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性痤疮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2023-10-14 16:00冯晓阳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17期
关键词:生物制剂

冯晓阳

【摘 要】反常性痤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腋窝、臀部等部位出现炎症,病因比较复杂且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严重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反常性痤疮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容易与心脑血管疾病并发,还可与其他代谢性疾病一并对患者的健康产生损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缩短患者的寿命。虽然反常性痤疮的治疗方式较多,但却很难取得显著效果,反常性痤疮患者的体内出现多种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的现象,针对这一症状采取生物制剂治疗成为反常性痤疮治疗的新方式。本文介绍了反常性痤疮的发病机制,并对反常性痤疮的生物制剂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反常性痤疮;生物制剂;生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17-0186-04

Research Progress on Biotherapy for Acne Inversa

FENG Xiao-yang

(Beijing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Beij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Beijing 102433, China)

【Abstract】Acne inversa is a chronic recurrent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re mainly manifested as inflammation in the armpit, hip and other parts. The etiology of the disease is complex and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is long, and it is easy to recur, which seriously damages the health of patients and reduc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Meanwhile, the exact pathogenesis of acne inversa is not clear, it is easy to be complic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nd can also damage the health of patients together with other metabolic diseases, endanger the life safety and shorten the life span of patients.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ways in the treatment acne inversa,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significant results.The levels of variou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acne inversa are increased. Biological agents for this symptom have become a new way to treat acne invers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athogenesis of acne inversa, and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biological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inversa, aiming to provide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Acne inversa; Biological agents; Biotherapy

反常性痤瘡(acne inversa)又称之为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慢性、化脓性、炎性疾病,以疼痛、脓肿、窦道及瘢痕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年女性,该病会给患者生活上带来较大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该病的病因较多,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发现确切的致病原因,因此也尚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1]。有学者研究发现[2],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反常性痤疮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该治疗方式属于非手术治疗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尤其适用于炎症严重的患者。为了给反常性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启发,本文对反常性痤疮生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反常性痤疮的发病机制

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反常性痤疮的主要病因在于遗传,病变过程则是从毛囊开始,患者毛囊漏斗部出现过度角化现象,就会导致毛囊的阻塞、膨胀和破裂情况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3]。除了基因突变因素外,也有学者在关注免疫、感染以及肥胖等其他危险因素引发反常性痤疮的机制,具体阐述如下。

1.1 遗传因素 部分反常性痤疮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被发现有家族史,研究表明[4],痤疮的发生很大可能是因为染色体显性的单基因遗传导致的。所以,临床上,遗传因素被列为反常性痤疮的发病原因之一。更具体地说,研究发现染色体9p21区域与痤疮的易感性有关,该区域包含两个候选的痤疮易感基因CDKN2A和CDKN2B。CDKN2A基因编码p16蛋白,该蛋白参与调节细胞周期;而CDKN2B基因则编码p15蛋白,与p16蛋白功能相关。这两个基因的突变都可以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促进痤疮的发生。此外,研究也发现[5],1q24.3、11q13.5和20q13.33这3个易感区域中的多态性也与痤疮易感性相关。因此,痤疮的发生肯定与遗传因素,特别是某些关键的易感基因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相关。

1.2 免疫失调 反常性痤疮的发生可与其他疾病如坏疽性脓皮病等因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疾病并发。免疫因素导致的反常性痤疮常常会表现为用药后无明显效果。免疫功能低下会引起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刺激脂腺角质化,促进痤疮的发生和发展。例如,HIV感染和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由于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其免疫功能下降,很容易患上严重的痤疮。这类患者的痤疮难以通过常规治疗得到控制,需要加强全身治疗,调整免疫治疗方案,以减轻痤疮症状[6]。其次,部分痤疮患者可能存在自动免疫反应,如产生对皮肤自身组织的抗体和自身免疫性炎症,这会加重痤疮的病情和治疗难度[7]。

1.3 细菌感染 一些患者由于痤疮的发生期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等较差,导致痤疮患部遭受细菌感染。从而引起病情的反复,久治不愈,形成反常性痤疮。部分痤疮患者未能注重自身皮肤及个人卫生护理,易导致痤疮灶感染,形成化脓性痤疮和瘢痕。例如,患者不清楚正确护肤方法、经常挠抓痤疮灶、不注意手卫生导致痤疮部位二次细菌感染,使痤疮难以痊愈[8]。此外,患者饮食习惯不规律,摄入过量高糖高脂食物,容易导致痤疮加重。皮肤破损和微生物感染是导致痤疮形成和加重的重要因素,微生物直接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加角质形成,加速毛囊堵塞,并且细菌产生的炎症介质也能破坏皮肤屏障,加剧炎症反应,使痤疮难以控制[8]。

1.4 吸烟与肥胖因素 反常性痤疮患者经常会伴有代谢综合征,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对于身体肥胖的患者来说,其褶皱区域摩擦的加剧以及易出现汗液潴留等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反常性痤疮的症状[9]。此外,吸烟者反常性痤疮的发病率会大幅上升,烟草中的尼古丁成分会刺激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反应,加重患者炎症的程度[11],但吸烟对于反常性痤疮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

2 反常性痤疮生物治疗进展

2.1 TNF-α抑制剂 TNF-α指的是在机体炎症急性期发挥促炎作用的细胞因子,按照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分泌型和细胞膜结合型,由活化的巨噬细胞、肥大细胞、CD4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中性粒细胞等产生。研究表明[10],反常性痤疮患者血液中TNF-α的水平较高,其表达量也比正常人的皮肤组织要高,因此采用TNF-α抑制剂对反常性痤疮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①阿达木单抗:证实了采用阿达木单抗治疗反常性痤疮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②英夫利昔单抗:有研究表明[12],对中度、重度反常性痤疮患者静脉注射英夫利昔单抗,能够在较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病情,每6周或8周注射10 mg的剂量比较合理。

2.2 IL-17抑制剂 IL-17A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IL-17A抑制剂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司库奇尤单抗,一种抑制IL-17A的人IgG1单克隆抗体。有研究表明[13],反常性痤疮患者血液中的IL-17A水平会出现显著升高,并且疾病程度越重,该指标的含量越高。此外,反常性痤疮患者皮损及周围皮肤中的IL-17A的表达也呈现增加的趋势,表明IL-17A参与了反常性痤疮的发病过程。IL-17A主要发挥的作用是激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诱导更多促炎细胞因子如IL-6、IL-8等的表达,進而加重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许多研究表明司库奇尤单抗可以减轻反常性痤疮患者的炎症症状,改善皮肤病变,提高生活质量[14]。这为反常性痤疮的生物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也为其它IL-17A介导的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2.3 IL-1抑制剂 阿那白滞素是一种重组人IL-1受体拮抗剂,其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竞争性地抑制IL-lβ和IL-α与IL-1R结合,从而阻断IL-1的信号转导,达到抑制IL-1促炎效应的目的。IL-1是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之一,能够诱导循环和组织白细胞的活化与炎症介质的产生,进而加重炎症反应。IL-1β和IL-1α能与IL-1R结合并激活NF-κB信号通路,导致下游更多促炎基因的表达,形成正向放大的炎症反应[15]。阿那白滞素通过与IL-1R竞争性结合,可以起到抑制IL-1与IL-1R的作用,进而阻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下游炎症介质的过度表达,这种拮抗机制使阿那白滞素可有效缓解IL-1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疾病症状,如反常性痤疮。

2.4 IL-12和IL-23抑制剂 IL-12和IL-23都是促炎细胞因子,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IL-12和IL-23都可以促进Th1和Th17淋巴细胞的分化与活化,并诱导炎性细胞因子如IFN-γ、IL-17等的过量表达,加重炎症反应与组织损伤。反常性痤疮患者体内IL-12和IL-23的水平较高,并且与疾病活动度相关[16]。IL-12和IL-23抑制剂如尤斯泰屈华酮可以特异性地抑制IL-12和IL-23与其受体的作用,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与促炎因子的表达[17]。

3 总结

反常性痤疮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为予以反常性痤疮患者治疗提供效果更好的方式,本文介绍了反常性痤疮的发病机制以及生物制剂在反常性痤疮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为反常性痤疮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许多研究均表明在反常性痤疮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生物制剂疗法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具体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周期等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诊疗专家共识制订小组.中国反常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1,54(2):97-104.

[2] 陈雪琴,宋志强.反常性痤疮的生物制剂治疗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2):118-121.

[3] 眭洪峰,邹俊仙,周梅华.瘢痕-毛囊炎型反常性痤疮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66-69.

[4] 王慧,黄贺,张学军,等.生物制剂在化脓性汗腺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2,36(2):218-221.

[5] 朱长华,肖学敏,林立航.非遗传因素在反常性痤疮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2,51(1):62-64.

[6] 王雯竹.反常性痤疮发病机制中TNF--α及其抗体对炎症的影响[D].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2022.

[7] 吴英达.NCSTN基因稳定沉默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维甲酸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参与反常性痤疮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D].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

[8] 张珍玉,刘海燕,郭述娟.免疫抑制剂联合生物制剂治疗1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5,29(1):60-61.

[9] 高敏,郑丽云,李玉玮,等.52例化脓性汗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 及遗传异质性分析[J].中国现代醫学杂志,2019,29(7):121-124.

[10] 刘波,胡友红.痤疮患者外周血TLR-2、IL-4、IL-8、TNF-α表达水平与痤疮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3):111-113.

[11] 林乃余,唐旭华,詹济滂,等.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反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1,42(3):425-431.

[12] 马山山,颜潇潇,于永翔,等.散发反常性痤疮2例γ分泌酶基因突变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3(6):380-382,383.

[13] 于潮,王莉莉,涂彩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重度痤疮血清IL-17、IL-18、IFN-γ的影响[C]//2017年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171-172.

[14] 乌日嘎,韩建文,李东霞,等.阿达木单抗治疗反常性痤疮3例[J].皮肤科学通报,2022,39(4):366-369.

[15] 张吕亚,朱志军,曲才杰,等.综合治疗反常性痤疮[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3):181-185.

[16] 史天威,张江安,赵青赞,等.反常性痤疮患者皮损中IL-17和IL-23的表达[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33(12):1371-1375.

[17] 沈晔,钱芳波,王月霞.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用于流产后避孕及痤疮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10):1010-1012.

编辑 张孟丽

猜你喜欢
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在银屑病中的临床应用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河道底泥污染应用研究
新厂即将投用!“中草药+功能性生物制剂”成破局之道,金林生物再发力
复合型生物制剂在无抗养殖中应用
生物制剂时代炎症性肠病的外科治疗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墨西哥研发出一种生物制剂用于保存玉米
三种生物制剂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影响研究初报
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