充分应用,以保证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实现课程常规教学价值与德育教育价值的同步提升,使学生能从文化传承、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方面均得到提升。在书法课前讲好书法家的故事完成情境创设,在书法练习中培养学生书法情操,将书法内容与语文课程相结合,以及拓展养成教育到日常范围,从而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