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3-10-16 00:58孙莉莉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生活

孙莉莉

一、巧引生活元素,落实“生活即教育”理念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这一理念鼓励教师从生活中寻找教育的影子,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元素,营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化教育氛围,从而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落实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用生活为课堂增色。

1.基于生活导入,减少陌生感。精彩的课堂导入环节是打造灵动课堂的钥匙,能点燃学生的学习活力,让学生自觉展开新课的探索。但是,在现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为学生呈现阅读内容。这种生硬、机械的导入方式会大大增加学生的陌生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抵触、排斥的情绪。小学生对生活有着敏锐的感知,只要学习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能带给学生熟悉的体验,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因此,在阅读课的导入环节,教师不妨利用生活元素进行导入设计,以便在导入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将相和》这一课中,教师先设计“你有好朋友吗?你与你的朋友之间是否发生过争执?你们是如何化解的?如果是你错了,你会怎么做呢”等问题,请学生回忆自己与朋友的相处经历。在有学生说出“当我错了后,我很想跟朋友道歉,却抹不开面子”的想法后,教师顺势引出“在战国时期,蔺相如与廉颇也发生过矛盾,你们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化解的吗”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探究欲望。在学生做出肯定的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打开教材进行阅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显而易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渲染课堂上的生活气息,增强学生的熟悉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开启阅读之旅。

2.打造生活情境,增强理解效果。小学生的学习经验相对匮乏,掌握的语文知识也相对有限,在直接面对教材上的阅读内容时,常常难以有效地调取知识、经验,充分理解阅读内容。对此,教师不妨借助现代教育资源和技术为学生营造生活情境,以便在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弥补学生缺失的生活经验,从而轻松地理解阅读内容。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法国梧桐树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等问题,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在学生纷纷指出图片上的树木是法国梧桐树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法国梧桐树的信息。紧接着,教师请学生根据课文题目展开想象,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描述。伴随学生的描述,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使学生依靠自身的想象,领略作者笔下的景色。在学生初读文章后,教师再播放视频,使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步入”生活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从而在沉浸式体验中产生与作者相似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

二、突出学生本位,坚持“教学做合一”思想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念中也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基于此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倡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开展学习。

1.引入生活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在低效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会直接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长久处于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难以掌握阅读的方法,無法真正地依靠自身的力量揭开文本阅读的神秘面纱。在“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引入语文课堂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真实的体验。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单一的资源难以辅助学生完成动手实践。对此,教师不妨围绕阅读内容,请学生在课后搜集相关的生活材料,以便课堂实践顺利开展。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肥皂泡》这一课的教学中,在正式上课前,教师请学生准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肥皂、水、塑料盆等,为参与后续实践活动准备充足的材料。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你们平时都玩什么游戏呢?可以跟老师讲讲你们的游戏规则吗”等问题,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时,教师再提出“你们玩过吹肥皂泡的游戏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目光聚焦在吹肥皂泡这一游戏上。在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肥皂、水等材料,自主进行肥皂水的制作,并与学生一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在游戏中,有些学生制作的肥皂水非常成功,而有些学生则失败了。基于此,教师再引入新课内容“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能够吹出肥皂泡,而有些学生则失败了,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看看冰心奶奶小时候是如何做的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完成对文本的阅读后,教师再请学生按照文本内容重复游戏,实现实践活动与阅读文本的整合。

生活材料的引入,让阅读课变得多姿多彩。案例中,学生利用生活材料步入阅读的殿堂,能够燃起对阅读文本的好奇心,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展开阅读探究,逐步提升阅读理解的实效。

2.注重情境还原,助推深度感知。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种尴尬现象,即教师费尽心力地带领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解读,但学生依旧游离在文本之外,难以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实现对阅读文本的深度感知。语文教材上编排的阅读文本,往往与现实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做合一”这一生活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不妨改变过去的教学形式,开展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模拟情境的方法还原故事中的生活场景,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相似情感,完成对阅读文本的高品质解读。

比如,在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请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向学生提出“文章中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呢?故事中主要有哪些角色呢”等问题,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能保持思维的活力,主动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筛选。随后,教师将学生引入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选择你喜欢的角色,并与选择其他角色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还原故事情节……”使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展开角色扮演。在学生对极具生活气息的画面进行演绎时,教师也要提出“在表演的过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情绪体验呢”等问题,使学生在表演之余也能细细梳理自己的情感。

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真正地让课堂化作生活场景,让学生成为故事中的人,使学生在“亲历”故事情节的过程中获得相似的情感经历,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阅读内容,提升阅读的质量。

三、突破传统局限,践行“社会即学校”主张

陶行知先生针对生活教育理念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教育主张,期望教师拓宽学生的学习场所,引领学生走到教室外进行知识的学习。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完成阅读。

1.遍寻生活踪迹,强化体验。当学生具备与阅读文本相似的生活经历时,他们会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之中。尽管教师采取口述、说教,乃至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拟真的体验,但无法让学生全面地把握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深意。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实践活动,请学生在课前积累生活经验。这样,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学生才能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增强学习体验。

例如,在组织学生阅读四年级上册《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爬山的任务,请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利用周末爬山,丰富生活经验。同时,教师也要提出“细致观察爬山的过程,欣赏山上的风景,品味爬山过程中自己的情感变化和体能变化……”的要求,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作者的所见所感与你一样吗”等问题,请学生结合自身爬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展开阅读,从而设身处地地对作者笔下的文字进行赏读,深刻体会爬山的艰难。

教师先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应的经验,再带领学生展开阅读,促进文本阅读与生活实践的融合,从而使学生点燃学习的热情,正确地理解阅读文本。

2.打破常规模式,走出教室。语文阅读中的内容包罗万象,自然也包含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也要让学生体会生活的美好,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可以打破常规模式,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在观察中发现生活的美好。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在教室为学生呈现图片,讓学生认识爬山虎,为学生在室外进行观察做好准备。紧接着,教师请学生走到室外,对校园内的爬山虎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着重观察爬山虎的脚。在学生进行观察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以优势互补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小组编排,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观察、探究。之后,教师再请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阅读课文,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教师主动地从传统教学形式中跳脱出来,组织学生到室外开展观察活动,能帮助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生活美的眼睛,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也能联系生活实物,提升理解能力。※

[本文系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课题“生活教育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研究”(SZTY21-0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世茂小学)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生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漫生活?阅快乐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