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致臻
(临夏州东乡县大树乡黄家小学 甘肃 临夏 731400)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品质,要求学生将感性思维经由大脑处理形成理性认识,实现认识的飞跃,从而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自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技巧创新解题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为我所用”,实现“活学活用”。
深度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要求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维成长,深度学习一方面对理论、实践学习皆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优良学习品质更有其重要意义,小学学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是学生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虽以具体内容为主,但也涉及少量抽象内容,小学数学教师若能合理应用这类抽象内容,帮助学生搭建起具体与抽象之间的“桥梁”,则学生的思维品质将会有质的飞跃,这不仅对学生小学学段的数学学习有积极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初中、高中、高等教育的数学学习也有深刻影响,甚至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小学学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但需要注意小学学段学生由于其心理生理发展不完善,言语理解能力不强,小学数学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拔苗助长”。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向首先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因果、对应等关系,从而实现具体认识向抽象认识的过渡。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准备课”时,要求学生理解1—10 数字的大小关系,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先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了解数字的意义,用一个苹果代表数字“1”,用两个积木代表数字“2”,用三个塑料球代表数字“3”等,然后告诉学生“1”是指苹果的数量,“2”是指积木的数量,“3”是指塑料球的数量等;然后再调换教具,用一个积木表示“1”,用2 个苹果表示“2”,用3 支铅笔表示“3”,如上文所述操作,令学生将“数字”与“实物”割裂开,明白“数字”是指“实物”的数量,与“实物”的形状大小种类无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理解”数字的抽象意义。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实际上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本质是模仿能力,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举一反三能力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利用解题技巧解决数学题目的重要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时,要重点分析题目类型,帮助学生明确“可举一反三”的元素,否则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学生容易陷入“乱模仿”的怪圈。
应用思维能力是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思维能力又包含两方面内容,分别是自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成功匹配与实际问题相关的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前者侧重于思维自觉性,后者侧重于实际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补充大量生活素材,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应用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高阶目标,同时也是学生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创新的前提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保证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其次要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所具备的无穷潜力,要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挖掘。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要重视挖掘学生的潜力,并对这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学生们在学习新知识时,要以原有知识体系为基础,在对思维定式进行破除的同时进行新的知识逻辑构建。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且在不同的角度上来对一些判断题和探索题进行收集,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训练素材。不同的学生所具备的思维能力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们的数学综合能力获得提高。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为了获得更好的考试成绩通常会选择利用题海战术,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逻辑,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存在困难,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需要强化对学生探索热情和自主学习理念的培养,更多的采取引导式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同时,需要重视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十分关键的,例如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先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了解,然后考虑到学生们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来进行处理,从而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条件下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除了能够突出课堂教学难点之外,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深度学习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需要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给予足够的尊重,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需求来找到相应的方法,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材施教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学生们经常出现的问题及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在对学生特点进行准确把握后来合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明确,并深层次的去掌握所学知识,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培养。在思维能力培养中,需要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深度学习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数学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中的内容。所以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与生活中的情景相结合,有计划的来实施数学教学工作,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当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熟练应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合理应用,来引导学生把生活内容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们能够充分意识到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这样的意识为基础来使得学生们更加积极的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在学思融合、提升素养的趋势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小学数学教师利用直观教具、言语讲解或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减轻理解负担,从而降低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排斥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的本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思维能力等。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抢答游戏,教师将各种图形的图片投影到大屏幕上,先为学生普及四边形的概念,即四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要求学生抢答满足四边形定义的图形,然后再为学生普及长方形的概念,即四个角都为直角的四边形,要求学生抢答满足长方形定义的图片,最后为学生普及正方形的概念,即邻边相等的长方形,要求学生抢答满足正方形定义的图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并且还在抢答过程中不断巩固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进而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性质并能利用合适的方法判断不是正方形的长方形和特殊长方形的正方形。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就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感性认识,分析出大脑中感性认识之间的共同点,从而抽象出理性认识。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与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利用多媒体设备投影的方式呈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网上搜索大量与“分数”和“倍数”有关的示例,例如“A 同学因为用眼不当,短短一年间眼睛度数便比去年增长了一倍”、“B 同学将西瓜平均分成八份,分给不同的同学”、“C 同学点了一个披萨,披萨师将披萨平均分成6 块,C 同学吃了两块”等,利用上述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与“倍数”的关系,并抽象出“分数”重要的“平均分”特点,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文字语言写出对应的分数。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出来的知识比教师利用言语讲解传递的知识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且能被学生更长久、更深刻的记忆。
课堂提问是活跃课堂氛围,维持学生注意力,开展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除此以外,小学数学教师科学设计提问内容,还能利用提问帮助学生定向启发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暗示性和引导性,即利用言语或动作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暗示引导,帮助学生答出预期的答案,从而定向培养学生思维。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测量”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区分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灵活利用不同单位,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组织提问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区分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教师提问学生“想要获得同桌的身高和体重,分别应该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单位是什么”,若学生有疑惑,教师则可以重点强调“身高”一词中的“高”字和“体重”一词中的“重”字帮助学生思考,或利用比划长度的教学动作帮助学生定向思考,直至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增强提问活动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将直尺、软尺、米尺、体重器、食物称重器等测量工具带进教室,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不同物品以及需要测量的量,要求学生合理选择测量工具,由此提升学生的应用思维能力。
创新的前提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且创新多于实践活动中产生,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广角—集合”的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给出的学习任务。为了帮助学生深入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和形成建模意识,小学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习题后,要求学生思考韦恩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设计韦恩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最后小组间交换设计题目并解答。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并能利用所学知识的本质特点对应生活场景,从而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见相关问题能自觉利用韦恩图探寻解决方案提供了可能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紧密关联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从而借助生活经验的润色,加深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也能巧妙提高学生数学灵活运用能力,深化数学思维。尤其数学本就源于生活,终将为生活服务,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尤其应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之中,加深小学生数学生活化意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最本质因素,这样一来,小学生面对原本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才能减少畏惧心理,有意识有兴趣的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极其关键的是教师选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要素时,也要贴合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经验,尽量设置更有利于理解和接受的元素,从而强化学习掌握水平。举个常见的例子,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节知识的内容是考虑到小学生群体,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人民币的接触还不完善,但大多数都与父母一同去过超市,观察过用人民币买卖生活物品的场景。为此教师便在完成教学活动之后,为学生布置了课后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带领学生群体一同来到超市,录制学生查阅每一个商品价格的视频,并且提问学生群体不同商品的价格应选用哪种人民币进行购买。教师则可以结合学生家长分享的课后作业视频,了解学生们对本节知识的掌握度,在后续教学中适当进行调整,有效的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的丰富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或多元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更为直观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除了以上这些教学方法和路径以外,小学数学教师还要积极探寻新型教学方式,并结合学生群体的学情特点,因材施教,实行针对化教学和指导。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满足班级内部学生群体的提升需求,也能给予全面化的教学培养服务。举个例子,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尽量简化一些复杂教学方法,选用直观且清晰可见的教学形式,如图形演示法,这样一来学生便能通过图形的探索与观察一步一步进行推理,从而验证自己的猜想,最终获得相关数学定理或定律的知识内容。相较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采用图形演示方式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与小学生思维认知水平较为符合。对于能力水平稍弱的学生群体,这种教学方法更为友好,也更有利于与其他同学相互研究讨论,形成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局面。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感性认识经由大脑处理形为理性认识,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深度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优秀学习品质,深度学习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举一反三能力、应用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实现路径,为学生提供高品质教学内容,助力学生思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