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究

2023-10-16 18:29:22魏立强
今天 2023年21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知识知识点

魏立强

(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 新疆 喀什 844000)

1.有效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推进作用

1.1 引发精准化思维,培养数感

在数学学习中,思考是基本的逻辑之一,不同的思考方法,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课堂提问能深化思考并加深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梳理数学知识的逻辑思维框架,可使学生的学习效率稳步提升,激发出自主学习的兴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可进一步落实数学教学培养目标,以深化数学思维为核心,强化其数学主动探究精神,并在不断探究中逐渐完善抽象的思维模式,可激发学生的数感,教师进而对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以此来保障学生对课数学课堂的自主学习性[1]。

1.2 促进深层化思考,深度学习

数学教师通过开展具有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提问,将数学知识问题表面的“形象化”向更深层次的“物象化”转化;是对具体问题的全面的、深入的认知理解,学生只有做到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层化思考与理解,才能真正的锻炼自身的学习自律性,促使学习思维得到提升,发掘数学学习的学习规律。教师在数学课程讲解中,创设的问题思维过程是按照层次进行的,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解析数学知识框架,从理解数学问题的核心为出发点,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2]。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活动,进行专项强化训练,使学生提高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达到自主学习探究的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提问,及时的发散学习思维,主动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方案,这对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数学规律产生更高的认识。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有效的提问中深刻理解数学学习的本质,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从内在的思考到外在的实践,使自己真正获得知识和技能。

1.3 培养尚德思想,提升素养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高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利用学生所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把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维角度分析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可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产生链接,通过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也丰富自身的知识阅历。

1.4 增强问题意识,形成习惯

合理、科学的设置问题内容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学习兴趣更高。 教师在数学教学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不仅要创设有效问题,而且还要让设计的内容更具有教学意义;(2)教师创设的问题内容实质性要强,内容的条理性要更好;(3)教师创设的问题内容要与课程重点内容相符;(4)教师创设的问题内容要对学生的数学问题推理能力有效培养与提高;(5)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构建生活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平面几何”等知识时,教师要制作不同的图形纸板,像三角形、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让学生更直观的观察,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会明显提高。而且教师在设计教学提问时,也将深入结合学生学情特点设定,更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的问题。教师通过分层次的授课讲解,使学生都能够跟随教师分析数学知识要点的步伐,教师对数学问题中的知识点着重强调,将构建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运用在数学课堂中,就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习惯,使学生全面性的理解数学问题、分析其结构,从而更好地去解决问题、主动探索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将提问式教学融入课堂,首先需清晰数学科目的教学目标。一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容易过度依赖教材内容,产生了照本宣科的问题,并没有将学生主体至于课堂的核心地位,而且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充分进行有效的数学提问,做出单一的按照教材单元模块问题进行朗读式提问,致使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吸收情况,从而引发数学教学内容与课堂节奏衔接不上等现象。教师在数学授课前应预先设计科学提问、把握教学节奏、合理运用多媒体追问、培养自主学习动力、创设课堂学习氛围等都是有关数学课堂相对有效的策略。

2.1 打好课堂教学基调,灵活设置提问

提问式教学有效性获得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教师如何发起数学教学时的“问题”。教师要想进行具有时效性的数学提问环节,需在备课时进行预先设立课堂提问的问题,通过提前设立问题可有效加速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也可使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思维运转与分析答案的过程接轨。教师需积极的创设数学课程知识提问环节,通过预先设立问题可判断出学生在回答时的情景,随之进行后续课程的改进创新。教师需合理设计数学问题,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促使学生积极发言,提升课堂的学习活跃度,而且教师所能给予学生预留的时间,应尽量保留空白,让学生独立自主展开思考,尤其在初中阶段这一年龄时期的学生群体,很多时候自我思考意识更为强烈,如果教师能适当给予学生相应机会,必然有助于深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基于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充实程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提问的环节时,应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数学问题思考时间,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可使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迈入自主学习的模块。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需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归纳,便于学生更好地巩固数学知识,随后教师针对每位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答案,进行分别讲解,教师在此过程中需做到对学生全面性的覆盖式讲解。教师对学生的问题答案进行分析与纠正,面对思维能力强、解答问题迅速的学生,教师可给予表扬,使其维持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积极性;面对反应能力较慢的学生,教师需为学生逐步捋顺解题思路,帮助其回忆课堂所学知识的串联,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减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乏力感。数学教师可根据此次课程学生答题的正确率针对性做好后续教学工作的优化与改进,并且将每一次学生课堂表现和掌握情况记录下来,达到分层针对性施教的理想教学目标。教师将数学知识点进行框架式的层次罗列,帮助学生由易到难的逐步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点。

例如,在“有理数”这一节课程中,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什么样的数被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概念是什么?”,随后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课程内容进行思考有理数的概念,教师讲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接下来学生会思考整数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其中0 和正整数又统称为自然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教师通过串联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发散回答新课程内容后,依次向学生强调易混淆的知识点,如“只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π 是无线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线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例如,教师布置一道有关有理数的课堂选择题:“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0 是整数;2、-21 是负数;3、3.2 不是正数;4、自然数一定是非负数;5、负数一定是负有理数。选项A.1个;B.2 个;C.3 个;D.4 个”。学生开始解答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依次判定是否正确并给予讲解: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熟记有理数的意义是解题关键,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分别解析出0 是整数;-21 是负数;3.2 是正数;自然数一定是非负数;负分数一定是负有理数;得出1、2、4 选项符合有理数包括的范围内,可得出答案选C 选项。教师在数学课程中提出的问题需具有缜密的逻辑性,需提供能为课程知识点串联起发散式的问题,教师根据课程教学任务,按照由易到难、系统整合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规划。教师的数学课堂问题需具备导向性作用,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数学课程教学安排的目的,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的演变流程。

2.2 运用多媒体追问,调控课堂学习节奏

教师可把互联网信息技术引用到数学课程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追问。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可以很容易地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中,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得到了更加直观化、立体化、完整化的展示,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按照顺序,以有效问题链展开提问,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全面的强化学生自身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求知模式。教师在课堂放映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屏幕变化与背景音效的双重结合可为学生带来新鲜的教学体验。教师通过学生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与课堂表现,可及时的为教学内容做出更改,同时也便于数学教师对后续课程的开展规划出明确的指向,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3]。

例如,“在几何图形:点、线、面、体”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说:“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平面图形;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这两者虽然是两个概念,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然后把这些问题制作成图片、动画和其他形式的幻灯片课件,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之后,教师就会让学生观看一段短片,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短片来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学生随着教师的课堂讲解达到同频共振时,教师可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实物几何体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讲解,使学生清晰的感受到实际物体在数学题目中的表达目的,教师通过采用实物教学的方式,可促使学生的思维发散,明确课程教学任务中的知识点所表达的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善用数学公式,转变思路解答问题,引导学生发掘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理解方式,学生需对知识点进行思维变通,做到举一反三,主动去探索数学学习的规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3 培养思考力量,提供自主化学习空间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同时提升其素养,教师转换问法驱动学生的思考力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化学习空间。教师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善用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传授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阶段,使学生的思维固化,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与培养。因此,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并积极为学生提供真理实践的展示平台,使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神秘感[4]。所以,教师在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知识点转化为提问式的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体会在解决了困难问题后的心理活动,起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原理的教学目的。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是一种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主动探索的方法。同时,指导学生懂得有效问题是从观察、演绎、类比、推理等。

举个例子,在“勾股定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拓展知识链: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并且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所以这个定理称为勾股定理。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答题情况分析出学生对当堂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采用授课完毕及时追问训练的教学形式,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就要在数学课堂中精心设计运用提问教学法,能够使学习内容变得具体、生动,而且,提问内容具有较强的鲜活灵动性,这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吻合,有助于学生高效理解数学问题,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通过应用问题,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主体意愿,通过问题分析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具备思考能力。

2.4 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

教师应积极探究教学模式的改良进程,做到及时更新教材资源,为学生自身发展做出贡献,教师可通过与学生间探讨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营造舒心的教学环境,更适于学生学习数学科目[5]。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中需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感,以此来发散数学课程的提问环节氛围。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问题探讨,可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后期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师把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既然如此,教师应适当的把一些基础性的问题留给对教学内容吸收较慢的学生来回答,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要放慢教学的速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比如,“哪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哪些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些基本的问题,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对于一些探索性、拓展性的问题,可以让那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来回答。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出来,从而烘托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有效的点评学生的问题,不能敷衍了事,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用提问技巧,发展学生处理数学问题时的各项能力。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节内容后,教师可进一步提问“平行四边形如何能变成矩形”此类问题,促进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交流,教师以此分析出学生对当前课程的认知理解程度,并及时作出思维扩散,为学生补充其余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记忆与理解数学逻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采用预先模拟教学情景,为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做出及时的回应做出准备,学生面对教师的积极讲解,会产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发言对数学知识点的疑问,主动咨询教师的帮助,以此来提升数学课堂提问环节的活跃程度。此外,对学生开展提问教学,应注意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以此帮助学生养成数学学习的自觉意识。应注意教师是数学教学提问的制定者,要注重优化教学提问,注重将数学问题隐藏于提问中,确保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从多元化的理解角度分析数学概念,提高综合运用能力。这种教师与学生互相参与的提问学习模式,也突破了传统层面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学生被机械灌输的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通过熟练运用提问式教学可对数学课程教学产生辅助的功效,提问式教学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默契程度。教师不断地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与补充,将教材资源与实践教学模式相互融合,针对学生做出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案,可使学生活跃发散数学思维,勇于表达自身的数学课程学习观点,教师以此助力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展现提问式教学的真正作用。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知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议研学活动中的“数学课程”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46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