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
1.今天,我们继续走近一处遗址,倾听一段历史。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2.如果遗址会说话,它一定难以忘怀自己曾经的辉煌。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如果遗址会说话,它一定更难以忘怀自己被毁灭的巨大创伤——“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3.在曾经的辉煌与被毁的剧痛之间,历史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这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走进拓展资料,借助阅读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去聆听历史的声音。
1.出示“任务一”:借助关键词,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课前,同学们已做过预学,哪些关键词句值得细细琢磨,让我们进而充分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请你先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3.交流:有理有据说“辉煌”。
预设一:关于“园林建筑”
(1)关注7个“有”:建筑景观之多、之美,万园之园。
(2)关注成对列举:宏伟—精巧;热闹—安静;仿造—创造;国内—国外。
(3)体会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圆明园里只有这些建筑吗?
(4)资料拓展1:读读这些景观的名字。
正大光明 方壺胜境 杏花春馆 坦坦荡荡
长春仙馆 万方安和 北远山村 山高水长
欣赏一处美景(杏花春馆),类似的景观共有150多处。
资料拓展2:读读雨果的评价。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预设二:关于“珍贵文物”
(1)历史悠久,文物众多: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2)极其珍贵:播放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的图片。
刚才我们看到的只是众多历史文物中极少的一部分。这些历史文物到底有多珍贵呢?我们来看其中的一件。
资料拓展3:拍卖文物价值连城。
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经过足足45口叫价,清代乾隆年间的一款“长颈葫芦瓶”最终以2.5266亿港元成交。
这仅仅是圆明园历史文物中的一件,据考证,圆明园里至少有150万件这样的历史文物。有的文物极其珍贵,根本无法用金钱衡量。
1.然而,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时151年才建成的辉煌无比的圆明园,却在1860年10月,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毁灭。关于圆明园的被毁,作者连标点在内只写下151个文字,读课文第5自然段。
2.出示“任务二”:深入品味感悟,体会被毁之痛。
“毁灭”明明是重点,作者为何写得如此简略?特殊的表达中一定蕴含特殊的情感。看似简单的文字,实则饱含作者克制的即将喷薄而出的情感。这些字眼也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感到愤慨、痛惜以及忍不住想要大声质问。
3.交流。
预设一:“两个时间点赫然醒目。”这是侵略者的疯狂日,更是中华民族的耻辱日!
预设二:“侵略者令人发指的行径。”一个“拿”字,让人心里真不是滋味,他们是“拿”吗?分明是盗,是抢,是掠夺!三种情形囊括了一切:“能拿得动的”“拿不动的”“运不走的”。课文第2~4自然段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这三个词语当中。
预设三:“化为灰烬。”作者没有情绪化表达,只是客观陈述。侵略者的罪行不是个体行为,而是奉命行事,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分工的抢夺行为!“就这样”包含着多少无奈,多少哀伤,多少愤怒!作者写下这句话时该是悲伤欲绝的吧!悲惨在眼,国耻在心!作者为什么不控诉?为什么不用上排比、感叹?(撕心裂肺的痛,欲哭无泪的痛,心在滴血的痛,把美硬生生毁灭给你看的痛……曾经的辉煌越是“美得心醉”,毁灭的剧痛越是“毁得心碎”)
4.引发质问:在简短的文字中,我们读出了愤怒、痛恨、惋惜。读这段文字时,你产生过什么疑问或有什么想质问的吗?
1.是的,圆明园的毁灭,让我们痛,让我们恨,也让我们反思。有人说,100多年过去了,中国终于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困境中走了出来,走在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道路上。该是中国人扬眉吐气,重建圆明园,让辉煌再现的时候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出示“任务三”:辩论拓展,发出少年声音。跳出文本,联系历史和当下。
2.辩一辩:圆明园该不该重建?
3.情境作业:新时代少年说。
以《历史的声音》《怎能忘却》或《哭泣的圆明园》等为题,联系本单元学过的《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等写一篇读后感,可以以反问、排比的方式直抒胸臆,也可以用对比的方式引人深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