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路径探索

2023-10-16 07:22杨清源杨天山林漫森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专业群建设数字经济高职院校

杨清源 杨天山 林漫森

【摘要】本文阐明数字经济时代对财经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探索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智慧财经专业群的建设路径,提出厘清专业间的耦合度以形成关联性强的特色优质智慧财经专业群、特色专业对接行业产业链以构建具有前瞻性的专业群目标、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以构建高质量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开发跨界融合数字化智慧教学资源以构建书证融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融入财经行业全要素以构建常态化教学质量诊改方式等策略。

【关键词】数字经济 高职院校 智慧财经 专业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1-0121-04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事业单位财经类岗位智能化元素大量涌现,对高技术应用型智慧财经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作为高技术应用型智慧财经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何以“双高计划”为契机,构建智慧财经专业群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要深入剖析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人才的素质与技能需求,从专业关联性、专业群目标、产业学院、课程体系、教师能力提升以及专业诊改等多方面提出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路径,为推动高职院校构建智慧财经专业群提供借鉴。

一、数字经济时代对财经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一)数字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新要求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从而优化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不断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财经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电子表格、数据库管理、编程语言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和分析财务数据,而且要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数据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在大数据环境下进行更加高效的数据挖掘、趋势识别、风险预测等工作,防止企业出现核心财经数据和商业机密泄露。同时要求财经人才具备数据可视化转换能力,能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图形和表格,以便更好地向投资者、客户和管理层传递信息,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以银行业为例,据智联招聘统计,2020年银行数据工程师、人工智能、软件研发和产品经理的数字化岗位招聘职位数环比增速分别为163.9%,128.1%,84.6%和9.1%。由此可见,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财经人才若具有数字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则更受用人单位欢迎,更符合企业对财经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思维和适应变化能力新要求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和多变,由于商业环境、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的投资与融资等业务的操作也变得更加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传统的经验和知识已经不足以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全方位变革。这就要求财经人才具备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应变能力,敢于尝试新事物、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探索和试错,善于思考和发掘新的商业机会,通过数据分析与技术应用等手段提高财经决策的效率、精准度,不断创新解决方案,在数字经济冲击下的商业环境变化中做到自我学习和主动更新知识、技能及经验,时刻保持開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迅速地调整和优化自己的财经思路和行动。以银行业为例,传统银行业务正逐渐受到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P2P借贷、虚拟货币等新兴业务形式的冲击,过去主要依靠网点和柜员提供服务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如果财经人才具备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捕捉市场变化、了解客户需求,并能快速做出反应和调整,提高业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那么将更加符合银行业的要求。

(三)跨职能团队合作的技能新要求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业务重心从传统业务向数字化业务转移,财经业务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的任务需求变得越来越多,业务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跨界竞争、重组升级以及降维打击现象层出不穷。这就需要财经人才在掌握丰富的财务、会计、外贸专业知识和数据挖掘、数据处理、信息技术、市场推广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与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进行高效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入了解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将财务数据或外贸业务数据相结合,推动资源共享和多方合作,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外贸业务状况、财务状况和市场趋势,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服务。

二、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智慧财经专业群的建设路径

(一)厘清专业间的耦合度,形成关联性强的特色优质智慧财经专业群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建设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可见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它标志着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不再是以单一专业发展的模式进行,而是以多个专业形成群网络的模式发展,财经专业也不例外。

高职院校构建智慧财经专业群必须对相关专业进行深入调研与论证,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厘清财经类专业间的耦合度。2021年3月,教育部在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财经商贸大类共有8类共44个专业,专业群建设可选择性较多,此时高职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特色专业实际对专业开设情况进行评估,全面厘清44个财经商贸大类中专业间的耦合度,形成关联性强的聚类,并选择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同时,根据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可能性,选择计算机类等非财经类专业作为关联专业,构建核心专业与关联专业相连相通的专业群网络。

例如,NC高职院校一直以来的特色优质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会计专业,而其开设的其他财经类专业影响力较弱,那么该校就应该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会计专业为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专业,将其他财经专业作为主相关专业,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专业作为次相关专业,最终形成一个既互相支持、协作紧密,又具有强竞争力的特色优质智慧财经专业群(如图1所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智慧财经人才。

(二)特色专业对接行业产业链,构建具有前瞻性的专业群目标

专业群目标是构建智慧财经专业群的核心内容,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首先要设置具有前瞻性的专业群目标。

一是致力于推进智慧财经专业群高水平发展的目标。以核心专业为基础、围绕区域产业链和职业岗位群构建智慧财经专业群。例如,NC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会计专业,因此其应该瞄准跨境贸易、大数据财务管理、智慧财税等新兴业态发展趋势,整合专业特色优质资源,实现专业群内资源共享最大化,推动专业契合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渐进提升育人质量,不断推动智慧财经专业群向高水平发展。

二是助推实现区域高水平财经产业发展的目标。例如,NC高职院校坐落在大西南,面向北部湾,处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省会城市,其所处地区明确提出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交往中心、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服务贸易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消费中心、金融中心,因此在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中应主动、精准、深度对接地区的财税行业、金融产业、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推动专业群与产业群深度契合,落实专业群的服务面向与技术服务创新点,在助推区域高质量产业发展过程中彰显专业群的特色和优势,提升专业群服务社会的影响力。

三是着力实现培育高素技术技能型财经人才目标。智慧财经专业群要坚持高水平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的人才定位,精准细化每个专业相对应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标准,立足于校企共培模式,专注培养技能精湛、专业知识深厚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财经行业新生代财经人才,并加强对就业市场发展趋势的关注,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案,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就业对口率与学生就业满意度。

(三)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高质量智慧财经产业学院

高职院校进行高质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智慧财经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建设高水平专业群的重要方式。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建设应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高质量学生就业为基本目标,重新打造融合现代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学技术的财经典型业态,形成“互联网+平台”、产业进校、岗位实战结合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群。把案例教学、实训实践融入课程教学,体现互联、共享的生态特征,最终实现财务核算、外贸管理流程再造、行为数智化及人机智能交互工作运行,构建财税一体化、智慧通关一体化、智能财务管控的智能财务服务共享中心、数字贸易共享中心等,打通学校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例如,NC高职院校在智慧财经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瞄准智能财税、智慧通关、数字贸易、区块链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聚焦区域数字会计和贸易发展前沿,加快推进智慧财税、智慧通关、智慧供应链一体化教学基地建设,积极打造校企共建共享高水平校内外实训基地,重点布局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等技术技能服务平台,致力建成会计和外贸行业全要素融入的浸润式企业职业场景教学模式。同时推进智慧会计现代学徒制建设,通过引进优质实战项目,实现校企共培创新型、复合型专业技术技能育人目标,强化人才实战训练,丰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三维一体”的产业学院内涵,以形成新的教育方式、机制、模式和业态,以及良性循環的智慧财经产业学院。

(四)开发跨界融合的数字化智慧教学资源,构建书证融通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具体内容,开发跨界融合数字化智慧教学资源是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的应有之义。智慧财经专业群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大板块组成。前者包含思政人文素质课程、通用技能课程;后者包含群共享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教学课程。基于岗位核心能力培养视域,要充分论证所设置课程的科学性,既要论证版块课程的数量、学时及学分占比,也要考虑每门课程的育人价值,要有机融合岗位能力迁移课程与证书培训课程,明确课程之间内在的关联性,重置或优化整个课程体系。对此,应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校企共研专业群课程标准。校企双方要加强新技术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要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与核心业务流程的双重视角,将相关“1+X”证书技能标准以及财经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业务和新规范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开发体现书证融通、课证融合特征的专业群课程标准。二是校企共同开发新课程。利用行业企业丰富的课程素材资源,校企可共同开发蕴含前沿技术的新课程。如可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智慧供应链、智能财税、大数据财务分析等知识内容跨界融合课程。三是校企共推“课证融通”课程。要将“1+X”证书培训课程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成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并赋予相应的学时与学分,改变“1+X”证书培训课程游离专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并行的弊端。四是校企共推“赛证融通”课程。一些“1+X”证书组织评价企业是专业技能大赛国赛或省赛的技术支持方,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方式,将各级比赛训练课程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以教代训、以练备赛,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掌握前沿的专业技术,提高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信心。五是要推进课程资源库建设。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校企需要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库,深度开发信息化课程、数字化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教学资源,满足学生泛学习的内在需求。

(五)融入财经行业全要素,构建常态化教学质量诊改方式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是智慧财经专业群长期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高职院校应以智慧化、数字化为技术引领,加强校企共建的教师成长平台建设,加大师资团队动态结构优化,不断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构建由智慧财经行业企业专家、专业群带头人、“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师资队伍。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教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柔性引进在数量经济学、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等方面的资深教授,不断拓展企业指导、项目实战、数字能力培训与创新孵化等的途径,提升教师专业教学、培训考证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此外,还需要丰富校企共研数字项目式教育内涵,使教师具有“职业情境、项目主导、师生参与”的教学思维,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数字化为媒介”的教学思想,借助智慧教室和数字化教学平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学质量诊改既能检验教师的专业素养情况,又能及时发现专业群建设中的问题,以便动态调整专业群建设思路,全面提升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对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学质量诊改方式改革。院校可通过科学设置与优化群内专业质量诊改的目标链与标准链,进行专业建设常态化诊改,构建教育教学大数据管理中心和教学质量监控信息体系,从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方面进行各类教育、管理及服务信息监控,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落实整改,校企共同研判育人预期目标达成度及多思力行提升效果。还可以积极拓展第三方社会评价,强化专业群育人外部质量保障,做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以及专业群内各专业办学质量监控,以不断深化专业群建设外部质量保障机制。通过校企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课程建设委员会等组织,科学分析、积极整改第三方评价组织反馈的问题,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和绩效激励机制,强化专业群建设管理创新动力保障,简化相关管理流程,建立人性化管理机制,为师生开展专业创新建设提供优质的环境支持。同时,院校需建立健全专业建设项目绩效考评与结果应用机制,加大考评结果的应用范畴与力度,激发师生参与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内涵建设的热情与潜能。

三、思考与展望

数字经济影响着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求财经人才具备创新思维,不断提高数字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跨职能团队合作能力等。高职院校智慧财经专业群是培养智慧财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建设好智慧财经专业群,增强专业群软硬两方面的实力,有利于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培养优势,使各方面人才积极参与到数字经济的建設与发展中去。

事实上,专业间的强耦合度与关联性是构建特色优质智慧财经专业群的关键。它能够很好地明确专业群的发展目标,也有利于某个专业的重要突破迅速传播到其他相关专业,使各专业相互配合、相互影响,以形成各专业的互补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实现群内专业资源共享。强前瞻性的专业群目标能够使培养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使专业群持续稳定发展。高质量产业学院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通过行业合作和提供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获得工作经验并更好地掌握行业技能,从而在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跨界融合数字化智慧教学资源的书证融通专业群课程体系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使学生进行多学科综合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融入财经行业全要素,实施常态化教学质量诊改能为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提供保障,促进智慧财经专业群动态调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总之,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需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未来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应继续深入探究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以及行业动态,不断融入新的发展元素,以更好地培养时代发展所需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宗诚,王纾.关联性:双高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基本遵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3).

[2]杨卫军,任江维.归核化: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9).

[3]李伟只.“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

[4]田静,石伟平.走向共生: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的问题反思与重构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20).

[5]丁金昌,陈宇.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问题与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9).

[6]胡竹娅.四川J职校省级示范专业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基于PDCA的方法[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0.

[7]米高磊,郭福春.“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内涵逻辑与实践取向: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双高’建设下高职院校智慧财经专业群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GXGZJG2020A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清源(1966— ),研究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财税政策等;杨天山(1988— ),副教授,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数量经济学等;林漫森(1979— ),副教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学生思政教育。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专业群建设数字经济高职院校
从“专业”走向“专业群”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转变的分析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