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翔
摘要:课堂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载体,提升课堂品质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目标。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构建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简要概述生本教育理念基础上,分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品质的教学策略与核心要素,并提出对应的保障措施,以此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努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生本理念 小学数学 课堂品质 教学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自然、单纯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性,以确保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小组教学模式为基础,坚持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构建高品质课堂,才能够切实提升教学成效,为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生本理念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品质的基本流程
(一)生本数学小组的组建
生本数学小组的组建是课堂构建的首要环节,针对小学生身心成长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特征,一般都是在一二年级开始,组建不同类型的生本数学小组。通常情形下,低年级阶段学生都是以两人一组,以成对小组形式为主,而中高年级则是以4人一组最为合适,个別情形下,可以选择6人一组的模式。小组成员划分通常是只以座位或学习能力为依据,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够真正体现生本教育理念要求。在条件具备情形下,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划分,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生本课堂构建的要求。[1]
(二)生本数学小组的管理
生本数学小组管理是提升课堂品质的难点,教师在管理时,要注意如下几方面要点:1.小组名字要有创意,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命名的方式进行,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积极性;2.小组长任命式,可以选择小组内部推选、轮流当组长或自我推荐的方式进行,尽量避免由教师任命;3.小组功能更多的倾向于课堂讨论和课堂纪律维持方面,避免以检查作业为主,否则使得生本小组的功能与原有教学模式中的小组相同,从而失去了小组组建的意义,更无法体现出生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作用;4.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学习特点,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要求;5.教师要在适当引导下,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为合作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三)课堂合作学习实施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的内容不能够仅局限于知识点讨论与分析层面,而是应当贯穿至学习活动开展的整体流程,包括前置作业、重难点讨论、达标测试结果分析,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等各个方面。在课堂合作具体实施中,先要向学生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讨论,而不是漫无目的进行讨论,中低年级的讨论时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高年级学生的讨论时长以5~10分钟为宜。
为充分体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在讨论过程中以巡视方式为主,不参与学生的具体讨论内容。但是在特殊的重难点讨论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例,部分学生对课本上的营业额、个税等概念认识不够清晰,教师就可以利用身边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基本概念,然后进行对应的讨论。在讨论过程结束后,教师还应当给每个小组充分的发言机会,引导学生将讨论结果以更加简洁的方式表述出来,充分体现出生本教育理念的导向作用。
(四)小组讨论成效评价
在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已经养成较好的讨论习惯,能够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但是对于教师而言,还应当利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小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针对每一课节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代表进行发言,采用10分制的方式,对每一小组的讨论和表述结果进行评分。并利用Excel表格记录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曲线分析小组讨论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对后续讨论活动重心进行调整,以确保生本数学小组的应用成效能够充分体现出来。[2]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品质的实施保障
(一)提升教师生本理念素养
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品质课堂构建中的作用已经被广大教师群体所认可,但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理念革新层面还存在不足,部分教师虽然也应用了小组教学模式,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参与过多,给学生留出的讨论时间也有所不足,进而造成讨论活动成效不佳,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生本地位。还有部分教师组建了学习小组,但是对小组的实际运行状态关注不足,教师在小组运行管理方面的介入不足,在学生缺乏自制力的情形下,就会使得小组逐渐流于形式。因此,一定要注意提升教师生本理念素养,帮助教师更好地提升综合能力。
(二)提升小组学习模式有效性
生本教育理念导向下,提升课堂品质,必须要确保小组学习模式的有效性,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1.教师方面要提升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认识,结合教学实际构建完善的生本数学小组运行计划,推动小组活动有序进行;2.要对小组成员合理划分,兼顾学生学习多方面特征,对小组成员及时调整;[3]3.要做好小组长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避免由于小学生自律性不足对讨论实效造成影响;4.要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定位,既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讨论空间,又要确保小组合作管控到位,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讨论,确保讨论活动能够与课堂教学其他环节有机结合。
(三)正确引导和评价
生本教育理念下,虽然小组教学模式应用能够为课堂品质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等因素影响,有时难以将其实效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对教师而言,还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小组讨论的引导。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主要是强化创新思维的引导,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更好地将相关知识点贯穿在一起。同时,教师还应利用更加合理的评价方式,分析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引导学生进行对应改善,以此才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生本教育理念是基于学生学习特征所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以小组合作讨论模式为基础,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转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积极性,通过对小组成员的深层次交互,更好地提升整体学习效果。对于教师而言,要顺应教育理念变革要求,构建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课堂品质基础上,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马国玺.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95-296.
[2]周志义.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58.
[3]魏福娟.“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1):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